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好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21-01-19 光明網

1995年初,原國家教委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在全國52所普通高校進行加強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3年來,各試點院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積累不少經驗,取得顯著成績,在高校和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現試點工作告一段落。為推廣試點院校的經驗,在全國高校深入開展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經教育部批准,成立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建立32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這標誌著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突破口。有不少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進行研究。3年多來,試點院校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但隨著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特別是最近周遠清副部長提出的「三提高」(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提高教師的素養、提高大學的文化品位與格調),文化素質教育的評價指標體系,等等,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在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時,需要強調以下幾點:

1.要堅持正確的研究方向,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文化素質教育研究工作。

2.要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從事文化素質教育研究工作的專家學者提供一個民主、和諧的環境,鼓勵他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

3.要出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可以是論文、專著、教材,也可以是人才培養模式。對這些成果要及時發表、出版,並積極做好宣傳和發行工作。

近幾年來,原國家教委組織編寫了《文化素質教育與人才成長》、《升華與超越——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講座集錦》和《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共43種),又支持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組織編輯了《中國大學人文啟思錄》(1—3卷)。各試點院校也編寫了不少文化素質教育的教材或課外讀物。這是好事,應給以積極支持。當然,我們也看到,在這些成果中,有些書的質量較高,有些書的質量不那麼高,還有些書是低水平的重複。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準備委託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在明年對已出版的文化素質教育的教材或課外讀物進行評選,把經過專家評選出來的優秀教材或課外讀物,推薦給各校使用。

基地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積極探索文化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總結推廣文化素質教育的經驗,推動全國高校深入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這次批准的32個基地,大都是文化素質教育工作搞得好的學校。有55所高校參與建設,學校數較少,而且這些高校大部分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覆蓋面不夠寬,因此需要發揮基地的示範和輻射作用。

按照規定,基地建設兩年後,由教育部組織專家對基地建設工作進行中期檢查。中期檢查的目的是了解基地建設情況,促進基地建設。通過檢查,對建設工作做得好的基地,給予一定的表彰和獎勵,對建設工作做得差的基地,暫停或取消基地資格。5年後,由教育部組織專家對基地進行評估驗收,合格的基地給予最後確認,正式掛牌,不合格的基地將取消其資格。

教育部委託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研製基地中期檢查評估方案。2001年初開始對基地建設工作進行中期檢查。要提前半年左右將評估方案發給各基地,先進行自評,然後由專家組到基地校進行實地考察評估。

進行基地中期檢查的評估指標有多項,但其中3項是重點:第一,學校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對文化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採取措施支持基地建設的情況。第二,基地校及其主管部門是否按規定投入基地建設經費,並做到專款專用。最近,中國科學院決定每年向中國科技大學基地投入20萬元人民幣,五年共投入100萬元。這令人振奮。第三,基地建設的特色。這三項指標尤其是前兩項,若有一項不合格的,都會較大地影響對整個基地建設工作的評價。

(作者單位:教育部高教司)

