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開心!黃了,黃了!

2021-01-19 瀟湘晨報

故園應露白

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

天清一雁聞

今日21時30分

我們在涼風習習中

迎來秋分節氣

這一天

太陽達到黃經180°

陰陽相半,晝夜均長

寒暑平分,故名「秋分」

「一場秋雨一場寒

十場秋雨好穿棉」

秋分過後,北半球晝短夜長

陽光隨之衰微

秋寒一天增一分

小蟲子開始封實巢穴

以避寒氣侵入

大雁等候鳥則成群結隊

從塞北飛往江南

秋天,是怡人的季節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昔日翠綠的枝椏

就要被紅黃覆蓋

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

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瓜果飄香,稻穀歸倉

正如民諺所說

「一年辛勤在於秋,糧不入屋不算收」

「中國農民豐收節」

也在秋分日

在東營的豐收節裡

我們能看到豐收的盛景

一派熱鬧的豐收景象

那是對過往辛勤付出

最好的報答

秋天,還是大快朵頤的季節

東營的黃河大閘蟹

「秋風起,蟹腳癢」

秋分時節,最宜吃蟹

此時肉厚肥嫩,味美色香

但螃蟹性寒,食用注意適量

秋分過後,秋意更濃

碧空清徹,萬裡無雲

幾縷清風,處處閒適

此時不妨靜一靜,停一停

在明媚的秋光中

喝一杯茶,讀一本書

感悟多彩生活

觀賞最美人間

金秋時節

願你我都能在豐收的喜悅中

汲取勇往直前的力量

不負時光,不負自己

關注「東營水文」微信公眾號

實時了解東營雨水情

獲取更多水文知識

【來源:東營水文】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日秋分: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今日秋分 草木染黃,雁字橫秋。 《春秋繁露》記載: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
  • 今日秋分
    每年9月23日前後,太陽達到黃經180度時為「秋分」節氣開始。「分」就是半,「秋分」就是秋季90天中的中分點。「秋分」時,陽光幾乎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宋·劉攽秋分當月半,望魄復宵中。難得良辰並,仍將吉戊同。高樓連卜夜,濁酒任治聾。注想乘槎客,何如擊壤翁。秋分後頓悽冷有感宋·陸遊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 二十四節氣:今日秋分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今日21時30分我們在涼風習習中迎來秋分節氣這一天太陽達到黃經180°陰陽相半,晝夜均長寒暑平分,故名「秋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過後,北半球晝短夜長陽光隨之衰微秋寒一天增一分小蟲子開始封實巢穴以避寒氣侵入大雁等候鳥則成群結隊
  • 節氣:今日秋分,就在21時30分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今日21時30分我們在涼風習習中迎來秋分節氣這一天太陽達到黃經180°>陰陽相半,晝夜均長寒暑平分,故名「秋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過後,北半球晝短夜長陽光隨之衰微秋寒一天增一分
  • 今日秋分,欣賞十首與秋分有關的詩,你喜歡古人筆下的金秋嗎?
    今日秋分,從今天開始氣溫將逐漸下降,晝夜溫差也將逐漸加大,秋高氣爽的天氣終於要到了。從春之盎然到夏至繁茂,再到秋天之收穫,感受自然這一變化過程,體驗美好生活。今天,在秋分之際,我們一起欣賞古代詩人眼中的秋天,一起感受2020年這濃濃的秋意吧!
  • 今日秋分丨莫負好時光
    風起白蘋初日晚,霜雕紅葉欲秋分。今天21點31分迎來了秋分節氣晝夜均長,寒暑平分今年秋分也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此刻許多農家人仍忙碌在金黃的田野裡祝賀你們的豐收《中秋對月》——(唐)李頻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
  • 今日秋分 | 登高,望遠.一年最美時!
    秋分特點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後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裡,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
  • 今日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分」即為「半」,此時,全球晝夜等長。古籍《春秋繁露》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天高,雲淡,氣淨,風輕,是一個浪漫的節氣。仲秋時節,秋高氣爽,一樹樹的黃葉隨風搖曳,給這個開闊的季節增添了許多的詩意。殘暑終,晝夜平。草木染黃,雁字橫秋。此時的鄉間,梨柿荸薺,百果收倉。滿樹石榴一夕熟,山間野柿一朝紅。
  • 秋分,賞秋!
    齊白石 秋紅秋分後頓悽冷有感宋·陸遊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況我老當逝,且復小彷徉。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謝稚柳 秋紅秋分後頓悽冷有感宋·陸遊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況我老當逝,且復小彷徉。
