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花26800讓孩子學蒙眼識字:父母不是傻,而是太焦慮了

2020-12-26 騰訊網

最近看到一則視頻中,一個9歲的女孩,蒙著雙眼用手摸了一下卡片,立馬說出卡片上的圖案是「企鵝」。

坐在女孩對面的女人,把卡片翻了個面,並且對女孩說:「用手背來!」女孩乖巧地用手背摸了一下卡片,然後輕鬆地說出圖案是「鯨」。

甚至女孩能夠拿著卡片在頭髮上摩擦一下,在大腿上觸碰一下,就準確地說出卡片上分別是「鸚鵡」和「老鷹」。

這也太神奇了吧?不過這並不是某個魔術表演的現場,而是山東煙臺一個全腦開發培訓班的教學場景,號稱7天時間就能學到這項「蒙眼識字」的本領。

這個女孩的父母特意花了26800元的高價讓她來學習,女孩的媽媽驕傲地表示,現在蒙著眼能讀課文,能摸字能摸色卡呢。

女孩還煞有其事地介紹說:「先戴上眼罩,想像面前有一個大大的圓圈,就是小天眼,小天眼變大變大變大,一直看著你,你就通過這個小天眼,像放大鏡一樣看東西。」

確定這世上真的有「天眼」嗎?然而在女孩表演的時候,一旦有人用手擋在她的面前,她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最後女孩才說出,眼罩下面有一個放鼻子的孔,可以從這個孔看得到字,所謂的特異功能原來是培訓班聯合女孩一起騙父母玩呢!

有網友犀利評論說:「智商稅夠高!」真的是父母有錢沒地兒花了嗎?還不是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情給蒙蔽了雙眼了嗎?

畢竟只要能夠讓孩子快人一步,父母花點錢算什麼呀?與其說父母們傻,不如說他們因為焦慮而失去了理智!

【1】

父母都交過哪些智商稅?

大部分理智尚存的父母都知道,讓孩子學「蒙眼識字」純屬無用功,畢竟孩子考試的時候,又不會被蒙上雙眼。

但是有些父母對「開發大腦」的課程宣傳卻毫無抵抗力,有一位當老師的網友爆料說:

真的就有家長相信這些東西,我們班兩個學生周末回家不寫作業,原來是去學開發大腦課程,沒時間寫作業。

而這其中最經典的就是「量子波動速讀」了,孩子手裡拿著一本厚厚的書,然後「譁啦譁啦」地翻頁,號稱十分鐘內能看完一本書。

這種打著聯結宇宙超能力旗號的培訓班,居然有大把的父母,爭先恐後地把孩子送進去,怎麼看都覺得無比滑稽呀!

有人曾總結過,還有「左右腦」開發術、「一目十行」超級記憶術、珠心算練習術等一共十種騙局,是父母們防不勝防的。

說到珠心算,我需要坦白的是,在兒子4周歲的時候,我也曾送他學了兩年的珠心算,一直到上小學以後才停止。

記得當初是被宣傳頁上的「提升孩子計算能力」的標語打動了,於是帶著兒子去試聽,兒子居然很喜歡,我就順水推舟讓兒子學了起來。

可是兒子很快就不想繼續學了,因為要背很多的口訣,兒子不想背,還被我訓斥過好幾次,才哭哭啼啼地繼續學的。

就這樣學了兩年,我發現兒子的計算能力並沒有多大的提高,問他簡單的兩位數計算題,吭哧吭哧半天也說不出答案來。

斯坦福的兩位教授專門有個NSF課題來研究珠心算,他們經過三年跟蹤研究發現:

你原有的智力決定了你珠心算的能力。珠心算除了能讓你算得更快之外,並沒有什麼別的提高記憶力、提高智力的作用。

現在想來,當時的我也是太焦慮了,兒子還沒有上小學呢,怎麼就認為他需要提高計算能力了呢?

父母們一旦為了孩子陷入某種焦慮情緒中,就真的容易智商下降,而被各種忽悠,花了錢不說,還讓孩子遭受了不必要的折騰呀!

【2】

父母焦慮的根源是什麼?

