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861開始至1865年,林肯通過南北戰爭廢除了奴隸制,在今天我們看來,那是多麼光榮偉大正確的歷史事件。但當時的情況是,在美國北方工廠裡或者說作坊裡工作的那些工人,他們的生活待遇並不比南方的奴隸更好,甚至更加悽慘。我在這裡談的是現實中真實的事情,不是我們學習歷史政治時那一套,從奴隸制發展到封建主義,再從封建主義發展到資本主義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現在由奴隸制直接到了資本主義社會,那奴隸們還不是「翻身農奴把歌唱」嘛!
但殘酷的現實就是奴隸主固然是剝削階級,資本家同樣也是剝削階級。相對於在資本家工廠工作的工人,奴隸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也就是說,奴隸如果病了或者死亡了,那就是奴隸主的重要財產損失掉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奴隸主還會注意著自己的奴隸們的溫飽、健康以及生育,因為這是愛護自己的私有財產,奴隸們健康、積極的勞動,這是奴隸主追求的,當然如果奴隸們在努力工作之中,再給自己生出一大群小奴隸出來,那就更好了,那是私有財產擴大化了,是可持續發展啊!
說到這裡,我談一下我小時候的經歷,在我老家那裡,幹農活主要靠的是牛馬驢騾子這些畜力,家裡有一頭牛,那是很讓人羨慕的,比你今天家裡有輛奔馳風光多了。牛在家裡的地位非常高,如果牛在幹活中再生一兩個小牛犢,那簡直就是家裡的福星,家裡的財神爺了。牛老死了,全家人會圍著它痛哭一場,謂之「哭牛喪」。丟失一頭牛,那是重大的刑事案件,抓到偷牛賊,那是要判十年八年的。
我不美化美國的奴隸主,他們不見得是什麼好人,你可以說他們是壞蛋,但他們不是笨蛋,什麼對自己有利,如何擴大自己的私有財產,他們是非常明白的。
相對於奴隸主,資本家就高明多了,他們更喜歡一種理論——自由。資本家對工人說,咱們是平等的,你不是我的財產,我也不是你的主人,我們都是自由的。這個理論聽上去是那麼的美好,但。這一理論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呢?那就是,既然咱們是平等的,是自由的,你們的衣食住行,健康、生育、死亡都和我沒有關係,資本家可以不管不問。把自己不滿意的工人趕走,是資本家的自由;勞動強度太大或者待遇太差工人自己想走,那是工人的自由,然而,天下烏鴉一般黑,資本家大都一個樣,工人是有想走就走的自由,有挑選老闆的自由,但市場上如果只有一種飲料叫可樂,可樂有兩種——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你能挑什麼。你只有換可樂牌子的自由。你想喝綠茶,那是你想多了,對不起,沒有。換來換去,換湯不換藥,一筐蘋果都是壞的,也不過挑一個自己感覺還不太壞的,如此而已。
自由——一個多麼高尚的理由,它成了資本家推卸責任的理由,而且很高尚,很冠冕堂皇,工人是沒有辦法反駁的。
當今的西方學界、媒體,把以前社會中的剝削者——奴隸主和地主都描繪成為惡貫滿盈,貪婪邪惡的化身,唯獨把自己,打扮成了人類的救世主。這一切就是資本家自己不斷通過自己掌握的話語權,不斷的包裝自己,美好自己的結果,然而可怕的是,不是資本家的人們,居然慢慢的被洗腦了,他們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