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西電東送戰略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

2020-12-27 國際在線

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召開。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優化電力生產和輸送通道布局」「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我國已向國際社會作出了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明確了我國能源轉型的方向。

據了解,今日開工建設的白鶴灘—江蘇工程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是促進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清潔能源項目,也是國家電網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又一創新型工程。

項目工程工程起於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止於江蘇省蘇州常熟市,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5省(市),線路全長2087公裡,新建白鶴灘、虞城2座換流站。工程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307億元,於2020年1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計劃於2022年建成投運。

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工程強化科技創新,以研發柔直+常規的混合級聯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發應用能夠快速實現毫秒級能量平衡的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將特高壓直流饋入由依賴電網轉變為支撐電網,緩解華東電網火電機組減少導致的電壓穩定壓力,提升了華東電網受電能力。

上述負責人指出,建設白鶴灘—江蘇工程對於優化能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綠色發展、引領技術創新等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一是推動四川水電大規模開發與外送。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金沙江幹流河段,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計劃於2022年全部建成投產,其中,左岸、右岸各建設8臺百萬千瓦級機組,分別送電江蘇、浙江。白鶴灘—江蘇工程建成後,可以保證白鶴灘水電站電力大規模外送,促進四川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助力西部經濟崛起。工程還可利用通道的夏季富餘送電容量,每年增送四川豐期富餘水電約40~60億千瓦時,極大緩解四川棄水問題。

二是有力保障江蘇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我國華東地區經濟發達,經濟總量大,用電基數大、比重高,未來新興戰略產業、新業態服務業將加快發展,加之人口向東部地區集聚,仍將是我國的負荷中心。白鶴灘—江蘇工程投運後,輸電能力達到800萬千瓦,可滿足江蘇當地經濟及負荷發展,該工程與華東已有特高壓工程配合,可充分發揮特高壓電網大容量、遠距離、低損耗優勢,提高江蘇清潔能源消納比重,增強電網水火互濟能力,有效緩解華東地區中長期電力供需矛盾。

三是中長期經濟效益顯著。根據投資估算,建設白鶴灘—江蘇工程,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增加輸變電裝備製造業產值約180億元,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約100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超過2萬個。

四是促進環境保護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目前,華東地區燃煤電廠分布密集,嚴重超出環境承載能力,按照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繼續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白鶴灘—江蘇工程投運後,每年輸送電力超過312億千瓦時,可使華東地區每年減少發電用煤14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542萬噸、二氧化硫25萬噸、氮氧化物22萬噸,顯著改善華東地區環境質量,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助力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許維娜)

