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過去了,北大畢業,科羅拉多大學讀碩士的陝西女孩,現狀如何

2020-12-23 米醬讀書

歷年來,從北大清華走出去的留學生數不勝數,但是其中有喜有憂。高興的是,我國的學子更上一層樓了;憂心的是,留學不歸的學子,不在少數。對於國人來說,更多的是希望他們能夠留學歸來,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16年前,陝西女孩王延軼,就是從北大畢業之後,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留學,攻讀該醫學院免疫學碩士。面對許多不確定因素,當時許多人也猜測她會不會像其他人一樣不回國了。

讓人欣喜的是,在2006年8月,她毅然選擇回國,受聘於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並同時攻讀微生物學博士。在2010年,她取得博士學位後,成為了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如今的她已經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所長,多年來成績斐然,並獲得許多的榮譽稱號。

一、藝術生中的學霸

1981年,王延軼出生於陝西省的一個普通家庭,她並不是文理科高考生,因為從小有藝術天賦,所以遵循父母之命,以特長藝術生的身份參加了高考,並有幸被北大錄取。

但是,她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藝術生,而是藝術生中的學霸,學習成績優異,2000年高考後,她卻選擇了理科專業,成為一名北京大學生物科學專業的高材生。

在北大學習期間,王延軼依然努力學習,4年後順利畢業,並獲得了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入學通知書。

不過值得一提,在這期間,她還收穫了愛情,遇上了她未來老公舒紅兵,兩人在她畢業之後便結婚了。舒紅兵在生物學領域非常有學識,後來成為了中科院院士。

婚後,王延軼選擇赴美繼續深造學習研究,並只用了兩年的時間,拿到了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碩士研究生學位。

二、毅然選擇回國

王延軼學成之後,並沒有留美工作,而是選擇回國,受聘於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

在武漢大學工作期間,她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依然在自己所學領域用心鑽研。在2010年,29歲的她拿到了武漢大學博士學位,並繼續選擇在武漢大學任教,成為一名副教授。

2012年,王延軼進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從該所分子免疫學學科組研究員做起,開始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主要研究方向為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機制。一路努力付出,她僅用6年時間,從一名研究員,到所長助理,再到副所長,終於在2018年10月,成為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所長。

三、現狀如何?

在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這8年裡,王延軼參與研究和主持了8個國家項目。在國際權威或主流期刊上,她發表了學術論文24篇,這些成果在天然免疫領域內產生了重要的國際影響。

問及她為什麼一個藝術生走上科研的道路?王延軼說走上病毒研究的路上,是源於高中同學的母親不幸染上了病毒去世,所以更加堅定了她學習生命科學和造福人類的信念,最終走上了這條路。

這些年的艱辛努力,王延軼也得到了回報,她先後獲得中國免疫學青年學者獎、武漢市三八紅旗手、國家萬人計劃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排名第一)、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第三)、第十二屆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等等榮譽稱號。

四、結語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在病毒研究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是病毒領域的前沿陣地,往往能夠讓國家獲得第一手資料。王延軼深知這一點,也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

在科研的道路上,能夠有這麼一個女強人實屬不易。很多人都羨慕她的生活和事業有成,但是這都是她努力付出的回報。

有人說王延軼沒有什麼科研成果,離學科的象牙塔頂還有很大的距離。米醬認為,她已經把自己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祖國,儘管還不盡人意,但相比那些留學不歸的頂尖人才要好得多。相信她在未來在病毒研究領域取得更大的進步!

