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方財富網邀請到了廈門言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志勝先生做客《財富觀察》欄目。他在節目中表示,相比上證50ETF期權,滬深300期權的成分跟很多基金持股的匹配度更好些,所以它對衝起來的效果也會更好一點。
以下為部分採訪實錄:
主持人:從市場的表現情況下來看,300期權推出之後市場放大了很多倍,您覺得300期權和50期權,對市場的表現而言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林志勝:期權是一個很好的風險管理的工具,最先上市的是上證50ETF期權,它對應的是大型的藍籌股,這裡面尤其銀行股佔的比重比較高,但是很多基金的股票投資組合裡面,它不一定都是配這些大型的藍籌股,所以可能很多的公募和私募基金持股的組合跟50的成分不是很匹配。再來就是說這一類型的50的這些股票,它的波動是比較小的,所以市場一直期盼有新的品種能夠上,特別是像對標滬深300的或者中證500的這個期權的品種,去年市場迎來了好消息,就是上市了300,而且同時有三個300的品種,300的這個會跟一般市場上的這些基金,它的這個持股的匹配度會更好,所以它對衝起來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因此它一上市的時候,它的交易量就增加非常快,因為這方面的避險的需求很大,所以可想而知,未來如果再推出新的品種,比如說中證500的話,我們預估這個市場還會有大幅度增長的機會。
主持人:從另一個角度,期權的品種和策略,在投資理財或者基金管理中有沒有一些大的變化呢?
林志勝:是的,過去期權市場剛開放的時候,因為一開始的市場交易量很小,所以說各家機構只能點綴性地少量配置期權的策略,但是2018年開始,期權的交易量已經成長到開始進入高速增長的拐點,期權已經不再是很小眾的品種,在2019年的時候,就是去年,我們注意到有很多的FOF機構,他們正式地把期權納入配置的對象,配置的比重可能從5%-15%這個程度,甚至我們看到有一些FOF甚至把期權的比重配到高於20%,所以這個配置的重要性是越來越高,尤其到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去年下半年A股大盤進入振蕩橫盤的一個階段很長的時間。去年下半年的時候,當時比較熱門的策略,比如說指數增強策略和股票T0策略,在之前很受歡迎,但是進到去年下半年低波動行情的時候,績效就呈現一個獲利停滯的狀態,所以說有一些機構或者是FOF,他們就把一部分的資金轉配置到期權上面,還有CTA策略上面,所以無論作為投資標的還是純粹作為風險管理的對衝工具,期權市場的交易量一直在持續的快速增加。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DF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