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濟源建成全國首個向社會開放的國家森林步道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2020首屆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將於10月23日至25日在愚公故裡——太行八陘之首軹關陘所在的南太行森林步道河南濟源段舉辦,路線途經王屋山、五龍口、小溝背3個國家級4A景區,涵蓋水洪池、盧仝茶園、蟒河口水庫、盤谷寺、沁龍峽等多處人文景點。

  太行山是河南省「一核一帶三山五區」文化旅遊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國家地理版圖的山系脈絡,更是華夏文明的歷史脈絡。

  南太行河南段自西向東集聚了王屋山、五龍口、神農山、雲臺山、八裡溝、林州大峽谷等一大批顏值和氣質俱佳的旅遊景區,孕育了愚公移山精神、勞模精神、紅旗渠精神等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濟源,途經河南沁陽、博愛、焦作、修武、輝縣,一路向北經山西、河北兩省,最終蜿蜒至北京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全線2300餘公裡。

  濟源用180餘天的時間完成了全長108公裡的步道建設,這本身也是依靠愚公移山精神創造的奇蹟。太行山森林步道是全國12條森林步道中首個向社會開放的國家森林步道,也是全國唯一一條直通首都北京的森林步道。

  正值金秋王屋紅葉爛漫的時節,徒步愛好者們可以穿越保留自然荒野風貌的廣袤林區、飽覽雄奇秀美的森林景觀。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曲徑介紹說,本次活動的主題為「跟著愚公走太行」;活動分為三個環節,即「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太行山文化旅遊發展論壇、成立太行山旅遊聯盟。

  據介紹,活動期間,濟源將組織大眾越野組、專業越野組、達人體驗組三個組別的徒步節會活動,充分滿足疫情後時代大眾對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充分彰顯體育在文化傳承、旅遊傳播中的作用,充分展示老家河南文化魅力、壯美太行生態活力和愚公移山精神動力。

  同時濟源將邀請太行山聯接的北京、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一市旅遊部門負責人及國內文化、體育、旅遊、營銷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聚焦太行山區域文化旅遊進行發展探討。旨在開拓太行山文旅發展新格局,放大「壯美太行」影響力,探索區域旅遊發展新途徑。

  活動最後還要成立太行山旅遊聯盟,聯盟涵蓋太行山沿線省市,本著「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則,開展區域文化旅遊的規劃建設、宣傳營銷、市場監管等方面的合作。

  本次活動還將創造「網際網路徒步」的新玩法,除了網上報名、數字籤到等在線服務外,途友們還可在線下「徒步行」的同時,參加線上「知識競答拿大獎」及抖音打卡「短視頻創作大賽」等體驗活動。通過線上和線下的連結整合,嗨翻現場內外,再現徒友眼中的「全景太行」,塑造真正意義的「全域旅遊」,打造「全民幸福」的文旅產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夏先清 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王松)

(責任編輯:馮虎)