對於王延軼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寒門貴子:農家兄妹五人全考上大學,四人考入清華北大讀碩士博士
    如果我們看了陝西延安五兄妹的故事,就不難發現:只要付出努力,寒門出貴子並不難。在陝西延安安塞區白坪街道五裡灣村有一對農民夫婦,丈夫名叫吳治保,初中只上了一年便輟學回家種地。妻子名叫胡治愛,連一天的學都沒有上過。他們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他們這五個子女不僅全都考上了大學,而且有四個在清華北大讀博士、碩士。這樣的家庭確實令人為之驚嘆。
  • 那個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的廣東16歲女孩,現狀如何?
    ——《增廣賢文》曾經有一個16歲的少女冼奇琪說出「懶得考清華北大」這樣令人吃驚又容易引起質疑的話,到底是女孩實力過強不屑於考清華北大還是太過囂張自大,其實這個女孩非常優秀,說出這樣的話也是因為她有自己明確的方向。
  • 28年前北大畢業,中科院讀博,德國做博士後的河南女孩,現狀如何
    現在談及出國留學,尤其是看到北大清華畢業的學霸出國留學,許多國人都不太高興。因為這些人才一旦出國,能夠學成歸國仍是一件未知的事情,祖國人民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出國留學之後,就變成他國的人才了,讓人怎麼高興?不過,並非每個出國留學的學子沒有家國情懷,現實中仍有許多讓人感動的故事。比如下面米醬分享的這一位河南女孩——馬旭村。
  • 曾是詩詞大會冠軍,北大讀6年博士仍未畢業,博士結局或將退學
    在這些人中間,有一位來自於同濟大學的姑娘非常引人注目,她憑藉著豐富的詩詞積累不僅拿到了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還被直接保送北大直博,然而已經六年過去了,她依舊沒有畢業,甚至面臨被退學的風險。冠軍才女北大讀博六年仍未畢業同濟大學在上海的高校中也算是佼佼者,名氣大概也僅位於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之後,所以能進入同濟大學的學生都是各方面能力非常優秀的人才。
  • 清華畢業就嫁非洲酋長兒子的中國女孩,嫁過去教書24年,現狀如何
    導語:人的一生是需要人陪伴的,但是戀愛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靠緣分,緣分到了,愛情自然來了,但是現狀很多的人他面對愛情的時候,往往會因為一些社會因素,生活條件的原因而放棄自己喜歡相愛的人,但是這類人終歸是少數人,畢竟相信愛情的人還是有很多的,比如有一位清華的才女,她大學畢業之後,就選擇遠嫁非洲
  • 7個畢業於清華北大的明星,現狀這樣,你最佩服誰?
    7個畢業於清華北大的明星,現狀如何?你最佩服誰?不管什麼年代,學霸都是受人關注和尊重的。仔細盤點娛樂圈,也有不少學霸;但是,畢業於清華北大的頂級學霸,還是寥寥可數的。一起來看下這7個明星的現狀吧(據不完全統計)。
  • 拒絕保送北大,貸款100萬讀哈佛的農村女孩,現在混得怎麼樣了?
    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說起清華北大,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但曾經有這樣一個孩子,面對北大博士生的保送名額,斷然拒絕。卻選擇自己貸款100萬,跨越重洋去讀哈佛,而且她還是個農村女孩。她的人生究竟是開了什麼掛?
  • 寧可在國外端盤子,也不願回北大任教的他,現狀如何?
    抓住機會,一舉成功1978年,年僅23歲的張益唐抓住了這次機會,通過高考順利地進入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在北大的這幾年,他的數學天賦展現的淋漓盡致。從小他的天賦令人吃驚,在九歲時,他就學完了中學所有的知識,在九歲之後,她便自學大學數學,這也是為什麼她一參加高考就考上北大的原因。
  • 9年了,曾高考660分,從北大轉學入技校的青海男孩,現狀如何
    那麼,周浩為何放棄北大而轉入技校?如今9年過去了,他的現狀如何?一、聽從父母考上北大2008年,青海考生周浩參加高考,以660多的高分,獲得了青海省理科第五名,其學習能力可見一斑。父母看到孩子考了這麼高分,打心底裡高興,逢人就說自己兒子考得如何,這也無可厚非。只不過,接下來為了報考那個學校,一家人就鬧心了。周浩說自己想去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但是父母、親戚,包括老師等都勸他填報清華北大,認為660分肯定能上清北,如果不上清北就可惜了。
  • 當初拒絕北大錄取,選擇貸款一百萬去國外留學的詹青雲,現狀如何
    前言:相信很多人努力的讀書,就是為了將來能有好的未來,於是在讀書的時候,都是非常刻苦的學習,希望將來可以有很好的出路,就有這麼一個小女孩她從小成績都是非常的差勁,但是她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學習,讓自己的成績一步一步的變好,更是在高考結束後收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以及香港大學通知書,但是她拒絕了北大大錄取
  • 8年過去,那個放棄清華北大,20歲帶娃讀哈佛的魯林希,近況如何
