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青。
入夏,街頭的綠蔭開始濃密起來
當你掐著點兒匆匆忙忙趕著上班
是否留意到路旁那些青色的果子
一顆顆 一串串
挨挨擠擠地懸在枝頭、藏在葉間
好似剛落地的娃娃透著生命的喜悅
那油潤的果青最是動人
古來,人們對青就有一份特殊的偏愛
它是阮籍少見的青眼
是昔日的名士風流
它是雨過天晴雲破處的遐想
是徽宗的秘密心事
青,是草木初生的顏色
是年少的樣子
它是豐子愷夏夜的涼味
也是住在他心中的孩童
青,是藍是綠也是黑
它關乎著我們的情狀與思緒
是我們內心的聲色與動靜
青,到底是什麼?
青最早時指藍色,而「藍」最早並不是指藍色,它是一種可以染布帛的植物——藍草。青是由藍草提煉出來的顏色,是一種比藍更藍的藍色。正如荀子所言: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這樣的藍在古時被視為正色,與五行對應,代表東方,昭示著春天。也正因如此,每當人們說到青,往往還是在說藍色。如杜甫的詩句,一行白鷺上青(藍)天。
青有時候也指綠色,與「藍」一樣,「綠」最早也是染草的名字,後來才用作色名的。雖然都是綠色,但青和綠還是不同的。《說文》中解釋:「綠,帛青黃色也」,介乎於青黃之間。因此古人用到「綠」時,總有些枯黃的意思。
但用「青」來指綠色時,往往帶有生的意味。「青,生也,象物生時色也」,萬物初生,亟待長大,就是青。過春風十裡,盡蕎麥青青,不光是說蕎麥的顏色,而是這裡的綠意剛剛來到,萬物正在生長。
青也可以指黑色。譬如文史裡提到的「厥土青黎」,是說土地青黑又肥沃。
再如楊萬裡的詩句:山翠都成黑,天黃忽復青。山很蓊鬱,黃昏一過,蓊鬱就變成了漆黑一片。在如此山色的映襯下,背後的天空卻呈現出一種近似於黑,但又比黑更明亮的顏色,這也是青。
還有魏晉名士阮籍,他見禮俗之士就以白眼對之,遇好人好事,才見青眼。
圖一、二
傳說,徽宗曾做了一個夢,夢到大雨過後,遠處天空雲破處,出現了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著迷。醒來後,他當即寫下: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並命令工匠燒制出這種顏色的瓷器,這就是被稱為青瓷之魁的汝窯。
北宋天青色汝窯瓷片
從青紙《瑞鶴圖》到天青色的汝窯,為何徽宗獨獨眷戀青色?其實,從歷史中也不難看出,宋徽宗可是出了名的崇奉道教的帝王。他篤信道教,廣建天下宮觀。政和七年夏天,他曾詔諭「卿等可上表章,冊主為道君皇帝」。
宋徽宗《瑞鶴圖》
道學以靜為依歸,崇尚自然含蓄、清淡質樸的審美觀,而汝窯瓷器天青色釉的幽玄、靜謐,正契合了這種審美情趣,也透露出了徽宗的心事。
北宋汝窯請青瓷碗和盤
天青色在中國文化傳統裡代表著光明磊落,如「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就是用天青來比如君子的坦蕩光明。包拯在民間被譽為包青天,也正是由於他的正直廉潔。
古時,讀書人也常選青色,作為自己衣服的顏色,稱為青衿。由此,天青色又增加了幾分風雅浪漫之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縈繞在我心頭的是你儒雅的青衫,坐立不安的是我等你時焦灼的心情。天青,是雨過天晴的純淨,是心向光明的磊落,也是驚鴻一瞥的心悸。
《釋名》中說,青,生也。它是草木初生的顏色,是生命最初的顏色,是我們年少的樣子。正如現在樹上青生的果子,雖然不好吃,但生得可愛,好似少年的臉,不圓滑不世故,童真可貴。
想起豐子愷先生的一個小故事。文革時,豐子愷在鄉下勞動,跟來探望他的女兒說:地當床,天當被,還有一河濱洗臉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無盡藏也。那時的豐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了,晦暗的年代裡,生活佷艱辛,稻草鋪在地上睡覺,洗臉時要去河裡取水,冬天下雪,雪就落在枕邊的被子上。
但在豐子愷的眼裡,卻有一種不留心事的乾淨。那句「一河濱的洗臉水」,搭上蘇軾《赤壁賦》裡感悟宇宙的句子,很像是孩童的混話,宛如一個拖著竹竿的小少年,不知天高地厚,大搖大擺地走著。
女兒說,白天經歷了什麼,回家之後,父親是不提的。不提,一切也都在,荒唐在,橄欖風和芭蕉雨,也不會因此沒有。
有一種青是生的,是孩童的模樣,生澀清純,發乎天然,不經思索,不受制於套路。
有一種青是選的,是另一種孩童的模樣,歷經風雨,懂得生活的艱難,深諳生命的不易,千帆過後,依然堅守本真,依然赤誠不改,依然看到生命的美好。
青是夏日的驚喜,是生命的喜悅,是帝王的心事,是君子的磊落,是女子的思念,是一切發乎天然的樣子,更是一份珍貴的選擇。在中國人眼裡,青不只是現在有一串數值與它相對的顏色,它關乎著我們的思緒和情感,是我們內心的顏色。
圖三
來源:誰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