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頭條】;
北京愛樂合唱團發布訃告稱,北京愛樂合唱團創始人,中國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終身學術委員、指揮系教授楊鴻年,因病醫治無效,於7月26日13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楊鴻年出生於1934年,江蘇南京人,自幼酷愛音樂。1951年任南京人民廣播電臺合唱隊指揮,1951年秋考入上海華東師大音樂系,師從楊嘉仁教授及德國指揮家希茲曼學習指揮,向前蘇聯專家阿爾扎瑪諾夫學習曲式、復調。1958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師範學院音樂系,1973年調至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指揮系任教。曾先後指揮中央樂團合唱隊、中央民族歌舞團、東方歌舞團、上海合唱團等30餘個團體的演出,並舉行多場交響音樂會及合唱音樂會。著有《樂隊訓練學》《合唱訓練學》 《二部歌曲寫作》 《兒童歌曲集》 (上下冊)及論文《論合唱音準問題》《論管弦樂的音響層次布局》 ,以及譯作《合唱配器法》及《德彪西的和聲語言》等。
楊鴻年於1983年創辦北京愛樂合唱團(原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三十餘年來,楊鴻年秉承「愛和奉獻」的宗旨,率領這支合唱團唱遍世界各地,並在國內外重要比賽中獲得了幾十項大獎,被譽為世界三大童聲合唱團之一。
楊鴻年的指揮風格熱情、細膩,極富表現力,以其獨具一格的指揮藝術及訓練合唱的過人技術與修養,贏得國內外樂迷與專家的一致讚譽,被稱為「真正掌握合唱藝術奧秘的大師」。
楊鴻年曾說:「指揮是我最崇拜的職業,我一直執著追求,夢想成為一名出色指揮家。」他認為,童聲是人聲中最明淨空靈的音色,用正規美聲方法訓練的童聲合唱,音質和旋律的高度統一能達到輝煌、美妙的境界。而教育是最根本的,只有從小教育孩子學合唱,中國全民的合唱水準才會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