相關焦點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服務西電東送戰略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召開。《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優化電力生產和輸送通道布局」「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我國已向國際社會作出了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明確了我國能源轉型的方向。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啟航
    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召開。
  •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建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建 發布日期:2020-12-11 07:45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12月10日,國家「西電東送」核心樞紐工程——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 問:從四川涼山到江蘇蘇州,最快可以怎麼去?
    千裡能源大動脈 綠色低碳促發展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召開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動員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能源轉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 這項電網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優化電力生產和輸送通道布局。」「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 西電東送,南方電網超高壓鑄就深圳特區電力動脈
    改革開放的如椽巨筆刻畫著深圳的騰飛歷程,電力作為重要的驅動力助推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多年來,立足國家工作大局,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緊抓發展機遇,與特區同成長、共奮進,以電力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特區建設,奏響了先行示範的電力強音。
  • 西電東送:雅中至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加緊施工
    近日,四川雅中至江西南昌±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湖南段)在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加緊施工。雅中至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國家電網服務「西電東送」能源戰略、保障西部水電消納、滿足中東部地區綠色發展需求的重大輸電項目,該工程起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雅中換流站,途經5省,落點為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南昌換流站。
  • 白鶴灘水電站外送方案再生變數
    為了讓白鶴灘水電站1600萬千瓦綠色電力「送得出、落得下」,國家能源局早在2018年9月就已發文明確了電站外送方案——建設兩條輸電能力均為800萬千瓦的特高壓直流線路,一條落點江蘇、一條落點浙江。但原計劃於2019年核准開工的兩條線路,至今仍未獲核准,讓這一「西電東送」國家戰略骨幹電源隨即蒙上「棄水」隱憂。變數不止於此。
  • 韓豐:解決不平衡問題 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
    電網作為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網絡和能源革命的中心環節,其高質量發展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至關重要。新形勢下的電網規劃,必須摒棄傳統「鋪攤子」式發展模式,精確定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問題為導向,解難題、補短板,「對症下藥」制定規劃,推動構建世界一流能源網際網路。
  • 西電東送不可持續?杜祥琬院士劉吉臻院士說可以東電西送!
    中央提出要實現我國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這不僅僅是一場能源革命,也是國家戰略,大家要真心實意理解和支持。 據了解,2019年,中國消費了全球1/2的煤炭,碳排放是佔了全球排放的1/3,總能源消耗佔了全球1/4。
  • 「過網費」之爭危及白鶴灘水電外送
    記者近日多方獲悉,白鶴灘水電站投資建設方三峽集團和項目所在地之一四川省日前先後上書國家能源局,陳請協調解決雙方分歧。焦點內容之一,正是備受關注的白鶴灘水電站外送方案。四川方面認為,在國家能源局已明確「統一接入四川電網」的背景下,電站理應採取「網對網」外送方式;三峽集團則堅持通過「點對網」的方式送電,拒絕接入四川電網。
  • 四川白鶴灘水電入蘇工程常州段正式開工
    11月19日上午,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新康村彩旗飄揚、掌聲雷動,隨著常州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一波一聲令下,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常州段正式開工,這標誌著常州從此步入特高壓時代。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起於四川省寧南縣,止於江蘇省常熟市,額定輸電能力800萬千瓦,線路長度2088千米,對滿足江蘇「十四五」電力供應、優化能源供應結構、緩解大氣汙染防治壓力具有重要意義。截至10月底,常州全社會用電量達425.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9%,工業用電量達321.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4%。
  • 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何時能追上進度?
    而同樣以白鶴灘為起點的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卻僅僅停留在工程項目規劃選址批前公示階段。國際能源網記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9月,國家能源局就已經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提到,為滿足白鶴灘水電站電力外送需要,規劃兩條±800千伏、輸電能力800萬千瓦的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一條落點江蘇蘇錫地區,一條落點浙江。
  • 碳中和+|西電東送不可持續,海電西送是未來
    西電東送,就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再加上傳統化石能源形成我們國家東中部地區主力電源的四點支撐格局。說風電、光伏、西電東送,現在又講氫能、儲能等等,這些都是好招,但是哪個是能解決好我們國家能源轉型最可倚重的重招、實招,所以這裡面我們提到海上風電,相比西電東送的局限性不可持續,海上風電我們有資源、離負荷中心比較近、不存在棄風的問題,我們建設海洋大國開發海洋資源路上寸土寸金,這樣講下來海上風電是很好的契機。
  • 青電入豫工程正式啟動送電 西電東送又添新通道
    青電入豫工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清潔能源更好造福人民重大要求的實際行動,是推進「西電東送」能源戰略和西部大開發國家戰略實施的標誌性工程,對於推動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實現大別山革命老區「兩個更好」目標影響深遠,對於當前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保」重大要求
  • 一線澤被南大地:西電東送再添「大動脈」普惠東西部
    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這為能源電力提出了更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西電東送南通道從雲貴高原穿廣西腹地達廣東沿海,跨崇山峻岭,越2000公裡之遙。西電東送始終確保了廣東、廣西的電力供應,有力支持了東部經濟發展。
  • 白鶴灘水電站洩洪洞工程完工
    這也是白鶴灘水電站首個完工的主體工程為明年「七一」首批機組發電和工程整體度汛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悉洩洪洞是水電工程中承擔洩洪任務的建築物白鶴灘水電站布置三條無壓洩洪洞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無壓洩洪洞群2米靠尺檢查不平整度小於3毫米的標準,實現了體型精準、平整光滑、無缺陷,養護狀態下呈現鏡面映射效果,在行業內被譽為「鏡面混凝土」,確保了洩洪建築物運行期安全,成為白鶴灘水電站世界一流精品工程的一張名片。
  • 南網西電東送電量連續九年創歷史新高
    南網西電東送電量連續九年創歷史新高金羊網  作者:程行歡  2020-12-23 南方電網2020年西電東送電量超過2265億千瓦時,
  • 寧夏去年「西電東送」近800億度 成全國唯一外送超內供省區
    銀川東換流站(央廣網記者 廉軍 攝)央廣網銀川1月7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7日從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獲悉,寧夏電網去年累計外送電量793億多度,同比增長19%,首超區內703億度用電量,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外送電量大於內供的省級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