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新康村彩旗飄揚、掌聲雷動,隨著常州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一波一聲令下,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常州段正式開工,這標誌著常州從此步入特高壓時代。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起於四川省寧南縣,止於江蘇省常熟市,額定輸電能力800萬千瓦,線路長度2088千米,對滿足江蘇「十四五」電力供應、優化能源供應結構、緩解大氣汙染防治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10月底,常州全社會用電量達425.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9%,工業用電量達321.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4%。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常州電網調度最高用電負荷突破900萬千瓦大關,達到916萬千瓦,同比增長7%。在經濟快速發展和電量持續增長的背景下,保障電力供應成為當務之急。常州電網位於江蘇「西電東送」的中部位置,區外來電佔比超過60%。白鶴灘水電入蘇工程的建設,使得常州間接獲得了更多的區外來電資源。
「武進地區的用電負荷主要由三峽區外來電和戚墅堰電廠供應,白鶴灘工程建成後,更多的三峽電力資源可以在常州本地消納,大大緩解了常州在『十四五』期間的供電壓力。」常州供電公司副總經理袁黎說。
據悉,白鶴灘水電入蘇工程在常州境內途徑溧陽、武進、經開區三個轄市區,穿越上興、雪堰、橫林等11個鄉鎮,需新立塔基162座,新建線路長度約69.5公裡。「工程建設涉及民房拆遷68處,企業廠房拆遷10處,此外還有一定數量的林地、魚蟹塘、農田等,屬地政策處理工作存在一定困難。」常州市發改委副主任朱建江介紹。
為確保工程務期必成,常州供電公司聯合市發改委等政府有關部門,成立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常州段推進工作小組,協調統籌途徑轄市區的屬地政策處理工作,把控整體項目施工進度,優化審批流程,開闢綠色通道。此前,工作小組先行開展政處工作,目前已完成溧陽市竹簀鎮2處廠房拆遷工作,以及武進區雪堰鎮5處廠房初步評估與調查,為12月中下旬實質性施工奠定基礎。
此外,白鶴灘水電入蘇工程跨越常州境內17條220千伏線路、15條110千伏線路、8條35千伏線路,工程施工期間,該批線路需相繼停運配合。其中,青洋變6條220千伏出線存在同時停運的可能,電網運行面臨較大風險。「我們將制定詳細的專項預案,通過調整網架結構、分散轉移負荷等方式,確保工程施工期間供電安全可靠。」常州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主任張華成表示。
據測算,白鶴灘水電入蘇工程建成投運後,每年可輸送電量300億千瓦時,減少煤炭運輸137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700萬噸、二氧化硫6.8萬噸、氮氧化物7.1萬噸,推動清潔能源大範圍優化配置,助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和藍天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