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坦!腦們青海人這麼過冬天

2021-02-08 互助信息港

青海的夏天需要找陰涼處躲陽光

青海的冬天卻要避開陰涼處曬陽娃

作為一個青海人是如何度過如此漫長的冬日的?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

到了冬天,

都喜歡吃點熱乎乎的東西暖身子,

青海的美食數不勝數,

唯獨這幾樣在冬天備受大家喜歡。

青海人的冬天,有一種溫暖叫攪團!

熗上辣子

ta上蒜

辣辣吃一頓攪團

香呀!

有了焪洋芋,

再冷的冬天也不怕了!


  吃飽了才能熬得過冬天,在青海洋芋就成了家家戶戶的主食,炕一鍋金燦燦的洋芋,那是更美不過的。坐在熱炕上,吃著香噴噴的炕洋芋,再來點熗好的蒜。

  軟梨在冬日也必不可少,將軟梨洗淨放在室外,沒過幾天就被凍成冰疙瘩,拿出來放入盆中,就待它靜靜地融化,最好的不是那個軟梨,而是盆底的那個「水」,誰都爭先恐後的去搶那個「水」喝,那味道只有嘗過的人最明白!

一口土火鍋

一口青稞酒

青海土火鍋的「鍋底」一般以羊肉清湯加少許酸菜製成,口味偏重香辣,不加紅油及過多調料,湯色清亮,滋味天然醇厚,嘗一口,羊肉的鮮美與酸菜的爽口完美結合在一起,令人齒頰留香,又絕無肥膩之感。

  酸菜乃是冬日飯桌上的必備佳品,經過一個多月的發酵和醃製,爽口的酸菜就可以出缸了!窗外寒氣逼人,但屋內的飯桌上有一盤熱騰騰酸菜粉條,令人服坦之極!吃麵片時來一碟子用清油熗過的花菜,更是一種滿福。

  烤箱上搭一壺清水,裡面加入茯茶(茯磚)、薄荷、金芥(青海特有的草藥),鹽等。青海人喝鹹茶,有句順口溜「茶毛鹽,水一般,人毛錢,鬼一般」,足見茶裡青鹽的重要性。經過長時間的熬製,一壺熬茶就算是熬製好了。如果在熬茶時調入鮮牛奶,則稱之為「奶茶」。這種茶,甜中帶鹹,濃而不膩。熬茶不僅驅寒,而且暖身!冬日裡的佳品!

  天冷了,早上就應該吃上一碗熱熱的雜碎暖身子,一口餅子一口湯,兩塊頭肉一塊腸,一碗雜碎下肚,感覺整個人都熱起來了。

冬天裡,紅紅的冰糖葫蘆,太喜性了

冬日裡的烤紅薯,甜到心裡頭

一吃就會吃多,阿們辦倆

  青海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它獨特的景色,有人喜歡春天的萬物復甦,有人喜歡夏天的鬱鬱蔥蔥,有人喜歡秋天的秋風落葉,有人喜歡冬天的玉樹銀花

  現已入冬的青海,早已是寒風瑟瑟,前幾日一場大雪,使整個大地銀裝素裹。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圖片:黎曉剛

攝影 秦海源

攝影:光影

浪山難道只能在夏天麼

其實冬天也可以浪山哦

  浪山燒窯,是青海人獨有的一種即娛樂與飲食為一身的戶外活動,大多七零八零後們,都有一段難忘的燒窯記憶。

其實燒窯也算一種活動

挖窯、壘窯、燒窯都是技術活...

