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省陸續規劃建設健身步道,業已掀起建設熱潮.

2021-02-28 瀟湘步道

2017年,國家林業總局提出布設十三條長距離國家森林步道的前期設想,路線將覆蓋小興安嶺、陰山、太行山、崑崙山、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等全國著名山脈和重點森林區。

2018年,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十二部委提出《百萬公裡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力爭推動全國健身步道的發展,促進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戶外健身需求。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由天地而生,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儒家進一步發展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並將其延伸發展為人們的行為準則和社會運行準則。

尊重自然、敬畏天地,遵照自然規律做事,已經內化為中國人的精神內核。人行走於自然之間,感受萬物生息消長,體會天地大美,相時而動,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中國人的一致追求。

在我國廣闊的國土中,古村落和古驛道猶如散落的珍珠和絲線,承載了過往的歷史煙雲,見證著一個行業,一個族群的興衰和喜樂,諸如秦嶺古道、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徽杭古道等,是千百年來各地人口、經濟、文化往來的見證。

▲絲綢之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由於收入水平上升和生活環境改變,人們精神需求的比重上升,現代都市人以平民且方便的方式,回歸田園,回歸森林,回歸山川的渴望日益強烈。徒步遊憩正在全國各地興起。

英文裡的單詞TRAIL和「步道」的意思最近。步道(Trail)是指以步行為主,兼顧自行車、騎馬等多種戶外休閒用途的通道(不同於景區遊步道、商業步行街道等)。在國內的學術研究中Trail常被譯為步道、遊徑、小徑等,而在規劃建設實踐中多稱之為步道。

2010年,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登山協會頒布《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標準(修改稿)》,將登山健身步道定義為以登山為基本方式,在山地上修建的以健身為目的的步道(區別於遊步道等);將步道系統定義為位處山地、海岸及郊野地區,經過審核認定的步行體驗廊道及相關設施,為遊客提供休閒健身、生態旅遊、自然體驗、環境教育、景觀欣賞功能,具有自然人文資源或景觀美質;將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統(National Trails System)定義為一個區域內所有登山步道的連接及其附屬區域、設施的總和。

2010年,浙江寧海縣建成我國第一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國家體育總局向全國推廣的「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示範工程」,全長500多公裡,被稱為「千裡休閒健身步道」。

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是我國第一個符合國家標準的登山健身步道,也是國內首次把傳統的戶外運動同旅遊與全民健身有機結合在一起。

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

人們巨大的戶外休閒需求和中央政策的支持,繼浙江寧海建成首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後,全國各省也陸續規劃建設健身步道,業已掀起建設熱潮。

我國的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有幾個特點:

1、登山健身步道有統一的步道標牌、管理方案等設計。

2、政府引導,多方參與。

3、配套賽事活動:國家為了推廣登山健身步道,已經在步道上舉辦了很多徒步、跑步比賽等配套活動。

截止2018年11月,全國共建成23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總裡程超過1900公裡。

除了上述的政府規劃的步道體系,我國民間有沒有潛在的「國家步道」級別的線路呢?

跟TRAIL相近的一個單詞是ROUTE,意指「野路、野徑", 泛指一個被少數探索過的大致路線,很多地方未經修繕。美國的大陸分水嶺(Continental Divide Trail)和Sierra High Route、加拿大的Great Divide。

我國的大橫斷就是一個ROUTE,這是一條民間策劃、由媒體和出版業推動的自下而上的線路,由眾多攝影師和驢友探線而成,選擇路線多,類似一個「走廊」。它還沒有被修繕為傳統意義上的小徑,但已經有了美國阿帕拉契亞(AT)、太平洋山脊(PCT)等長距線路的雛形。

橫斷山脈縱穿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甘肅五省,是我國獨一無二的跨越最多省的最長最寬最典型的南北走向山系。橫斷山南低北高,南至中緬邊界山區,北抵達青海西藏四川交界咽喉部位扎尕那,東起四川邛崍山,西抵西藏舒伯拉嶺。它包含著三江併流等世界級景觀,6000米海拔以上的雪山層層疊立,海拔高差大,在小區域之內就能有豐富多層次的景觀,是一個天然的生物基因庫。

