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間,中國南部一個小漁村發生巨變:荒涼灘涂崛起摩天大樓,寂寞海灣變身億萬「箱」田。這個地方,就是深圳。改革開放的如椽巨筆刻畫著深圳的騰飛歷程,電力作為重要的驅動力助推深圳經濟社會發展。
多年來,立足國家工作大局,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緊抓發展機遇,與特區同成長、共奮進,以電力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特區建設,奏響了先行示範的電力強音。由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所負責建設運維的西電東送兩大直流工程——貴廣二回直流工程、滇西北直流工程直接落點深圳,為特區建設源源不斷注入強勁的綠色動能,打通了深圳特區的電力動脈。
為深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寶安光明白花洞±500千伏換流站工程進入收尾階段,計劃今年投產300萬千瓦。據了解,該站是黔電送粵的第二條直流大通道,全長1225公裡,輸送容量為雙極300萬千瓦……」這則報導,將2007年那一重要時刻重現在人們面前。
晚霞襯託下的寶安站
彼時,在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的千山萬壑中,國家重點工程、「十一五」西電東送重點電網建設工程——±500千伏貴廣二回直流輸電線路,正從黔西南興仁縣境內的換流站出發,將「黔電」送抵深圳,開啟「西電」歷史。
這是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輸電線路,也是一條具有特殊意義的空中電力「高速公路」。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後,在經濟建設、城市基建、工業發展等方面按下快進鍵,供用電量隨之大幅增加,年供、用電量增幅均在60%以上。電力供應不足,成為鵬城展翅的掣肘因素之一。貴廣二回直流輸電工程作為南方電網「十一五」西電東送骨幹項目,將貴州的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深圳,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深圳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貴廣二回直流輸電工程的建成投運,使西電東送又上了一個大的臺階,對於進一步深化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保證廣東特別是深圳等負荷中心區域的電力供應,促進貴州建設能源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截至2020年,貴廣二回直流工程已安全運行13年,累計送電量達到2031億千瓦時,相當於為深圳地區減少燃煤0.5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1.4億噸。2019年,該直流年送電量194.6億千瓦時,佔深圳全市年用電量約18%。
13年來,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持續開展作業標準化建設、基於風險分析的設備運維、設備隱患整治,創新開展運維一體化試點等基礎工作,有力保障了直流工程長周期大負荷安全穩定運行,通道年均利用小時數約5050小時。
以清潔電力貢獻「深圳藍」
在深圳市寶安區,有一個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小的交直流合建特高壓換流站——東方換流站。東方換流站是滇西北直流工程的受端站。該工程是西電東送首條落點深圳的特高壓直流工程,也是南方電網西電東送第三條特高壓直流通道。直流線路全長約1953千米,額定電壓±800千伏,輸送容量500萬千瓦,創下了當時多項「南網之最」——是南方電網建設史上地理跨度最大、外部協調最難、工期要求最緊的特高壓直流項目,送端的新松換流站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抗震等級最高的特高壓換流站:位於海拔2328米,抗震烈度設防9級。線路跨越了3600米海拔,堪稱同類工程中世界最高。
滇西北直流工程西起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崇山峻岭中的一條條銀線宛如飛龍在天,連貫東西,將清潔電力輸送到2000公裡外的深圳,為東西部區域協調發展架設起牢固的空中走廊,為珠三角的經濟社會輸送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也為生機勃發的深圳送去風清氣朗的一片蔚藍。
以滇西北直流工程建成投運為標誌,中國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經歷了外方主導、外方參與到中方主導的過程。隨著自主研發能力的持續增強,我國逐漸掌握了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和核心設備的研製。如今,包括換流變壓器、換流閥在內,滇西北直流工程的核心設備全部實現了國產化。作為反映直流輸電系統運行狀況的核心指標,滇西北直流工程的能量可用率在2019年達到了百分之百。
作為落實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12條重點輸電通道之一,滇西北直流工程每年新增西電東送能力500萬千瓦,每年向深圳輸送電量約200億千瓦時,約佔深圳年用電量的四分之一。清潔電能以硬核之力守護「深圳藍」,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為深圳連續7年進入全國空氣品質前10名做出了巨大貢獻。
助力特區建設獲高度認可
2018年,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舉辦了「大潮起珠江——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成為深圳市民和來深遊客重要的打卡點。在這個展覽中,南方電網的西電東送等代表工程作為電力建設的重要篇章呈現在公眾面前。
以「深圳速度」發展的超高壓、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上述兩項工程中得以展現。
2007年投產的±500千伏貴廣二回,是國家第一項直流自主化依託工程,實現了國家確定的綜合自主化率70%以上的目標,標誌著我國電力行業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
而2018年投產的滇西北特高壓直流工程,不但在電壓等級上實現了從500千伏到800千伏的階躍,還全面實現了設備綜合國產化率100%,再次擦亮了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這張「國家名片」。
40年來,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讓中國直流輸電技術實現從零起步到完全掌握核心技術的跨越,攻克了特大電流下的絕緣特性、電磁環境、設備研製、試驗技術等世界級難題。
領跑全球的先進技術,讓澎湃的西電為深圳人民送去了福祉,助力了雙區發展——僅2019年,深圳便通過西電東送通道,接收清潔能源電量達717億度,佔全年供電量的75%以上,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萬噸,相當於減少2159萬輛燃油汽車的排放量。2019年,深圳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達到68.8%,萬元GDP電耗由2010年的635.8度降至約339度。
四十年開拓實幹,砥礪奮進,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為經濟社會運行貢獻澎湃動力,為深圳特區發展提供了強大引擎。遠方,西電東送的銀色導線在陽光下舒展,導線的長度突破了人們的視野,從深圳輝煌的昨天延伸到了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