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會如此強盛?讓我們從另類的角度來揭示其強大的秘密

2021-02-25 我知即你知

盛世大唐,這是華夏王朝最為強盛的頂峰!自此之後,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夠在對外開放、軍事能力、經濟發展、文化輸出等綜合水平上達到唐朝的高度。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地盤點一下真正造就「大唐盛世」的原因!

一切都要從氣候的變化說起……

我們不能單純地把王朝興替歸結為英主、賢臣、良將,當然我們並不否認人的因素在歷史的變遷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今天我們首先要從另一個角度來揭示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密碼,這就是氣候!

這是近5000年以來華夏區域的氣候變化曲線,其中西漢中期到東漢出現了第一次氣候明顯轉暖,緊接著便是唐朝立國之初就趕上了第二次氣候專暖。華夏文明五千年的歷史當中,最為璀璨的莫過於漢唐,而漢唐卻又恰好和氣候轉暖相重合,在這當中會有什麼隱秘的內在聯繫呢?

接下來我們一一道來!

氣候變暖首先帶來的是降水增加。

氣候變暖並不一定都是好事,但是會造成中緯度地區降水增加,具體的氣象學邏輯大家可以去網上查。而我國華夏疆域大部分都位於中緯度地區,這就造成了我華夏的糧食產出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

在經歷了五胡亂華那個黑暗的時代後,華夏版圖內的人口實際上處於一種下降階段,而現在的糧食產量井噴無疑使得整體層面的糧食需求矛盾得到了極大的緩解,老百姓有糧食吃了,自然就會安於現狀,這樣原本動蕩社會便存在了穩定的基礎!

當然這僅僅只是最為直接的影響。

降水量增加又激發了農耕文明的復甦

不得不說的是,五胡亂華實在是華夏文明史上一場苦難深重的悲劇。當胡人南下肆虐中原大地的同時,實際上也極大的動搖了漢代以來華夏基本確立的農耕文明。如果說繼續這樣亂下去,那麼農耕文明將會進一步萎縮。

但是偏偏這個時候氣候轉暖,降水量開始大幅度的提升。老百姓一看還是種地能夠養活自己,於是自發地開始從事農業生產,而各方割據政權也自然而然按照農耕文明的邏輯來從新打造統治架構。

如此一來,民間和官方開始雙向的推動,使得農耕文明開始呈現復甦的狀態,而農耕文明恰恰就是華夏能夠始終保持大一統的基礎!

氣候對於草原文明的影響

我們往往會發現一個問題,華夏文明當中每當出現大一統王朝的同時,北方的草原也會對等地出現一個統一的遊牧政權,然後中原王朝和草原政權便開始了長時間的博弈。實際上這是華夏文明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中原文明和草原文明進行的相互塑造。

其中典型的例子有,漢朝與匈奴,唐朝與突厥,宋朝和遼、金,明朝和蒙古、後金等,那麼氣候變暖和降水增加對於中原王朝產生了影響,同樣也會對草原政權造成影響。

首先,草原遊牧政權之所以南下,其最為根本的動因便在於以糧食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匱乏。要知道,草原上的冬天,不光冷,而是要死人的!不光要死人,而是人畜皆死,往往一個極寒的冬季就能直接滅亡一個部落!

但是現在天氣變暖,表面上看僅僅只是平均溫度提升了兩度,但是卻極大的縮短了草原的冬季無草期,這樣一來就可以擴大牛羊的畜牧規模和周期,從而使草原部落頂過冬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原先是如果不南下打仗,那麼多半就要在冬天凍餓而死,所以草原政權是鐵了心要南下;現在勉強能熬過去了,這就使得草原部落南下打仗的內在驅動大大削弱了!

