樂亭縣龐各莊鄉農產品電商發展樣本:雲端自有商機來

2020-12-14 掌上樂亭

6月,設施農業大縣樂亭的農忙季已近尾聲。與年復一年的勞作收穫不同,電商「帶貨」成為了樂亭農業2020年的關鍵詞。在電商助力下,樂亭的生鮮農產品走上「雲端」,直供全國各地客戶的餐桌,既提升了客戶食用體驗,又為農民帶來了更為廣闊的銷售空間和更多的收益。

在電商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的趨勢下,樂亭縣龐各莊鄉脫穎而出,以成熟的電商團隊、多樣化的營銷平臺、完善的產業鏈條,「承包」了當地農產品20%的銷量。透過「雲端」,將農民直接與市場終端連結在一起,也悄然為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產業鏈分布帶來了更為深刻的變革。

流量「帶貨」銷量

以電商矩陣引流聚焦生鮮產地

從樂亭縣城出發,沿汀李線西南而行至龐各莊鄉迎好村,巨大的「電商助農示範基地」的牌匾映入眼帘。基地由一排嶄新規整的平房組成,西側一間有序陳列著鮮桃、甜瓜等農產品;東側房間最為開闊,一條包裝線貫穿南北,與庫房相連。「今年最繁忙的時候,每隔1.5秒就會從示範基地發出1件快遞。」龐各莊鄉黨委副書記徐惠民介紹。

迎好村助農電商示範基地是龐各莊鄉建立的第一座電商基地,由鄉政府出資建設並免費為入駐電商提供服務。「這是電商聯盟在線運營兩年之後的首次實體展現。」徐惠民說,迎好村是設施鮮桃集中產地,桃農戶均擁有溫室大棚4座,在示範基地「加持」下,新鮮的桃子從地頭採摘到踏上「雲端」,僅需要30分鐘。

「生鮮是助農電商的金字招牌,而網絡銷售能讓農民賺更多的錢!」唐山土哥雲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建濤第一個率領團隊入駐村裡的助農電商示範基地,他認為生鮮產地是助農電商生長的沃土。

2018年,楊建濤開始涉足農產品電商領域。其時,他已有了10餘年的鮮桃種植經驗。「咱只懂種不懂賣。」楊建濤說,長期以來,「老客」是農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產品如何分級、價錢幾何基本由「老客」說了算,農民往往處於被動局面。

受疫情影響,今年「老客」來得少,桃農賣桃有點慢。楊建濤運用兩年的電商經驗,及時為桃農在「雲端」開闢了一條通道,讓鮮桃直接快遞到終端客戶的手中。據統計,今年採摘季,駐紮在生鮮產地的楊建濤累計幫桃農「帶貨」百萬斤。「桃子不僅賣得快,銷售價格也比傳統渠道提高10%至30%。」對這樣的銷售業績,楊建濤頗感欣慰。

「我們要讓電商的流量帶動農產品銷量。」徐惠民道出了龐各莊鄉扶持助農電商的初衷。確如他所言,流量是電商的根本,培育電商最關鍵的就是培育流量。龐各莊鄉始終把流量「養成」作為推動電商發展的著力點,深入挖掘培育本土湧現的電商「幼苗」,聘請專家開展電商創業講座,邀請「點」上機構進行「實戰」訓練,手把手教授如何組建團隊、引流銷售等實踐知識。

2018年,在龐各莊鄉官方背書下,以該鄉本土人才為主的電商聯盟成立,20餘名電商「抱團」發展,初步組建了電商矩陣。「電商矩陣可以讓各電商團隊互為流量入口,吸引更多的關注度,並且在統一協調下,供貨、物流等渠道資源實現優化共享。」徐惠民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專注鮮桃銷售的電商可以將流量引導給甜瓜銷售,銷售蘿蔔的電商也能將注意力吸引到黃瓜、西紅柿等蔬菜上去。

據了解,電商矩陣使眾多電商「幼苗」共同成長,成功地為當地生鮮農產品銷售帶來了優質流量的持續關注。2020年,電商矩陣威力初顯,累計為該鄉銷售農產品250萬公斤以上。

沿著市場找出路

讓助農電商成為農業生產新要素

由樂亭縣城通往龐各莊鄉需途經一處高架橋,由橋上俯瞰,就會看到鱗次櫛比、連綿數裡的溫室大棚群。這處棚室「聚集地」正是龐各莊鄉設施農業產業集群之一,也是樂亭棚室最大的「聚集地」之一。

