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了,被董明珠怒斥書白讀,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怎樣了

2020-12-23 產業職教

「做自己喜歡的事,體驗過程而非結果,縱使將來掃大街,若能獲心安,也自認是人生大溫暖。」——北大碩士張天一

北大清華這兩座高等學府是多少學子心中夢寐以求,心之所向的地方,考上了這些學校,幾乎就等於看到了未來的一片前程似錦。

從清北出來的學生,不是進入非常厲害的企業拿著高薪,就是加入國家科研團隊,搞一些科技研究,畢竟這兩所學習出來的學生,能力都是非常強的,是國家的精英人才。

名校畢業,按常理自然應該在各個領域裡做出出色成績,成為頂尖人才。父母把孩子送上大學,是希望他將來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作為,特別是上了北大清華這樣高校的孩子,但就有人不按套路出牌,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起早貪黑地賣米粉,真的是把父母氣得不得了。

6年前董明珠也怒斥一個北大碩士畢業生,痛批他沒有利用自己所學去幹一番事業而去賣米粉,說這是對國家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如今他怎麼樣了?

一、張天一:北大碩士畢業賣米粉

天才的成長之路都是與常人不同的,1990年,出生於湖南常德的張天一也不例外,從小學習就十分優秀,看書做作業等從來沒讓父母和老師擔心過,天賦異稟加上後天努力,張天一在高考時的成績也不負眾望,但沒有如願考上北大。

本科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大二辭去校學生會主席職位,大四畢業,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考進北大研究生法學院。就讀期間,被評為北大演講十佳,代表北大參加北京市大學生演講比賽獲得冠軍。同時擔任北大法學院研究生會秘書長。

24歲的張天一北大法學碩士畢業後,他本可以選擇去律師事務所,去政府機關或者出國,但最終他不願跟隨主流的選擇,而是返回家鄉湖南拜師,學做牛肉米粉。

學成之後他回到北京,搭上所有的積蓄在CBD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開了一家常德米粉店——「伏牛堂」,一開始,他的生意並不好,油辣的常德米粉在北方並不那麼受歡迎。

張天一說常德出米粉,想把常德的米粉打出品牌,因此給店名叫做「伏牛堂」,他說:「北京有兩千萬人口,至少有二十萬的湖南人,他們喜歡常德米粉。」

於是他從口味入手,為了保證正宗的常德口味,從老家裡花價錢請來了一位老師傅。然而口味得到了保證,生意依然不起色,鬱悶之下所寫了一篇文章《我碩士畢業為什麼會賣米粉》訴說自己創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沒想到這篇文章在一夜之間火了起來,引起了國內媒體的廣泛關注,他的創業故事被數百家國內主流媒體紛紛報導。

創業3個月就賣出15301碗米粉,開出第二家店,人員增加300%,場地面積增加400%。他研製出一款速煮牛肉粉,在一個月內,通過網際網路銷售,數量竟然達到驚人的30萬份。同年7月就吸引來了真格基金、IDG等多家頂級投資機構。

二、6年了,不顧家人反對,北大碩士畢業賣米粉的湖南男孩,如今怎樣了?

張天一說:「創業最爽的一件事兒,就是每天早晨騎著破二手自行車,慢悠悠地把一輛輛堵在路上的豐田、奔馳甩在身後。」

賣米粉時,張天一既是創業者,也是親手切牛肉、煮米粉的基礎體力勞動者。如果只是碩士畢業後賣米粉,顯然還不夠酷炫,但張天一想做的,除了賣好米粉之外,還要把更多跨界的想法融入其中,讓買米粉這件事情變得更好玩兒,要把他的米粉賣到全國,都出名。

張天一在幾年時間裡就創辦了米粉品牌"伏牛堂餐館",還開辦了多家連鎖店。連北大的原校長還到店裡參觀,並且鼓勵張天一繼續創業。

如今的張天一已經不再是那個被質疑的少年,他正活成了自己心目中的樣子,也從來沒有放棄理想與追求,而是一個個的去實現,現在他的店面,已經發展了20多家分店,年營收額達2億元,成為餐飲業內的一匹黑馬。

