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東送,南方電網超高壓鑄就深圳特區電力動脈

2020-12-18 人民資訊

40年間,中國南部一個小漁村發生巨變:荒涼灘涂崛起摩天大樓,寂寞海灣變身億萬「箱」田。這個地方,就是深圳。改革開放的如椽巨筆刻畫著深圳的騰飛歷程,電力作為重要的驅動力助推深圳經濟社會發展。

多年來,立足國家工作大局,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緊抓發展機遇,與特區同成長、共奮進,以電力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特區建設,奏響了先行示範的電力強音。由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所負責建設運維的西電東送兩大直流工程——貴廣二回直流工程、滇西北直流工程直接落點深圳,為特區建設源源不斷注入強勁的綠色動能,打通了深圳特區的電力動脈。

為深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寶安光明白花洞±500千伏換流站工程進入收尾階段,計劃今年投產300萬千瓦。據了解,該站是黔電送粵的第二條直流大通道,全長1225公裡,輸送容量為雙極300萬千瓦……」這則報導,將2007年那一重要時刻重現在人們面前。

晚霞襯託下的寶安站

彼時,在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的千山萬壑中,國家重點工程、「十一五」西電東送重點電網建設工程——±500千伏貴廣二回直流輸電線路,正從黔西南興仁縣境內的換流站出發,將「黔電」送抵深圳,開啟「西電」歷史。

這是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輸電線路,也是一條具有特殊意義的空中電力「高速公路」。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後,在經濟建設、城市基建、工業發展等方面按下快進鍵,供用電量隨之大幅增加,年供、用電量增幅均在60%以上。電力供應不足,成為鵬城展翅的掣肘因素之一。貴廣二回直流輸電工程作為南方電網「十一五」西電東送骨幹項目,將貴州的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深圳,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深圳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貴廣二回直流輸電工程的建成投運,使西電東送又上了一個大的臺階,對於進一步深化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保證廣東特別是深圳等負荷中心區域的電力供應,促進貴州建設能源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截至2020年,貴廣二回直流工程已安全運行13年,累計送電量達到2031億千瓦時,相當於為深圳地區減少燃煤0.5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1.4億噸。2019年,該直流年送電量194.6億千瓦時,佔深圳全市年用電量約18%。

13年來,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持續開展作業標準化建設、基於風險分析的設備運維、設備隱患整治,創新開展運維一體化試點等基礎工作,有力保障了直流工程長周期大負荷安全穩定運行,通道年均利用小時數約5050小時。

以清潔電力貢獻「深圳藍」

在深圳市寶安區,有一個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小的交直流合建特高壓換流站——東方換流站。東方換流站是滇西北直流工程的受端站。該工程是西電東送首條落點深圳的特高壓直流工程,也是南方電網西電東送第三條特高壓直流通道。直流線路全長約1953千米,額定電壓±800千伏,輸送容量500萬千瓦,創下了當時多項「南網之最」——是南方電網建設史上地理跨度最大、外部協調最難、工期要求最緊的特高壓直流項目,送端的新松換流站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抗震等級最高的特高壓換流站:位於海拔2328米,抗震烈度設防9級。線路跨越了3600米海拔,堪稱同類工程中世界最高。

滇西北直流工程西起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崇山峻岭中的一條條銀線宛如飛龍在天,連貫東西,將清潔電力輸送到2000公裡外的深圳,為東西部區域協調發展架設起牢固的空中走廊,為珠三角的經濟社會輸送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也為生機勃發的深圳送去風清氣朗的一片蔚藍。

以滇西北直流工程建成投運為標誌,中國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經歷了外方主導、外方參與到中方主導的過程。隨著自主研發能力的持續增強,我國逐漸掌握了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和核心設備的研製。如今,包括換流變壓器、換流閥在內,滇西北直流工程的核心設備全部實現了國產化。作為反映直流輸電系統運行狀況的核心指標,滇西北直流工程的能量可用率在2019年達到了百分之百。

作為落實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12條重點輸電通道之一,滇西北直流工程每年新增西電東送能力500萬千瓦,每年向深圳輸送電量約200億千瓦時,約佔深圳年用電量的四分之一。清潔電能以硬核之力守護「深圳藍」,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為深圳連續7年進入全國空氣品質前10名做出了巨大貢獻。

