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擊基礎動作
1、 打擊按身體分為上半身和下半身;按動作分為預備姿勢和揮擊。
2、 正確揮棒一般分為砍擊式揮棒(由上往下揮);水平式揮棒;撈擊式揮棒(由下往上揮)。
三種揮棒方法中以撈擊式揮棒最不得利,因為即使是擅長打擊的選手也不會採用此種將球棒頭部下垂由下往上的揮棒方式。因為第一:這樣的揮擊方式離眼睛最遠,因此較不容易準確的掌握球;第二:撈擊式揮擊容易擊成界外球或者是高飛球,高飛球在這樣的動作下經常見高不見遠;第三:在撈擊式揮棒動作中,右手腕因在左手腕下而使得手腕常因此卡住影響動作的流暢性,造成手腕受傷、無法使力等各項因素,因此不僅在力量上發揮受限,手腕也容易造成傷害。
正確的揮棒方法只有一種即「水平式揮棒」,但球棒必須由上往下揮擊,球棒最後會呈現水平式揮動,而切記棒頭不能低於手腕。如果一開始就以水平方式揮擊的話,不管如何結果都是容易變成撈擊式揮棒。所以教導或學習時要強調記住球棒要由上往下揮擊。
3、 揮棒時要以最短的距離擊球,動作幅度儘量不要太大,這樣不僅能把球的球路看清楚也能更準確地擊中球。
揮棒時,要把球帶進好球帶再出手,切忌在球還未到好球帶時就出手擊球,或在球已經進好球帶時才準備揮擊,這會使擊球時身體的重心靠前或靠後,這樣容易使擊球準確度下降、無法完全發揮自身力量及造成揮棒落空的機率變大。
4、 揮棒前的準備動作不應太過用力,因為這樣會使之後的肌肉僵硬無法流暢進行揮棒的使力,以及會在揮棒前就浪費太多的力量;而揮棒時不應太過用力,因為太用力會使肌肉僵硬進而影響動作的流暢性,導致擊球的準確性降低。
雖然用越大的力量揮擊會使球飛的更遠更有力,不過這是要在能準確擊到球的前提下。揮棒時放輕鬆,在接近擊球點時瞬間加壓手腕向前延伸,使得力量一次性爆發,在這樣的揮擊下,會使球棒的速度加快進而將球擊的更遠更有力。擊球是借著離心力和反彈力使球飛的遠而有力。
二、基本動作四部曲(以右打為例)
1、腳:有支撐腳和軸心腳之分。則左腳為支撐腳用來支撐,而右腳為軸心腳用來配合腰部動作將下半身的力量灌注在球上。
2、腰:做完轉體動作,擊球點應在身體右前方才能使腰部和下半身的力量灌注在球上,如果擊球點太靠後會使力量不能充分發揮,並且會因手部動作無法流暢而影響擊球力度。
3、手:順著揮棒面(正確姿勢所應有的假想弧面)動作,先由前導手的手肘向球來的方向引導,接著手腕往擊球點方向帶。並注意:
a.保持擊球點在身體右前方。
b.兩手腋下夾緊,避免翹起來的情況浪費力氣。
c.出棒時,棒頭不能低於右肩;揮棒時,右手不可低於左手,容易造成倒棒形成撈擊式動作。
d.當球棒快接近擊球點時,右手的手腕應加速用力,待完全擊完球時可把手選擇性放開(一般建議不放手),放右手的好處是能使揮棒更完全,壞處是放手的時機點如果掌握不好容易造成力量還未完全加在球上就放力,無法將力量完全釋放,也容易造成球棒脫手。
e.在揮擊到球的同時,應將球棒在擊球後往前延伸,使球產生尾勁才有飛的力度,若未完成延伸動作球則不會有尾勁因而飛不遠。
4、眼:打擊時頭不需要出力,因為頭轉得再快球也不會飛的更遠。正確應該注重盯球,將球牢牢看實,避免頭轉動的幅度太大。擊球前下巴緊貼左肩,而在擊球後完成動作時下巴轉為緊貼右肩,確保頭、眼不因擊球而轉動,導致視線晃動有落差。眼睛應盯住擊球點擊球,擊到球時右腳膝蓋、腰、右肩、下巴都應在中心線上(也是垂直線上)。
三、基本訓練方式
1、打Tee(打網)
【注意要點】
1、打擊的過程中,視線不能離開球,眼睛要保持在一定的高度,看球才會準確,如果訓練久了可以自己設定個目標,看是要打球的上、中、下哪個部分。
2、擊球時重心要保持穩定,這樣會使擊球時的準確度得到提升,從滑步(伸踏)到轉腰,下盤一定要很穩,否則沒站穩一定會無法把力量完全灌注到球上也無法準確擊到球。
3、擊球點的位置要學習固定在一個位置上,不論球的快慢、內外角,都能在正確的位置上擊到球,這同時也是訓練擊球的時間差掌握能力。
4、揮棒時不要太用力,用7、8分力就行,這主要是固定動作的訓練方式,並且揮的用力卻擊不準並不見得能把球打好。
5、打Tee主要是調整、固定動作,所以擊球間隔不要太緊,兩球間要有休息調整的過程。拋球者需等打者確定準備好再拋球。
