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研究

2020-12-23 中國西藏網

  摘要: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對於西部大開發形勢下西藏大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西藏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現狀調查結果的分析,探討了現存的問題與差距,並圍繞教育思想觀念變革、組織領導、「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教學改革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加強西藏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一系列思路與對策。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界開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採取一系列措施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大學生,極大地促進了高等教育發展。一般認為,高等教育的素質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四個方面,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文化素質是基礎,業務素質是本領,身心素質是本錢。作為素質教育基礎的文化素質教育,是高等學校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西藏大學由於受諸多客觀條件的限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起步較晚,與國內高校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為適應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形勢下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辦學效益,必須儘快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

  一、西藏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為使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能有的放矢、講求實效,筆者組織了對西藏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問卷調查,以期了解現狀、明確方向。調查問卷參考「各類高等學校本科文化素質教育目標、培養模式及評價方式研究」課題組有關資料,結合西藏大學校情編制。本著全面、客觀的原則,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900份,收回有效問卷741份,有效回收率為82.3%。調查對象涵蓋全校各年級、各專業,其中理工類本科學生211名,佔28.5%;理工類專科學生140名,佔18.9%;文史類本科學生124名,佔16.7%;文史類專科學生266名,佔35.9%。較廣泛、較均勻的調查對象分布,保證了此次調查的廣泛代表性,增強了可信度。下面就調查結果作初步分析。

  (一)關於文化素質狀況的自我評價

  就西藏大學大學生目前文化素質狀況的整體評價方面,統計結果顯示,4.7%的同學認為「很好」,57.6%的同學認為「較好」,34.3%的同學認為「較差」,3.4%的同學認為「很差」。在被問到對自身的文化素質是否滿意時,答卷者中6.7%表示「非常滿意」,24.1%表示「滿意」,55.2%表示「一般」,14%表示「不滿意」。同學們對本人文化素質狀況的評價明顯高於對整體狀況的評價,體現出評價標準上的主觀差距及矛盾心態。大部分答卷者對目前大學生文化素質狀況感到滿意,這與文化素質不高的實際情況形成了較大反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當多的同學尚不完全了解文化素質的涵義,對大學生應具備的文化素質及自身差距缺乏清醒的認識,盲目樂觀和自信。這一結果也反映出學校在文化素質教育工作上存在的差距和問題,引人深思。

  在問及自己在文化素質方面的不足時,同學們作出了以下回答:(均為多項選擇)

  題3:您認為自己目前最缺乏的是什麼知識?

  A.中外歷史文化知識  23.9%
  B.西藏傳統文化知識  20.8%
  C.自然科學基本知識  25.9%
  D.哲學知識31.8%  E.經濟學知識  39.8%
  F.法律知識41%   G.管理學知識  32%
  H.外語49.1%    I.藏語     33.5%
  J.漢語22%      K.計算機、網絡知識  72.2%。

  可以看出,與現代科技及市場經濟緊密聯繫的有關知識受到極大關注,同學們普遍認識到自己在計算機及網絡知識、外語、法律知識、經濟學知識等方面的不足,表明了他們對西藏現代化建設所急需知識的渴求,也反映出目前學校在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方面存在的缺陷。

  題5:您認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是哪方面能力?

  A.分析判斷能力     11.2%
  B.學習能力       16%
  C.創新能力       41%
  D.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  38.2%
  E.組織管理能力     24.8%
  F.社會交往與協調能力  35.4%
  G.適應能力       26.6%
  H.自我控制、調節能力  38.2%
  I.應用計算機及網絡等現代化技術手段處理信息的能力 74.5%

  同學們充分認識到了知識經濟及資訊時代對應用現代化技術手段處理信息能力的突出要求,同時,創新能力表達能力、自我調節能力、交往協調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反映出同學們適應工作、創新發展的基本能力的不足。要指出的是,同學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表現出了較大程度的滿意,而實際情況中所反映出的諸多問題恰恰證明了這種滿意是盲目和不切實際的,學習能力的普遍欠缺正是影響西藏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

  題7:您認為自己在基本修養方面最缺乏的是什麼?