助力特區建設獲高度認可

2018年,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舉辦了「大潮起珠江——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成為深圳市民和來深遊客重要的打卡點。在這個展覽中,南方電網的西電東送等代表工程作為電力建設的重要篇章呈現在公眾面前。

以「深圳速度」發展的超高壓、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上述兩項工程中得以展現。

2007年投產的±500千伏貴廣二回,是國家第一項直流自主化依託工程,實現了國家確定的綜合自主化率70%以上的目標,標誌著我國電力行業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

而2018年投產的滇西北特高壓直流工程,不但在電壓等級上實現了從500千伏到800千伏的階躍,還全面實現了設備綜合國產化率100%,再次擦亮了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這張「國家名片」。

40年來,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讓中國直流輸電技術實現從零起步到完全掌握核心技術的跨越,攻克了特大電流下的絕緣特性、電磁環境、設備研製、試驗技術等世界級難題。

領跑全球的先進技術,讓澎湃的西電為深圳人民送去了福祉,助力了雙區發展——僅2019年,深圳便通過西電東送通道,接收清潔能源電量達717億度,佔全年供電量的75%以上,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萬噸,相當於減少2159萬輛燃油汽車的排放量。2019年,深圳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達到68.8%,萬元GDP電耗由2010年的635.8度降至約339度。