「龐各莊鄉有4.3萬餘畝農田,有溫室大棚近2萬個。這其中設施鮮桃、設施甜瓜、設施蔬菜「三分天下」。分管農業的副鄉長魏鳳輝對「家底」爛熟於心。由此可見,相較於傳統大田農業,以設施農業為主打的龐各莊鄉農民獲利更多。

據介紹,龐各莊鄉設施農業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逐漸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產業鏈條非常完善,又因農產品質量較高,銷售渠道比較暢通。雖然農業產業正值鼎盛,但鄉黨委、政府卻敏銳地察覺到了「危機」。「20年來,鮮桃售價漲幅不超過30%,農民想增收就要擴大種植規模,但土地是有限的。」魏鳳輝以設施鮮桃產業為例,闡述了「危機」之所在:「要確保銷售渠道通暢,鮮桃品種也要常換常新,但大多數桃農更換品種總是滯後的,錯過了新品『紅利期』。」

農業產業是農民增收的主渠道,而種植規模、產量、單價是直接關係農民收入的幾大因素。龐各莊鄉意識到,要持續推動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必須以市場需求為突破口,反向破解產業發展潛在的「危機」。

「大城市的人不怕產品好,價格高點也能接受,做精選,才能確保更高利潤。」「新晉」電商路磊對電商市場有著自己的理解。從事了近20年果菜批發交易的路磊,2019年開通了直播間做起了主播,入駐了多家生鮮交易平臺。通過網絡平臺,路磊和幾家大型連鎖超市、地方生鮮直供建立了合作關係。為確保產品品質,路磊組建了專門的「嚴選」團隊,遴選品相、口感上乘的果菜。

「以前農民面向市場主要是對接採購商,現在我們對接超市、果菜經銷商甚至消費者這一市場終端,既能提升產品單價,又能捕捉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產業結構。」李震生坦言,我們的策略就是讓助農電商成為農業產業新的要素,使其自身發展與促農增收相輔相成。

讓助農電商成為延伸市場深處的「觸手」,而這一決策並非心血來潮。時間撥轉到5年前,2015年,樂亭縣政府已經開始布局農村電商發展,在全縣實施了電商平臺入村、搭建「網際網路+民生」的電子政務平臺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讓網際網路思維在這座濱海小城的農村不斷蔓延、深化,使已完成網際網路思維啟蒙的地方政府和農業從業群體為龐各莊鄉發展助農電商創造了必要條件。

怎麼賣決定怎麼種

產業發展迎來新變革

龐各莊鄉的農業發展史和整體現狀是樂亭農業發展的縮影。作為全市乃至全省、全國農業調整的「領頭羊」,樂亭農產品產業化經營率超過70%。由此,不僅賣得出,還要賣得好,是樂亭農業產業發展的第一話題。

近年來,樂亭把培訓助農電商作為促進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幾年來,累計培訓助農電商3.5萬人次。為進一步扶持電商發展,樂亭建立了農產品研發體驗中心、農村電商公共培訓中心,建設了1400平方米的縣級倉儲物流配送中心。截至目前,樂亭登記註冊的電子商務企業超30家。2019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6.33億元,同比增長46.2%。

銷售方式的轉變,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饋,促使農業生產發生了新的變化。與「主流」農作物不同,在龐各莊鄉龐西村有4座「網紅」溫室,這裡種植的是多肉植物。最南側的溫室被改造成了展示廳,安裝了直播設備,多肉植物也分門別類地擺出了造型。「這裡的溫室以前種的是黃瓜、西紅柿,2017年開始種植多肉,95%通過網絡銷售。」溫室的主人王兵一邊為晚上直播產品展示做準備,一邊介紹這樣的「非主流」農業:「多肉植物有相對固定的消費『圈子』,管理精度要求高,利潤自然也高。」

個性化農業的湧現是助農電商精準對接市場的直觀體現。「以往對接市場主要滿足大宗需求,而在『雲端』,市場主體要細分,需求也多樣化、個性化。」李震生說。

據了解,龐各莊鄉正籌劃建設更多的助農電商示範基地,吸引更多電商駐紮到農業產業一線,將市場需求反饋到生產環節,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同時,對全鄉村幹部進行了電商運營深度培訓,以促進與助農電商的合作。

在龐各莊鄉助農電商聯盟中,賈秋山屬於跨界「玩家」。2014年,賈秋山創辦了網店,銷售自主設計的陶瓷製品,年銷售額達100萬元以上。2018年,龐各莊鄉「三顧茅廬」,邀請他加入助農電商聯盟,從一名燒瓷人轉而為農產品銷售服務。2019年,34歲的賈秋山在「雲端」賣出了50萬公斤蘿蔔。