三、功夫不負有心人,伏牛堂戰功赫赫

2014年4月,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1號環球金融中心店開業,第一周日營業額破兩萬。

2014年4月,人社部副部長信長星同志曾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像張天一這樣的學生,是大學生就業觀的的一次轉變。

2014年5月,受邀參加湖南人氣綜藝《天天向上》欄目。

2014年5月,獲得人民日報社會版報導。

2014年6月,張天一入選騰訊90後全球創業家俱樂部,並在騰訊產品家沙龍發表了巡迴演講,在朋友圈獲得百萬級轉發,成為90後創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2014年6月,北京市朝陽區朝外大街朝外SOHO店順利開業,員工發展至20餘人。

2014年8月,獲得IDG資本投資。

2014年8月,獲得美國華爾街日報、日本NHK電視臺、產經新聞、英國BBC等海外主流媒體報導,在國際上擁有了一定知名度。

2014年12月,伏牛堂長楹天街店開業。

2014年12月,伏牛堂王府井店進入開業籌備環節。

2014年12月,在央視《青年中國說》上,創始人張天一與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展開交鋒,引起廣泛關注。

伏牛堂=正宗=霸蠻=辣=年輕

霸蠻是一種味道,那就是「辣」,「辣」勾起的感知就是正宗,就是和家鄉聯繫,不改淳樸,不改自我的情緒,霸蠻是一種時代精神,是今天年輕人,特別需要保持和崇尚的生活概念。

如今「伏牛堂」早就成為了全國連鎖品牌,張天一也因此賺了不少,可以說是一個很成功的創業了,北大也非常關注他的創業成果,將他的公司入駐北大創業訓練營,希望通過他給更多想要創業的學子樹立一個成功的榜樣

四、結語

其實,行行出狀元,清華北大畢業不一定就是搞研究,就像張天一一樣,之所以可以成功,也正是北大給予了他翱翔天空的翅膀,把自己所學的運用到了伏牛堂中,他懂得學以致用,在困難面前,勇於挑戰,尋找突破口。

在之前,清華就走出一位種地的天才少女石嫣,北大也有賣豬肉的陸步軒和陳生,並且他們都創造出了巨大的業績,成為行業標杆。要知道成功的路從來都是艱難的,等熬過了那條狹窄的小路,迎接著你的就是一條閃著光的大道。

最後,我想用節選自張天一《你不過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的一段話來結尾:

「年輕的大學生逐夢者,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以為自己追求地最正確,以為投行證券,機委,出國留洋,奢侈品夜店豪車,是自己的夢想。可是在我的眼裡,我寧願去佩服那個大學畢業不顧周遭人異樣的眼神,做了自己的選擇去開了自己的小餐館創業的男孩。同樣是螺絲釘,我至少覺得那個來得踏實牢靠。」