這個冬天還有很多活動在等著您參與

↓↓↓

今年,

西寧圍繞「冬遊西寧·悅享幸福」主題活動,

組織開展「千車萬人遊西寧」、

冰雪「嘉年華」、

「民俗文化之旅」、

「鄉愁記憶」鄉村之旅等

一系列冬季旅遊市場的系列活動。

冬遊西寧主題活動搶先看

時間:2018年10月-2019年4月

地點:西寧市

內容:積極發動西部自駕車旅遊聯盟成員,組織自駕車隊來寧開展「千車萬人遊西寧」秋冬春季自駕旅遊活動,宣傳推廣秋冬季自駕遊產品線路,擴大西部自駕車旅遊聯盟品牌影響力。

1、2018中國青海林海雪原·鷂子溝歡樂冰雪季

時間:2018年11月-2019年3月

地點:青海大通金帝順國際滑雪場

康樂山莊滑雪場

景陽滙豐景園

大通國家森林公園鷂子溝景區

大通老爺山景區

內容:組織遊客到大通地區觀賞林海雪原的壯麗風光,參加滑雪、雪地摩託、雪圈、雪雕、雪地越野、冰雕等冰雪娛樂活動;組織戶外俱樂部等進行林間穿越、探險等活動。

2、青藏高原冰雪節

時間:2018年12月

地點:城北區北川河溼地公園

內容:組織舉辦高原冰雪旅遊節開幕式,開展雪上項目和冰上運動,其中雪上項目和冰上項目,豐富冰雪旅遊產品。

3、城中區第六屆「愛尚戶外」冰雪運動體驗賽

時間:2018年12月

地點:中心廣場——南川河道——城南會展中心綠道廣場

內容:以「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總體要求,依託「健康+旅遊」,開展各項冬季冰雪運動,推進「健康促進區」建設。

4、「古城冬韻」宗家溝冰雪文化旅遊節

時間:2018年12月-2019年4月

地點:湟源縣宗家溝

內容:邀請國內專業藝術家以「西崑侖王母文化」為主題展出冰雕、冰瀑等作品,開展雪地CS徒步、滑雪、登山、冬季攝影沙龍等趣味冰上活動,宣傳、體驗鄉村冬季冰雪文化。

5、2019年第二屆迎新年雪地單車賽

時間:2019年1月5日

地點:城南奧斯陸滑雪場

內容:以持續打造「中國自行車運動名省」的思路,通過開展冬季騎行活動,倡導環保、低碳、自然的文明戶外運動,豐富市民冬季旅遊生活。

1、 2019年首屆遊園燈會

時間:2018年10月-2019年1月31日

地點:城東區建國路45號中發源城市廣場西側

內容:圍繞節慶特點及元素,弘揚愛國情懷,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舉辦特色遊園燈會,豐富冬季百姓旅遊生活。

2、城東區第七屆民俗文化旅遊月啟動儀式

時間:2018年12月

地點:中發源城市廣場

內容:通過舉辦第七屆民俗文化旅遊月啟動儀式,開展旅遊企業宣傳、特色商品展示、文藝演出等特色活動,豐富市民及遊客文化旅遊生活,提升東區旅遊品牌形象。

3、城西區「春之景明 幸福西區」文化旅遊節

時間:2018年11月——2019年4月

地點:景區、公園、廣場、特色街區、城西區文化藝術中心

內容:跨度5個月,整合100餘家單位,打造8大板塊、50餘項活動,涉及城西區文化旅遊特色街區品牌推廣及整體營銷系列活動;「贏在西區」旅遊企業技能大賽系列活動;「品尚西區」旅遊購物節系列活動;A級景區「暖冬西區」系列活動;「非遺+旅遊」系列活動;「西寧禮物」旅遊產品創意大賽系列活動;國際「魔術節」、國際街頭藝術節、逛廟會、看花燈、音樂節、文化演藝等文化+旅遊系列活動。

4、卻西德哇古老遊戲節

時間:2019年1月-2月

地點:共和鎮新莊村

內容:以傳統古老遊戲為主,舉辦各類形式的趣味活動,宣傳、體驗鄉村古文化樂趣。

5、湟中縣塔爾寺酥油花展

時間:2019年2月19日

地點:湟中縣塔爾寺景區

內容:組織開展「湟中八韻」展演,「八瓣蓮花」非遺文化展示,進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塔爾寺酥油花展示,參觀「跳欠」等佛事活動。

