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課籃球教學案例
清河區第一小學 王添樂
一、教材分析:
《籃球》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單手肩上投籃是籃球運動中應用最廣泛的投籃技術。它穩定實用,經常練習可以提高投籃命中率,提高手控球能力和手腳協調配合程度。重點難點在手型和發力的運用。
二、教學背景:
籃球運動很普及,有著廣泛綜合性很強的健身娛樂遊戲。它能有效培養參與者的高度協作精神和默契配合意識,它是在規則約束下進行的,有利於養成遵規守紀的行為習慣,有利於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因此,籃球運動是體育與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而我校經濟欠佳,校園場地十分有限的條件下,實施新課程和本課程資源開發的典型素材。
三、學生分析:
初中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可塑性大、好奇心強。本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籃球基礎。但水平參差不齊,身體素質發展還不平衡。他們對籃球較感興趣,但自制力較差,注意力容易轉移,體育鍛鍊習慣尚未形成小組合作能力,團隊精神有待培養。
四、設計理念:
新課程中的體育教學應「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五、設計思路:
1、情景導入。用CBA主題音樂《相信自己》烘託氣氛,使學生一到球場就精神振奮,躍躍欲試。充分利用有限的場地、合理的布局〃結學生儘可能大的空間,使學生有更多的練習機會。
2、身心準備。通過遊戲「投沙包」體會投的動作,通過「跟我學」感悟投籃的方向,使學生身心得到充分的準備,為下一階段學生打下基礎。
3、技能學練。從籃下投籃,到罰球區投籃;從無人防守下的單手肩上投籃,到消極防守下的單手肩上投籃,再到一對一積極防守投籃,逐步鞏固技術,最後安排小組遊戲,培養學生的合作創新能力。循循善誘,環環相扣。
4、整理放鬆。聽音樂放鬆練習,使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結束新課。
六、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籃球運動的鍛鍊價值,培養學生參加籃球運動的興趣與愛好。
2、能力目標:初步掌握單手肩上投籃技術並能運用這一技術提高投籃能力。
3、情感目標: 有創新、敢於表現自我,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七、教學流程:
(一)、 新課導入,調動情緒。
師播放CBA主題音樂《相信自己》。
師:同學們知道課前音樂是什麼比賽的主題曲
生:(大部分)CBA。
師:同學們能列舉幾個你喜歡的籃球明星嗎
生:(七嘴八舌)郭艾倫、哈德森、李曉旭、易建聯
師:同學們講得很好,本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項新的籃球技術——單手肩上投籃,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科學訓練,將來一定能為班隊、校隊的籃球隊員。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籃球明星,憧憬著美好的藍圖,達到了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
(二)、身心準備,誘發興趣。
1、「投沙包」遊戲。
師:在上籃球課之前〃讓我們一起來玩一下「投沙包」遊戲,好不好?
生:好
教師講解遊戲的方法、規則、要求及注意事項,特別強調安全。學生分四大組別在四個半場區域進行遊戲。
設計意圖:學生區域散點盡情遊戲,一個個反應快速、靈活機敏、既激發了興趣,又為有球投籃做好了身心準備。
2、「跟我學」。
師:下面請同學們隨著《灌籃高手》的音樂、節奏來做「跟我學」。學生很急切地拿起球跟著教師做動作。
設計意圖: 這一活動指在讓學生熟悉球性,發展左手運球技巧,增強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進一步為最後投籃做好準備,教師可以先做幾種主要的球性練習後,啟發學生自創球性練習,激發學生對籃球的興趣。
(三)、循循善誘,掌握技能。
師:同學們能不能在原地限制區投籃(教師示範單手肩上投籃。)
生:簡單了。(絕大部分學生能完成。)
師:很好!
學生分四組,分別在四個半場區域進行練習。
學生練習很認真,一部分同學能完成老師的意圖,但大部分同學投籃遇到防守後不能完成或出現不正確的動作。
師:好,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看掛圖。
師講解答疑,出示圖解並進行示範,指出並糾正學生的錯誤,改進技術動作,學生認真聽講、觀察、相互討論,指出相互間存在的不足,小組練習。(投籃時動作要快,要迅速、要降低、蹬、託球要穩,注意保護球。有防守隊員的時候要用假動作,吸引對手後,晃開對手投籃。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基本掌握了單手肩上投籃的技術,有些小組命中率很好,而有些小組練習一定次數後興趣有下降趨勢。
(四)、鞏固技術,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想一想,除體單手肩上投籃技術,還有哪些投籃技術,試試看,比較一下,看看好用不好用?
學生開始練習,有些小組自動地相互挑戰和比賽。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指在鞏固技術,拓展能力,展現自我。
(五)、整理放鬆,恢復身心。
師:同學們,讓我們隨著「回家」的音樂節奏完全放鬆。
教師小結,點評。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布置課後內容安排器材回收。學生有序歸還器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課後自覺鍛鍊身體,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注意科學鍛鍊的方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有助於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
八、課後反思:
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絕大多數學生,掌握了單手肩上投籃的技術動作,時間安排較合理,教學方法與手段比較科學,師生互動頻繁,示範講解的時機較適宜,學生人人參與,個個都動了起來。但在教學中也存在幾點不足,對新的體育教育教學理念的認識不深,還沒有完全打破傳統的體育教學框架;語言講解不夠精煉,學生的主體性突出不夠;學生的思維還需進一步激活,學生之間與小組之間的自評和互評還需加強。
編輯: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