前一段時間,高考分數出爐,南京一中門口聚集大量高一高二學生家長,手中舉著「一中不行」和「校長下課」的紙牌討要說法。

原來作為南京第一梯隊的一中,當年中考錄取分數比二十九中高了42分,現在高考400分以上學生數卻只有20人,比二十九中少了48人。

父母們不能接受孩子高分進入一流高中,高考卻連縣中都考不過,所謂的素質教育在應試教育面前,根本不堪一擊,才會引發父母們如此大的怨憤。

說到底,無論是想盡各種辦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還是為了高考成績,寧願孩子陷入「刷題模式」的學習氛圍中,父母焦慮的根源就是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

在《2019年中國家長焦慮白皮書》中,「非常焦慮」和「比較焦慮」的父母佔比分別是16.4%和46.5%,而「一般焦慮」的還有28.6%。

孩子就是父母焦慮的製造者,而父母關注度最高,並且普遍覺得焦慮的3個方面分別是:孩子獨立能力/生活習慣(64.7%)、孩子學習/教育(61.8%)、孩子心理/情緒管理(60.8%)。

而在「孩子學習/教育」方面,父母最焦慮的就是「學業成績」(32.2%),並且孩子越大,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關注度越高。

畢竟孩子在6周歲進入小學以後,經過漫長的12年的學習生活,高考將決定孩子能考上什麼樣的大學,更是直接關係到孩子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但凡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別說讓孩子學習各種「旁門左道」了,甚至有父母不顧孩子身體健康,居然給孩子吃藥。

一名高三女生,因為高考前沒有辦法靜心做題,媽媽挖空心思買「聰明」回來,讓女生每天早晚各吃一顆。

女生的成績居然真的提升到班級前十名,然而女生卻對藥物產生依賴心理,一旦停藥就會產生睡眠障礙,而且脾氣變得火爆。

這種所謂的「聰明」,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可以促進腦內的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長期服用容易產生上癮性行為。

這麼觸目驚心的案例,也是提醒父母們,哪怕再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也不能拿孩子的身體開玩笑,畢竟身體遠比成績更重要呀!

【3】

父母放下焦慮,孩子才能做自己。

每年的高考結束,各地的高考狀元相繼出爐,父母們最關心的就是,這些「別人家的孩子」平時到底是怎麼學習的?

今年湖北省的高考狀元唐楚玥,考出了空前絕後的725分,比總分只少了25分,而且比第二名整整多出了16分。

唐楚玥並不是多聰明的孩子,但是學習非常踏實,她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備考方法: 歸納整理、發現問題、不懂要問、勞逸結合、保持心態、樹立目標。

從唐楚玥的學習經歷能夠看得出來,只要孩子腳踏實地地認真學,即使成不了狀元,未來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再說了,每個孩子的天賦不一樣,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學習的能力,父母能夠接受孩子就是一個平凡的人,才能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

作家劉繼榮曾寫過一篇《坐在路邊鼓掌的人》的文章,文中寫到女兒的成績,一直排在班裡50名同學中的第23名。

作為一名中等生的父母,他們給女兒報過輔導班,買過各種資料,但是女兒的成績卻怎麼也提高不了,甚至因為趕作業得了重感冒引發了肺炎。

他們終於意識到女兒就是個普通孩子,卻沒想到女兒是全班同學最喜歡的孩子,因為她性格樂觀開朗,熱心幫助別人,守信用不愛生氣等等。

就連老師都對他們說,你的女兒雖然成績一般,但是為人實在是優秀啊!養出這樣的孩子,即使成績不太好,那又怎麼樣呢?

當父母能夠放下焦慮,讓孩子按照孩子的意願去長大,那麼不僅能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更是給孩子充足的成長空間啊!

