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兩歲的孩子,估計所有的父母都會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那就是可怕,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管父母說什麼,他們都會對著幹。
而且,這個時期也被稱作為是孩子人生中的第1個叛逆期,所以你會發現,父母讓他往東他偏往西,父母覺得危險的東西不能碰,他偏要去嘗試。
其實孩子們的行為有時並不受他們的控制,而這些搗亂和叛逆的背後,也有可能是孩子學習探知世界的主要方法。
01兩歲孩子叛逆是有原因的
1, 認知能力的不斷發育
當孩子生長到一歲左右,自己不管要什麼父母都會滿足,而正是這種無條件的給予才會讓孩子的安全感越來越多,只不過生長到兩歲左右隨著認知能力的不斷發育,孩子有了自我的意識,腦袋瓜裡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當父母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成長時,他們就會過度的叛逆。
2, 通過搗亂獲得更多的關注
也有一些孩子在長到兩歲時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內心感到很空虛,因此他們才會用搗亂的方法獲得更多的關注。
例如:用力的摔東西引起父母的注意,大聲的吼叫讓父母訓斥自己,這樣的孩子往往內心是比較敏感的,而叛逆的舉動也讓人覺得很心疼。
3, 探索新事物的主要方法
父母們會發現越不讓孩子做的事情,他們反而越要去嘗試,其實這是孩子探索新事物的主要方法。他們對父母不允許觸碰的東西感到很好奇,也覺得和父母對著幹非常有意思,因此才經常把那個不字掛在嘴邊。
02孩子感興趣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家長的反應
很多時候父母會發現生活中一些比較有危險的事情越是不讓孩子做,他們反而會故意去做,就好像孩子獨具冒險精神一樣。
例如,比較危險的插座,你不讓他碰,他卻笑眯眯的走到插座旁故意的觸碰幾下,然後趕緊跑開,這時的父母會被嚇得一身冷汗。
其實,孩子們所感興趣的並不一定就是事物的本身,也就是說孩子本身對插座並沒有太多的好奇心,而是他在觸碰插座的那一剎那父母的反應。
他想要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明白別人的需求是什麼,就像科學家在探索新鮮事物獲得真相時的激情,而爸爸媽媽對孩子來說就像科學家試驗的小白鼠一樣。
但是孩子們的行為讓父母抓狂,可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源於其特定的學習模式,當然這與成年人不同,父母可以好好利用,讓孩子變得可愛起來。
03怎樣利於孩子的學習模式?
1、 在安全環境下進行
兩三歲的孩子行為能力都比較豐富,他們活潑好動,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都特別強,所以在讓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要保證他們的安全,而且,也要把環境安排好。
例如,危險的物品,尖銳的物品,鋒利的物品,以及易碎的物品全部歸納收拾好,家具的邊邊角角也都要做好保護措施,這樣才能讓孩子免於危險,也才能讓他們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當中。
2、 讓孩子真正的去體驗
生活中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他們喜歡的東西也多種多樣,但是父母不要過度的幹涉和制止,可以帶孩子一起去體驗。
例如和面的時候給孩子也弄上一點點,讓他們體會其中的樂趣,又比方說孩子特別感興趣的廚房,可以讓他們學著切菜,炒菜,夾東西等等。在安全的環境中,父母都可以讓孩子親身的去體驗去嘗試。
3、 利用玩具進行探索
喜歡玩玩具是孩子們的天性,但是父母也可以幫孩子做一些假想性的遊戲來利用玩具讓他們不斷的去學習。
例如:我家二寶對魔法裡面的公主特別感興趣,然後就找了一塊絲巾當成了公主的大長擺裙,而且她還會模仿公主說話的語氣,把玩具的小寶寶當成自己的孩子。
這種模仿式的遊戲能夠讓寶寶切身的體會到其中的樂趣,雖然有時會把家裡弄得很亂,但也釋放了孩子的天性。
其實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行為和舉動父母都有可能始料未及,尤其是生長到兩三歲時,他們叛逆式的交流方法讓父母們直呼受不了。
但是可怕的兩歲並不可怕,而是孩子通過自由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因此父母應該抓住這個特定的時期,利用有效的方法來讓孩子變得更加可愛。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