6、第十一屆丹噶爾民俗文化旅遊節暨丹噶爾「臘八節」

時間:2019年1月-2月

地點:湟源縣丹噶爾古城

內容:舉辦丹噶爾「品臘八」送福送春、社火表演、排燈藝術展等內容豐富、趣味十足的各項民俗文化活動,體驗推廣冬季鄉村文化旅遊的樂趣。

責任單位:湟源縣文化旅遊局

7、元旦、春節、元宵節群眾文化系列活動

時間:2018年12月-2019年3月

地點:西寧市各區縣廣場、社區、村

內容:在2019年元旦、春節、元宵節期間,組織實施劇院演藝、非遺展示、民俗展演、文化下鄉、廣場演出、社火展演等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吸引遊客參與民族民俗活動,展示西寧文化魅力。

1、鄉村民宿體驗遊

時間:2018年10月-2019年4月

地點:大通縣各鄉村旅遊接待點、農家樂

內容:依託星級鄉村旅遊接待點,提供有特色的農家體驗活動,品農家飯、住農家院、睡農家炕;欣賞民間文化;參加冬遊鷂子溝,觀林海雪原,林中探秘,雪地徒步,雪上運動、滙豐景園冰上活動等,深度體驗鄉村冬季旅遊活動。

2、城北區第十一屆草莓節之晉家灣村土火鍋節

時間:2019年3月

地點:城北區晉家灣村

內容:通過舉辦草民採摘節和土火鍋節,使遊客和市民在農產品種植基地體驗種植、採摘果蔬樂趣,感受近幾年來設施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發展取得的成就,打造農村、農民、農情、農樂為一體的新型旅遊品牌。

3、湟中邦巴賽馬會

時間:2018年11月-2019年2月

地點:湟中縣上五莊鎮邦巴村、大才鄉播隆村

內容:邀請省內外賽馬愛好者在上五莊鎮舉辦傳統賽馬會,體驗高原賽馬傳統文化。

4、千紫緣第一屆鄉村旅遊節

時間:2018年12月2日-2019年2月2日

地點:田家寨鎮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

內容:舉辦冬季鄉村旅遊攝影展、採摘節、年會展銷、特色小吃展銷、文藝演出、太空植物博覽園開園儀式等特色活動,讓遊客體驗冬季鄉村旅遊樂趣。

5、第二屆稻草人冰瀑節暨上五莊鎮包勒村年貨會

時間:2018年12月25日-2019年2月4日

地點:上五莊鎮包勒村

內容:製作冰瀑景觀,體驗冬季旅遊樂趣,開辦年貨採購市場,供村民採購年貨,品味鄉村特色。

1、 2018年首屆「悅享幸福」健步行

時間:2018年10月26日 上午10:30

地點:中心廣場

內容:圍繞建設高原旅遊名城及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總體部署,依託「旅遊+體育+康養」,打造西寧市文化體育旅遊品牌,組織各縣區旅遊部門及全市涉旅企業(各旅行社、星級賓館、景區和旅遊購物場所等),通過開展行業企業健步行活動,積極探索地域文化與精品體育賽事、特色旅遊活動的融合發展。

比賽路線:中心廣場-城市綠道-魯青公園-海湖新區

2、大墩嶺系列賽之美麗水街慢跑節

時間:2018年12月

地點:薩爾斯堡美麗水街

內容:通過參加此類冬季戶外運動,市民們在更加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無形傳遞著「健康、綠色、生態」的生活理念。