「歷時63天,橫斷天路全線拍攝照片18700張,首次展現在公眾面前的高山湖泊28個,途經海拔4000m以上高山埡口42座,無人區穿越大約1100公裡。」

有些「ROUTE」是世界上自然和人文風景的集大成者。

橫斷天路後,又一條以中國的著名山脈為藍圖的國家步道——太行天路即將問世。

從中國地形圖上看,巍巍八百裡太行,自北而南貫穿於中國大地的腹心,上接燕山,下銜秦嶺,跨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地理分界,是中國第三階梯躍向第二階梯的天然臺階,也是北方草原遊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的結合區。

巍巍太行 相對於橫斷天路的「偏遠」,太行天路是不是更觸手可及。

圖片來源:濟源網

整個太行山脈由一系列山脈組成,由南向北包括中條山、王屋山、太嶽山、太行山、繫舟山、小五臺山、恆山、軍都山等等。

2018年12月28日全線開通試運營的太行山高速,與規劃中的太行天路大致並行,它們遙相呼應,串連起沿線50餘個4A級以上景區,無論是五臺山、娘子關、郭亮村,還是嶂石巖長崖、掛壁公路、雲臺山,這些太行明珠,既具備北方山川的雄偉,又擁有了南方山水的靈秀。

目前,截止2020年12月,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東延項目總長108公裡,正以每天500米的施工速度全力推進,該段項目不僅會串聯起九裡溝景區和蟒河口水庫、河口村水庫、五龍口景區、朱德出太行小道等景點和紅色文化資源,沿途還將修建驛站,並增設科普宣傳類標識標牌等配套設施,給廣大遊客和徒步愛好者送上新的體驗和驚喜。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東延線路建設將繼續保持沿線的濟源原生態美景,展現沿途的悠久歷史文化 。

圖片來源:濟源網

太行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預計2021年4月中旬將全線貫通,屆時,太行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將向社會開放的國家森林步道,為我國的戶外愛好者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我國疆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除了錦繡山川,還有豐富的水域資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要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建設美麗中國。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廣東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在治水領域率先提出了實踐——「三道一帶」萬裡碧道建設規劃。