相關焦點

  • 河南濟源:「家門口的森林步道真得勁」
    在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河南濟源段,不少戶外運動愛好者前來體驗。2020首屆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在濟源成功舉辦後,越來越多的遊客及戶外運動愛好者慕名而來。「步道很美,走一走感覺渾身都舒服。家門口的森林步道真得勁。」2020年12月13日,趁著休息日,家住濟源市區的丁鵬一家驅車前來感受森林步道的魅力。
  • 道之濟源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宣傳片
    森林步道,在太行第一陘起首。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河南省濟源市,途徑山西、河北,北達北京,串聯了太行八陘等眾多歷史古道,作為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起點的王屋山,不僅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而且是太行八陘之首軹關陘的所在地。太行巔頭,懷抱奇峰三十座,方圓縱橫八百裡。五千多年前,黃帝沿著這條道,登天而設壇,祭天而開民族之先史。
  • 中國首條國家森林步道即將開放
    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延袤千裡、百嶺互連的太行山,從河南濟源一路向北,橫跨河南、山西、河北、北京三省一市,在百萬年演變中,形成了一道道鬼斧神工的奇特景觀和一條條通衢古道。隨著新中國70年大慶的到來,我國首條國家森林步道——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即將對外開放,讓人們穿越保留自然荒野風貌和獨特人文內涵的步道,盡覽王屋與太行的地脈、林脈和文脈。太行山森林步道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是我國2017年公布的首批5條國家森林步道之一。
  • 全國各省陸續規劃建設健身步道,業已掀起建設熱潮.
    2017年,國家林業總局提出布設十三條長距離國家森林步道的前期設想,路線將覆蓋小興安嶺、陰山、太行山、崑崙山、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等全國著名山脈和重點森林區。2018年,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十二部委提出《百萬公裡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力爭推動全國健身步道的發展,促進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戶外健身需求。
  • ...低調小城,常被誤認為屬於山東,卻擁有全國唯一直通北京的森林步道
    濟源大概是河南最低調的城市,以至於許多人經常將濟源與山東濟南混淆在一起,一字之差的兩個城市確實都和濟水有關,歷史上曾經的濟水發源於河南,經山東流入渤海,後因黃河改道,濟水的河道被黃河佔據而消失
  • 粵將率先建成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群
    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攝南方網訊 茂名森林公園優美環境,讓當地群眾盡享「綠色福利」,這只是茂名打造「國家森林城市」進程中的一個縮影,更是全省森林城市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近日,記者與廣東省林業局一起,實地走訪茂名市森林文化廣場、森林步道體驗示範區、森林博物館等茂名創森亮點工程,感受茂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的生態蝶變。
  • 太行山文化旅遊發展論壇暨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文化旅遊聯盟
    10月24日,太行山文化旅遊發展論壇暨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文化旅遊聯盟成立儀式在濟源示範區舉行。  姜繼鼎、徐海軍、佘小殷分別在會上致辭,向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太行山文化旅遊發展論壇舉行和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文化旅遊聯盟成立表示祝賀。  姜繼鼎說,作為國際性文化體育旅遊活動,穿越壯美太行國際徒步大會的舉行,將大力促進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沿線省市旅遊業轉型發展,有力推動河南從旅遊大省向旅遊強省轉變。
  • 最新國家森林步道:小興安嶺、大別山、武陵山
    經研究和調查論證,小興安嶺、大別山、武陵山等3條線路具有較好的基礎,已具備國家森林步道建設的基本條件,現予公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公布第三批國家森林步道名單。經研究和調查論證,小興安嶺、大別山、武陵山等3條線路具有較好的基礎,已具備國家森林步道建設的基本條件,現予公布。
  • 我國新增3條國家森林步道全程3466公裡 途經33處國家森林公園、25...
    中國日報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第三批國家森林步道名單近日公布,包括小興安嶺、大別山、武陵山3條路線,全長3466公裡。至此,我國已有12條國家森林步道,全長超過22000公裡。第三批國家森林步道途經黑龍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慶、貴州等7省(市),沿線有33處國家森林公園、2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處國家溼地公園、10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1處國家地質公園、2處世界遺產地等各類保護地。步道所經之處有我國紅松林重點分布區、天然青檀群落,有民族文化、森工文化等眾多傳統文化,沿線特色古城鎮、古村寨、古道與自然交相輝映。
  • 我國新增3條國家森林步道,途經2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第三批國家森林步道途經黑龍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慶、貴州等7省(市),沿線有33處國家森林公園、2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處國家溼地公園、10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1處國家地質公園、2處世界遺產地等各類保護地。步道所經之處還有我國紅松林重點分布區、天然青檀群落。小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線路圖。
  • 國家森林步道即將開工!途經河北這些地方,一個比一個美!
    近日,國家林業局發布了第一批國家森林步道。
  • 我國已有12條國家森林步道 總長22000公裡
    中國網10月16日訊 國家林草局林場種苗司副司長、生態旅遊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健民15日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森林旅遊也逐步擺脫以觀光旅遊為主的森林旅遊傳統模式,森林體驗、森林療養、自然教育、山地運動、森林馬拉松等新業態新產品呈現出百花齊放態勢,森林旅遊產品的有效供給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 國家森林步道 匯聚自然精華
    第二批發布的4條國家森林步道    橫斷山國家森林步道  橫斷山國家森林步道呈南北走向,南起雲南省勐臘縣,北至四川省松潘縣。步道全長3302公裡,其中雲南段1850公裡,四川段1452公裡。
  • 西城所有中小學體育場力爭向社會開放
    據介紹,西城將推進學校、機關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目前已有十多所學校開始試水。  確保安全 教學區與運動區進行隔離  昨日,北京市西城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西城區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  西城將推進學校、機關場地開放。其中對於學校場地開放,制定了明確的要求和風險防控措施。
  • 我國已建設12條國家森林步道
    中國綠色時報10月20日報導(記者 孫鵬 馬雨晶) 為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長距離戶外徒步需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積極推動建設國家森林步道體系。2017年以來,國家林草局先後公布了3批12條國家森林步道,分別是秦嶺、太行山、大興安嶺、武夷山、羅霄山、天目山、南嶺、苗嶺、橫斷山、小興安嶺、大別山、武陵山國家森林步道,沿線途經20個省份,全程超過2.2萬公裡。我國的國家森林步道是指穿越重要山脈和森林區域、具有不同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特徵、長度超過500公裡、主要供人們以徒步形式深入體驗大自然的帶狀休閒空間。
  • 把河南建成全國最重要的信息通信樞紐和信息集散地之一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設現代化河南的關鍵時期,信息通信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對河南高質量發展起著引領和支撐作用。全省信息通信業將站位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河南發展全局,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變化新要求,以新基建為抓手,努力把網絡基礎優勢轉化為信息樞紐優勢,深度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全力服務好河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森林旅遊成為林草重要支柱產業
    2019年,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達到18億人次,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此外,森林旅遊的新業態、新產品蓬勃發展。「十三五」時期,國家林草局下發了《關於大力推進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發展的通知》,出臺了多項行業標準,引導各地積極探索和規範有序發展森林體驗、森林養生、森林療養、自然教育、山地運動、冰雪旅遊、森林馬拉松等新業態、新產品。
  • 半山崖線步道將在春節前投用 九龍灘項目有望年底建成開放
    △即將開放的渝中區半山崖線步道1月14日下午,渝中區半山崖線步道,工作人員正在安裝掛飾、清洗崖壁浮雕上的青苔……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因為步道將在春節前投用,屆時,市民可去步道一睹山城風光。據了解,2018年重慶開始實施《重慶市城市提升行動計劃》。
  • 回眸林草「十三五」:森林旅遊成為林草重要支柱產業
    2016-2019年的4年間,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達到60億人次,年均增長15%;創造社會綜合產值5.35萬億元,年均增長22%。2019年,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達到18億人次,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 此外,森林旅遊的新業態、新產品蓬勃發展。
  • 湘潭市生態綠心森林步道進入掃尾階段 即將對市民開放
    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曾佰龍 通訊員 肖湘平 何杏)12月22日,由湘潭產業集團承建的湘潭市生態綠心森林步道進入掃尾階段,即將對市民開放。這條步道位於長株潭三地交界處,天晴可聞三地雞鳴,登高可覽三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