文明的對抗性減弱,融合性增強。

草原部落南下的驅動減弱,實際上也就使得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間的對抗性開始減弱,對抗性減弱則取而代之的就是文明間的融合性。

正是在這一時期,唐朝得以融合了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使得其兼具二者的優勢。比如,在中原地區的治理層面,沿襲漢制和儒家學說,從而能夠迅速結束內部戰亂,使得國家回到大一統的穩定狀態當中來;在軍事層面,又繼承了草原遊牧民族的強悍,從而使得整個國家層面的對外戰爭能力極強。

正是因為唐朝能夠同時兼具中原文明和草原文明融合之後的優勢,使得這個國家的疆域不再局限於長城,而大大的超越了傳統漢人王朝,成為了一個多元文明的大帝國,而在此之前,華夏王朝從未達到過這樣的高度!

好文推薦:

不焯水不能吃」的食材,以後別再直接下鍋了

為什麼我們的胃無法消化金針菇?

世界最深的湖叫貝加爾湖,長江水百年才能灌滿,可供人類用500年

你不知道的邱吉爾,天使外衣下的魔鬼

近百年來,世界地圖上消失了多少國家

聲明:本號內容部分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以能量角度認知對宮星座,除了能揭示性格秘密,還能告訴我們更多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體,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每個人身上所具有的能量跟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都一樣,同時必須得遵守平衡法則,這是一條生存法則,任何人或物都不可能逆它而行。而如果以能量的角度去認知人事物,那就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廣的思考點,接下來我們就以能量的角度去認知第一組對宮星座,它除了能夠揭示性格秘密之外,還能告訴我們更多。
  • 大唐王朝的騎兵為什麼能如此強大恐怖!
    其實,在唐朝不光是騎兵厲害,步兵也非常厲害。李世民說「今中華強盛,徒兵一千可敵夷狄數萬,夷雖眾,有何懼哉!」他的意思是現在大唐太強大了,1000名唐朝的步兵,就能打敗遊牧民族的騎兵幾萬人,以步兵對騎兵,一個人能對抗幾十個人,唐朝的步兵也稱得上是強大的恐懼。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當一支軍隊擁有強大的戰鬥能力的時候,就意味著軍隊的統帥必然會極為優秀。唐朝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代,李世民、李靖、李績、蘇定方、薛仁貴等數不勝數。
  • 鼎盛時的唐朝為何沒有把弱小的契丹滅掉,而是任意讓其變得強大?
    其實在唐朝的時候,契丹還是一個很弱的部落,為什麼強悍的大唐,沒有將契丹這股勢力消滅掉,而是讓契丹變得強盛起來了? 匈奴強盛的時候,東胡被匈奴武力徵服,成為匈奴的一部分,不過,匈奴衰敗以後,東胡的部分族裔演變成鮮卑人,而後進入中原,此時的中原,處於東晉南北朝前後。 契丹的祖先,也是這個時候進入的中原視線,不過,此時的契丹還只是一個小規模的部族,即便如此,也還是遭到過中原王朝的打擊。
  • 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唐朝國力強盛,人們衣衫華美,有這四個原因
    在盛唐時期,唐朝實力到底有多強?從穿戴服飾上就可以看出來古詩文的三個片段,從四方面說明了唐朝實力強盛和衣衫華美的原因說起唐朝,我們腦海中想到的無非是「歌舞昇平,安定繁華」的太平盛世,就像以前的經典電影《夢回大唐》一般,它給了人們太多的好奇和嚮往。
  • 我們為什麼被稱為漢人?漢朝到底有多強大?
    漢朝之強,強在文化、強在制度、強在民心士氣,正因其強,我們才被稱作漢人、漢族。歷史風雲變幻,強國之道永恆。漢朝雖然已經遠去,四百年的光榮與夢想,早已化作一片煙雲,但其壯闊的精神深深刻入民族血脈永不消逝。當今我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繼承的正是像漢朝一樣永不止步的進取精神、開放包容的大國心態以及自信自強的民族魂魄。有如此之精神、如此之底蘊,華夏復興之路可期!