打Tee是練習打擊的一個很好的方法。練習的時候,拋球者輕輕的將球拋至擊球員的擊球點,擊球員則用適合自己且較正確的方式來進行揮擊,由於這個練習擊球員很容易不知不覺過於用力,所以練習的時候兩次揮擊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大一點,尤其動作還不是很固定的擊球員應該一球一球慢慢打,每打一顆球就針對性地進行修正,這樣才能發揮練習的最大效果。有很多選手每天練習打Tee的數量大約在兩三百球左右,藉著大量的練習讓自己的動作固定而熟練,固定的動作打到一定的量之後,這可以使自己的打擊動作自動化(變成反射動作),掌握打Tee技術是非常有用的。有些人打Tee時往往打個50顆左右就覺得很吃力,這表示練習的時候處理的方式有誤以及自身的呼吸調節不好,這需要在練習中改進。在練習揮棒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儘量保證每次揮棒動作都正確,而且在感覺不是很順手的時候,要從下半身的轉腰開始要求,然後再進行完整的揮棒動作。
調整揮棒時,要求的不是數量,而是每次揮棒的專注力。而後再慢慢地堅持加量,並且能夠使棒子輕鬆揮完,揮棒流暢的時候,加快揮棒的速度,並且讓自己的身體儘量保持輕鬆,一定可以讓自己的動作正確地固定下來。棒球裡沒有什麼動作是最標準的,不過卻還是有一定的要點要去掌握學習,基本功打好之後再發展自己的風格是最有效的訓練模式。
2、TOSS(雙人或三人投打)
【注意要點】
1、動作要有一定的規範性,出棒時具有一定的流暢度,可以使球棒自然地命中球,眼睛也是從頭到尾盯住球,並在擊球後視線仍盯住擊球點。
2、打TOSS時身體放鬆,只需要用上半身輕鬆地擊球,並不需要用下半身轉腰用力。
3、擊球點位置要對,不管內外角以及高低球,都要將棒子和球以直角的角度回擊,這是練習操控球棒以及抓擊球時間點的技術,並且把球正確的回擊到投手那邊。
4、打TOSS時身體放鬆,只需要用上半身輕鬆地擊球,並不需要用下半身轉腰用力。
5、TOSS最好練成兩人就能進行訓練,並且只需要一顆球。回擊給投手的球最好是一個彈跳且投手好接的回擊球,如果有能力的話最好是每顆球都是小平飛球回擊到投手處。
TOSS對於抓擊球的時間點和操控棒子的能力很有幫助,同時也能練習守備。很多人認為打TOSS沒有用,大多是因為一方面不知道該怎麼打,另一方面則是不知道這個練習的目的和作用。打TOSS最大的作用在於保持正確的擊球點,並藉著打回去給投手有無偏離,查看自身擊球的時間點是否正確,以及擊球是否準確,或者自己動作是否有誤。
3、揮空棒(或揮網子)
【注意要點】
1、揮空棒時每次揮擊都儘量是一個節奏,並調整好自身呼吸節奏,達到身體與呼吸節奏契合才可發揮出自身最大的力量。
2、每次休息的頻率大致在30-50下之後,不要數量少休息頻率高,這樣一來容易使專注力下降,還有休息的時間不要過長,否則效率差以外還容易忘記自身動作,造成效果不佳的情況。
3、調整揮棒時,要求的不是數量,而是每次揮棒的專注力。而後再慢慢地堅持加量,並且能夠使棒子輕鬆揮完,揮棒流暢的時候,加快揮棒的速度,並且讓自己的身體儘量保持輕鬆,一定可以讓自己的動作正確地固定下來。棒球裡沒有什麼動作是最標準的,不過卻還是有一定的要點要去掌握學習,基本功打好之後再發展自己的風格是最有效的訓練模式。
4、揮空棒時必須要有假想情景,也就是所謂的「意象訓練」。在揮棒時,不可以漫無目的的空揮,這會使自身的揮棒動作死板,因而達不到該訓練項目的目的。應靈活假想,有效地揮擊內角、紅中和外角的高、中、低球,讓身體記住各種球路的擊球方式,以及自己注意自己的動作是否紮實無誤。(假想揮9宮格的球路,以及變化球)
5、一般揮空棒假如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假想,我們會建議揮擊外角高球,因為在揮擊外角高球時動作會是最大的,因而可以體會出自己是否動作精簡?是否有倒棒問題?以及是否完全揮棒?
最適合新手的打擊訓練就是」揮網子」了。揮網子首先是面向網子站,以前胸平面平行於網子,向前伸直手臂讓網、手與胸各自形成一個直角的距離(不要因為覺得很近就把距離拉開,這樣會造成效果不好!)。接著就以這樣的距離進行揮棒,以不揮到網為準。揮棒時記得將動作做大,以砍擊形式揮擊。
很多人會覺得在揮網子當下,動作完全走樣變形,還有覺得棒球揮棒哪有人是這樣打的。其實在揮網子時是為了讓身體記住由耳朵邊出棒的感覺,倒棒就沒法完成該項訓練了。而正式打球揮棒時身體才會記得以最短的動作出棒,達到該訓練的要求。大多新手訓練在了解揮棒動作並能夠自身完成動作之後,我們都建議先以該訓練完成一個月為基礎。額外一提,新手訓練時儘量先用輕一點的棒子,讓新手能在控制住棒子的前提訓練才是最有效的,如果太重容易導致動作固定不能,甚至變形。
註:本文轉自wbyhmy棒壘球訓練室
希望看到此篇文章的朋友能夠在微博、人人、QQ、淘寶上關注本人
新浪微博: @wbyhmy棒壘球訓練室
校內人人網:@王伯元
達伯爾戴QQ群:20351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