  • 秋分說說朋友圈心情唯美句子 關於秋分節氣詩詞詩句
    秋分說說朋友圈心情唯美句子  北京時間9月23日9時54分迎來「秋分」節氣,意味正式進入秋季。秋分你好。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想和你一起去郊遊。  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注意保暖秋衣。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從今天起晝漸短,夜漸長,漸長的夜,越來越寒冷,而我們對生活的愛依舊熱烈。  今日秋分,想你的夜漸漸變長。
  • 今日秋分: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作者:上官雲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9月23日9時54分農曆八月十四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
  • 恰今日,正秋分:一半月色,一半秋光
    今日秋分,秋已過半。此刻,想起兒時的秋分,奶奶會喃喃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天氣一夜比一夜冷了,要加衣囉。」那時候的我很好奇於晝夜平分的說法,總想今夜不睡覺,看看是不是真的晝夜平分了,很可惜,每次總是以我困極酣眠而告終。
  • 「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秋分時節,邂逅最美秋分古詩詞
    四季輪迴到秋分,日夜平分一樣長。秋分來了,一夜更比一夜涼。今日秋分,恰好適合思念,在涼爽的秋夜,詩人們多賦詩以寄思念……十首秋分詩詞,窺見古人的秋分時節。▲秋分時節,詩人送友人回金山寺。金陵的山色裡,蟬鳴不已,似是嚮往著秋分。友人寺廟在洲島上,於是坐船歸去。夕陽隨著水岸消失,寺廟裡的磬聲越過潮水傳到耳中。可以想見,林下,映著月光,香爐正在焚燒。
  • 今日秋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些知識點一定要講給孩子聽
    今日秋分九月二十二日Autumnal Equinox她來了!她來了!秋分帶著豐收一起來了!春種一顆子,秋收萬粒糧,當秋分遇上「豐收節」一個年輕的節日,一份古老的傳承,碰撞出全新的精彩!秋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每年9月23日左右,太陽達到黃經180度時為「秋分」開始,「分」就是半,「秋分」就是秋季九十天中的中分點。
  • 今日秋分!一年中最特別的日子來了!這些事情你必須注意……
    這兩天的天氣真正讓人感受到了秋高氣爽早晚出門都感覺涼颼颼~而標誌著真正入秋的日子來了今日秋分秋分的「分」字其實代表「平分」秋分的字面意思就是——秋季中間,晝夜等長,平分晝夜!秋分開始進入「一天冷一點」的節奏是正式進入秋天的標誌~外文名:Autumn Equinox氣候特點: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逐日下降代表寓意:表示秋季中間,晝夜等長
  • 今日秋分丨2017年,僅剩99天!
    ——秋分。秋分,「分」即為「半」,此時,全球晝夜等長。古籍《春秋繁露》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時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裡,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正是美好宜人的時節。
  • 今日秋分,還要降溫!
    9月22日:中雨 氣溫 17~22℃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今日是農曆秋分節氣俗話說:「秋分夜夜涼」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以後開始移向南半球天氣逐漸轉涼進來連日降雨的勢頭未減隨著秋分的到來
  • 最美秋分詩詞: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
    今日是秋分時節,而秋分過後不久,便到中秋。在這個金秋時節,我們一起鑑賞最美秋分的詩詞吧!《秋風詞》唐代·李白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當真是借這秋風,盡訴聲聲相思之情~《夜喜賀蘭三見訪》唐代·賈島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 秋分丨半個秋天最宜賞,一輪明月好還鄉
    秋分 · 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秋分,晝夜均而寒暑平,三秋已過半此時陰陽相半,秋色平分,不冷也不暖這是一年裡最宜人的季節,不僅時臨中秋而且金風送爽,菊黃蟹兒肥,丹桂正飄香遠望山間田野,稻香盎然,籬前黃菊開得一團喜氣,丹桂靜靜地越過屋簷,探出一縷縷金色的幽香,秋風吹拂,仿佛聞見一絲絲若有若無的甜蜜香氣:菊黃桂香蟹兒肥,人間美味皆在手秋分時節,草木零落,唯有菊花黃得清麗,花瓣層層疊疊在陽光下舒展開來,綻放出秋天最美的顏色。
  • 秋分時節桂香濃
    原創 平叔 平叔閒譚秋分時節桂花香作者 ▏平叔今日,早醒,知道已是秋分時節,心裡念叨一句,真正的秋天來臨了。開在唐詩宋詞裡最多的花,無疑就是桂花了,「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桂花的花季就在秋分的前後,秋分到,桂花開,清可絕塵,濃能遠溢。桂花的花瓣是那樣地小,但它無窮的數量,染成香風,匯成香海。花大不香,花小香濃,這是自然的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