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松石為礦物學上的名稱,「松石」是綠松石的工藝名稱,是一種含水的銅鋁的基性磷酸鹽,化學成分為CuAe6[po4]4[OH]8·5H2O。是一種表生條件下由含銅水溶液與含氧化鋁礦物(長石等)及含磷礦物(磷灰石)的巖石作用後,在裂隙中沉澱而成的礦物。在自然界中只有天藍色的綠松石接近理論值。
綠松石是中國近代名稱,始見於《清會典圖考》文獻中:「皇帝朝珠雜飾,惟天壇用青金石,地壇用密珀,日壇用珊瑚,月壇用綠松石」。章鴻釗在《石雅》中記載:「中國綠松石之名始於清,甸子之名始見於元,元史作碧甸子或雲朗甸子即為綠松石」。解釋為:「此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球,故以為名」是也。綠松石英文名稱Turquoise。來源於13世紀法語pierre turqoise稱為「土耳其玉」,因為最初綠松石是從土耳其運進歐洲而得名的。其波斯語是ferozah,是勝利的意思,西藏文是gyu與yu相似,yu在漢語中就是玉,是珍貴的寶玉。
綠松石是銅和鋁的含水磷酸鹽
先從綠松石的原礦石進行簡單的等級分類及鑑別:
近年來綠松石因其獨特美麗的顏色和外形走進大眾的視野,作為一種色彩豔麗的寶石,它具有好的裝飾效果,由於綠松石品質良莠不齊,下面我們就從綠松石原礦石看看它的等級分類及鑑別。
綠松石原礦從密度硬度上分(由低到高為):
粉筆型(泡松)——石膏型——類陶型——細瓷胎型——瓷釉型
泡松
石膏型,硬幣可以輕鬆刮下粉末
粗陶型
瓷胎型,這是瓷胎中比較好的,明顯看出斷面已經很「鏗鏘」了
瓷釉型
與這些級別對應的松石顏色也是越來越飽和的。注意是「飽和」而不是「深」,比如最好的天藍色(高藍)和略次於他的深藍綠來說,在色譜中「K」值要低,就是黑色要少。根據密度和顏色兩者結合來判斷松石的應屬等級,再輔以簡單的方法來判斷松石是否經過優化就會比較準確了,具體方法如下:
1、色:正常情況下粉筆型、石膏型和類陶型的松石顏色都比較淡,在沒有溼水的情況下都只呈獻出淺綠、淺藍色,感覺粉粉的;而中度以上的綠和藍只會出現在細瓷胎型中,高綠、高藍都只會出現在瓷釉型中。
2、粘:粉筆型、石膏型和類陶型的松石,如果是未沁過膠的,無法划動玻璃,但如果手上有汗時會粘手。就像冬天用舌頭舔冰塊的那種「粘」一樣,只是不涼而已。這是密度較低的松石表面的孔隙吸收手份時造成的感覺;不過密度達到細瓷胎型和瓷釉型的松石是絕對沒有這種覺得的。
3、溼:粉筆型、石膏型和類陶型的松石如果沒有經過優化,那麼在過水試驗中的反應就會非常快且非常明顯:也就是說顏色淺淺的綠或藍只蘸水幾秒鐘就會出現十分明顯的水線,入水部分的顏色會加深很多。所以,這類松石可能只需要盤玩數月就會出現很明顯的色澤變化,但同時也要注意盤玩時手要洗乾淨,因為髒東西也更容易盤進去;細瓷胎型在水裡泡上十幾鍾也會出現顏色變深的現象,但不那麼明顯,而瓷釉型的松石就更難了,因此這一點決定了,這兩種密度的松石盤玩起來可能在色澤的變化或是包漿效果上都沒那麼有成就感了。
4、刻:如果松石質地達到細瓷胎型和瓷釉型,那麼可以輕鬆的划動玻璃,而且留下較明顯的刻痕,松石本身也不會受傷。這是怎麼分辨拋光得像瓷器一樣的松石是否沁過膠的一個重要特徵,如果是因為沁過膠而顏色深,光澤好的松石,劃玻璃的時候劃痕跡還是比較淺的,而且有殘留;如果顏色只到很淺的綠很淺的藍,但卻可以划動玻璃,並且有殘留的話,幾乎可以確定是沁過膠了。
5、刮:這一點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用小刀去刮松石,如果松石呈現瓷釉光澤的,並且如果是純天然的,要想刮點東西下來很難,而且刮下來了也是石粉;但如果您手頭的松石呈現出瓷釉光澤,但不是純天然,那麼小刀不僅能刮下東西,而且很可能還會打卷。
6、燒:結合第五種方法,把刮下來的東西燒一下試試,純天然的當然不會有什麼味道了,最多也就是點土腥味,但如果不是純天然的就會聞到松香味,嚴重的還有燒塑料的臭味或者鼻味。