相關焦點

  • 申繼亮到滑縣調研考察研學遊教育基地建設工作
    6月13日,教育部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到我縣調研考察研學遊教育基地建設工作,安陽市委常委、滑縣縣委書記董良鴻,縣領導陳忠、李紅、趙自勳陪同調研。申繼亮一行先後深入大王廟文化園、森林公園白馬湖、道口鎮街道歷史文化街區等處進行了實地調研,並對勞動教育基地和安全教育基地建設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座談會上,教育部一級巡視員申繼亮指出,研學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
  • 浙江工商職院與寧波幫博物館合作共建「人文素質教育基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姚敏明12月11日,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與寧波幫博物館合作共建「人文素質教育基地」籤約暨揭牌儀式在寧波幫博物館多功能廳舉行。該教育基地的設立旨在促進高校師生深度了解寧波城市文化、傳播寧波幫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促進寧波城市文明的對外宣傳。校館雙方經過協商達成一致,今後將採用「走出去、請進來」方式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互動交流,包括館方人員進校講座、學校師生赴館實踐等。
  • 融入血脈的紅色文化—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開放五周年(上)
    五年來,乳山市委、市政府圍繞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強化基地建設,加強基地管理,使基地成為紅色乳山的靚麗名片、紅色膠東的一面旗幟、紅色山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5月份,從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傳來喜訊,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被命名為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
  • 西藏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研究
    本文通過對西藏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現狀調查結果的分析,探討了現存的問題與差距,並圍繞教育思想觀念變革、組織領導、「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教學改革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加強西藏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一系列思路與對策。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界開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採取一系列措施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大學生,極大地促進了高等教育發展。
  • 中醫藥文化「三位一體」宣傳教育基地...
    11月7日,由深圳市羅湖區政府扶持打造,經深圳市衛健委評審通過的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羅湖中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羅湖區青少年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正式揭牌。這座集百草園、中醫藥文化社區、梧桐健康大講堂三大板塊為一體,融合參觀體驗,健康科普,社區、校園聯動三大功能於一身的"三位一體"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將在今後為深圳市民持續傳播中醫藥文化,與社會大眾一起走出中醫藥文化的"
  • 立德樹人、以文育人——無錫科院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踐探索
    二、實施方法與過程:圍繞學生成長訴求,緊跟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增強「三全育人」平臺支撐,著力打造育人載體,推進育人課程化、體系化、信息化的建設,加強推動網絡育人載體建設,提升育人質量。同時,不斷深化完善人文素質課程教育教學方案,提升人文素質類課程、教學、活動間的協同效應,努力增強「三全育人」方法支撐。
  • 我國的素質教育是廣大人民滿意的教育
    「機構助推」,是指家庭條件好的家庭通過向升學諮詢機構支付一定費用,獲得名校申請指導和包裝,讓孩子脫穎而出。這是諸多中產階層的選擇。英美的高考升學制度就是為了保護統治階層的特權。我們國家的政治基礎是無產階級。現階段,我們教育的學生的目的是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輸送高素質人才。我們的教育是為了中國的偉大復興。有的人說「素質教育」這個觀念是來自於英美發達國家。
  • 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成功爭創山東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這是山東省首次命名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是威海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也是全省17處基地中唯一的紅色文化交流基地。此舉標誌著乳山市在發揮紅色教育基地作用服務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 錨定全民素質明顯提高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發揮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服務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作用,推動教育事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新部署時,圍繞「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對「十四五」時期和更長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出明確要求。我們可從以下兩個層面深刻領會黨中央重大戰略決策意圖。
  • 南京工業大學在泰興建設幹部教育培訓基地
    7月23日上午,南京工業大學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掛牌儀式在黃橋鎮祁巷村舉行。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芮鴻巖,我市市委書記劉志明共同為基地揭牌。近年來,我市著眼於傳承紅色基因,始終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依託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楊根思烈士陵園、江浙獨支紀念館等本土紅色資源,先後打造了一批有影響的省級黨員教育實境課堂示範點。
  • 瀘州納溪「三色」研學旅行素質教育綻放「四育」之花
    22日上午,與會人員分批次前往護國戰爭紀念館、瀘州高新林竹產業園、合面太山生態園等研學基地,以零距離、最直觀的方式,體驗學生「走進自然、親近自然、體驗生活」的研學旅行活動,感受學生自主學習、生活和思考的樣態,參觀結束之後,參會人員對納溪區「四育合一」素質教育工作開展情況給予充分肯定。
  • 山西農大與萬榮縣共建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
    本報訊(記者李林霞)記者1月4日獲悉,山西農業大學與萬榮縣人民政府日前聯合舉辦共建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儀式,雙方攜手充分發揮農事節慶的教育價值,著力打造農耕文化教育的實踐課堂。
  • 什麼是素質教育?現在的校園有素質教育嗎?
    我們的素質教育提出很多年了,如果問現在的學校是什麼教育,幾乎每個校長都會說,當然是素質教育了,我們一直踐行的就是素質教育。那麼校園真正的素質教育在哪兒呢?我們看看當今校園所謂的素質教育:第一:分數佔據最高位置的素質教育。
  • 教育部關於印發《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
    要堅持京穩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著力辦好相對穩定的骨幹專業,切實加強專業實驗實習基地、有專業師資隊伍和相應的教學文件等基礎建設,形成優勢、辦出特色;要通過拓寬和調整現有專業業務範圍、開設新專業或專門化,滿足社會需求和職業分化、變化的需要。  五、加強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   課程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 趙廣旭:打造全新模式的應急教育基地與文化產業基地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大家好!我是東方1956(北京)應急產業園董事長趙廣旭,很榮幸能來到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暨2020應急管理峰會現場,與諸位共襄盛舉、交流心得。我們要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
  • 萊西市水集街道「紅色+基地」 開啟黨員教育新模式
    萊西市水集街道在黨員幹部教育中堅持以理想信念為主線,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素質,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發揮好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先鋒作用,創新「紅色+基地」的黨員教育新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 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我的素質教育情懷
    開展文化素質教育是切中時弊、順乎潮流、涉及根本的。2. 實踐內容不斷豐富、效果明顯在原來文化素質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基礎上,2011年成立了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隸屬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14年成立了高職文化素質教學指導委員會,並且舉辦的每次活動都很受歡迎,做了大量工作。50多所設有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高校大都十分活躍,採取了許多措施加強學校的文化素質教育工作。
  • 萍鄉市安源區:「三香」文化沐花開 素質教育芳滿園
    小學校也能辦好大教育。萍鄉市安源區八一小學以「三香」文化為主線,以活潑高效的第二課堂為陣地,全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學校通過書香、墨香、花香「三香」文化建設,讓學生在「書香」中品味人生;在「墨香」中浸潤心靈;在「花香」 中陶冶情操。在書香建設中,學校每年會在「世界讀書日」開展一系列活動,如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比賽和詩詞大賽。
  • 潼關:楊震廉政教育基地改造提升 推動廉政文化工程建設
    楊震廉政教育基地改造提升工程是潼關縣今年重點項目之一,同時也是渭南廉政文化「一軸四點」工程中重要的「一點」。該工程於年初開始施工,目前提升改造工程進展順利,預計10月底完工。楊震廉政教育基地,位於我縣秦東鎮四知村,於2011年9月正式開園至今已經8年多時間,基地內展陳形式單一、部分設施設配老化,與新形勢下廉政文化教育新要求不相適應。依據市委、市紀委廉政文化「一軸四點」工作總要求,在聽取相關人員的意見建議後,決定對基地實施改造提升。
  • 車陂龍舟文化展覽館又添新身份!天河區關工委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作為天河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今日正式揭牌啦!「天河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揭牌。楊南聰表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建立意義主要在於立足於本地紅色資源,把濃縮的歷史精華、體現紅色文化精髓的中國精神通過基地建設的平臺,為青少年學習掌握了解歷史知識、革命傳統文化提供重要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