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記者從從化區獲悉,10月31日上午,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花開流溪」-中國(廣州)從化首屆鄉村文化藝術節——「壹城杯」2020年從化區第三屆傳統醒獅大賽在太平鎮珠江壹城壹悅廣場隆重開幕。
此次賽事,吸引了20支醒獅隊伍前來角逐金獎,經過兩天的比賽,最終廣州飛揚龍獅團、良口居委醒獅隊、龍角村醒獅隊等3支醒獅隊奪得本次比賽的金獎。
吸引了20支醒獅隊伍前來角逐金獎。
20支醒獅隊伍角逐金獎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和百業復甦
31日上午舉行的初賽環節,20支醒獅參賽隊伍歡騰繞場一周,為本次活動拉開帷幕。隨著主持人誦讀點睛口訣,獅子伏地接受點睛,寓意虎虎生威、事業興旺、宏圖大展。
點睛儀式。
據了解,本屆傳統醒獅大賽共有20支來自從化全區各鎮街以及廣州市飛揚藝術團、白雲區沙田龍獅武術訓練基地的參賽隊伍參加,其中還有不少青少年醒獅隊員參與比賽。賽事設立金獎3名,銀獎3名,銅獎4名,優秀獎10名共20項單項大獎。
比賽內容為傳統醒獅表演賽,注重套路創新設計和編排,包括群獅、單獅和雙獅等三個比賽項目。
在第一天的醒獅大賽初賽現場,熱烈的鑼鼓點燃了現場的氛圍,各個龍獅團旌旗搖曳,吶喊聲、歡呼聲不絕於耳,參加初賽的隊伍紛紛展現「真本事」,飛躍、翻滾、穿梭等動作炫目精彩,更有隊伍精心編排,將傳統醒獅與西遊記等元素相結合,創新推出醒獅情景表演,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經過初賽的激烈角逐,龍角村醒獅隊等10支隊伍進入決賽。
比賽現場。
11月1日上午,緊張又熱鬧的決賽正式開始,鑼鼓齊鳴聲中,決賽環節精彩紛呈,歡呼聲、鼓掌聲此起披伏,比賽中晉級決賽的各隊伍紛紛奉獻精湛技藝,只見獅子時而俯身作思考狀,時而發力跳躍採青,時而顯憨厚形態,進入決賽的10支醒獅隊伍使盡渾身解數,經過近2小時的精彩角逐,最終廣州飛揚龍獅團、良口居委醒獅隊、龍角村醒獅隊等3支醒獅隊奪得本次比賽的金獎、錢崗村等3支醒獅隊奪得銀獎,大氹村醒獅隊等4支醒獅隊奪得銅獎。
以賽推動從化醒獅文化保護傳承
加強非遺活化利用成效顯著
從化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醒獅一直是從化本土的文化品牌,自2018年舉辦首屆傳統醒獅大賽以來,一直受到廣大市民群眾歡迎,帶動了當地醒獅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自2018年舉辦首屆傳統醒獅大賽以來,一直受到廣大市民群眾歡迎。
據了解,從化區的醒獅是傳統廣東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地道的廣東省傳統民間舞蹈、廣東舞苑中的一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在從化區由深厚群眾基礎,全區五鎮三街的各個行政村落均有醒獅傳承,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時,必有醒獅助興,歷代相傳,長盛不衰。
其中,鰲頭醒獅是從化區鰲頭鎮流傳最廣的民間舞蹈,自明代在廣東出現後,一直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傳統的鰲頭武獅技藝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採青」「入洞」等,尤以「採青」動作難度較高,獨創的一套「獅之出洞睡佛取靈芝」的套路更是獨一無二,寓意為事業更上一層樓、一帆風順等。
作為獨具特色的傳統獅舞表演,鰲頭醒獅在2011年6月入選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每年代表從化區參與各類省、市級傳統醒獅比賽,獲得了多個省、市比賽獎項。
從化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該活動也是從化首屆鄉村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的重點活動之一,以此帶動相關節慶文化活動深入開展,也有助推動太平流溪津裡商圈「夜間經濟」發展。
採寫:南都記者鄭雨楠
通訊員:從文廣旅體、劉展鴻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