7、價: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秦古的貨在出手的時候都差不多是5元/克的價,而且現在因為封礦大多數手裡有石頭的人家還不太願意出,跟賣房子的捂盤惜售是一樣的心態吧。就按5000元/公斤來算,其中細瓷胎級到瓷釉級的貨能挑出10%,就合到什麼價位了?這樣的料子在不優化(沁膠)的情況下再做成成品,而如果是做隨形還好,可能還能有50-60%的出品率,做各種定製形狀的恐怕就只有個20-30%了吧,這又合到什麼價位?再說雕件,別說細瓷胎和瓷釉兩級,就連石膏型和類陶型想要挑出能做雕件的料都很難,因為要求要淨面無鐵線的,對塊度大小、形狀還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現在即使是石膏型和類陶型雕出來的成品每克都要3位數了;至於細瓷胎和瓷釉級的,材料難求必然導致大師執刀,兩方面的成本一加起來,每克的價格都要上大3位數了。所以選擇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你幾十元一克的、有玻璃光澤的珠子或雕件是純天然的,你相信嗎?
8、鑑:最後的絕殺技了,送去鑑定。但據說目前只有武漢地質大學鑑定中心和北京的國檢中心給出證書,當然不排除還有別的權威機構出證書的。
再從綠松石的資源、產地等各個方面進行說明鑑別:
一、古老名玉·資源·產地
綠松石與和田玉一樣,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們喜愛的傳統名貴玉石,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玉之一(和田玉、綠松石、獨山玉、岫巖玉)。以中國湖北鄖縣雲蓋寺(著名的古礦)出產的為最佳,是世界公認的優質綠松石。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從新石器時代至21世紀的資訊時代,幾乎每一種礦產、寶玉石的發現和利用,都有力地推動了社會歷史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綠松石是我國古老而傳統的名玉。據大量考石發掘資料得知,在新石器時代已被先民作為一種美玉廣泛使用。中原是氏族公社時期先民們最早利用綠松石的地區,在河南新鄭裴李崗,沙窩李兩處裴李崗文化遺址(距今8200--7500年)中出土有綠松石方形飾、圓珠等飾物。在黃河流域鄭洲大何莊,陝西西鄉何家莊,山西臨汾下靳村等仰韶文化遺址(距今7000--5500年)中發現綠松石魚形飾、腕飾、鑲嵌指環、圓珠等飾物。在山東大汶口,袞洲王因,臨沂大範莊,寧陽堡頭,蘇北邳縣劉林等大汶口文化遺址(距今3800年)中都發現了綠松石裝飾物。在東北遼河流域大連郭家灣,丹東喀左東山咀,東溝,阜新胡頭溝,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等紅山文化遺址(距今7000--6000年)中皆發現綠松石飾物,其中喀左東山咀出土的作展翅形態的綠松石器物,出現在祭壇中心部位,為史前人類祭祀活動的文物。在長江流域湖北屈家嶺,上海青浦福泉山等良渚文化遺址(距今5000--4000年)也發現了綠松石飾品。在珠江流域廣東曲江石峽文化遺址(距今6000--4000年)中出土了綠松石飾物。古老而又美麗的綠松石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已遍布中華大地,被史前先民用來製作裝飾物,其開發利用歷史悠久,傳統優秀。至今仍是穆斯林、歐洲、美國西部、中國西藏和中外人士喜愛的玉品種之一。
目前,世界上綠松石主要產地有中國、伊朗、埃及、美國和智利,我國湖北、陝西、雲南、新疆均出產綠松石。以湖北產綠松石聞名於世,質量最佳,最為著名,被稱為東方綠松石之鄉。