  A.正確的政治信念  5.9%
  B.堅定的反達賴、反分裂、反迷信立場 2.7%
  C.健康的審美情趣  16.3%
  D.高尚的的道德情操 20.8%
  E.強烈的事業心與社會責任感 36.8%
  F.優雅得體的談吐舉止 39.7%
  G.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 27.1%

  不難看出,學校在政治信念及立場方面的教育是基本成功的,這也是學校近年來日益穩定和發展的良好政治基礎。但在談吐舉止、事業心責任感、人生觀及價值觀等方面修養的欠缺,也暴露出學校在素質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工作上存在的不足,還須有針對性地深化有關工作。

  (二)關於文化素質教育必要性的認識

  題1:您認為高等教育的基本培養目標應當是:

  A.在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基礎上進行專業教育 60.9%
  B.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技能教育與訓練 33.7%
  C.培養學術研究專家 2%
  D.培養學貫中西、學通古今的學者 3.4%

  題13:有人說,大學應進行專業教育,文化素質教育是中小學的任務。您認為如何?

  A.完全贊同 2.7%
  B.不同意,大學生也需提高文化素質50.3%
  C.基本同意,但目前中小學素質教育有欠缺,大學需要補課 47%

  題14:您認為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對專業教育有無影響?

  A.有矛盾但可協調 30.8%
  B.沒有影響只有促進 38.9%
  C.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專業教育質量 30.4%

  題15:您認為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否衝突?

  A.是 15.9%
  B.否 44.8%
  C.是教育的兩個方面 25.8%
  D.不一定 13.6%

  分析以上調查統計結果(均為單項選擇,以下凡未特別註明者,均同),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大多數同學對開展文化素質教育持認同態度,認識到在大學階段進行文化素質教育不但必須而且也是可行的。這種積極的肯定態度,正是學校推行文化素質教育的良好認識基礎和思想保證。

  第二,多數同學對文化素質教育的階段性要求、文化素質教育與業務素質教育的關係等問題有正確認識,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文化素質教育是中小學階段的任務、實行文化素質教育會對專業教育質量造成影響,這表明他們對文化素質教育在大學階段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的認識還不到位,有關宣傳教育工作急待加強。

  (三)關於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措施與途徑

  調查發現,多數同學認為對文化素質教育應提出要求,但不必強求一致,而宜以提倡、引導為主。這一結果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在自我成才及發展方面具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和多元化觀念,是學校在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工作時應予以充分注意的。

  題12:您認為是否應對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提出明確要求?

  A.應該明確規定需達到的標準 39.5%
  B.可以倡導但不必強求一律 42.8%
  C.完全靠自覺 16.1%
  D.多此一舉 1.6%

  因此,結合大學生的需求實際,選擇科學、合理、針對性和實效性強的文化素質教育方式,就顯得極為關鍵。本次調查重點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了不同角度的提問,取得了一些有參考意義的答案與數據。

  題17:您認為文化素質教育應主要通過什麼形式進行?

  A.作為課程列入教學計劃    26.6%
  B.各種「第二課堂」業餘活動  16.7%
  C.「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結合  50.3%
  D.學生自由安排  6.3%

  題33:您感到平時有助於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的最有效途徑是什麼?(可選擇多項)

  A.參加學術講座  26.6%
  B.參加社團活動  22.3%
  C.學習公選課   37%
  D.課外閱讀    56.3%
  E.參加社會活動  34.8%
  F.教師言傳身教  13.9%

  多數同學認為應主要通過「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文化素質教育,特別是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應將之作為課程列入教學計劃,這反映了廣大同學對全方位、多形式開展文化素質教育並將其予以規範化的要求。與此相對應,課外閱讀、學習公選課、參加社會活動等也成為同學們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的主要有效途徑。那麼,這些主要途徑的具體情況又如何呢?以下調查數據令人深思。

