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總被吐槽「摳門」,但在給小費這件事上荷蘭人卻是很大方的。比如打個車去機場,平均荷蘭人在結帳時給出的小費會佔到整個計程車路費的6%。
那麼問題來了,在荷蘭,給小費的習慣到底是怎樣的呢?給多少小費才算「合理」?RTL電視臺的記者為此專門採訪了禮儀公司Het Etiquette Bureau的總裁以求解答。
網上打的公司Taxi2Airport要求自己的59個司機記下自己獲得的小費的數目。結果顯示,荷蘭人打的平均會給的小費每次是5.3歐元。
有趣的是,荷蘭不同地方的人給出的小費也不同。烏特勒支人給的小費最少,平均只有1.75歐元。相比之下Zeeland省的人最大方,平均給出的小費多達9.07歐元。差別很大。
不過話說回來,根據早前的調查,實際上有超過一半的荷蘭人自己也並不清楚到底該給多少小費才算合適。
為什麼要給小費?
Het Etiquette Bureau的總裁Anne-Marie van Leggelo告訴記者說,在荷蘭給小費並不是義務性的。「關於為什麼要給小費實際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人們認為通過接受服務獲得了愉快。比如吧檯的人給你殷勤地倒酒水,只是為了你能夠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從你這方面而言多少就應該給予些報償。」
給小費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給在餐飲業工作的人一些補償。因為他們的基本工資往往都不是很高。不過在荷蘭,自從1965年的最低工資法生效以來,餐飲業的工作人員也與其他行業一樣獲得了收入的保障。這一理由實際上已經不再存在。但是給小費的習慣卻還是被保留了下來。給小費,事實上已經變成了一種表達禮貌的方式。
何時該給小費?
到底何時該給小費或是不給,取決於即時的實際情況。如果你覺得服務很好,你可以多給一些錢。在有些情形下,為了能夠保證獲得良好的服務,在事先就給出小費也是一種聰明的做法。比如針對酒店客房的服務員或者是接線員。
如果在茶座飲茶或咖啡,你在結帳時可以多給一些,以免找零。比如如果帳單是2.95歐元,你就不必再要求找回5分。如果你還想另外給小費,那麼付例如3.5歐元就是比較合適的。
該給多少小費?
在餐飲業的習慣是多給出帳單的10%作為小費。但這不是必須的,給多少憑的是當時的感覺。如果你覺得服務不好,也可以不給小費。在有些地方如快餐店,你可以少給一些。如果你是整晚享用正餐而又依賴於服務,你就可以多給一些。
那如何給計程車司機小費呢?多給1個多歐元,使其不必找零就可以了。特別是當你有一個愉快的旅程時,就更應如此了。
臨近年底,也不要忘記給投送報紙廣告的人一點小費。他們風裡來雨裡去,收入很少。給他們1個歐元表示謝意會是非常有禮貌的表現。
如何得到更多的小費?
如果在服務行業工作想得到小費的話,在帳單的下方畫上一張笑臉,或是說聲「謝謝」都有可能會獲得更多的小費。
出國旅行時則需要注意了。在日本,人們恰恰認為給小費是不禮貌的。而在美國,人們則期望得到帳單的15%-20%作為小費。
(來源:RTLNieuws)
獨家編譯,媒體轉載需授權
《華僑新天地》是荷蘭發行量最大、歷史最久的華文報紙。華僑新天地官方微信每日發布與荷蘭及歐洲生活相關的多方位資訊信息。欲獲取更多荷蘭時事新聞、生活指南、旅遊資訊、打折特價等消息,歡迎關注華僑新天地微信:asiannews
廣告業務:info@asiannews.nl
www.asiannews.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