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一一,複製是社群構成的第五大要素,它決定著社群的規模。
在"複製」這一層,有這樣兩個問題需要你自問一下:
1)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通過複製擴大社群規模?
有時候會有一種誤區:大家覺得,沒個幾萬人都不好意思稱為社群。其實,經過前面四個維度考驗的群,完全可以稱為社群了,小而美也是一種存在方式,而且大多活得還比較久。
你可以自己思考下,當你現在進入一個人很多人的大群,第一件事是做什麼? 是不是就是屏蔽消息?因為篩選信息的成本高,人員互認知成本高。
相反,小圈子裡,人員較少,大家相對話題集中,所以小圈子裡人都容易活躍起來。從微信群、QQ群等社群的大數據中發現, 90為用戶在不足20個人的小群裡活躍。人人都想組建人多的大社群,是許多社群缺北常不活躍,人人都在小圈子裡活躍。
所以,發展社群閨蜜要參考社群的成長階段, 每個社群都有一定的成長周期,不同的階段用不同的節奏進行控制。
一般來說,規模越大的社群,越可能只是為新手及小白用戶,在過濾優質信息上有很大的難度,這計群很快就會淪陷為聊天灌水群。這也會加速使高價值直成員默成者離開,杜群價值就無法得到提高。
(2)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推護大規模的社群?
複製不是一拍腦袋的事情,而是綜合人力、財力、物力、精力等多角度綜合考量之後的結果。
2016年4月底,微信互動小黃人發出通告,主動刪除自己幾百個免費分享微信群,他們發現自己沒有精力管理幾百個群,很多微信群變成廣告群,反而影響品牌形象。刪除全部微信群後,微互動計劃只對付費用戶提供社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