湖北綠松石分布在鄂西北鄖縣、竹山縣、鄖西縣,自古盛產綠松石。據元陶宗儀《輟耕錄》卷七記述:「荊洲石,即襄陽甸子,色變」。襄陽甸子即湖北綠松石。鄂西北地區隕縣、隕西縣和竹山縣,因古屬襄陽郡,故而稱襄陽甸子。據《湖北通志稿》、《鄖縣府志》記載:此地古採坑分布密集,採礦時代相當古老。中國農商部廖樹勳在《襄陽道綠松石》報告[1916年]中記述直到清代光緒年間此處綠松石原料除國內使用外,還銷往印度、土耳其等國。地史學家夏湘蓉先生通過多次實地考察,認為此地礦山開採歷史相當悠久。鄂西北地區綠松石產地已發現60多處,以鄖縣雲蓋寺礦床的綠松石質量最優,松石塊度大,呈天藍色,顏色均一,光澤柔和,微透明,表面具玻璃感。屬國際寶玉石界認可的少見的一級品(波斯級)。
綠松石原礦
該礦床位於鄖縣鮑峽鎮北約7公裡的雲蓋寺,南行3公裡與老白公路相聯,經鮑峽鎮與襄渝鐵路相接,交通比較方便。礦床地質構造位置屬武當地塊西側,月兒潭—鮑家店向斜南翼。礦區南北被近EW向的大斷裂切割,為一單斜構造。出露的地層為上震旦統、下寒武統、中寒武統,呈近EW向展布。礦區東西長6000米,南北寬500米,面積約3平方公裡。分為南、北、中三個礦帶,巖性為一套黑色含碳、含磷的泥矽質沉積建造。綠松石礦賦存在古生界下寒武統(距今5.5億年)的黑色含碳、含泥矽質頁巖和矽質板巖的構造破碎帶中,呈透鏡狀、腎狀、結核狀、瘤狀、鞍狀、塊狀、串珠狀、鑲嵌狀、脈狀充填於構造裂隙或節理裂隙中,共有三個含礦層。
第一含礦層巖性為含碳中厚層夾薄層矽質板巖,含礦層長500—1000米,厚20--50米,構造破碎帶中擠壓透鏡體一般長0.5--2m,寬0.2--0.5m,呈串珠狀順層產出,綠松石多呈脈狀充填於節理裂隙中。
第二含礦層巖性為中厚層含泥矽質板巖,含礦層長200--2000m,厚20--100m,層間破碎帶及透鏡體發育密集(最大者可達10×3m)構成一個長70m,寬15m的容礦構造帶,產出綠松石達6噸之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藍綠色質地細膩結核狀重達50公斤至100公斤的綠松石就產於此含礦層。
2009年發現於雲蓋寺綠松石礦的重達320公斤重的巨大綠松石
第三含礦層巖性為中厚層矽質板巖,含磷質結核,含礦層長100—600m,厚lO---30m,地表無礦化。
以上三個含礦層富礦多數存在於潛水面以上,所以第一、第二含礦層最佳,是主要開採對象,平均含礦率為0.9公斤/立方米,富礦地段含礦率最高可達3公斤/立方米。
雲蓋寺天然綠松石碎塊
綠松石礦床可產在地球上各大洲不同國家和地區,但在地質產狀和礦石類型上都基本相似,它們都屬外生淋濾成因的風化殼礦床,都與含磷和含銅的硫化物礦化巖石線性風化殼有關,並產在其中。
鄖縣雲蓋寺綠松石礦床自清代民間開採至建國初期。於1955年1月13日由湖北省鄖縣人民政府發布命令收歸國有,成立了鄖縣地方國營綠松石礦。從1955年至今共採綠松石800餘噸,成為馳名中外著名的產量長年不衰,優質綠松石礦山。目前該礦年產量穩定在20噸左右。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20世紀80年代,湖北省地礦局鄂西北地質大隊對該區綠松石礦點進行了系統的地質調查,基本查清了鄂西北地區已發現的綠松石礦床、礦點的分布,地質概況,含礦層位,賦礦規律,控礦構造,礦石特徵及找礦標誌,提交了《鄖陽地區綠松石礦地質調查報告》,對有價值的礦點進行了評價工作,指出了有找礦前景的鄖縣上陽坡,將軍河,鄖西縣馬家河,姚家坡,竹山縣皇城,喇叭山,陝西白河縣月兒潭一帶礦點和有成礦遠景的地區。隨著全國地質找礦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在河南晰川,安徽馬鞍山,雲南安寧等地發現了綠松石產地,新疆地礦工作者在哈密臨近甘肅省交界地段發現了綠松石古礦山,其含礦巖性與湖北雲蓋寺礦床基本一樣,礦化帶東西長約2500m,寬5--40m,發現古採坑10多處。上述找礦成果,為古老的綠松石提供了一定的後備資源,使歷史悠久,聞名中外的中國綠松石品牌長盛不衰。