  題18:您在課外做得最多的事是什麼?(可選擇多項)

  A.讀書      56.4%
  B.上計算機、上網 21%
  C.看電視電影   44.8%
  D.聽音樂     57.6%
  E.參加社團活動  18.6%
  F.參觀寺廟    3.9%
  G.頌經打座、轉經 1.6%
  H.坐茶館     38.2%
  I.打牌      54.5%
  J.搞研究創作   6.6%
  K.參加社會活動  44.7%
  L.勤工助學    21.9%

  題31:您對我校「第二課堂」業餘活動有何總體評價?

  A.形式多樣、效果良好 8.2%
  B.一般化       35.5%
  C.勉強過得去     43%
  D.呆板、說教、效果不好13.3%

  聽音樂、讀書、看電視電影、參加社會活動等是同學們做得較多的事,這對提高文化素質無疑是有益的。但是,打牌、坐茶館的比例也不小,雖然必要的娛樂休閒活動有助於緩解身心疲勞、陶冶性情,但過多的娛樂則會玩物喪志,對學習產生負面作用。同時,同學們對我校「第二課堂」的總體評價也不高。因此,如何加強對學生課餘活動的組織、引導,提倡高層次、高品味和形式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是開展文化素質教育活動中應充分注意的重要環節。

  題19:您在課餘時間通常閱讀哪類書籍?(可選擇多項)

  A.一般文化期刊  46.8%
  B.經典文學作品  46%
  C.通俗文學作品  49.4%
  D.其他藝術書籍  25.1%
  E.一般科技書刊  32.3%
  F.本專業參考書  43.3%
  G.歷史類書籍   32.3%
  H.藏學類書刊   34.5%
  I.社會科學書刊  47.9%

  題20:您每學期一般能讀多少課外書?

  A.3部以下     21.9%
  B.4—6部      36.7%
  C.7—10部     29.3%
  D.10部以上    10.4%

  E.基本不讀    1.8%

  題21:您的課外讀物的主要來源是?

  A.圖書館  51.8%
  B.書攤租借 20.2%
  C.同學互借 15.8%
  D.自己購買 12.1%

  分析同學們的課外閱讀,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其一,同學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面和種類較分散,表現出閱讀興趣的較廣泛和較全面,這對全面素質的提高是有利的,但要看到的是,通俗文學作品、一般文化期刊等在同學們閱讀書籍種類中佔有較大比重,這也反映出閱讀層次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其二,閱讀數量較少,尚不能適應文化素質教育的基本知識要求。其三,圖書館是同學們課外讀物的主要來源,因此應進一步加強對圖書館功能的開發利用,不斷滿足同學們的需求。

  題23:您認為我校目前要求學生選修公選課的學分數量

  A.少了  12.6%
  B.適宜  77.6%
  C.多了  9.9%

  題24:您對我校目前開設的公選課是否滿意?

  A.很滿意  13%
  B.基本滿意 46.7%
  C.不大滿意 32.7%
  D.很不滿意 7.7%

  題25:您主要是根據什麼來選擇公選課的?

  A.構建合理知識結構 19.4%
  B.隨大流      8%
  C.憑個人興趣    40.5%
  D.是否容易通過考試、取得學分 32.1%

  題26:如果您對目前我校開設的公選課不滿意,是因為什麼?(可選擇多項)

  A.課程設置較單一  49.1%
  B.教師教學態度不夠認真 25.6%
  C.教學內容不適合 34.1%
  D.教學方法不當 26.6%
  E.教師教學及學術水平不高 27.7%
  F.管理欠規範、到位40.1%

  學校自1999年開始開設了公共選修課,並提出了規定學分要求。公選課的開設,對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起到了良好作用。調查結果表明,同學們對目前公選課的學分數量要求基本認同,但是選擇課程的目的方面則與學校開設公選課的初衷有較大背離,大部分同學出於個人興趣或撈學分而選課,而沒有站在構建合理知識結構的高度來認識公選課的價值,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選課開設的意義。同時,40.4%的同學對公選課在課程設置、教學管理、教學內容及方法等方面表示了不滿意,反映出在公選課教學及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有關部門應及時予以總結、改進。