3、大通攝影徒步冬遊活動

時間:2018年11月-2019年5月

地點:縣內各景區

內容:組織遊客赴景區觀賞雪峰、冰瀑,開展攝影、徒步、攀冰等運動,豐富冬季旅遊內容。

來源:青海虹橋信息

相關焦點

  • 腦門青海人這麼過冬天
    香呀!  吃飽了才能熬得過冬天,在青海洋芋就成了家家戶戶的主食,炕一鍋金燦燦的洋芋,那是更美不過的。坐在熱炕上,吃著香噴噴的炕洋芋,再來點熗好的蒜。  軟梨在冬日也必不可少,將軟梨洗淨放在室外,沒過幾天就被凍成冰疙瘩,拿出來放入盆中,就待它靜靜地融化,最好的不是那個軟梨,而是盆底的那個「水」,誰都爭先恐後的去搶那個「水」喝,那味道只有嘗過的人最明白!一口土火鍋一口青稞酒
  • 都說電動汽車一到冬天就成「電動爹」,為什麼挪威人開得這麼舒坦
    作為一個在挪威自駕過的,我想說在挪威普及電動車的阻力比大多數國家難得多,氣溫低不說了,國土面積不算小,人口密度還低,導致搞的基礎設施太密集,利用率很低,都是在燒錢。而且多峽谷,交通難度非常高,幾乎全程山路開下來。但挪威偏偏就能搞得起來,而且還有聲有色。
  • 冬天去了青海,最大的遺憾就是胃太小…
    去青海之前只聽過夏都西寧、青海湖只知道它天高雲淡、風景罕見此生必定要走一遭去過青海之後
  • 都說電動汽車冬天就成電動爹,為什麼挪威人開得這麼舒坦
    文|黃天然都說冬天是電動汽車車主的噩夢。低溫一低,續航減半,電動汽車變身電動爹,尤其在北方,不等開春就忍痛打折賤賣新車的車主不在少數。然而,冬季平均氣溫只有-6.8℃的挪威,卻是目前全世界人均電動汽車擁有量最高的國家。
  • 青海十大最美味美食,吃過的趕緊舉手!
    三、青海尕面片 面片是青海人麵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獨特的家常飯。這種面片不是用擀麵杖擀出來的,而是用手揪出來的。別覺得釀皮子不起眼,綿軟潤滑、酸辣可口、爽口開胃,是青海特色風味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男女老少都愛吃,對喜歡喝酒的人來說,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尤其是受到女人們的青睞。
  • 知道丨青海十大最美味美食,吃過的舉手!
    三、青海尕面片 面片是青海人麵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獨特的家常飯。這種面片不是用擀麵杖擀出來的,而是用手揪出來的。別覺得釀皮子不起眼,綿軟潤滑、酸辣可口、爽口開胃,是青海特色風味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男女老少都愛吃,對喜歡喝酒的人來說,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尤其是受到女人們的青睞。
  • 青海人為啥這麼喜歡洋芋蛋?原因可能是...
    那麼青海人為什麼有如此深的洋芋情結呢?充沛的光照和巨大的晝夜溫差,使得洋芋體內的澱粉得以大量存積,賦予了它獨特的口感,同時,藉助氣候優勢,洋芋在青海畝產大增,並逐漸成為了青海人的主食,老百姓甚至發出了「五穀不收也無患,只要有二畝洋芋蛋」的稱讚。在青海甚至西北的歷史上,洋芋都曾被當作救命糧,在百姓的生活中有著重要地位。青海人把吃洋芋的方法發揮到了極致,在常見的做法中,焪洋芋是最原始也最受歡迎的一種。
  • 青海民和,原來你這麼美!
    位於祖國版圖中心的民和縣,是青海省的東大門,春天的腳步也從這裡踏上青海高原,於是,在家憋了一個冬天的人們紛紛來這裡踏青賞花,共赴一年一度的桃花之約
  • 青海藍
    描寫青海藍天的時候,我在自己的文章裡也是不知該怎樣描寫或比喻,不知要用到怎樣的辭藻和字眼才能夠形容得恰如其分,因此總是要攪動很多的腦汁,然後又需浪費很多筆墨,反覆揣摩這些語句和詞彙,譬如時常用「黑藍的天空」「深藍得難以捉摸的天空」「清澈深邃的藍天」等這樣的語句和詞彙描寫,但總是不能最貼切地寫出青海藍的豁達、深邃、幽遠和浩渺來,到了窮盡的時候,就想起來自己曾經的專業,於是就又用描述色彩這樣的方法
  • 邂逅天然調色板 看冬天的青海美成什麼樣子