相關焦點

  • 當年北大碩士跑去賣米粉,被董明珠怒斥「書白讀了」,後來怎樣
    我們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與不同職業的人打交道,比如一大早賣早晨的人、菜市場賣菜的小商販、小吃店的店員、超市裡的售貨員、快遞員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接觸的人。這些人都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從事著平凡的工作,甚至可能會有人把這些職業當作低級的職業,會覺得做這些工作非常不體面。
  • 北大碩士創業賣米粉,董明珠怒斥書白讀了,如今他怎樣?
    而今天要講述的是一位在北大畢業的碩士高材生,他創業賣米粉,董明珠還怒斥他書白讀了,如今他怎麼樣?張天一於1990年出生,高中畢業考上了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在北大就讀期間他還擔任過法學院研究生會的秘書長,還在代表北大參加大學生演講時獲得過金獎,妥妥的一位學霸。
  • 北大碩士賣米粉,董明珠怒斥其白讀書:賣空調和賣米粉「沒區別」
    北大碩士賣米粉,董明珠怒斥其白讀書:賣空調和賣米粉「沒區別」有一個北大碩士名叫張天一,其實,很多人應該都認識,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不僅有著超越絕大多數人的學歷,還有著很多人無法比擬的成就。作為北大的碩士高材生,張天一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4年賺了5個億!
    01說起張天一,可能大家估計很陌生,但說起「北大碩士賣米粉」,相信大家肯定都聽說過。2014年,北大又出么蛾子,鬧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一位叫張天一的北大碩士小哥,在北京CBD賣起了米粉,這是繼2006年北大陳生在廣州賣豬肉之後,又一「不務正業」的高材生。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5億
    2006年,北大陳生在廣州賣起了豬肉,社會非議不斷;2014年,北大又有一位碩士在北京CBD賣起了米粉。甚至於央視《青年中國說》有嘉賓當面怒斥,「北大畢業卻去賣米粉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如今,陸步軒身家過億,與陳生一起年銷至少20億元,而那些當年笑話他們的人又在哪裡呢?
  • 北大碩士賣米粉,打造「霸蠻」品牌,今擁上百家門店,估值數十億
    北大碩士賣米粉,打造「霸蠻」品牌,今擁上百家門店,估值數十億職業不分高低貴賤,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在很多眼中,大學生就應該畢業後找一份體面工作,才能對得起他的才學。不過今天吃土君要介紹的張天一,他卻沒有依著尋常的方向走,他放棄了自己的高學歷帶來的機會和捷徑,轉身做起了身邊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的職業——賣米粉。今天和吃土君一起來聊聊他的商業故事吧。張天一出生於1990年,湖南常德人。在北大就讀期間,他曾被評為北京大學的十佳演說家,還代表過北京大學參加北京市演講比賽並獲得冠軍。
  • 北大博士棄百萬年薪去種田,卻被嘲笑:認為你就該幹啥的人才狹隘
    02他放棄百萬年薪回鄉,卻遭到嘲笑數年,如今帶領當地脫貧致富賈存勤在事業有成之後卻依舊思念家鄉,對家鄉年年不忘,他想要回去幫助那幫苦過來的百姓們脫貧致富03認為你該幹啥就該幹啥的,才是最狹隘的前陣子看到一個董明珠怒斥北大學子去賣米粉的事情:
  • 18歲保送北大,22歲上牛津大學讀碩士的天才女棋手,如今怎樣
    而在江蘇也出了一名天才女棋手侯逸凡,不僅棋藝高超,而且是一位學霸,18歲保送北大,22歲上牛津大學讀碩士緊接著,她在2011年、2013年和2016年又三次奪得女子西洋棋世界冠軍,成為西洋棋史上最年輕的四冠棋後。
  • 從「拉麵女王」到「米粉霸主」,那些身家過億的90後,為何這麼狠
    短短三年,成為速食拉麵品類的王者,而他們的目標是2020年突破6個億!誰能想到,這些數據的背後,拉麵說的創始人,是三個90後小姑娘,團隊平均年齡26歲。「霸蠻米粉」:90後北大碩士,決定用霸蠻精神,做「米粉 大王」張天一,90年生,北大碩士,畢業後沒幹啥,就一心死磕湖南米粉。家人不理解,好好的北大畢業,為啥要賣米粉?但他說,自己註定是要做「米粉 之 王」的男人。
  • 聽說:湖南米粉,天下第一?
    這個問題,真是各方紛爭很多年了,爭的圍觀群眾都累了也沒完。有粉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米粉的江湖裡,光憑老饕的舌頭是無法作為標準的。一方水土孕育著一方粉,雖說至今仍沒有一碗粉能一統江湖。但是!在芸芸眾粉中,和湖南辣妹子一樣硬核的湖南米粉卻如日中天,隱有「霸主」之勢。
  • 十幾年的書白讀了?