雲蓋寺綠松石觀賞石
二、工藝·歷史·文化·傳說
綠松石最美最誘人處在於它的藍色別具特色,藍得像雨過天晴的天空,純淨而清涼,柔和而秀美,給人以清新、平靜和幽遠的感覺。以至使「綠松石」變成了藍色的一種標準濃度,它本身是一種白色寶石,由於它的基本成分銅導致了它呈藍色,含鐵的氧化物使綠松石呈綠色。
綠松石屬不透明的優質玉材,我國清代稱為天國寶石,成為皇宮貢品,視為幸福、吉祥的聖物。只有皇帝、皇后的冠項上才能用綠松石鑲嵌。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珍貴的工藝品當屬距今5000多年前,從埃及三墓中出土的古埃及zer皇后的木乃伊手臂上用綠松石製成的四隻包金手鐲,考古專家於1900年發掘出來時仍光彩奪目,不失古老名玉風範。松石特殊的顏色和紋理可以裝飾藝術品的某個特定部位,故在加工工藝上通常切割成大圓形、圓形、橢圓形、方形、多面形的弧面型首飾戒面,磨製成圓形、橢圓形、多面形的珠串,大塊的松石可雕刻成各種造型精美的工藝品,如花瓶、鼻煙壺、動物雕塑、人物雕像[照片2],其中最具代表性,最為珍貴的是用湖北雲蓋寺優質綠松石由武漢玉雕廠精心設計雕刻的一尊「李時珍武當採藥」國寶級藝術品雕像,再現了我國明代著名醫學家、藥學家的風採,現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北廳。
綠松石的價位一般以公斤為基數。天藍色、緻密、堅硬、細膩、色澤好的瓷松尤如上釉的瓷器,價值最高,每公斤一般為數千元至數萬元,塊度越大,價格將成培增長。呈淺、暗的黃綠色、淡綠色、粗糙、鬆軟、色澤差的(泡松)價值較低,一般每公斤僅為數百元。塊度越小,其價格越低。
從半個世紀以來,考古出土的文物中得知,中國古老傳統的玉品種中,史前先民所喜愛的美玉除和田玉外,當屬綠松石。在距今8200—7500年的中原裴李崗文化遺址中圓珠、方形飾綠松石飾物的發掘出土,證實了綠松石的開發利用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與和田玉的開發利用史基本同步。在新石器時代已作為史前先民們佩戴的裝飾品,在紅山文化、仰韶文化、石峽文化、良渚文化、齊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遺址中處處發現綠松石裝飾物。在其後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夏朝)出土的長14.2釐米,寬9.8釐米,呈長圓形面凸起嵌綠松石饕餮紋牌飾,孔內兩面滿鑲圓形綠松石的青玉半月形器及大量綠松石裝飾品,在北京平谷文化遺址(商代中期)出土的綠松石珠串及各種松石裝飾品。
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商朝)出土的通體雕刻精細饕餮紋,鑲滿綠松石薄片,相互接合,做工精巧的象牙雕夔杯。在湖北江陵望山沙冢楚墓中發掘的劍柄主要部位嵌上綠松石劍格正面和反面用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在地下埋葬了2400多年聞名中外的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自作用劍」。春秋後期安徽壽縣蔡侯墓中出土多達1518粒綠松石珠飾等。戰國時期的河北臨城古墓中出土的由綠松石嵌成各式幾何型紋飾的銅帶鉤。在河北平山縣三汲鄉中山國王陵大墓(戰國時期北方白狄族)中出土的製作精良的中山國錯銀鑲金頭與身嵌綠松石銅犧尊。進入封建社會,綠松石除裝飾用品外,成為我國古代文化交流的珍品,唐朝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大量的綠松石裝飾拉薩的大昭寺。
