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鶴灘——江蘇特高壓常州段正式開工,此舉標誌著剛剛獲核准一個月的白鶴灘——江蘇特高壓輸電項目進入實質工程建設階段。
據悉,白鶴灘水電入蘇工程在常州境內途經溧陽市、武進區、經開區,穿越上興、雪堰、橫林等11個鄉鎮,需立塔162座,新建線路69.5千米,跨越常州境內17條220千伏線路、15條110千伏線路、8條35千伏線路。而同樣以白鶴灘為起點的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卻僅僅停留在工程項目規劃選址批前公示階段。
國際能源網記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9月,國家能源局就已經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提到,為滿足白鶴灘水電站電力外送需要,規劃兩條±800千伏、輸電能力800萬千瓦的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一條落點江蘇蘇錫地區,一條落點浙江。時至今日,落點江蘇的剛獲批,落點浙江的還在規劃選址公示階段。兩條特高壓建設進度比預期至少慢了一年。
特高壓輸電具有輸送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和損耗低等技術優勢,它的出現,不僅滿足了我國能源輸送需求,還將「西電東送」變成了現實。以白鶴灘為起點的兩條特高壓輸電項目可以說是白鶴灘水電站配套項目,是將白鶴灘水電外送的主要通道。而根據計劃白鶴灘水電站明年6月迎來首臺機組投產發電,全部16臺機組也將計劃於2022年底前投產,而負責外送的兩條通道很可能還在建設的路上,這恐怕讓白鶴灘水電站的投產蒙上棄水陰影。
1、特高壓獲批因何拖期
原本計劃在2019年底之前應該獲批的以白鶴灘為起點的特高壓輸電項目至今仍有一條沒有獲批,究竟是什麼原因在其中作祟?
國際能源網記者了解到,特高壓項目建設往往與遠距離輸電掛鈎,其線路建設並不僅僅是一兩個省就可以控制的。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作為跨區域、長距離的高電壓線路工程,特高壓項目面臨著國家日趨嚴格的空間規劃、建設許可、徵佔地、拆遷賠償、環保、超限運輸、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審批與執法,也面臨著鐵路、公路、航道、廠礦、城鎮、村莊以及軍事、歷史文物等敏感區的通行協議辦理,還有大量電力線路的停電協調,這都增加了特高壓線路核准和建設難度。」
國際能源網記者了解到,以白鶴灘為起點的兩條特高壓線路需要面臨的問題還有換流站建設的難題。國網四川電力特高壓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胡國強介紹道:「以白鶴灘水電站送出特高壓配套的布拖換流站為例,其佔地近千畝,是迄今為止全球佔地面積最大、土石方量最多、地質條件最差的換流站,其中場平施工中大規模淤積土質處理尚無成熟經驗可借鑑。」
以白鶴灘為起點的特高壓進度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白鶴灘周邊的四川、重慶、雲南等地也希望將其水電引入自家地盤,各省之間還在為此進行爭搶,國家也在考慮各省之間的用能平衡問題。
由此可見,國家並不是故意壓著白鶴灘——浙江特高壓輸電項目不批,實際上是因為其中涉及的問題太多,一時間難以釐清。
2、浙江期盼白鶴灘特高壓早日運行
浙江省對於白鶴灘這條特高壓線路尚未獲準也在憂心忡忡。雖然已經有安徽特高壓線路供電,但電源供求緊張的問題依然存在。
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之稱的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是中國面積較小、人口較多的省份之一。用電量是經濟形勢的風向標。有專家預測,我國東中部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將會達到約6萬億千瓦時,「十四五」年均增速4.3%。由此可見,東中部是我國的電力需求中心,而處於東部地區的浙江則是我國的用電大省之一。
今年伊始,受疫情和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等因素的影響,浙江經濟運行受到了較大衝擊。雖然今年1到2月份浙江全社會用電需求出現「疲軟」現象。但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至5月浙江用電出現正增長,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為5673.05萬千瓦,同比增長4.1%。截至10月,浙江省全社會用電量415.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26%。
五彩斑斕的杭州夜景
此外,國網浙江電力推出的國內首個電力消費指數報告也印證了浙江用電需求逐漸釋放並持續向好的趨勢。報告顯示,浙江2020年上半年電力消費指數為94.94,較1~5月指數提升2.93,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態勢持續鞏固,邊際改善態勢進一步強化。
作為人多能源少的用電大省,浙江省雖然已有皖電東送特高壓,但根據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地處東南沿海的浙江是颱風、冰災高發省份,這些自然災害多多少少會對浙江電網的安全運行造成不小的危害。而特高壓工程在浙江省落地後,可以極大地提高當地應對電網事故的能力。所以浙江依然需要白鶴灘——浙江這條特高壓將清潔水電引入省內,滿足電網安全穩定需求。這條特高壓輸電的「大動脈」自然是越快建成越好。
皖電東送特高壓交流示範工程