碧道規劃建設是以水為紐帶,以江河湖庫及河口岸邊帶為載體,統籌生態、安全、文化、景觀和休閒功能建立的複合型生態廊道。

廣東萬裡碧道的規劃建設是繼國家健身步道規劃建設之後,全民遊憩空間建設的互補,是促進全民健身活動、建設美麗中國的又一個重大舉措。

以上是關於我國國家步道的概況介紹,湖南省地形多樣,山明水秀,素有芙蓉萬裡之美譽,那麼湖南的步道建設又是怎麼樣的呢,下一篇,小步將為您介紹湖南省的步道概況,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國家步道規劃專欄•叄:全民健身戰略下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服務設施規劃研究——以北京昌平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規劃為例
    建設健身步道不僅符合中央政策精神,更是能滿足人們戶外運動的巨大需求。自2010年浙江省寧海縣建成首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以來,全國掀起了登山健身步道的建設熱潮。目前北京市已編制完成了《順義五彩淺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規劃》、《北京昌平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規劃》和《北京市旅遊休閒步道規劃》,其中順義五彩淺山健身步道已經建成125Km,並成功舉辦了國際登山比賽。
  • 王克強實地調研全民健身步道規劃路線時要求:把健身步道打造成市民...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克強在南茶公園調研全民健身步道規劃路線。   記者  韋斌    攝據《今日儋州》消息    9月17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克強在南茶公園、市民文化公園、銀河公園等處調研全民健身步道規劃路線時要求,相關部門和施工方要結合實際,科學規劃,推動全民健身步道早日動工建設,讓廣大市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 湖南省體育局解讀「體育強省建設規劃」 2030年衝擊全國第一方陣
    他介紹,剛剛出臺的《規劃》從四個方面對我省體育強省建設進行系統設計:一是明確了湖南體育強省建設發展目標。到2030年,我省體育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一方陣,中西部地區前列,具有湖南特色的體育強省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二是提出了湖南體育強省建設的五大戰略任務。
  • 掀起全民健身熱潮 公益體彩助力點亮健康中國
    在第12個「全民健身日」到來之前,中國體育彩票提前發力,充分發揮公益屬性,進一步將體育彩票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又一次掀起全民健身活動熱潮,6月6日至8月8日,賦能體彩實體店,一場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全民健身活動,將席捲全國各省(區、市),助力全民「動起來、秀起來」,點亮你我的城市,點亮健康中國,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助力體育強國建設,為全社會燃動活力加油,為全中國向上向善添彩。
  • 時不我待 只爭朝夕 迅速掀起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熱潮
    時不我待 只爭朝夕 迅速掀起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熱潮 2020-08-1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姓健身房掀起全民健身新熱潮
    溫州社會力量辦體育改革成果系列報導之一   百姓健身房掀起全民健身新熱潮   這項民生實事「樣板」今年將從溫州走向全省   對於如何踐行「體育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溫州嘗試創新供給模式,在全國首推百姓健身房,構建多元供給模式。
  • 大同這四大公園開建全民健身智慧步道!
    四大公園新建全民健身智慧步道已全部開工建設大同公園:原道路清理與墊層施工同步進行,目前完成的工程量佔總工程進度的四成左右;兒童公園:環湖健身步道預計10月中旬完成;明堂公園:完成了30%的任務量,9月底前可以完工;
  • 河南全民健身發展情況如何?「十四五」期間發展方向在哪?
    他們的教學圖文並茂、視頻展示,一經推出便刷屏網絡、火遍全國、全民跟學。據統計,疫情期間河南共推出居家健身指導視頻350期,開展各類培訓活動50餘次;啟動河南省全民線上運動會,開展線上廣播體操、馬拉松、健步走30多項體育比賽活動;家庭運動會吸引30餘萬人次參與,點擊量超1000萬;線上全民健身月開啟廣場舞、健身操、太極拳等20餘項活動,掀起了全民健身、居家抗疫、運動不止的熱潮。
  • 蘄春掀起冬春水利補短板項目建設熱潮
    蘄春縣聚焦民生難題,補齊水利短板,全面掀起冬季農田水利建設熱潮。眼下正是水利建設施工的黃金時期。在向橋鄉獅桂重點中型灌區升級改造施工現場,工人們正搶抓當前晴好天氣,對灌區進行清淤、加固等作業,進一步提升農田灌溉效率。這是灌區排灌50多年以來,第一次升級改造。
  • 王魯明主持濱海步道建設專題會議時指出:打造高品質濱海步道 保護...
    ,強調要深入領會、堅決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打造威海濱海岸線步道,通過親海步道的打造,把威海寶貴的沙灘、礁石等自然岸線資源永久保護起來,留給子孫後代,也為全民健身和全域旅遊增添大的亮點。  在聽取西海岸至成山頭海岸線步道規劃方案後,王魯明指出,海洋是威海得天獨厚的資源,優質的沙灘和優美的自然岸線是威海最寶貴的財富,是精緻威海、精品旅遊最突出的特色。
