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越無能的人,越愛挑別人的錯

2020-12-14 瀟湘晨報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7:48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

文/京博國學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把責任推卸給環境和別人,還是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原因?

《四十二章經》中有一句話:「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

事情不順利,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不要立刻開始怨天尤人,而要學著去反躬自省,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曾看過一個小故事。

男人近期發現妻子的耳朵越來越聾,經常是問了好幾遍都沒有回應。於是,他就去問醫生該怎麼辦?

醫生告訴他:「你可以試著多喊幾次,比如先站遠點提問,然後站近點提問,最後站在她身後提問。」

男人回到家,進門的時候問了一句:「親愛的,今晚吃什麼?」屋子裡靜悄悄的。

男人就往前邁了幾大步,接著問:「今天晚上我們吃什麼?」男人看到廚房裡妻子忙碌的身影,卻還是沒有回應。

男人失望地走到妻子身後,又一次問道:「親愛的,今晚我們吃什麼?」

這時候,他聽到妻子說:「吃魚啊!我都回答你三遍了!」

在人生的旅途上,人們往往背著兩個包袱,一個包袱上寫著他人的過失,另一個包袱上寫著自己的過失。

然而很多人卻往往把寫著他人過失的包袱放到胸前,而把寫著自己過失的包袱放在了背後。

所以這類人無論怎麼樣看也看不到自己的過失,但是一低頭,卻很容易看到別人的過失。

他們總能理直氣壯地說道:「我沒問題,都是你的問題。」又或者「這個事情和我無關,你去找誰誰誰。」、「如果我有問題,也都是你造成的。」……諸如此類。

少時怨父母,成人後怨社會,年老後怨子女,卻從來沒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小人無錯,君子常過。」

格局小的人永遠覺得自己沒有錯,錯的是別人,而君子常常反省自己的過錯。

事實上,越是層次高的人越是內求,越是層次低的人越是外求。越是自身能力不足的人,越是喜歡挑剔別人的錯。

最好的自省,就是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強者懂得自我反省,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直接解決問題;弱者忽視問題,推開責任,抱怨不止。

所謂自我反省,其實就是自我檢查,自知已短,從而彌補短處、糾正過失。

人生在世,要面對兩個課題。一個是外在的,一個是內在的。我們無法決定外在的事情,但能通過反思自身的不足,改變自己。

可現實中,我們總是習慣地掩飾甚至逃避自己的錯誤,不敢直面問題。

這是因為反省是一個自我解剖的過程,就像一個人拿起刀親手割掉身上的毒瘤一樣,需要勇氣。

當我們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向內看自己,我們就擁有了自我超越的勇氣。

當我們遇到失敗或挫折,假如能虛心地檢討自己,實時改正自己缺失的地方,那麼必定遠離災禍。

一切諸果,皆從因起,毀掉自己的,正是自己的不自省。

魯迅說過:「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學會自省的人,才會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絕不會一味地去責備他人,才能更好地認清自己,駕馭自己的人生軌跡,才會越來越接近成功。

曾國藩在每天的日記中,都要將自己一天的言行進行一番徹徹底底的反思、清掃。

一次,曾國藩的朋友竇蘭泉來切磋,曾國藩並未理解好友的意思,便「詞氣虛吐,與人談理」。本來是一件增益學業的事,結果卻適得其反,二人不歡而散。

曾國藩後來反省說:「彼此持論不合,反覆辯詰,餘內有矜氣,自是特甚,反疑別人不虛心。何以明於責人而暗於責己也?」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曾國藩去岱雲家為其母拜壽。本是喜慶之事,結果曾國藩出言不慎,弄得大家十分尷尬,宴席一散便匆忙回家。

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反省道:「以後戒多言如戒吃煙。如再妄語,明神殛之!並求不棄我者,時時以此相責。」

曾國藩的一生,就是自省的一生,最終,他的人生修養和事業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成為一代中興名臣。

古人有云:「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一個人,只有懂得了常思己過,才會擯棄憤世嫉俗之心,撫平生命的浮躁,讓心胸豁然開朗;才會擁有寬廣恢宏的氣度,揚長避短,擇善而行;才會能約束我們日常的行為,規範我們前行的道路。

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做更好的自己,遇見最好的生活。

往期推薦:

夜讀丨真正的善良,大多是沉默的夜讀丨害怕麻煩,是急於求成者的通病夜讀丨《天龍八部》:為人處世,忌量小、忌德虧、忌心傲

主播:蕙子

媒體人

文章來源: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來源:民生周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越無能的人,越愛挑別人的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睡前愛讀,ID:sqad10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俗話說:「小人無過,君子常錯」。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總是自私的,出了問題,永遠都是抱著「都是別人的錯」的心態,從來都沒有從自己的身上找過原因。但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之處,在於懂得自我審視,而非以己度人。
  • 夜讀丨錢鍾書:人越乾淨,越高貴
    房屋乾淨蕭伯納曾說:「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著甜蜜的愛。」可以說一個人的房間,就是他人生的映射。年輕時的陳道明在出演《圍城》裡的方鴻漸一角之前,曾先後三次登門拜訪錢鍾書。房間乾淨,人的層次越高,也會越有福氣。圈子乾淨孔子講:「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一個人在社交上,如果傾注了太多心思,很容易錯過更多有意義的事。把圈子整理乾淨,遠離無意義社交,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錢鍾書才華橫溢,擁有無數的仰慕者和擁簇者。
  • 感謝前夫讓我明白,越無能的人脾氣越差,脾氣越差的人越自私
    某些時候,這種方式可行,因為別人怕你拼命。但這種方式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行得通,別人連你放狠話都不怕,你就真的沒招了,註定會敗下陣來。就像有個朋友吐槽她的一個同事時說的一樣:『我把她當閨蜜,她卻把我當搖錢樹,平時看她可憐,我總是請她吃飯,總是借錢給她,想著助人為樂沒有錯。可是,她之後的所做所為,讓我明白什麼叫「養虎為患」。
  • 心情語錄:這世上最憋屈的,是越愛越遠的人,和越等越大的雨
    設為星標/置頂 丨心情語錄丨丨情感語錄丨丨早安語丨丨經典語錄丨 心情語錄:這世上最憋屈的,是越愛越遠的人,和越等越大的雨。 也許不是我們的選擇錯了,而是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不知道還有更好的選擇。
  • 洛克菲勒:越無能的人,越愛說這3種話,很難富有,切記深交
    」你以為說這話的人是在吹牛嗎?那你可就錯了,這個人確實有這樣的資本,連比爾·蓋茨都說心目中唯一的賺錢英雄是他,他的身價高達3360億美元,他們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整個家族的財富綿延至六代,而這位大佬就是——洛克菲勒。
  • 越無能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發這3句話,很準,別不信
    越無能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發這3句話,很準,別不信一個人的微信朋友圈,往往能夠看出很多東西,比如人品、行事作風、處世態度、甚至是有沒有錢、層次高不高等等。別看小小的細節,可以反映出來不少問題。朋友圈,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平時不敢表達,或者是不願意在別人面前說出來的話,往往都發在了那裡面。
  • 原創|為什麼你越攻擊別人,自己卻越痛苦?
    太太怒了,霍的站起來,指著你說:你怎麼這麼喜歡攻擊人!說完,一摔門出去哭了。02你冷靜下來一想,可不是麼,剛才自己確實攻擊太太了。怎麼這麼囉嗦,攻擊的是太太說話沒邏輯;你到底想說什麼,攻擊的是太太欠缺歸納能力;直接點不行麼,攻擊的是太太繞圈子。
  • 巴菲特:無能的人,往往愛做這3件事,人生越混越差,希望你不是
    巴菲特就曾提到,越無能的人,往往越愛做這3件事,這就是他們之所以越混越差的原因,希望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1、愛拖延,行動力差喜歡拖延的人,往往行動力都很差。但是人一旦習慣了拖延,也就相當於學會了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要知道哪怕是頂級富豪,懶惰起來,也會使自己的萬貫家財被慢慢耗盡。
  • 為什麼愛一個人時,越在乎越卑微?原因有3個
    並不是對方故意高你一等,而是你越愛一個人,越不自覺地要低下來。 張愛玲說,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她愛上胡蘭成,是因為他對她的「懂得」,兩人初次見面便相談甚歡,儘管那時候她已經是名譽上海灘的奇女子,但她在他面前骨子裡還是小姑娘。
  • 為什麼越壞的女人越惹人愛?
    芽芽今天是來給仙女們安利2號女主千老師金素妍飾演的蛇蠍美人千書真,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美麗的外表下有顆狠毒的心,一個眼神掃過來就能讓人嚇得抖擻。她滿臉大寫著嫉妒與野心,眼紅別人的恩愛家庭,立馬化身渣女勾引有婦之夫。比起1號白富美女主,千老師這個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惡女人設,反而讓芽芽欲罷不能越看越愛。