  • 日本敢對強大的唐朝和明朝開戰,為何卻不敢打宋朝?有一致命原因
    但是縱觀歷史,我們卻能發現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那就是日本還是比較懼怕宋朝的,在宋朝時期,日本不敢與我國為敵,或與我國相抵抗,那這個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很多人都認為,古代中國最繁盛的唐朝是不能和其他朝代相比較的,的確,唐朝的確是中國歷史上十分繁盛的一個朝代。
  • 為什麼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沒有一本以唐朝為背景?
    我個人認為金庸的小說裡面沒有以大唐為背景,主要是因為在別的朝代的中國一直處於一種被周邊國家騷擾渾河欺壓狀態,而唐朝過於強大,一直在欺負和碾壓周邊國家和部落,所以用唐朝為背景沒有充分體現出民族大義。而恰恰金庸、古龍,梁羽生這些大師的寫作手法,主要是為了能夠體現民主大義,增強觀眾的感情,在這樣的情感下,民主之間的矛盾加深會挑起讀者的一種心理落差。比如北宋年間的《天龍八部》,南宋末年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元末的《倚天屠龍記》,明末的《闢邪劍》,還有清初的《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以及年代不明的《笑傲江湖》和《俠客行》這些的作品。
  • 《易經》揭示了三個秘密,能提示商業秘密?李嘉誠、馬雲都贊同
    該書主要闡述了天地世間沒有關於社會萬象更新變化的古老文化經典,其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易經》揭示了三個秘密,竟能提示商戰奧秘!李嘉誠、馬雲都贊同其中,夏朝的連山義和商朝的桂藏義早在2000多年前就丟失了,世界上只有易經。
  • 【煮酒論史】唐朝由盛至衰為何如此迅速?談談府兵制
    又為什麼會崩潰呢?如果從府兵制的歷史起源來說,那這個話題就太大,所以我們只是簡單的來說一下,讓大家有個認識。在唐朝初年,由於多年戰亂,面臨的狀況是人少地多,於是推行了均田制,理論上為每個成年男人都分了耕地100畝(約合今天的30市畝)來耕種,30畝耕地一個男人當然種不完,所以同時還鼓勵他結婚(女性一般情況下)和妻子一起耕種。同時,國家還主動從突厥贖回過去被掠奪走的漢人男女,並且購買耕牛分發給農戶,幫助恢復農業產量和增加人口。
  • 在唐朝備受喜愛的橫刀,為何會被又寬又短的宋手刀給取代?
    這首杜甫的詩描繪了關於唐朝完美盛世。但是這依舊需要邊疆將士的保衛,「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也描繪了唐朝軍隊的強大也告訴我們為什麼唐代可以做到萬朝來貢並且保持百年盛世。唐朝人畫像一支強大的部隊需要削鐵如泥的武器,所以唐朝所使用的武器也是令人好奇。唐代的唐橫刀是一把具有代表性的武器。而我們今天就來了解唐橫刀和它為什麼被取代的原因。
  • 夢境能否揭示我們最深的秘密?
    根據你查閱的不同解夢詞典,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夢揭示了對工作的焦慮,某種羞恥感或困窘感,甚至可能認為自己是一個被嚴重壓抑的精神暴露狂。考慮到所有這些可能性,夢真的能揭示我們最深的秘密嗎?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用它們來預測未來。但是,認為夢中符號隱藏著關於我們內心真實秘密的信念,其實起源於19世紀的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認為,夢是一種願望滿足,揭示了我們被深深壓抑的欲望。自弗洛伊德以來,關於夢境的科學又有了新的進展,並提出了一個比弗洛伊德理論更平凡無奇的現實。夢並不是神秘的,也不是虛幻的。
  • 中國最強盛王朝——不是漢唐也非宋明,滅亡原因令人感概
    有人說是漢朝,有人說是唐朝,畢竟漢朝和唐朝是中華民族軍事文化最為繁盛的時代,而元朝和清朝則是我國版圖最大的時期,但是漢朝和唐朝雖然經濟實力尚且可以,但是軍事實力卻有所不足,漢唐都飽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需要投放大量的兵力戍守邊疆