34歲也是助農電商聯盟成員的平均年齡,而這與龐各莊鄉農業從業人員近50歲的平均年齡相差16歲。曾幾何時,仿佛父輩在田間辛苦勞作就是為了後輩離開這片土地。「20年來,種地的人幾乎沒更新換代過。」魏鳳輝說,現如今,助農電商燃起了年輕人重返農業產業創業的熱情,也讓農業產業綻放出新的光彩,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重新返回到了這片熱土上。

採訪結束時,恰逢龐各莊鄉鄉長龐立峰為一電商平臺錄製農產品推介視頻,在一遍又一遍的拍攝中,龐立峰逐漸找到了感覺,官方「帶貨網紅」正式上線。

相關焦點

  • 唐山樂亭縣龐各莊鄉:助農電商 「帶貨」家鄉農產品
    唐山樂亭縣龐各莊鄉:助農電商 「帶貨」家鄉農產品與年復一年的勞作豐收不同,電商「帶貨」成為了樂亭農業2020年的關鍵詞。在電商助力下,樂亭的生鮮農產品走上「雲端」,直供全國各地客戶的餐桌,既提升了客戶食用體驗,又為農民帶來了更為廣闊的銷售空間和更多的收益。在樂亭電商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的趨勢下,該縣龐各莊鄉脫穎而出,以成熟的電商團隊、多樣化的營銷平臺、完善的產業鏈條,「承包」了當地農產品20%的銷量。
  • 冀網同心圓 | 唐山樂亭縣龐各莊鄉:助農電商 「帶貨」家鄉農產品
    唐山樂亭縣龐各莊鄉:助農電商 「帶貨」家鄉農產品 與年復一年的勞作豐收不同,電商「帶貨」成為了樂亭農業2020年的關鍵詞。在電商助力下,樂亭的生鮮農產品走上「雲端」,直供全國各地客戶的餐桌,既提升了客戶食用體驗,又為農民帶來了更為廣闊的銷售空間和更多的收益。在樂亭電商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的趨勢下,該縣龐各莊鄉脫穎而出,以成熟的電商團隊、多樣化的營銷平臺、完善的產業鏈條,「承包」了當地農產品20%的銷量。
  • 樂亭縣龐各莊鄉迎好村:文明創建推進「四美」鄉風
    樂亭縣龐各莊鄉迎好村:文明創建推進「四美」鄉風 2020-12-01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樂亭縣龐各莊鄉:勇於擔當、凝心聚力、積極作為
    樂亭縣龐各莊鄉:勇於擔當、凝心聚力、積極作為 2020-07-15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辛集:「電商+直播」雲端銷售火了
    「家人們看過來,今天是『雙12』大促,直播間裡廠價直銷,絕對超值……」12月12日,在辛集市電商直播基地,10多位網絡帶貨紅人正通過淘寶、抖音、快手等平臺進行在線直播,銷售來自當地200餘家企業的農產品、皮革商品等。
  • 辛集大力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業態 「電商+直播」雲端銷售火了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 通訊員李秋華)「家人們看過來,今天是『雙12』大促,直播間裡廠價直銷,絕對超值……」12月12日,在辛集市電商直播基地,10多位網絡帶貨紅人正通過淘寶、抖音、快手等平臺進行在線直播,銷售來自當地200餘家企業的農產品、皮革商品等。依託雲端銷售,辛集市的特色產品通過「電商+直播」的模式走向全國、遠銷海外。
  • 農產品行業新的商機
    來自西南地區的農產品新媒體電商平臺——品牌行農副產品火熱上線!未來五年是數字農業發展的窗口期和機遇期,品牌行農副產品作為國內新興的農產品電商綜合平臺,積極打造數字農業新基建,在數位化生產、物流、營銷、金融等方面全面發力,積極探索數字農業新業態,助力中國由農業大國向數字農業大國轉變,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農業!這就是創立品牌行農副產品的初衷。按照現下的規律,電商對產業的改造會從銷售端依次倒推到供應鏈、產業鏈,直至重塑價值鏈。
  • 【產業研究】中國特色農產品電商市場分析和發展建議
    近期,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組織中國農業大學特色農產品電商研究團隊,對淘寶、天貓、京東三個電商平臺的特色農產品電商市場進行了監測分析。總的看,特色農產品電商節日拉動短期銷售激增;水果類農產品高頻剛需性強;西部特色農產品電商市場發展迅猛。
  • 著名西瓜之鄉「龐各莊」地名裡的「各莊」兩字的由來
    北京大興的龐各莊是遠近聞名的西瓜之鄉,估計在北京生活過的人都品嘗或聽說過這裡出產的西瓜吧?龐各莊鎮每年西甜瓜的種植近3萬畝,年產量近8000萬公斤。龐各莊鎮把西甜瓜做成了一個農業精品、一個農村經濟的大產業,京龐、宋寶森等西甜瓜品牌紅遍京城。
  • 為電商發展和農產品進城護駕 新民啟動「快遞進村」試點工作
    為促進全市快遞服務通達建制村,利用貫通縣、鄉、村的農村寄遞服務網絡服務新民經濟社會發展,近日,新民市正式啟動「快遞進村」工程試點工作。因新冠疫情,各類農產品銷售受到一定影響,搭載電商平臺進行銷售成為促進農產品銷售、加速農業品牌化的突破口。此次新民市也成為瀋陽首個「快遞進村」試點縣市,將進一步打通城鄉大動脈,暢通鄉村微循環,為新民電商發展和農產品進城保駕護航,讓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遞服務。