  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21世紀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但在目前情況下,這項工作的開展仍遇到較多困難,下列調查結果表明,廣大同學認識到自身基礎薄弱、教學內容及方法陳舊落後、師資水平欠缺已構成西藏高校實行文化素質教育的主要障礙,同時,也有相當多的同學意識到文化素質教育不單單是高校的事情,也是牽涉到社會整體環境方方面面的綜合性工作,社會觀念、體制及其改革也必須配套。

  題22:您認為目前西藏高校實行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主要困難或障礙是什麼?(可選擇多項)

  A.大學生文化基礎薄弱46.3%
  B.師資力量不足26.5%
  C.教師自身素質有欠缺24.8%
  D.課程設置不合理34%
  E.教學內容不適合33.7%
  F.教學方法不當37.7%
  G.硬體設施不夠27.5%
  H.大環境還不成熟41%

  要克服上述困難或障礙,就必須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調查結果顯示,廣大同學認識到西藏高等教育存在的諸多不足,尤其是培養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及文化素質教育等方面的不足,並對目前西藏大學辦學水平及教學質量表示不滿意,他們感到了差距,渴求變革,對學分制的實施表現出一種理性的願望,這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良好基礎。但同學們在教育思想觀念的變革上仍有落後之處,如對課程設置,近三分之一的同學滿足於現狀,相當多的同學雖希望壓縮總學時,但卻體現為「增加專業課程、減少公選課程」,這可能反映出這些同學對自身專業水平及能力不高的不滿,也表明不少同學對國內高等教育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教學改革潮流與發展趨勢在觀念上的落後與不適應,這方面的宣傳急需加強。同時,對學校為加強文化素質教育而採取的8小時以外排課、公選課收費等改革措施,相當一部分同學表現出不理解,持反對態度,這既反映出學生在觀念及學風方面的差距,也是學校深化改革的客觀阻力,應引起重視。

  題9:您認為目前西藏高等教育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可選擇多項)

  A.專業基本知識培養39.3%
  B.實踐能力的培養58.6%
  C.文化素質教育37%
  D.創造力、創新精神培養57.6%
  E.「四觀」教育24.4%
  F.綜合能力培養55.6%

  題27:您感覺在我校學習的壓力大不大?

  A.很大6.9%
  B.一般50.7%
  C.有一點壓力22%
  D.沒有壓力20.4%

  題28:您對我校教學質量的總體評價是

  A.符合國家規定目標要求11.6%
  B.基本符合國家規定目標要求45.9%
  C.勉強過得去32%
  D.不符合國家規定目標要求10.5%

  題29:您對我校學術空氣或學習氛圍的總體評價是

  A.很濃厚3.4%
  B.濃厚17.3%
  C.不大濃厚58.6%
  D.很不濃厚20.8%

  題30:對在我校全面推行學分制的問題,您是何觀點?

  A.應儘快全面推行40.6%
  B.學分制不適合西藏實際,不宜推行11.1%
  C.目前條件還不大成熟,但可逐步試行48.3%

  題32:您對晚上、周六、周日排課的態度是

  A.完全可以接受6.6%
  B.可以接受20.8%
  C.不接受52.4%
  D.無所謂20.2%

  題34:您對公選課收費的態度是?