    01引子在中國,能夠讀到(圖片來自網絡)儘管很多人說,現在中國根本就不缺大學生或者知識分子。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能夠讀到博士的人,絕對是少數。在整個國家的人口中,可以說少子又少。十幾年的書白讀了?在學長的老家,附近村裡有一個博士生,從重點大學回到農村老家做了一名村官。身邊的人談起來總是取笑到,這個博士十幾年的書白讀了。不說博士畢業後在大城市謀得一份職業,哪怕回到老家,至少也得在市區裡面找到工作。結果還是回到了農村老家,雖然是村官。但看起來也沒多大前途。
  • 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引爆輿論 現文章已悄然從知網「消失」
    研究董明珠「自戀」的論文惹關注  一篇今年1月發表的碩士研究生論文日前「突然」遭到關注。   上述論文細數了董明珠三大自戀行為表現:   一、渴望支配性權利;   二、採取冒險決策;   三、固執已見。
  • 北大才子帶妻子歸隱山林,10年花光350萬打造世外桃源,如今怎樣
    北大才子帶妻子歸隱山林,10年花光350萬打造世外桃源,如今怎樣文/觀心通史引語「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生在世,多半是為了北大才子「名利」雙收王青松是北大畢業的碩士,畢業後曾在母校執教多年。他既有普通人所不能及的學歷,又有非常可觀的收入,他的人生可謂是「名利」雙收,令不少人羨慕。就在他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王青松做出了一個常人無法理解的決定,帶著老婆隱居山林。
  • 2年了,被北大勸退,已讀大三的湖北狀元,如今怎樣?
    高考狀元考上北京大學,讀到大三卻被勸退?咋一聽,有點不敢相信,但這確實是真的。而且這不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而且因為該狀元修的學分不夠,才被勸退的。這說明了,即便是天才,若是不努力,與普通人無異!2015年高考,來自湖北的一個男孩常書傑,以690分優異成績,摘得市狀元,成功考上北京大學。
  • 寒門貴子:農家兄妹五人全考上大學,四人考入清華北大讀碩士博士
    他們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他們這五個子女不僅全都考上了大學,而且有四個在清華北大讀博士、碩士。這樣的家庭確實令人為之驚嘆。據吳治保介紹,他們夫妻兩人由於嘗盡了沒文化的苦頭,所以有了孩子之後就下決心讓他們好好上學,改變命運。由於家境貧寒,夫妻二人早起晚睡辛勤勞作,實在湊不夠學費的時候,他們瞞著孩子悄悄四處貸款,也堅決支持孩子上大學。
  • 16年過去了,北大畢業,科羅拉多大學讀碩士的陝西女孩,現狀如何
    16年前,陝西女孩王延軼,就是從北大畢業之後,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留學,攻讀該醫學院免疫學碩士。面對許多不確定因素,當時許多人也猜測她會不會像其他人一樣不回國了。讓人欣喜的是,在2006年8月,她毅然選擇回國,受聘於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並同時攻讀微生物學博士。
  • 北大畢業賣豬肉,慘遭羞辱17年: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強大
    特別是豬肉,自2019年的冬天起,就成為了「秋冬輕奢單品」。一支口紅只需要兩三百,一條中華雙中支香菸,也不過500元,但這三、五百的拿去買豬肉,估計也就吃半個月左右。面對如此高價,我不禁想到以前大人嚇唬小孩時,經常說的那句話:「不好好讀書,就回家養豬」。就連北大那個賣豬肉的才子陸步軒,都慘遭羞辱17年。
  • 「董明珠太自戀」成碩士論文,學霸們都在研究啥?
    近日,一篇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該論文選取格力電器作為研究對象,在衡量董明珠自戀程度的基礎上,總結其自戀的三大表現行為,分別為渴望支配性權力、採取冒險決策、固執己見。
  • 董明珠、曹德旺觀點一致
    而這些年裡,做什麼最賺錢,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炒房,而非實體經濟。這些年房價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高,自20年7月時已連續四個月突破了萬元大關,讓剛需購房者都望而卻步。董明珠、曹德旺怒斥房地產出身於普通家庭的董明珠曾表示,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應該提高到1萬元,普通百姓5000元的起點連房貸都不夠償還。2010年,身為人大代表的董明珠提出建議,要求提高個稅起徵點至5000元,2018年又提出提高起徵點至1萬元,可謂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