    魯林希的身上貼滿了各種標籤:哈佛學霸,20歲生子,拒絕北大,學渣逆襲。人們喜歡魯林希,就是她身上這些充滿戲劇性和衝突感的標籤所帶來的結果。 就這樣,還在讀高二的年僅17歲的魯林希獲得了保送北大的機會。人生的高光時刻來臨了,按照其他人的預期,這是多麼好的機會。思慮再三的魯林希卻放棄了這次機會,轉而考入了美國華盛頓大學,並獲取了全額獎學金。華麗的蛻變開始了。
  • 北大冷門專業:9年畢業6人,被數十位老師圍著轉,畢業照僅1人
    1898年,光緒帝推動「戊戌變法」,在現代教育方面,興辦「京師大學堂」,雖然百日維新最終失敗,但是京師大學堂還是保留了下來,1905年國子監(太學)停辦後,未畢業的學生都進入了京師大學堂繼續學業。1912年,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校」,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國立」大學,北大也有:「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之說。
  •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舉辦2020年線上畢業典禮
    美國時間5月16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舉辦了建校以來首次線上畢業典禮。
  • 是否要讀英國雙碩士?英國碩士含金量如何?
    匯總:之前有收到關於是否要讀英國雙碩士的問題,因為這個同學擔心一年碩士時間短不被理解,另外專業上想再學個其他的。我認為無論是一年制碩士還是兩年、三年制碩士,時間長短和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優秀沒有直接關係,建議多關注自己學習成績上的提升。
  • 6年了,被董明珠怒斥書白讀,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怎樣了
    名校畢業,按常理自然應該在各個領域裡做出出色成績,成為頂尖人才。父母把孩子送上大學,是希望他將來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作為,特別是上了北大清華這樣高校的孩子,但就有人不按套路出牌,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起早貪黑地賣米粉,真的是把父母氣得不得了。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爭議,該專業真的這麼沒前景嗎?
    該專業學生們的現狀究竟如何?他們畢業之後又去了哪裡呢?對此,觀察者網採訪到了國內考古專業的三名大學生。先來說說北大考古系,眾所周知,北大考古學是全國第一。剛剛被保送到北大考古系讀研一的一名學生告訴觀察者網,自己選擇考古系的原因是比較喜歡歷史,從小愛看歷史故事,讀研也是考慮到自己的興趣。
  • 拒絕北大的橄欖枝,貸款一百萬上哈佛的農村女孩,如今怎樣了?
    此前國內高校做過調查,近幾年北大、清華這些國內知名高校中,農村學生所佔比例較小,學生大多來自城市,無疑印證了那句話:寒門再難出貴子。不過貴州這位姑娘不信邪,她憑藉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甚至拒絕了北大拋來的橄欖枝,不惜貸款一百萬去哈佛讀。那麼這個女孩的現狀如何?
  • 14年了,那個保送北大,畢業後卻出家當和尚的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多少莘莘學子,為了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寒窗苦讀十二載;若是能夠進入北大清華這樣的頂尖學府,那是求之不得,定會格外珍惜並繼續努力,直到功成名就。只是時過境遷,不少天才少年來到了北大清華這樣的高校,卻在成長過程的磨合中各自分道揚鑣,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人能夠沉下心,在學術研究等方面發光發熱;有的人卻沉迷遊戲不能自拔,漸漸泯然於眾人。
  • 16歲女孩高考663分,直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現狀如何?
    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曾經被問到,將來想要上什麼大學。相信不少人都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是上北大好呢?還是上清華好呢?雖然在幼時的大家並沒有對這些名校有太大的感知,等到大家在上了小學初中高中後,才深刻明白,這清華北大好像由不得自己來選擇。
  • 馬浚偉北大碩士畢業後自學《黃帝內經》
    據悉,早在6月15日,馬浚偉就已報名香港浸會大學,並在社交平臺發文給自己加油鼓勁。7月11日,馬浚偉透露自己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進行的碩士畢業論文答辯通過並順利畢業的消息。  8月3日,馬浚偉在社交平臺發文稱正式被香港浸會大學錄取,他寫道:「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順利畢業後,今天正式收到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的入學通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