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治「好」了,心臟卻「衰」了?還是心梗惹的禍!

2020-12-27 騰訊網

心肌梗死後容易發生心力衰竭,這是疾病進展演變的過程和結果。

一些原先有高血壓的患者,心肌梗死後,血壓降下來了,這是心梗以後高血壓好了?當然不是,這多半兒是心功能減低了!

還有一些患者,心肌梗死後乾脆就出現心衰的臨床表現了。

為什麼?因為心肌梗死損失了心肌,也就損失了心功能。即使放了支架,開通了血管,已經梗死的心肌就喪失功能了。

【缺血的心肌收縮力減弱】

其實,原本缺血性心臟病人長期慢性的心肌缺血,心功能就會減低。每次缺血發作,心肌細胞都可能會有損傷,損傷是可以疊加的。總是缺血,心肌細胞還會早衰(凋亡)。就像一個人挨餓,總是餓著,就營養不良了,身體素質會減低,臟器也會萎縮衰竭。所以,長期的心肌缺血本身就會引起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就會減低。

【壞死的心肌失去收縮功能】

心肌梗死後,壞死的心肌部位是長瘢痕的。這種瘢痕沒有正常心肌細胞的功能,沒有收縮能力,就會影響心肌整體的收縮力。如果梗死面積小,或者不在左心室,那影響會小一些。如果是左心室的大面積心肌梗死,比如「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對心功能的影響就大了。

所以,左心室大面積心肌梗死是很危險的。

一般左心室梗死面積超過左室心肌的40%,就會出現心源性休克,很危重,死亡率很高。而且即使搶救成功,心功能也會大大受損。

【室壁瘤形成導致「反常收縮」】

心肌梗死後,壞死長瘢痕的那部分心肌不僅不會收縮,還會在心臟收縮時被其他心肌收縮給擠出去,形成了「室壁瘤」。室壁瘤處的心肌,不但不會收縮,還會形成「反常收縮」。就是在別的正常心肌收縮時,室壁瘤會被擠得擴張出去;別的心肌舒張時,室壁瘤又會被牽拉著收回來,跟正常心肌的活動方向相反。

這樣,心臟該收縮射血時室壁瘤把血液存下了,心臟舒張該接受回心血液時,接受得也少了,不僅影響了心臟的排血量,也影響了回心血量,心功能更加減低了。

【瓣膜關閉不全、反流】

還有,如果牽拉心瓣膜的心室乳頭肌缺血壞死,就可以出現瓣膜關閉不全、反流,這樣心臟做了無用功,也會很快發生心衰。

心臟的收縮能力減弱,心排血量就會減少,血管就充盈不足,血壓就會降低;心臟供血減少就不能滿足身體活動、代謝的需要,人就會感到全身乏力,不能堅持正常甚至很輕微的體力活動,活動能力大大減低了。

心臟排血減少,還導致了身體裡經過循環的血液回心困難,血液就會淤滯。

淤在肺裡。就出現肺淤血、肺水腫,氧氣在肺裡的交換就出現障礙,就會出現缺氧的各種表現,比如活動時氣短、胸悶憋氣,嚴重時不活動也會憋氣、喘息,不能平臥,或者睡到半夜因為胸悶憋氣要坐起來,醫學上稱「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

淤在其他部位。就會出現水腫,腿腫最常見,還有尿少、肝大、胸水、腹水甚至心包積液了,要是胃腸道淤血水腫,就會出現食慾減退、腹脹甚至噁心嘔吐等。

在這個過程中,心臟為了彌補每次心跳射血的減少,還會加快收縮,增加心跳頻率,久而久之就更累了,心臟也會慢慢擴大了。心跳快了,心臟的舒張期短了,心肌的休息時間短了,供血也減少了,心肌就會更缺血,心功能更差;擴大了的心臟,收縮力更不能集中,這就進入了惡性循環的圈子。