為此,西藏人民對綠松石格外崇敬,視綠松石為護身符,認為佩戴它能避邪消災,在西藏不論男女老少,幾乎每個藏民都擁有不同款式的綠松石裝飾品,在任何一件珠寶首飾或玉器上都鑲嵌有綠松石,松石通常製成藏民必佩的念珠、衣飾、耳飾、辮飾、胸飾、背飾、鏈子、裙鉤等飾物,在各種容器及日常生活用品上均嵌上綠松石裝飾和點綴。至今仍是最為流行的神聖裝飾物,用於藏民的宗教儀式上。我國滿、蒙、回、西南少數民族都酷愛綠松石裝飾品,佩戴的銀首飾、服裝、鞋、帽都選用各種不同款式的綠松石加以點綴。並將綠松石與青金石、珊瑚一起鑲嵌在金銀器皿上,使其顯示出獨特的神採。綠松石是非透明玉石中最為重要的品種之一,是一種雅俗共賞的玉石,它可以引人注目地鑲嵌於正規傳統高檔首飾上,顯得雍容華貴。也可以隨心所欲地佩戴一下,顯得輕鬆活潑。佩戴一件綠松石首飾,使人在任何場合都出入自如,故有萬能松石之雅稱。
其開發利用和流行時間很長,世界上大多數文明古國、埃及、波斯、阿茲臺克(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古國)和西南美印第安部落都高度重視和崇尚綠松石。松石在美國的西南部已成為一種非官方的珍寶,印第安人認為綠松石是藍天和大海的精靈,是神力的象徵,一直非常珍視它,認為佩戴它能給人帶來好運氣和幸福,並用綠松石來裝飾房前、墓地,作為交易的媒介。從古至今,綠松石在該地區仍然是時尚、神聖的裝飾品,保持常盛不衰。中東一些國家把綠松石看成是幸運之石,認為戴上它將會給全家人帶來好福氣。綠松石的波斯文含義是「不可戰勝的造福者」。綠松石是屬相為虎、兔、鼠人士的幸運生肖石,在美國和西方國家被當作十二月的生辰寶石,象徵成功和勝利。
清朝末年,在海拔1200米的鄂西北山區,鄖西有位姓王的農民,在該縣將軍河挖洞時發現了綠松石。以後便經常夜晚上山去挖綠松石,三更半夜總是能聽到有金雞啼鳴,便將挖到的綠松石集中,乘天亮之前背回家中。以後多次送到北京換回金銀綢緞,生活用品,從此發財。有錢後,姓王的農民認為該山上有寶玉就必有神,便出錢請當地眾鄉親在山上蓋起一座財神廟,後人們稱其為雲蓋寺。從此,雲蓋寺綠松石礦便聞名天下,現已成為代表中國優質綠松石礦床,享譽中外的東方綠松石之鄉。
三、質量·評估·鑑賞·收藏
我國的綠松石以湖北鄖縣雲蓋寺礦床產出的綠松石最佳,最為珍貴。綠松石質量的評估取決顏色、質地、鐵線、塊度。國際寶玉石界將綠松石分為四個級別::一級品即波斯級,二級品即美洲級,三級品即埃及級,四級品即阿富汗級。一級品為質量最優的綠松石。
一級品[Ⅰ](波斯級)綠松石具有中一強的天藍色,顏色柔和、均勻,結構緻密,質地細膩,瓷狀。沒有褐黑色鐵線,強光澤,微透明,尤如上釉的瓷器,表面有玻璃感。此品級極為少見,已知的有中國綠松石,波斯綠松石,美國優質綠松石。在國際珠寶市場、商業上稱為波斯級綠松石。
一級品[Ⅱ]綠松石表面有一種類似蜘蛛網花紋,稱為波斯蜘蛛網綠松石。
一級品[Ⅲ]綠松石中含有部分母巖物質,呈不同形式的鐵線。稱為波斯鐵線綠松石。[照片3]
二級品[Ⅰ](美洲級)綠松石呈淺藍色、藍綠色,孔隙較多,光澤不強,不透明,具斑塊構造,無鐵線。
二級品[Ⅱ)綠松石呈綠藍色,表面有細蜘蛛網花紋。
二級品[Ⅲ]綠松石顯淺藍綠色,表面有不同數量和形式的鐵線。
三級品(埃及級)綠松石呈藍綠色或綠藍色,在淡色底子上有深藍色斑點,質地較細,孔隙較少,有數量不等的鐵線。
四級品(阿富汗級)綠松石呈淺黃綠色、暗黃綠色、鐵線數量較多,質地疏鬆。
綠松石以其顏色、質地、不透光性、光澤為它的鑑別特徵。優質綠松石呈鮮明而純淨的天藍色,藍中帶綠,或色淺為顏色不佳。一般按顏色的深、淺、鮮、悶、濃、花、勻來劃分顏色等級,可分為中藍、藍、淺藍、綠藍、碧綠、粉綠、黃綠、暗綠、淺綠等品級。優質綠松石呈天藍色、隱晶質,緻密塊狀,微透明,拋光面為玻璃光澤,粗糙面具蠟狀光澤或油脂光澤,性脆,硬度5—6。絕大部分綠松石為塊狀,不透明,拋光面為半玻璃光澤,粗糙面呈白堊狀,韌性小,硬度4,含一定量的鐵線。按質地、光澤可分為瓷松、藍縞、鐵線、磁松石、斑點松石等品種。