四十年開拓實幹,砥礪奮進,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為經濟社會運行貢獻澎湃動力,為深圳特區發展提供了強大引擎。遠方,西電東送的銀色導線在陽光下舒展,導線的長度突破了人們的視野,從深圳輝煌的昨天延伸到了更美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許繼集團|重組|許繼電氣|電力|國家電網|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
    記者 | 席菁華編輯 |1兩大電力設備巨頭許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許繼集團)和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西電集團),正籌劃戰略性重組。12月23日晚間,許繼電氣(000400.SZ)和中國西電(601179.SH)同時公告了上述消息。
  • 一線澤被南大地:西電東送再添「大動脈」普惠東西部
    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這為能源電力提出了更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西電東送南通道從雲貴高原穿廣西腹地達廣東沿海,跨崇山峻岭,越2000公裡之遙。西電東送始終確保了廣東、廣西的電力供應,有力支持了東部經濟發展。
  • 深圳12月最高電力負荷增長2.92%
    原標題:深圳12月最高電力負荷增長2.92%   昨日,記者從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獲悉,截至12月20日,深圳12月份最高負荷達1280.16萬千瓦,
  • 服務西電東送戰略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
    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召開。據了解,今日開工建設的白鶴灘—江蘇工程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促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清潔能源項目,也是國家電網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又一創新型工程。
  • 西電東送:雅中至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加緊施工
    近日,四川雅中至江西南昌±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湖南段)在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加緊施工。雅中至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國家電網服務「西電東送」能源戰略、保障西部水電消納、滿足中東部地區綠色發展需求的重大輸電項目,該工程起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雅中換流站,途經5省,落點為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南昌換流站。
  • 南網西電東送電量連續九年創歷史新高
    南網西電東送電量連續九年創歷史新高金羊網  作者:程行歡  2020-12-23 南方電網2020年西電東送電量超過2265億千瓦時,
  • 寧夏去年「西電東送」近800億度 成全國唯一外送超內供省區
    銀川東換流站(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央廣網銀川1月7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7日從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獲悉,寧夏電網去年累計外送電量793億多度,同比增長19%,首超區內703億度用電量,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外送電量大於內供的省級電網。
  • 湖北西電東送通道擴容 荊門—武漢特高壓工程獲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1月4日從國網湖北電力獲悉,省發改委印發《關於荊門—武漢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核准的批覆》,標誌著該工程即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荊門—武漢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途經荊門、天門、孝感、武漢、黃岡市,投資約65億元。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1000千伏武漢變電站、擴建1000千伏荊門變電站、建設雙回1000千伏線路238公裡。該線路投運後,將大大提高湖北省西電東送通道送電能力,為陝北至武漢特高壓直流工程達到額定功率運行奠定基礎。
  • 記者親歷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國企開放日」
    7月2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國企開放日」活動在廣州電力展示館拉開帷幕。該活動以「光耀文明 能動灣區——新基建 新能源 新生活 新未來」為主題,通過「線下開放日」「線上雲體驗」兩個維度,多元展現了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在加速新基建、聚焦新能源、服務新生活、面向新未來等方面的履責成果。
  • 南方區域電力交易機構2020年一季度工作例會:促進南方區域統一電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4月20日,南方區域電力交易機構2020年一季度工作例會以視頻形式召開。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勉榮出席會議並講話,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鐘聲主持會議,南方區域各省區電力交易中心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並作交流發言。
  • 你好,「圖·像」裡的南方電網
    (朱甸 周東興)▲● 南方電網西電東送通道從「八交八直」發展為「八交十一直」主網架結構,最大送電能力達到5800萬千瓦,西電東送累計電量達1.07萬億千瓦時,西電送廣東電量約佔廣東用電量的1/3。● 廣東、廣西、雲南和貴州各自形成堅強的500千伏電網,建成海南聯網二回工程,海南電力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首次實現雲南清潔水電送電海南。
  • 十三五成就丨浙江電力鑄就電力能源大動脈
    浙江電力鑄就電力能源大動脈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張正華  鐵塔巍巍入雲端,銀線條條通天塹。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電網建設上新階,開拓電網發展新局面。  建成特高壓骨幹網架  浙江是經濟大省,但一次能源供給率不足5%,能源供給對外依賴程度高。  2016年8月,±800千伏靈紹特高壓直流工程建成投運。
  • 青電入豫工程正式啟動送電 西電東送又添新通道
    青電入豫工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清潔能源更好造福人民重大要求的實際行動,是推進「西電東送」能源戰略和西部大開發國家戰略實施的標誌性工程,對於推動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實現大別山革命老區「兩個更好」目標影響深遠,對於當前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保」重大要求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服務西電東送戰略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召開。(來源:企業供圖) 據了解,今日開工建設的白鶴灘—江蘇工程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促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清潔能源項目,也是國家電網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又一創新型工程。 項目工程工程起於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止於江蘇省蘇州常熟市,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5省(市),線路全長2087公裡,新建白鶴灘、虞城2座換流站。
  • 西電東送不可持續?杜祥琬院士劉吉臻院士說可以東電西送!
    據劉吉臻測算,如果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國電力系統需再增加60億千瓦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風光」隨機性、波動性的特性不變,電力系統能否穩定提供電能?屆時用電成本多少?以德國為例,2019年,德國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超過40%,10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其電價是10年前的1.5倍。
  • 國家電網主輔分離重大進展:許繼、平高「轉嫁」中國西電集團
    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獲悉,12月23日,國家電網旗下上市公司許繼電氣(SZ:000400)和平高電氣(SH:600312)分別發布公告稱:許繼集團和平高集團正在與中國西電集團籌劃戰略性重組,有關方案尚未確定,方案亦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批准。消息一出,引爆行業內外!國家電網邁出的主輔分離、退出傳統製造業的「一小步」,將是推動電力體制改革的「一大步」。
  • 中國西電集團和國家電網子企業籌劃重大重組 相關裝備製造資產或將...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殷高峰12月23日晚間,中國西電和寶光股份發布公告稱,接實際控制人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西電集團」)通知:中國西電集團正在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部分子企業籌劃戰略性重組
  • 廣州電力網上展示館上線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丹)2019年9月,擁有80多年歷史的老建築「華安樓」被活化成「廣州電力展示館」對外開放。今年12月11日,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又上線了廣州電力網上展示館。藉助720度虛擬全景視覺與VR等數位化技術,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暢遊」這座「電力祖屋」,學習電力知識,感受廣州這座千年商都背後波瀾壯闊的百年電力史。廣州電力網上展示館還原了歷史建築華安樓。通訊員供圖 數位化技術將電力祖屋「搬上網」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泰康路162號的華安樓,被譽為「廣州電力祖屋」。
  • 什麼是「獲得電力」?一首rap告訴你!
    封面故事什麼是「獲得電力」?電網小哥哥小姐姐rap給你聽!提升「獲得電力」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到底能為客戶帶來什麼呢?讓南方電網廣東中山供電局小夥伴們用自編自導自演的《獲得電力》MV來告訴你!看看這顏值擔當的電力小哥哥小姐姐們,演唱跳rap樣樣行,你,get到了嗎?
  • 西電東送再續新篇 500千伏梨阿線投運
    11月11日凌晨4時11分,南方電網公司「十二五」期間西電東送重點工程——雲南金沙江中遊電站送電廣西直流輸電工程(金中直流工程)的送電端配套工程:連接麗江梨園水電站和阿海水電站的500千伏梨阿線路工程順利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