  • 程咬金墓出土國寶級文物,揭示其真實身份:我們被演義騙了好久
    ——塞·巴特勒 關於這個世界的真相,我們到底能夠了解多少?如果從一個宏觀的視角上來看的話,我們有科學家來探索,自然也有社會學家來對人類所構成的社會進行探究,每天都會有無數的論文被發表,有無數的領域被開拓者,似乎人類在完全了解這個世界的道路上,正在邁出一步又一步堅實的步伐。
  • 漢人稱謂是從漢朝開始,唐朝同樣強大,為什麼是漢族而不是唐族?
    這期間的文化以及地位的影響力是十分深遠的,也是從這個時期「漢人」的稱呼正式的流傳下來,一直沿用至今,但為什麼之後一直不變?「漢族」的稱謂沿用至今,唐朝同樣強大為什麼不叫「唐族」?漢朝逐漸強大,「漢人」也成為主要稱謂。
  • 後唐、南唐與唐朝是什麼關係?
    泛泛言之,漢朝影響力多在國內,唐朝影響力多在國外。有意思的是,漢朝(包括兩漢)和唐朝在滅亡後都有一個尾巴王朝。所謂尾巴王朝,就是大型王朝結束統治後,其後裔或者是冒充的後裔依然用前朝國號控制部分地區與新朝進行抗爭。比如東漢滅亡後,西漢宗室劉備在西川建立了蜀漢,以收復中原為己任,把實力強大的曹魏折騰個沒完。唐朝也是如此,而且唐朝不只有一個尾巴,而是兩個尾巴。
  • 數數唐朝滅了多少國家,你就知道,為什麼外國人眼中的大唐那麼強
    也是因為唐朝的強盛,古裝電視劇都很樂意從中取材重現大唐風貌,於是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等成了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甚至唐朝的一個將領、一個文人、一名妃子都能入選電視劇主角。
  • 明朝不如漢唐強盛繁榮,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原因有6點
    明朝不如漢唐強盛繁榮,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喜歡?原因有6點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古代誕生了許許多多的朝代,這這其中有著強盛的漢朝,有著繁榮的唐朝,有著文化高度發達的宋朝,這些朝代往往都有很多的人喜愛,但是還有一個朝代也是圈粉無數,那就是明朝,嚴格來說,明朝不如漢唐的強盛繁榮,可是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呢?原因有6點。
  • 歷史 | 後唐、南唐與唐朝是什麼關係?
    泛泛言之,漢朝影響力多在國內,唐朝影響力多在國外。有意思的是,漢朝(包括兩漢)和唐朝在滅亡後都有一個尾巴王朝。所謂尾巴王朝,就是大型王朝結束統治後,其後裔或者是冒充的後裔依然用前朝國號控制部分地區與新朝進行抗爭。比如東漢滅亡後,西漢宗室劉備在西川建立了蜀漢,以收復中原為己任,把實力強大的曹魏折騰個沒完。唐朝也是如此,而且唐朝不只有一個尾巴,而是兩個尾巴。
  • 唐朝名將高仙芝戰敗,不僅改變唐朝國運,更改變世界歷史的走向!
    -----王昌齡《出塞》公元6到8世紀,除了鼎盛一時的唐朝,在西方的歐亞大陸上也有一帝國處於鼎盛時期,它就是阿拉伯帝國。而阿拉伯帝國也就是當時的大食國,實力非常強大。唐太宗高宗時期,唐朝開疆拓土,先後滅了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等一些西域小國。
  • 中國亡得最冤的王朝,本是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卻因最強大而滅亡
    隋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王朝,比其他所有朝代都強盛,唐朝也跟不上他。當然,有些人可能會嘲笑這樣的主張,即隋朝是中國最強盛的王朝。他們會想起元朝的領土廣闊,宋朝的商業繁榮。但是要理解,漢王朝強盛最突出的標準是富裕和強大,元朝和宋朝都不滿足,元朝雖然強大,但並不富裕,宋朝雖然富裕,但因為弱小,所以都不滿足。那唐朝呢?比隋朝強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