相關焦點

  • 同桌生病在家,為何衰衰看望惹怒對方?都是小氣惹的禍
    同桌生病在家,為何衰衰看望惹怒對方?都是小氣惹的禍衰衰看到自己的同桌臉臉沒有來上課,心裡就特別開心,因為沒有人欺負自己了,沒想到老師卻讓他代表大家去看望臉臉,畢竟他跟臉臉是同桌,這讓衰衰很是為難,臉臉生病了,而他跟臉臉的關係又不是特別好。
  • 常熬夜、吃燒烤、喝奶茶 18歲小夥患上急性心梗
    凌晨4:50  取出血栓最長1釐米  12月2日3點20分,小勇到達市海滄醫院,趕到現場會診的心內科主任李文明看著小勇異常的心電圖,大腦快速轉動,心電圖的表現的確很典型,但是,18歲,沒有其他病史,還是要儘快排除其他心臟疾病。
  • 居然是心臟出了問題
    5分鐘後,康先生的症狀自行緩解,但對身體狀況很上心的他,還是主動搭上同事的車,到附近醫院一查究竟。急診室完成相關檢查、留觀2小時之後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康先生的心電圖、心梗指標均未出現異常,醫生建議回家休息,白天到醫院門診再看。可剛回家不久,疼痛和胸悶再次襲來,在這種情況下,他迅速撥打120,來到浙江醫院胸痛中心。
  • 46歲女子,深夜心梗離世,女性心梗隱匿,有3種異常,早就醫
    醫生檢查後,心電顯示大面積心梗,十分兇險,立刻通過綠色通道搶救。 遺憾的是,經過3個多小時搶救,患者還是因為突發心梗,不治身亡。 得知這樣的結果,家屬無法接受,喊道:「我該依著你啊,都怪我啊......」。 那麼,該女子,到底經歷了什麼?
  • 熬夜抽菸壓力大都是心梗誘因 冬季打好心臟「保衛戰」
    揚州發布記者 王詩韻氣溫驟降,天氣一冷,血管收縮,心絞痛、心梗等患者明顯增多。僅急性心梗,蘇北醫院心內科上月就接診37例。隨著冬天的來臨,天氣越來越冷,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也隨之到來。壯年男子心梗休克一個月接診37例心梗前兩天,蘇北醫院急診科來了一輛120急救車,42歲男子到院時已經出現心源性休克。「心臟主要大血管堵了兩根,病情比較危急,通過搶救,開通血管,目前患者已經脫離了危險。」
  • 心臟搭橋手術趨於年輕化 控制飲食是關鍵
    原以為只是身體不適,送進醫院一查,竟發現是極其危險的急性心梗,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9月17日,長春市民閆先生就面臨了這樣的險境,幸虧及時送往醫院救治,通過心臟搭橋手術,閆先生已經脫離了危險。9月23日,記者從長春市多家醫院了解到,目前吉林省心臟搭橋手術比較普遍,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 冬天,不典型心梗症狀應牢記
    左側手臂痛劇烈疼痛 問題居然出在心臟 前些天,康先生下班後和同事們聚會,席間,他忽然感覺左側手臂劇烈疼痛,很快,痛感還從腋窩、上臂延伸到了小臂。同時,他也覺得胸口悶悶的。
  • 心梗總是靜悄悄的來?勸告:身體4個表現,是心臟在「呼救」!
    心臟是人體獨一無二的「血泵」,就像是一臺日夜不停地工作著的抽水機。如果這臺抽水機的零件出現異常,無法正常工作就意味著什麼?當然是心肌梗塞。在當今社會的人們承載的壓力越來越大,負擔越來越重,心梗已經慢慢的對年齡人們造成威脅,心梗總是靜悄悄的來臨,醫生忠告,身體4個表現,是心臟在「呼救」,別知道太晚!左胸疼痛。很多心梗患者在發作之前有一段時間會覺得自己的左胸前區部位有隱約的壓迫或者緊縮性的疼痛感,尤其是在中午或者晚上睡覺的時候更加明顯。
  •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時間:2020-11-15 16:11   來源: 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 深圳2歲半男童確診馬凡症候群 近日,深圳兩歲多的強仔經基因檢測確診為馬凡症候群。
  • 男子突發心梗,心臟竟「破」了個洞
    突發心梗,隨時有生命危險。而急性心肌梗死後又並發室間隔穿孔,死亡率更是超過90%!兩個多月前,我們科室就收治了這樣一位從外院轉過來的男性患者劉先生。    劉先生在當地住院治療了10餘天,但仍然有胸悶氣促等症狀,到我們科室後,心臟聽診時心前區可以聽到明顯的雜音,這讓我懷疑他可能出現心梗後的併發症:室間隔穿孔。    室間隔穿孔大部分是先天的。但是,劉先生患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後室間隔發生缺血並出現破裂導致的繼發性室間隔缺損,是一種少見但非常嚴重的併發症,病死率高。
  • 59歲男子左手臂劇烈疼痛 問題居然出在心臟 秋冬季節要注意這些不...
    左側手臂劇烈疼痛問題居然出在心臟前些天,康先生下班後和同事們聚會,席間,他忽然感覺左側手臂劇烈疼痛,很快,痛感還從腋窩、上臂延伸到了小臂。同時,他也覺得胸口悶悶的。5分鐘後,康先生的症狀慢慢緩解了,但對身體狀況很上心的他,還是覺得不放心,便主動搭上同事的車,來到聚餐地點附近的醫院一查究竟。在急診室完成相關檢查、留觀2小時之後,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康先生的心電圖、心梗指標均未出現異常,醫生建議回家休息,白天到醫院門診再看。「到底怎麼回事?
  • 心臟不好的人,若莫名出現這4個表現,恐是心梗「來襲」
