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龍鄉」重慶銅梁舉辦龍燈藝術節 龍舞龍燈迎新年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閃耀的燈光營造祥和的節日氣氛。 馬佳欣 攝

中新網重慶1月3日電(馬佳欣)璀璨絢麗的中華龍燈秀、鐵水流星的銅梁火龍表演……「中華龍鄉」重慶銅梁區2日晚舉辦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式暨亮燈儀式,喜迎2020年新春佳節的到來。

本屆龍燈藝術節布展面寬,共分為7大主題板塊,包括人民公園主展區和玄天湖、望山公園、見水公園、龍城天街、街道節點、奇彩夢園、安居古鎮6個分展區,共有123個大型燈組,以「陸面燈組」和「水上燈組」,再現「燈火輝煌達旦,喧闐街市,有月逐人、塵隨馬之觀」景象。

開幕式現場,舉行了非遺龍舞展演活動。舞臺上,上百位年輕人舞動著銅梁大蠕龍、荷花龍、競技龍、火龍等十餘種龍奔跑在舞臺中央,龍飛龍舞,場面一時熱鬧非凡。「現在都是培養年輕人來舞龍,他們就是龍文化的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銅梁龍舞傳承人黃廷炎告訴記者只有讓年輕人愛上弘揚民間民俗,才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美輪美奐造型逼真的龍燈燈組。 趙武強 攝

重慶銅梁區區委書記唐小平介紹,龍鄉銅梁以銅梁龍舞不斷壯大龍文化產業,推動龍文化根植城市鄉村,形成年產值超10億元的產業鏈條,培育一批扎龍村,帶動貧困群眾利用農閒時間參與龍燈彩扎。龍文化產業日益成為富民產業。

夜幕降臨,記者遊覽銅梁城區,在城區主要街道節點和人民公園看到獨具創意、造型別致的燈組。中國結、金色滿天星、紅燈籠、荷花燈、南瓜燈等掛滿街頭,節日氛圍濃鬱。

據銅梁區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銅梁龍舞龍燈有千年歷史。明清時期,川渝地區就有「大足朝佛、銅梁觀燈」的民間諺語。銅梁龍舞是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曾先後5次進京,參加了新中國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70周年國慶群眾聯歡演出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表演。第二屆龍燈藝術節以「原鄉風情·大美銅梁」為主要設計理念,旨在突出銅梁傳統和地方特色。與首屆龍燈藝術節相比,本屆的燈組融入了2019年國慶龍舞道具元素。

龍燈藝術節期間,銅梁還將舉行原鄉風情大舞臺民俗文化展演、「一鎮一品」優秀非遺節目展演、龍舞巡遊、美食節、優秀農特、旅遊產品集中展銷等活動,讓遊客體驗到銅梁濃濃的年味。