  • 吳紹林:讓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帶領家鄉群眾走上增收路
    吳紹林分享電子商務發展與人才培育經驗,交流農村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與趨勢,通過實訓教學模式、與更多知名電商平臺交流,為農村電商事業的發展輸入更多優秀人才,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融水縣靈睿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依託網際網路營銷手段,積累了線上龐大的終端消費群體,成功運營了融水縣農產品電商中心,建立自己的物流、冷鏈、加工等體系,形成現代生態農業的上下遊產業鏈,擁有配送車輛多輛。公司建設有自己的電商服務平臺,從倉儲到配送,都有自己的完整物流體系,讓顧客不出門也能買到大苗山生態農產品,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促進電商扶貧。
  • 寶豐縣榮獲「2020年河南省農產品電商十強縣」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胡昌浩10月29日,2020河南(鄭州)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召開,期間發布了第二屆河南省農產品電商十強縣(市、區)名單,寶豐縣榜上有名。此次農業博覽會特別設置農業電商展區,進一步拓寬了優質農產品銷售渠道,為展會扶貧、電商扶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積極貢獻。
  • 農民通過電商賣農產品實際收入增加了嗎?農業農村部回應
    中新網1月13日電 農民通過電商賣農產品,實際收入增加了嗎?在國新辦13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對此進行了回應。曾衍德稱,農村電商現在是擴大農產品銷售的一種形式,對增加農民收入帶來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 萬源:農村電商走向「大市場」
    為全面決勝脫貧攻堅,有效阻斷貧窮的代際傳遞,萬源市不等不靠,瞄準商機,充分利用地理資源,不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讓農特產品通過網絡走向「大市場」,實現實體經濟與網絡經濟融合發展,全面促進農民脫貧增收致富。
  • 打造「川字號」電商 直播帶貨農產品助力經濟發展
    活動以「培育四川品牌新經濟、打造直播電商新高地」為主題,旨在加速品牌農產品、扶貧產品和日用消費品的品牌培育推廣,充分運用科技影視新模式,推動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新經濟發展。12月10日至13日,每天晚上7點30到10點,多個社交平臺將同時開展直播。
  • 雲端盛宴!第九屆山東聊城(莘縣)瓜菜菌博覽會盛大開幕
    26日上午,第九屆山東聊城(莘縣)瓜菜菌博覽會雲端展會暨莘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莘縣會展廣場盛大開幕。本次博覽會吸引了100多家參展企業,展示品牌200多個,產品近600種, 開幕式通過新媒體平臺矩陣直播吸引了200多萬網友在線雲看展,共享這場「雲端」農業盛宴。
  • 電商為和田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11 月 10 日,和田天地人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播阿依布拉克·乃比格外忙碌,她要抓住「雙十一」的商機,通過網絡平臺,以直播的形式,推銷和田的玫瑰花、大棗、核桃等產品。 11月10日,和田天地人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播阿依布拉克·乃比格外忙碌,她要抓住 「雙十一」的商機,通過網絡平臺,以直播的形式,銷售和宣傳和田的玫瑰花、大棗、核桃等產 品。
  • 未來5年農產品電商人才缺口將上升至350萬 青年創業者搭上「新電商...
    海外網 吳 迪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0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現狀與發展報告》顯示,未來5年農產品電商人才缺口將逐年上升至350萬。除了企業家式的電商人才,農村縣域電商人才主要分為運營推廣、美工設計、客服和物流倉儲四類。
  • 我市堅持「1331」策略加快農村電商發展
    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創建工作為重點,推動農村電商經營主體多元化發展。各縣(市、區)整合優質資源建成電商產業園區22處。加快對農產品電商企業孵化培育,在孵企業500家以上。臨朐縣、安丘市、青州市、壽光先後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5個涉農縣市先後獲批省級電子商務示範縣。二是搭建三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