    一抹黃、一抹綠、一抹藍…… 上帝把調色盤打翻在了青海,多彩的顏色渲染了這片土地。 青海是個富有色彩的地方,「青海青,黃河黃」,銀色的雪山,金色的廟宇,使得青海美麗動人。 冬天的青海高原,藍和白成了主色調。藍天藍湖,白雲白雪,每一幀的畫面都美得讓人心醉。無濾鏡,不P圖,青海的美可以直接霸佔朋友圈。
  • 私廚這麼熱的天,就應該來碗舒坦的炸醬麵
  • 貓眼、淘票票、大麥們熬過了冬天,能不能挺過春天
    當然,就如同用濫了的那句「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冰封在這個冬天裡的票務平臺,終究會迎來自己的春天。只是,有多少平臺能撐到春暖花開?那時候的行業該靠什麼來回血?而當行業被迫洗牌再重塑時,又將上演怎樣的格局呢?
  • 這家超市,藏著老饕們貪戀的青海味!
    威海2020入秋必吃的第一家青海小犛牛涮烤超市走起!這裡還是個青海特產超市,黑枸杞、蟲草酒、青稞面....幾十種精選的青海特產!可以堂食也可以打包回家,坐在威海吃青海,真是太方便了!選好了食材之後,在「超市」門口結帳,結帳之後就可以上桌開吃了!!!
  • 青海「隱形首富」也是方方們下的蛋
    這兩天很多人都關注到了青海「隱形首富」馬少偉的事情。事件起於8月4日《經濟參考報》的一篇報導,《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採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分割線———說來也巧,昨天本號文章誇讚的駱惠寧恰好也在「隱形首富」發家的那段時間裡主政過青海,看來「清官」也難擋住惡霸的崛起。難怪毛教員對於「清官」情結那麼警惕:「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前提是「路線」啊。
  • 老上海們是怎麼過上一個暖和的冬天的?
    上海的冬天很冷,記憶裡最喜歡的,是在冬天的正午,搬著小板凳和大人們一起孵太陽。如今的熱水袋也還是冬天裡大家人手必備的存在,雖然現在也有了電熱水袋,但是很多人會覺得不安全,「永」字牌熱水袋絕對是老上海人的回憶。
  • 穿越種田文,穿越到古代山村,拐個相公生孩子,小日子過得真舒坦
    大家好,我是小編小巨人,網絡上的小說成千上萬,但是能讓人流連忘返的小說真的很少很少,小編也是一個有著二十多年閱讀史的老書蟲了。今天就給大家安利幾本在網上口碑非常不錯的小說,這幾本小說的字數非常的龐大,非常的適合正在書荒的朋友們觀看,廢話不多說,接著往下看就好了。
  • 饞麼,上天給了青海人一捆麥子,竟做出這麼多花樣美食!
    上天給了青海人一捆麥子,青海人能用它做出什麼?小編先普及一下歷史知識,世界第一碗麵條,居然就是青海人做出來的,當然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多久?????4000年前!!!!小編驚呆了!這就是在青海民和的喇家遺址沉睡了4000年的麵條在青海露出「芳容」!小編在此驚呆了,怪不得我們青海人這麼愛吃,原來有4000年的傳統!
  • 青海最有特色的美食,吃過一半才算是真正的青海人!
    家中歿了人,在送悼亡人後也要炸油香,請來阿訇、親戚鄰居和送埋體的人吃油香,臨走時還要給每人送一個大油香。美味可口,讓人食之不厭,留戀永久。也可在涼麵中放上熟蘿蔔丁用熱湯反覆衝幾次,變成熱涼麵;用熱湯中的過程俗稱"冒",冒過的熱涼麵別有滋味。
  • 瑞典「洋媳婦」嫁到青海農村:學傳統技藝 過田園生活
    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2016年暑期,王永鴻帶著王瑞華來青海旅遊。次年,王永鴻和王瑞華登記結婚,一年多後有了他們的兒子。 王瑞華說:「當我和永鴻一起回到瑞典,見了家人後,他們同意了我們的婚事。在中國舉辦婚禮時,家人專程趕到中國祝福我們。」
  • 一幫閨蜜向青海,一路驚喜有故事
    一幫閨蜜向青海,一路驚喜有故事跟三色作家一起走進大美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