  A.完全接受8.9%
  B.若收費適度可以接受62.3%
  C.不合理、難以接受28.8%

  題35:您對課程設置的基本意見是

  A.壓縮總學時,精減專業課程,擴大公選課程18.4%
  B.壓縮總學時,增加專業課程,減少公選課程39.7%
  C.增加總學時,專業課程和公選課程都增加11.6%
  D.對現在的安排基本滿意30.3%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建設好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為推廣試點院校的經驗,在全國高校深入開展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經教育部批准,成立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建立32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這標誌著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突破口。有不少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進行研究。
  • 天津大學推出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天津大學近幾年來不斷探索培養21世紀社會需要人才的模式,自90年代初,他們就在大學生中籌辦「文化藝術節」、「人才標準討論」等系列活動,建立大學生對素質教育的初步認識。1994年至1997年,該校又嘗試性地連續推出「跨世紀素質與成才」、「科技實踐與成才」等系列活動,在校園內營造素質教育的濃鬱氛圍。
  •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大學生找到發揮自我潛能的路徑_文化_中國西藏網
    作者:孫宏豔(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  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能幫助大學生對職業生涯有合理的規劃,也能為有創業志向的同學找到發揮自我潛能的路徑,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因此,了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需求、困境,有利於加強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效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使大學生自身得到發展。
  • 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我的素質教育情懷
    1998年提出「三提高」——提高大學生的素質特別是文化素質,提高大學教師的素養特別是文化素養,提高大學的品位特別是文化品位。2005年提出「三結合」——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與教師文化素養的提高相結合,文化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結合。
  • 《西藏寺院文化研究》
    宗教文化是西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宗教文化滲透到西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論是人的思維方式、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還是藏族人民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受到寺廟文化的深刻影響。寺廟文化是以寺廟作為粘接手段的宗教文化與其信仰社群文化結合的一種複合文化。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文化創新研究中心成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文化創新研究中心成立 西安新聞網訊12月24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省公眾科學素質與文化創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是省科協和省科技廳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建立的公眾科學素質發展研究教育平臺,是省級學術研究機構。
  •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系列活動 崑劇《牡丹亭》在我校成功演出
    為加強我校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藝術素養,響應中宣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關於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12月18日晚,浙江省崑劇團應邀來到我校東區大禮堂,為廣大師生帶來崑劇《牡丹亭》。現場氣氛熱烈,演出高潮迭起。
  • 李晟文做客文化素質教育講座專場 解析民國時期加拿大傳教士與中加...
    李晟文做客文化素質教育講座專場  解析民國時期加拿大傳教士與中加文化交流  清華新聞網6月4日電 (學生通訊員 羅天蘋) 5月28日下午,加拿大拉瓦爾大學歷史系教授、魁北克與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李晟文教授做客清華大學文化素質教育講座專場,為到場的近300名清華師生帶來了題為
  • 大學生家庭背景與專業知識素養的關係研究——以北京兩所高校畢業...
    全面發展這一人才發展和培養目標固然重要,但應以專業教育作為基礎,尤其在大學階段,專業知識素養在面向就業市場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是具有基礎性作用的。「練就硬核本領」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大學生提出的殷切期望和培養要求,硬核本領的練就要和專業素養的培養過程密切結合。專業知識素養的內涵十分豐富,在我國的教育實踐中,與此相關的概念興起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素質教育」熱潮[1][2][3]。
  • 王延中 編:《西藏社會發展調查研究》
    》是社會穩定問題調研組在2013年赴藏調研基礎上撰寫而成,全書共分一篇總報告和十二篇專題報告,內容涉及民生建設、現代教育事業發展、文化保護、基層組織建設、民族地區廉政建設以及這些與社會穩定的關係,社會穩定機制建設與實踐經驗等。