相關焦點

  • 耳朵辨色、蒙眼識字……孩子變「神童」?一張紙揭穿「超能力」!
    蒙眼識字、耳朵辨色、兩天背完初中三年課程……聽起來如此違反常理偏偏很多家長深信不疑前提是你必須要上「全腦開發」培訓課10天交5萬塊培訓費不僅可以給孩子「開天眼」還能輕鬆擁有「最強大腦」統統變成小超人!怎麼樣?
  • 開發「超感知力」實現「蒙眼識字」?
    「讓你的孩子實現『蒙眼識字』『閃電閱讀』『過目不忘』。」    記者在山西多地採訪發現,一種打著「全腦開發」旗號的培訓班,陸續在暑假來臨前後恢復營業。培訓方聲稱,其課程基於量子力學理論,能讓孩子「蒙眼識字、過目不忘」。因此,儘管收費動輒上萬,這類培訓班仍受到眾多家長追捧。「全腦開發」真有那麼神奇嗎?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神奇」耳機可以開發右腦蒙眼識字 ?
    王女士說,用這個耳機,孩子先聽,躺在一個躺椅上,聽50分鐘,聽完之後有的孩子就睡著了,有的孩子沒有睡起來以後,就開始給他們上超五感的課程,就是所謂的蒙眼識字,蒙眼是卡片,聽完耳機立馬上這個,還有一種就是上記憶課,比如兩分鐘五分鐘記憶無規則的詞組,正背倒背抽背,有的孩子能說對。
  • 培訓班稱能幫孩子「開天眼」詐騙:10萬學蒙眼識字
    蒙眼?要偷看的  疑點:如何「蒙眼識字」?「要斜起來看,透過縫隙。老師要我們守住這個秘密。」  一年之後,家人想看看孩子學習的效果,便讓豆豆現場演示。「孩子總是隔著眼罩,斜著眼睛看,可是看了半天,孩子也沒能說出卡片的顏色和上面的信息。」這時,陳萍一家人才恍然大悟。
  • 走進全腦開發課程,揭開神秘面紗:孩子為什麼會「蒙眼識字」呢?
    經常聽到有人說「孩子怎麼可能會蒙眼識字呢?肯定是騙人的!!」「孩子在眼罩後面偷看」這些話語是不是特別耳熟?在全腦開發HSP高感訓練中,離不開「蒙眼識字」這個話題,那麼今天我們來一探究竟。因為這裡「好賺錢」,我見過很多朋友半路出家,花了十二萬,四十萬,甚至六十萬來學習HSP開發的技術,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有學會,或者只是學會了一點皮毛,就開始去做培訓,把蒙眼識字等HSP能力吹噓上了天,好像通過幾天這樣的培訓就能夠出來一個天才。
  • 7天速成蒙眼識字?!家長花2萬給孩子「開天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煙臺有位9歲女孩自稱有「天眼」,能「蒙眼識字」。視頻中,一位小女孩戴著黑色眼罩,用身體的一個部位和卡片摩擦幾下,就能準確地說出卡片上的內容。專家:蒙眼識字 與「成像」原理相悖一個九歲的女孩,竟然告訴我們她有「小天眼」,即便是蒙住眼睛,也可以用這個「小天眼」來看書。這世上難道還真有天眼的存在?眼見為實,小茹向記者進行了展示。
  • 量子速讀、腦波耳機、蒙眼識字…偽科學教育騙局為何屢禁不止?|...
    「這是物理學的量子糾纏,還有光的粒波二象性,因為這個很專業,所以我們不太跟家長說。」一位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表示,說話間露出連自己都難以相信的尷尬笑容。三、培訓兩天即可「蒙眼識字,過目不忘」,學費要交1.9萬元上述案例並不只是發生在過去,時至今日,這類騙局依然大行其道。今年8月,暑期在即,山西多地出現類似的培訓機構,打著「全腦開發」的旗號在招搖過市,家長趨之若鶩。據新華社記者報導,該機構在太原,機構名稱為「道蒙開智」。
  • 量子速讀、腦波耳機、蒙眼識字……偽科學教育騙局為何屢禁不止?
    「這是物理學的量子糾纏,還有光的粒波二象性,因為這個很專業,所以我們不太跟家長說。」一位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表示,說話間露出連自己都難以相信的尷尬笑容。今年1月中旬,教育部通報了「量子波動速讀」相關培訓機構的處理結果,5家機構或被約談或被取締關停。監管控制了亂象的出現頻次,卻無法完全抑制這類現象的滋生。
  • 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認字1000並不難!這3個方法父母快收藏
    相信有許多父母會因為孩子的識字量過少,而陷入到一種焦慮的情緒當中。別家的孩子都能自己捧起一本書慢慢讀了,自家孩子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讓他安安靜靜地看書了。這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白白地讓孩子錯失了認字的好機會。
  • 小學生用第一份工資請父母吃飯:孩子掙錢是給父母花的
    小學生用第一份工資請父母吃飯:孩子掙錢是給父母花的每個孩子都有著一顆感恩的心,對於父母,都是千恩萬謝的感謝,對於父母來說,女兒都是他們心中的小棉襖,只想把女兒抱在懷裡,融化在心裡。7月15日,小女孩請父母去餐廳吃飯,她留著這180塊錢,並沒有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只是想著能請父母去吃一頓火鍋,結帳的時候,總共花了173塊錢,她的父親問他心疼不,小女孩說:「不心疼,掙錢就是給你們花的」,讓我們瞬間淚目。小女孩真的是父母心中的小棉襖,在如此的年齡下,竟然懂得如何去感恩,她的心裡只有親人,讓親人快樂幸福是她最大的開心,讓人無比的佩服。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一位寶媽霸氣回懟,父母值得深思
