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嶺南股份(002717,股吧)董事長、東莞民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洪衛先生出席「智匯科技·創享華商」——華商書院2020年(第十四屆)全球年度論壇,以《銳意變革、擁抱未來,莞企創新實踐的幾點思考》為主題,分享了帶領嶺南股份轉型創新和莞民投集團快速起步發展中的感悟與思考。
以下根據演講內容節選:
一、堅守主業,順勢轉型
既要做好傳統主業,又要堅定推動、謀劃產業轉型升級。
在經濟新常態下,從事傳統產業的民營企業生意難做,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但隨便轉型是自己找死。怎麼破解?我有三句體會:
1、最差的行業裡也有最好的企業,用心做實傳統行業的企業,也能做出好成績。
2、要慎重轉型,不熟的不做,沒人才的不做,沒有積累沉澱的不做。
3、轉型要順勢而為、借勢而為,做相關聯的業務,實現產業互補、產業疊加。
也就是說,不要完全拋開主業盲目多元化,不要在你看不懂、不熟悉的領域,看什麼好賺錢就衝進去,而是提前布局,沿著與主業有關聯的、能1+1>2的思路逐步拓展,實現產業的疊加、互補,而不是無關聯的的跨界。
嶺南股份上市後沿著原先園林主業,圍繞大生態+大文旅做產業鏈,從園林業務佔比100%,到現在園林、水務、文旅三大業務大概佔比4:3 : 3。幾大板塊目標客群相近,戰略、人才和各種資源上高效協同、良性互動。幾年下來,公司抗風險能力增強,體量和品牌躍居行業前列。
二、捏緊拳頭,聚焦發力
無論是做企業還是做產業,都要聚焦發力。一個企業資源有限,領導的精力、團隊的力量有限,要力出一孔,捏成拳頭才能形成優勢。
嶺南股份這些年雖然有非常多的誘惑和機會,但一直堅守做自己的主業,即生態和文旅,而且文旅也是後面疊加跟生態有關的文旅,一直在堅守初心,突出優勢。
莞民投集團成立三年也有很多的機會。莞民投有眾多股東,業務面可以非常廣泛,其他城市也向我們跑出橄欖枝。對此我們提出堅持六個聚焦:聚焦產業、聚焦灣區、聚焦管理、聚焦創新、聚焦方向、聚焦資源。快速明確業務布局,打開局面,目前產城、舊改、股權投資、供應鏈金融等一些項目做得還不錯。
三、科技引領,全面創新
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科技產業,用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都是永恆不變的成功法則。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兩句話值得我們企業家深思。而且我認為,企業既要注重技術創新之外,也更要營造創新的思維和氛圍,注重體制機制、經營管理、產品服務、渠道市場等全方位的創新與調整。尤其是疫情後大家都感覺到,未來已來,企業必須加速變革、快速調整,擁抱新技術革命。
嶺南股份在創新上每年投入蠻大的,目前公司有七個國家高新企業,兩個科學研究院,三個院士工作站。其中,我們的廣東省院士工作站是今年全省34家保留下來院士工作站之一。專利、高新產品、著作權也有一批,科技產品、行業標準、會展雲服務等在行業中也是比較有含金量。
四、重視人才,回歸管理
企業歸根到底是要靠人才、靠管理。重視人才,夯實管理,帶來好的產品和好的服務,是做企業的根本。
這些年嶺南股份一直重視人才。「財散人聚」,我們用股權激勵、三級事業合伙人計劃激勵和吸引核心人才,跟一大批高校的人才建立了常態化的後備人才合作培育。截止2019年底,公司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數佔比90%左右,設計和研發人員大概佔了1/4。莞民投集團人不多,但非常精幹,學歷和素質比較高,其中博士、碩士學位佔了三成。
五、整合資源,合作共贏
企業做到今天不能再單打獨鬥,一定要整合資源。整合資源有多大,企業就可以做多大。 在環境不太好的時候,更要整合資源、合作共贏,用一個開放的心態、共贏的理念做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在演講的最後,尹洪衛表示,歡迎大家深入了解嶺南股份和莞民投集團,期待與在座嘉賓、同學們攜手合作共贏。
經過 20 多年的耕耘,嶺南股份已發展成為集生態景觀與水環境治理、文化與旅遊、投資與運營為一體的全國性集團化公司。旗下擁有園林、水務、市政、文化、設計五個集團,旅遊康養、金融及投資兩個板塊,實現七大業務協同發展。
東莞民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由東莞世界莞商聯合會推動籌組、150多家東莞知名民營企業共同發起、900多名莞商會員共同參與的新型民營經濟聯合體。莞民投堅持「情系東莞 · 商通天下」的莞商宗旨,在高標準產業載體建設、城市更新拓展、基金股權投資、供應鏈金融服務等方面樹立了品牌。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