  • 88歲稻盛和夫:越是無能的人,越愛做這3件事,不值得深交
    很多人不了解稻盛和夫是何許人也,但是大家一定認識任正非和馬雲,這個男人就是讓馬雲三次拜訪,任正非交口稱讚的日本經營之聖。他的一生智慧造福了很多人,國學大師季羨林誇他說,能做到經營家和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猶如鳳毛麟角,稻盛和夫是一個。稻盛和夫先生總結了一生的經驗智慧,著成書,希望給更多年輕人幫助,書中有一點令我印象深刻。稻盛和夫說: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做這3件事,不要深交。
  • 洛克菲勒:越是無能的人,越愛做這3件事,不能深交
    今天我選取信中提到的「越是無能的人,越愛做的3件事」分享給你,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01容易衝動,是無能的表現一個人最大的無能,就是淪為情緒的奴隸,被情緒所支配。洛克菲勒最後在信中說:「記住,要天天把忍耐還在身上,它會給你帶快樂、機會和成功。」
  • 88歲稻盛和夫:越是無能的人,越愛做這一件事,不值得深交
    大家應該很多人都不知道稻盛和夫是誰吧!但是稻盛和夫在日本可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聖」,他的神奇之處是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公司,並且在78歲高齡的時候拯救了即將快要破產的日航,讓日航轉虧為盈,並重新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稻盛和夫的生平歷史吧!
  • 夜讀丨強大氣場的人,都有一顆簡單的心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5:51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梵音療愈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但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坦然面對,有些人卻耿耿於懷呢?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做到心平氣和。
  • 夜讀丨三條成年人的社交「潛規則」,讀懂受益終身
    可人海茫茫,遇人無數,很多關係走著走著就散了,很多感情處著處著就淡了。唯有寥寥幾人,知你冷暖,懂你悲歡,不離不棄。這些長久舒服的關係,不止是因為三觀一致,他們還做到了這三點社交「潛規則」:不討好,不敷衍,不強求。
  • 為什麼我們會越愛越孤單
    文/黎庶有人說:「任何東西都是越分越少,唯有愛是越分越多。」但是為什麼有人會越愛越孤單?為什麼曾經甜蜜的戀人,彼此會越來越疏遠?為什麼苦心照顧子女,經營家庭,卻得不到愛的反饋?為什麼我會感到如此孤獨?生活中的悲傷,其根源不在於別人對我們做了什麼或沒有做什麼;那些讓我們遭受痛苦的所謂「別人的缺點」,「別人的忽視」,其實正是我們尚未了解的關於我們自身的東西。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存在一個無意識的自我,這個自我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喜歡它所看到的一切。這個無意識的自我會讓我們的內心建立起一座自戀的心牆,把愛擋在牆外。
  • 「一嘆三年窮,常怨苦一生」:人在困境,越愛嘆氣越倒黴,要警醒
    是啊,人這一生的命運,在很多時候,是跟自己的情緒息息相關的。喜歡嘆氣抱怨的人,他們的日子好不到哪裡去,而積極樂觀的人,他們的日子,差不到哪裡去。所以,身邊的老人家常常告誡我們:「一嘆三年窮,常怨苦一生」,人在困境,越愛嘆氣越倒黴,要警醒了。那麼,我們身邊的老人家為什麼這樣說呢?
  • 猶太人:越是無能的人,往往越愛做這3件事,看看你佔了幾個?
    「也就是說「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決定了我們會是什麼樣的人」。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選擇朋友,也是取決於自己的能力的強度,猶太人說過越是無能的人,往往越愛做這3件事,看看你佔了幾個?一、沒有人生的目標無能的人,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沒有人生目標,無所事事,在做事方面缺乏思考和判斷力。猶太人對於人生很是自信,他們認為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知道自己的人生位置。
  • 層次越低的人越愛議論國際大事,見識越前的老闆越愛對標阿里
    看看多數人的成長軌跡,無外乎是小時候不被父母認可,表現形式要不然就是父母總是認為孩子做得還不夠好,要不然就是漫不經心的虛偽讚賞。有一些做法相對嚴重的家長甚至會當著別人的面嘲諷孩子,或者直言不諱地說:「你看看誰誰誰,再看看你。」上學以後接著被老師否定,因為老師不接受任何意見。
  • 夜讀電臺 |曾經喜歡的那個人,後來為什麼放棄了
    有人說:「TA雖然嘴上不說不喜歡 但用敷衍和不耐煩時時刻刻提醒我:就你也配。我可以不要愛,但至少要臉。」 …… 張愛玲在 《半生緣》中說道:「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餘生還很長,別提前悲觀,你總要相信有這麼個人。 揮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當你遇到對的那個人時,你會發現之前的暗戀,其實都是助你遇到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