相關焦點

  • 喜氣洋洋看龍燈 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
    紅紅火火賞龍舞 喜氣洋洋看龍燈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本報訊 (記者 王亞同)好似赴了一場龍舞的盛宴,又像走進一個彩燈的海洋——1月2日晚,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銅梁區人民政府舉辦的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暨亮燈儀式在銅梁區玄天湖舉行,吸引了數千名觀眾賞龍舞、觀龍燈。
  • 舉龍而舞 彩燈如晝 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
    航拍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現場。新華網 彭博 攝 飛手:鄭傑    新華網重慶1月3日電(劉磊)又到臘八節,「龍」與燈依舊。1月2日晚,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人們點亮龍燈,舉龍而舞。據悉,此次藝術節將持續至2月24日,期間將舉行龍燈展覽、原鄉風情大舞臺民俗文化展演、「一鎮一品」優秀非遺節目展演、龍舞巡遊等文化活動。
  • 中華龍燈藝術節在」龍舞之鄉」上演 人在火中舞龍在火中飛
    【解說】每逢辭舊迎新之際,總少不了好看的龍燈來點亮節日的喜慶氛圍。1月2日晚,中國「龍舞之鄉」重慶銅梁舉辦龍燈藝術節,氣勢恢宏的大蠕龍、古樸豪放的稻草龍、典雅靈秀的荷花龍、鏗鏘悅耳的竹梆龍、多姿多彩的彩龍、激情四射的火龍等國家「非遺」銅梁龍舞表演震撼人心,點燃喜慶氣氛。  銅梁素以「龍」遠近聞名,是「中國龍燈之鄉」。
  • 獻禮龍燈藝術節 銅梁本土畫家秦廷光新作將於春節面世
    01-12 11:23:38 來源:銅梁區融媒體中心 端莊威嚴的正龍、激越火爆的火龍、古樸豪放的稻草龍、典雅靈秀的荷花龍、鏗鏘悅耳的竹梆龍以及多姿多彩的彩龍、扁擔龍、板凳龍、滾地龍……在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之際,由銅梁本土畫家秦廷光歷時五年創作的
  • 這份攻略讓您玩轉銅梁龍燈藝術節
    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於1月2日(臘八節)至2月24日(二月二龍抬頭)舉行,本屆龍燈藝術節布展共分為7大主題展區。人民公園 以「原鄉風情 大美銅梁」為設計理念,突出銅梁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看點:龍珠直徑達4米多,可360度旋轉的《五龍獻瑞》,以「春夏秋冬」為主題的季節燈組,長達136米的「大美銅梁」燈組,「龍的傳人」笑臉牆燈組,還有各種結合原鄉風情打造的燈組等。玄天湖以綠色生態、山水人文風情和「非遺」為主。
  • 龍燈炫彩 邀你一睹風採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陳軍)原鄉風情,大美銅梁。鐵水飛濺,中華龍舞……昨晚,聞名中外的龍鄉銅梁奇彩夢園成為歡樂的海洋,非遺龍舞展演亮相首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暨亮燈儀式,祭龍取火、魚龍歡騰、火樹銀花、龍舞九天等系列節目精彩紛呈。
  • 我的龍燈我的年——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背後的故事
    名稱:我的龍燈我的年——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背後的故事 發布:2020-01-07 11:22
  • 老重慶|銅梁龍燈知多少?元宵節到了 這組年畫版銅梁龍燈陪你過節
    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銅梁報社曾負責美術編輯工作的老媒體人秦廷光老師處獲悉,他歷時五年創作的《銅梁龍燈》已正式出版。銅梁是「龍燈之鄉」,「銅梁龍舞」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秦廷光告訴記者,他在銅梁工作生活了四十多年,對銅梁龍燈很有感情,那是過年的味道和記憶。為了完成這本作品,秦廷光反覆觀看演出,一遍遍查看史料。即使是在看影像資料的同時,他還準備了一本速寫本,隨時勾勒,最終用了五年時間創作完成《銅梁龍燈》。
  • 雙城新發現丨看銅梁如何「舞」龍
    如今,在銅梁這片以龍為魂的大地上,舞龍不僅是一項非遺傳承,還發展成一個帶富增收的產業。9月,雙城新發現——成渝主流媒體聚焦雙城新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活動重慶報導團來到重慶銅梁區,看銅梁如何「舞」龍。每年幾千條銅梁龍賣向全國有公司靠「龍」實現年產值500餘萬在銅梁,關於龍的傳說數不勝數,《銅梁縣誌》裡也記載了145年前的龍舞盛況:「上元張燈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輝煌達旦,並扮演龍燈、獅燈及其他雜劇,喧闐街市,有月逐人、塵隨馬之觀。」古往今來,銅梁龍舞演變成了當地人們的一種習俗——每年臘八開始,銅梁日日都會上演龍舞,一直持續到二月二龍抬頭。
  • 銅梁:火樹銀花不夜天 璀璨光影映龍城
    近日傍晚,在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主展區的銅梁區人民公園,3輛旅遊大巴走下了來自重慶主城的100多位遊客。他們是專程到銅梁賞龍燈、觀龍舞的。遊客們走走看看,不少人還興致勃勃地用相機、手機拍下美輪美奐的龍燈燈組照片,留下了值得珍藏的記憶,並踴躍轉發到朋友圈。