  • 全省首條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落戶威海裡口山啦!
    特別是周末或小長假,大家不再滿足於社區體育和室內體育活動,戶外健身作為一種老少皆宜的健身方式,開始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關注和青睞。  今年,威海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有福啦!昨天,裡口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傳來好消息,裡口山風景名勝區今年建設的登山健身步道戶外運動項目已經正式啟動!
  • 健身步道、田徑場……賀蘭縣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讓群眾幸福感滿滿
    冬日午後,儘管天氣嚴寒,但在賀蘭縣蘭山公園健身的群眾卻熱情高漲,今年八十歲的梁大爺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公園裡新鋪了塑膠步道,真是太好了。」梁大爺說,他每天都會去公園運動,可是又聽說走多了膝蓋容易受傷,一直很糾結,「現在好了,這塑膠步道踩上去有點軟,還可以防滑,感覺很安全。」
  • 我國已建設12條國家森林步道
    中國綠色時報10月20日報導(記者 孫鵬 馬雨晶) 為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長距離戶外徒步需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積極推動建設國家森林步道體系。2017年以來,國家林草局先後公布了3批12條國家森林步道,分別是秦嶺、太行山、大興安嶺、武夷山、羅霄山、天目山、南嶺、苗嶺、橫斷山、小興安嶺、大別山、武陵山國家森林步道,沿線途經20個省份,全程超過2.2萬公裡。我國的國家森林步道是指穿越重要山脈和森林區域、具有不同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特徵、長度超過500公裡、主要供人們以徒步形式深入體驗大自然的帶狀休閒空間。
  • 【會員掠影】聚焦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 ——順德半馬步道規劃設計項目
    北林苑基於綠道步道項目的深厚積累,於2018年受委託編制順德半馬步道規劃設計,在專業半馬步道專家的指點下,在各參與單位努力下,歷時三年,順德半馬步道於9月28日實現全線啟用,深受社會關注和市民好評。項目基於綠道升級的目標,通過連接、貫通、安全、品質提升、人性化、邊界效益最大化等策略,打造「健身鏈」和「景觀鏈」,成為順德的城市新名片。
  • 有「顏值」更有實力 南京最美健身步道評選結果出爐
    槳聲燈影的秦淮河,「金陵明珠」玄武湖,三面環山的象山湖,它們不僅是南京的「顏值擔當」,也是人們健身鍛鍊的好去處。在南京市首屆最美健身步道評選上,鼓樓區秦淮河觀光健身步道、玄武區玄武湖環湖健身步道、浦口區象山湖公園健身步道榮獲前三名,這些步道很好地融入了南京山水城林,更承載了廣大老百姓休閒鍛鍊的使命擔當,是健康南京、民生幸福的好載體。
  • 嶽塘全民健身中心啟動一期工程建設
    日前,湘潭市嶽塘區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啟動了嶽塘全民健身中心建設項目(一期)工程總承包的招標工作,該項目已由湘潭市嶽塘區發展和改革局以嶽發改基[2020]11號文同意批准建設。該項目位於湘潭市嶽塘區書院路街道新塘社區,原湘纜小學俱樂部。
  • 健身設施建設打開新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的運動場和步道大部分都在公園之中,以「綠·動」融合模式打造出融園林休閒、花卉觀賞、健身鍛鍊為一體的全民健身運動場所。將體育健身設施融入公園綠地等城市空間,是北京解決民眾「健身去哪兒」難題的思路。近日發布的《北京市體育設施專項規劃(2018年—2035年)》中,北京提出體育場地與公園綠地、城市線性空間、自然生態空間、商業文化設施等共建共享。
  • "高顏值」智慧健身步道,咱們家門口的城市風景線
    以前只有御河兩岸有健身步道,現在家門口的公園裡也有了!」家住柳港園的張阿姨笑著對記者說。公共體育設施是城市綜合功能的重要載體,也是現代城市建設的標誌之一。健身步道是在公園、體育場館等公共場合設置的,供人們行走、跑步等體育活動的專門道路。
  • 鹽城鹽都龍岡鎮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推進熱潮
    據該鎮人大主席王啟明表示,今年區下達該鎮的考核項目是6個,本月即將集中開工項目6個,全鎮將全面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推進熱潮。    拿出衝勁,以快速度推進項目建設。該鎮突出對項目的建設情況、制約原因再進行一次全面盤點檢查,逐個梳理並查找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並嚴格執行「五個一」的項目推進機制,做到「一個重大項目、一名責任領導、一個工作班子、一個牽頭部門、一張實施時間表」,切實做到保重點、抓難點,以關鍵環節的突破確保項目工作取得實效,形成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項目建設格局。    發揮鑽勁,以新舉措保障項目建設。
  • 居民運動會 掀起全民健身熱潮!
    居民運動會 掀起全民健身熱潮!運動會設有跳百索、毽球、趕陀螺等多個項目,將遊戲與競技相結合,廣泛動員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全民健身隊伍中來,掀起全民健身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