    部分人患上的是心梗,在發病過程中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的缺血缺氧會導致心肌壞死,沒有通過合理的治療來恢復正常的血液供應,不良後果會找上門來。 但是,很多人由於心梗的影響讓心臟缺血嚴重,在發病期間身體會煩躁不安,出汗量多,出現了心前區的壓榨性疼痛,嚴重時胸骨後也會有持續且有比較劇烈的疼痛感,有這些疼痛特殊表現還需及時就診,防止心梗惡化。
  • 心臟不好,身體若有這些表現,也許是「心梗」來前兆,要重視
    心臟問題也是我們所關注的,而有些朋友們對於心梗發生之前的一些現象,並不知道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下心梗發生之前會出現哪些的現象。心臟不好,身體弱有這些表現,也許是心梗來前兆要重視。(一)、頻繁的出現胸悶,而且逐漸加重的情況,如果我們突然出現胸悶的現象,而且休息一段時間之後會逐漸的緩和,這很有可能是我們的心臟有一定的問題,有可能是心梗之前的現象,因為說,我們胸悶的話多半是因為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不穩定,隨時會破裂,勁兒會誘發心肌梗死,導致心梗的情況發生,最終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所以當我們突然出現胸悶的時候
  • 88歲老人心梗後心臟破了個大洞,深圳醫療團隊成功救治
    88歲高齡的林奶奶(化名)因急性心梗被送入院,急診手術成功打通梗塞血管後,又並發了室間隔穿孔,心臟破了個8mm的大洞。生死關頭,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精心醫治,多次成功救治急性左心衰,順利實施室間隔穿孔封堵術,修補了她破碎的心臟,救回一命,創造了生命奇蹟。
  • 心梗到來前也有信號,留意4個症狀表現,請做個全面心臟檢查!
    日常生活中,所謂的心肌梗死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梗,它是一種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並且它本身的發病時間較短,若是一旦發病,那麼是具有較大的生命危險。而人們在心梗面前,還是相當脆弱的;但心梗並非是突然而來的,在突發心梗之前,身體肯定會有一些症狀來提醒你。
  • 心梗後放入心臟支架,病人還能活幾年?醫生的回答讓人放心
    心臟支架手術是治療冠心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很多人對於心臟支架看法不一。有人疑惑、有人害怕,甚至很多人有排斥心理,覺得放了支架之後整個人都「廢」了,這些都是常見的關於心臟支架的一些誤區,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聊聊心臟支架的那些事。
  • 50歲男子心梗去世,醫生忠告:飯後2件事做太多,心臟負擔不起
    導語:心臟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血液的供應者,人體的正常運轉需要心臟提供不斷的血液供給,當我們的心臟出現病變的時候,會帶來很多併發症,心梗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那麼我們如何在生活中預防心梗的出現,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88歲老人心梗後心臟破了個大洞 協和深圳醫院創造生命奇蹟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向雨航 唐方方 88歲高齡的林奶奶(化名)因急性心梗被送入院,急診手術成功打通梗塞血管後,又並發了室間隔穿孔,心臟破了個8mm的大洞。
  • 70歲老人騎車突發心梗 醫生按壓心臟救命
    16日中午,在哈爾濱市道裏區工部街76號附近,一名七旬老人騎車時突發心梗,生命危在旦夕。距事發地點約20米的工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迅速趕來,經過19分鐘持續搶救,老人被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記者親歷了這場生死救援。記者了解到,目前老人已接受心臟支架手術,並在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 關注「1120全國心梗救治日」 安全出行從關愛心臟健康開始
    關注「1120全國心梗救治日」 安全出行從關愛心臟健康開始 時間: 2020-11-19 15:3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蔡欣妍 廈大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籤訂黨建共建協議,全市4萬名一線公共運輸領域從業者將接受心臟急救培訓,保駕市民安全出行 摘要:   廈大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籤訂黨建共建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