  • 閱讀量7000萬+,銅梁火龍上熱搜了!
    1月3日晚,話題「重慶銅梁火龍」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短短時間內,
  • 千年龍魂臥銅梁
    這個現藏文物1萬餘件的博物館,展出了銅梁的四大特色文化:銅梁舊石器文化、俗稱「小兵馬俑」的銅梁明墓石刻儀仗俑、有「中華第一匾廊」之稱的銅梁匾額和譽滿全球的銅梁龍燈。舞火龍  龍燈部分佔據了博物館的整整一層,龍文化的地位可見一斑。銅梁龍燈在明朝就譽滿川渝,「大足朝佛,銅梁看燈」的俚歌廣為流傳。
  • 銅梁區積極創建中國龍獅運動名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3日16時31分訊(通訊員 謝鳳 張浩)昨(12)日下午,重慶市銅梁區人民政府與中國龍獅運動協會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銅梁舉行。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平等協商、合理對接」的原則,開展長期戰略合作,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將全力支持銅梁區申報創建中國龍獅運動名城,並積極打造龍獅金牌賽事。當天,銅梁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小波和中國龍獅運動協會秘書長王瑜分別代表銅梁區和中國龍獅運動協會,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龍獅運動協會秘書長王瑜,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相關負責人參加籤約儀式。
  • 打造龍獅金牌賽事 重慶銅梁區積極創建中國龍獅運動名城
    謝鳳 張浩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12月12日下午,重慶市銅梁區人民政府與中國龍獅運動協會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平等協商、合理對接」的原則,開展長期戰略合作,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將全力支持銅梁區申報創建中國龍獅運動名城,並積極打造龍獅金牌賽事。據了解,當天,銅梁區副區長王小波和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副主席劉陶分別代表雙方,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 板板龍燈慶元宵
    2月19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這天,龍潭河鎮的老百姓齊聚一堂,舞起了有數千年歷史的板板龍燈,祈福祝願祖國「國泰民安、五穀豐登。  隨著一陣鏗鏘鼓聲,而這個由500多人一起參與,長約500米的板板龍燈猶如一條火龍,在黑夜中閃閃發光,在8名傳習人高舉的「國泰民安、五穀豐登」排燈牽引下,龍燈呈現出一幅又一幅氣勢磅礴、精美絕倫的圖畫。
  • 重慶銅梁:龍舞之鄉,藝體教育獨具特色!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位於重慶西北部的銅梁區是如何推進藝體教育的。銅梁區:既是「龍舞之鄉」,也是藝體教育大區說起銅梁,不少人的第一個想法,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冠絕全球的「銅梁火龍」。銅梁可謂是龍舞之鄉,新中國成立後,龍舞更是大放異彩,邁出國門走向了世界。長期的文化薰陶,也使得銅梁形成了良好的藝體教育氛圍,為新時代該區踐行「大美育、大體育」,紮實推進學校藝體教育育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特別是近年來,該區主要實施了以下措施:以組織為先導,厚植藝體教育環境。
  • 浮山東關龍燈沿革
    國興龍騰,國衰龍隱,國興則民安,民安則龍舞。浮山東關龍燈源遠流長,全縣首創,獨一無二。據古籍記載:上古時帝堯號陶唐氏,以龍為圖騰,尚赤,以火為德,有赤帝唐堯之稱,東關火龍與之遙相吻合。千百年來,人們懷著對帝堯的崇敬,以舞龍的方式,寄託對帝堯的懷念,對帝堯治理下的太平盛世的嚮往,渴望年年太平,歲歲平安,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祥和社會的再現。
  • 龍驤虎步 諶家龍燈耀未來
    鄉愁——諶家背篼龍(二)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37年,諶氏譙陽堂入川始祖之一益智公攜妻彭氏、子安遠,從湖南安化酉州出發時,用背篼把老家的「龍王」神牌、龍燈龍頭和龍尾,背到了四川,落業於四川省川北道潼川府三臺縣觀音場爛泥溝(今三臺縣西平鎮新廟爛泥溝),並將「龍王」、龍燈等神器供放於家宅。
  • 西郊花語悠遊谷成「重慶遊」新寵,銅梁文旅向更高品質邁進
    4月29日,「重慶人遊銅梁」首遊活動在銅梁西郊花語悠遊谷舉行,來自重慶各大旅行社和自駕機構代表、旅遊體驗官以及重慶本地遊客遊覽了這個新興的重慶近郊遊目的地。五一小長假期間,來自主城和周邊城市的遊客,相繼來到銅梁西郊花語悠遊谷。寄情山水之間,流連花語田園,紛紛點讚大美銅梁濃鬱的原鄉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