由於綠松石名貴,在全球產量較少,故人造合成綠松石已見於國內市場,合成的松石質量和顏色同於綠松石,從化學成分、折光率、比重等物化特徵上與天然綠松石很難區分。市場上見到的人造綠松石呈天藍色,非常純,不含任何鐵質,故沒有吸收線,外觀上極少見到鐵線或蜘蛛網紋,並且質地較粗,在放大鏡下可見到無數擠得很緊密的球狀小顆粒結構。天然綠松石為三斜晶系,隱晶質或顯微晶質集合體,絕大多數都含有鐵質,故表面上能見到不規則的鐵線或蜘蛛網紋。另一種常見的人造松石是由塑料填以綠松石粉經過壓制而成。以上兩種人造綠松石在外觀上大都仿天然綠松石的高檔波斯級瓷松,很美觀,賞心悅目,消費者一般不易分辨真假,故購買時須格外當心,一定堅持要商家出具由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出具的寶玉石鑑定證書,否則,切勿購買。
綠松石是中國古老的四大名玉之一,是世界上稀有的優質玉材。自古以來就作為貴重的裝飾品,它獨有的天藍色彩,充滿著神秘、神奇與魔幻,製成的各種裝飾品給人一種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的特殊感受,佩戴後會有極佳的視覺效果,因為綠松石是高明度的玉石,給人以輕軟的感覺,與低明度色彩的黑色、灰色、白色的服飾相結合,能起到良好的協調作用,達到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綠松石的湛藍、翠綠的色彩,不僅可以緩解服飾的沉重感,而且會使服飾顯得深沉和高貴,這種色彩的差異會使整體有層次感,使佩戴者顯得自然、清新、活潑、生動。所以深受世界各地珠寶界、商界、收藏界的關注和消費者的喜愛。
從新石器時代史前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華民國、新中國、近代、現代各個時代的綠松石因其古老、久遠、稀有、樸實、厚重、獨特、神秘、美麗而成為中外人士爭相競買的重要欣賞品、收藏品。清朝綠松石已定為皇宮貢品,北京故宮博物院已收藏各個時代的綠松石文物近萬件。它獨特的顏色,蜘蛛網紋和鐵線花紋提供了顏色的天然反差,可用來裝飾、雕刻工藝品、藝術品的特殊部位和特定部分。有著其它寶玉石不具備的獨有的可達到很稀罕特徵和效果,故它比一些其他寶玉石流行時間更長。綠松石工藝品和藝術品,時髦於其流行循環的高峰,然後趨向穩定,真到下一個高潮的形成。從古至今,循環到當今21世紀的資訊時代,仍為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市場,最為時尚、流行的常盛不衰的裝飾品,收藏品。中華民族七千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不是只在博物館、圖書館才能觸摸到的,它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水之無聲,草木之無聲,金石之無聲,則萬籟寂靜。松石之無聲則通達致遠,名揚中外,是中國人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自豪。
本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協會地址:上海南京東路462號4樓(老廟銀樓)
郵編:200001 電話:021-63515631
關注辦法:長按以上二維碼進行識別
或在微信「添加好友」欄中搜索我們的微信號:shbaoxie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感謝關注我們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