    每一個對父母在孩子還沒有出生之前,都想讓孩子只要平安健康快樂成長就好,一定給孩子一個精彩,充滿歡笑的童年,一定不讓孩子像自己小時候一樣補課,「小夾板」一套上就是十幾年。可是等孩子出生以後,傳說中的:「中年焦慮」症相當嚴重,總是無情的打臉。
  • 5歲男孩識字3000:3個方法激活識字內驅力,你的孩子也能行
    為什麼有的孩子識字量驚人,有的孩子記了這個忘了那個?其實,識字量驚人的孩子也不是什麼「高智商」、「神童」,只是他們的父母把握住了孩子的識字內驅力,讓孩子對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越學越多也是自然的事情。
  • 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其實毫無意義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焦慮呢?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謬誤,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緊張、太累。試試看,能不能把你一顆焦慮的心輕輕地放下,去體會那種只用眼光欣賞,不去動手改造,只提供鼓勵和支持,不強加壓迫和重負的父母之愛。 雖然做父母的總是忍不住想像孩子的未來,但在無限多的可能性中,孩子到底會有怎樣的人生,是你無法決定的。
  • 小學生在三年級語文成績滑坡原因:不是三年級現象,而是家長太懶
    到了小學三年級,會有一個讓家長聞風焦慮的學習現象「三年級現象」。具體表現在:進入三年級,孩子突然學習不行了,牴觸學習,尤其是語文成績。明明在一二年級語文都能考95分以上,但是在三年級就滑落到了80分甚至是70分。不小心中了「三年級的坎兒」,家長都著急,到底怎麼才能避免三年級現象呢?
  • 李玫瑾:幾歲開始識字最好?牢記6個常識,學齡前識字1000不是夢
    李玫瑾曾表示過:孩子識字要牢記6個小常識,學齡前識字1000不是夢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於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
  • 細品《惡作劇之吻》袁湘琴這一生:她不是傻,而是太勇敢
    少年時看《惡作劇之吻》,一直以為袁湘琴真的是個傻姑娘。 如今再看,才終於理解了袁湘琴:其實,她不是傻,而是太勇敢。 袁湘琴一直運氣不好。
  • 孩子最佳「識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識字效果更好
    現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太焦慮了,就拿孩子識字這件事來說:過晚識字擔心孩子的識字量太少,被其它的同齡孩子落下;過早識字又擔心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被破壞,反而得不償失。到底讓孩子幾歲開始識字?這成為家長們的一大難題。
  • 如何教孩子識字?1500字是個坎!會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就夠了
    孩子始終是要上學的,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識字呢?又怎麼教孩子識字呢?很多家長一提到教孩子識字就會不自覺有點焦慮,甚至在老一輩眼中,孩子的早教,就是為了讓孩子提前識字和寫字。又不識字,又不會寫。這就是現實中,一部分家長對孩子識字態度的典型看法。其實,她不知道,從零開始教孩子識字,也是需要科學的操作方法的,不然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那麼,如何有效教孩子識字呢?其實,不用太焦慮,最實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引導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慢慢引導孩子過渡到識字階段。
  • 鄭希怡女兒上學種菜引熱議,7歲之前,該不該讓孩子學拼音識字?
    但尊重孩子的天性,本就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做的,過早給孩子施壓,無異於揠苗助長。為了給孩子們解壓,教育部一再強調「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但家長們的焦慮不減反增:幼兒園不教拼音、不練字,到了一年級跟不上怎麼辦?於是,各種培訓班就有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