今年7月初,浙江省發改委發布了《浙江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文件中明確提到,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高適應性骨幹網架,進一步提升輸電網、配電網的智能化水平。建成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建成寧波越瓷變等電網側、蕭山發電廠電化學儲能電站等電源側儲能項目。有序推動一批智慧電廠建設和存量電廠智慧化改造,到2022年,初步建成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統調電廠智能化改造率達到10%以上。
溪洛渡左岸至浙江金華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由此可見,浙江省已經把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列入了規劃中,從文件表述中可以看到,浙江希望在2022年之前完成這項工程。浙江未來也將會繼續依託特高壓電網、進一步增加各特高壓站的規模,以清潔能源為主、電為中心的能源開發利用格局,為浙江經濟發展提供穩定保障。
3、浙江特高壓籌備緊鑼密鼓
國際能源網了解到,2020年上半年,國家電網將白鶴灘——浙江±800特高壓直流工程列入新基建年度重點任務。各方也在為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的核准做各種準備。工程沿線的各地各部門紛紛出力,力爭讓浙江——白鶴灘特高壓落地加速進行。
今年2月12日,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正式發布「戰疫情保供電、促發展增動能」十六條舉措,提出首批安排電網基建投資41億元,啟動±800千伏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前期工作,為提振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能源保障。
3月18日,位於浙江杭州的白鶴灘——浙江±800特高壓直流工程一級配套項目——500千伏臨平變電站提前2個月取得了可研評審意見,標誌著該特高壓工程在浙江的首個配套項目落地取得階段性成果。
500千伏臨平變電站
7月7日,國家文物局在《關於大運河杭州段保護區劃內白鶴灘——浙江±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項目意見的函》中表示,同意浙江文物局在大運河杭州段保護區劃內實施白鶴灘——浙江±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項目。
8月13日,安徽六安市在《關於白鶴灘——浙江±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線路路徑意見的復函》中指出,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線路位於六安市城市規劃區範圍外,不影響《六安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年)》實施;該線路佔用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項目在用地報批前應符合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管控要求,同時應符合用途管制要求。
9月29日,華東院編制的《白鶴灘——浙江鶴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跨越浙江竹鄉國家森林公園生態影響評價》通過評審。專家一致認為:《生態影響評價》全面調查和詳細分析了擬建工程涉及森林公園區塊的生態環境現狀,重點評價了項目在施工期和運營期對森林公園生態系統和主要保護對象的影響,提出的生態保護與恢復措施,重點突出,具有一定的指導性。
《白鶴灘-浙江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跨越浙江竹鄉國家森林公園生態影響評價》評審現場
11月23日,國核電力白鶴灘-浙江±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勘測服務二標段發布招標公告,該項目地點在湖北省恩施市。此次招標的內容是150個塔位地形和斷面測量。11月24日,白鶴灘-浙江±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勘測服務三標段招告發布,本次招標的內容是針對65個塔基探地雷達探測,項目地點也在湖北恩施市。
由此可見,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線路目前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只是根據此前規劃的時間,白鶴灘——浙江這條線的審批和建設都要比白鶴灘——江蘇慢半年的時間。國際能源網記者猜測,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線路或許會在明年6月之前獲得核准。
國家電網在最新工作規劃中指出,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總投資約270億元,預計將帶動電源、電工裝備、用能設備、原材料等近20個上下遊產業鏈產值110億元,有望增加就業崗位近2500個。
為此,我們也殷切期望著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早日建成投運,開啟該工程沿線各地經濟發展的新格局,為浙江電力下一步的能源轉型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