  • 「創新創業」納入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與學生評優評先、獎學金評定等掛鈎長沙晚報1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 通訊員 王露曼)在湖南未來有嘉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室裡,幾名學生正對兒童防丟器、硬筆漢字規範化網絡教學等創新發明項目進行討論;在大師工作室,國防科技大學博士
  • 2015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及其教育狀況調查分析
    另外,「教育引導-思想觀念-文明行為」結構方程模型顯示,人生觀(0.52)、價值觀(0.25)、道德觀(0.70)、政治觀(0.24)均正向影響大學生的文明行為,且道德觀、人生觀的影響更為顯著。  研究表明,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是一個有機整體,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道德觀、文化觀在其發展過程中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但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造就了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與行為選擇。
  • 習主席勉勵我們「立志紮根西藏」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十六)
    隨後,習主席來到藏學典藏室,聽取了西熱桑布研究員介紹西藏大學藏文典藏情況。習主席仔細詢問了有關唐代宗教典籍和世俗文獻《菩日文獻》的搶救整理情況,並叮囑大家要做好藏文典籍研究和藏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工作。  在藏文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展示臺前,習主席認真聽取了歐珠教授的講解。當得知目前所有藏文信息的國際國內標準都是由這個中心牽頭完成的,習主席十分滿意。
  • 【2020年第43號】西藏人口轉變特徵及其經濟效應研究
    由於特定的人口民族特徵、自然和人文環境及所處的發展階段,西藏人口轉變具有其自身獨特性。本文討論西藏人口轉變的階段特徵,分析其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預判後人口轉變時期西藏經濟發展面臨的人口形勢並提出有關建議。
  • 西航職院以「五化」工程為依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近年來,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以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和身心素質為內容,以職業素質教育為核心,形成素質教育「五化」德育觀,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健全領導機構,做到組織管理網絡化。
  • 華中科技大學與央視洽談共建中華優秀傳統法文化教育研究與傳播...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姜芳於12月10日率隊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社會與法頻道《法律講堂》欄目就共建中華優秀傳統法文化教育研究與傳播基地開展專題調研與洽談。《法律講堂》製片人蘇大為、副製片人陳德鴻、執行主編喻佳,法學院黨委副書記顧馨江,法律史學科教授、《法律講堂》主講人柯嵐,輔導員唐柳參與了洽談。
  •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創新構建國防教育新體系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2020級行管專業招佚璇這麼評價今年的新生軍訓。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以山東省軍事技能訓練改革試點高校為契機,創新構建「一體兩翼三新五依託」國防教育新體系,形成國防教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引導學生實現「強精神、強智識、強體魄、強能力」目標,促進國防教育高質量發展。
  • 體育課成擺設 軍訓讓大學新生身體素質原形畢露
    中新網柳州9月29日電 題:體育課成擺設 軍訓讓中國大學新生身體素質原形畢露  作者 覃英文  「高三下學期學校就沒有體育課啦。」然而正是這些時間短、操作簡易的訓練,讓中國眾多大學新生吃不消、扛不住,身體素質原形畢露。  「爸爸媽媽只讓我好好學習文化知識,高考時考出好成績就行啦,上高中後都沒怎麼沒要求過我要鍛鍊身體。」王玉琛稱,在高中時學校並不重視體育鍛鍊,在升學和父母對文化成績重視的雙重壓力下,高中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看書複習,很少涉足運動場。
  • 趙作斌教授論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 論文在《中國高等教育》刊發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但事實上並未真正落地,近年來甚至逐漸邊緣化,其根本原因是未能科學揭示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導致人們對「什麼是素質教育、怎樣實施素質教育」無從把握。武昌理工學院校長趙作斌教授等人撰寫的論文《論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對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認為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包括兩個方面:就 「培養什麼人」而言,素質教育是促進受教育者全面發展和優良個性充分發展的教育;就「怎樣培養人」而言,素質教育是以「開發內化創新」為根本方式的教育。
  • 2020西藏高校最新排名,西藏大學第一,西藏農牧學院第二!
    西藏的天,乾淨,藍的輕盈,空氣沒有雜質,美得讓人不能自拔。西藏自治區,簡稱「藏」,首府拉薩,境內海拔最高點就是著名的珠穆朗瑪峰。西藏有什麼?西藏有宮堡式建築群布達拉宮;有「神靈之山」岡仁波齊峰;有象雄文化中心古格王國遺址;有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聖地南迦巴瓦峰;有透明度最大的湖,「世界江河之母」瑪旁雍錯;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有地球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西藏下轄6個地級市,1個地區,分別是:拉薩、日喀則、昌都、林芝、山南、那曲、阿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