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出國打工已經不再陌生,問問身邊的人,總能聽說有人在不同的國家打過工,好像都賺到了錢。
據商務部走出去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表明:2019年,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8.7萬人,其中承包工程項下派出21.1萬人,勞務合作項下派出27.6萬人。
世界銀行在一份報告中提到,當前全球的海外務工人數超過2億,其中中國海外務工數近1000萬。
近千萬的中國人,在不同的國家從事著廚師、焊工、建築工、服務員……
他們辛苦工作,努力攢錢,寄回國內給老人看病、交孩子的學費……這些在海外務工的中國人,用技能和努力扛起了尊嚴,支撐起家的重量。
他們當中,有我們的親人、朋友和兄弟。
在國內,如果去普通的工廠、餐廳上班,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3000元左右,還非常累。但是在國外的情況卻有所不同,尤其是發達國家,國外的勞動力比較珍貴,像工廠的普工、餐廳服務員、保安工資約有1萬元左右。
不信?聽聽從國外出國的兩位朋友怎麼說吧。
@ 木工老張
老張幹了十多年木工,一直跟著包工頭當散工,有工程就有錢拿,沒工程就在家休息,後來為了穩定去了新加坡出國打工。
「我在一家家具廠當木工,剛去的第一年賺的不太多,第二年能拿到1800-2200新幣左右,關鍵是長期穩定。」老張說,他喜歡新加坡的環境,和同事相處也不錯,關鍵是不必擔心隨時失業。
@ 農業小剛
小剛在日本從事農業蘇子葉採摘包裝,小時工資850日元左右,加班1060日元,平時加班很多,就算回宿舍整理葉子也算加班,每個月淨收入約有17萬日元,換算成人民幣大概1.2萬元。
「我在農村老家也種地,可一年的收入也才5、6萬元,現在來日本,3年就能賺600萬日元,將近40萬吧,在國內想都不敢想。」小剛說,農村有田的都承包出去了,自己種地的人越來越少,自己沒別的本事,只能出國找尋適合的工作。
話說回來,普通人出國打工,能去哪些國家?
大部分人會選擇相對離家近的新加坡、日本、韓國,還有一些「一帶一路」國企援建國,這些國家的工作選擇多,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行業,但建築工招工項目較多。
還有人會選擇去紐西蘭、歐洲、阿聯、豪華郵輪等,想要學外語、移民等,或者為了享受國外的福利,比如免費的醫療、教育等。
出去一人,致富一方!
俗話說,「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回家蓋樓房,四年投資辦工廠。」多數赴海外打工的中國人都來自農村,目前出國打「洋工」不僅是為了個人賺錢,還是一家乃至一村脫貧致富、發家致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