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在發展過程中,秦國的官職爵位也是在不斷演變當中的。相邦和丞相,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秦惠文王以前,秦國國君都沒有封王,表面上叫公,其實就是個伯爵。公侯伯子男,伯爵排第三,哪裡有權力設置百官呢?
所以說秦惠文王之前,秦國的官職爵位稱呼都是比較奇怪的。比如說最高職位左庶長、最高爵位大良造等等。可是到了秦惠文王以後,情況就不同了,因為他自己封王了!
沒錯,秦惠文王是自己封王的,因為周天子不願意任何一個諸侯成為王,和他並駕齊驅。可惜實力不允許,楚王、魏王、齊王都相繼稱王,這回秦王也稱王了。
稱王以後,就要有點稱王的樣子,這官職的稱呼,自然也就得改一改了。左庶長、大良造這些職位爵位逐漸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成為最高職位的便是相邦。
秦惠文王參照山東六國的套路,第一次設立了相位,稱之為相邦。秦國這個時候才能真正算是一個諸侯國,第一任相邦叫樛斿,白瞎了第一位相邦的位置,因為他不出名!
一、相邦和丞相本來就不同。
在《大秦賦》當中,呂不韋常常被大家稱之為相邦。可是後來李斯擔任的卻是大秦的丞相,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嗎?當然是有的。
呂不韋所擔任的相邦,出現的時間,要早於丞相。第一任相邦樛斿下臺後,張儀成為了秦國的第二任相邦,這位老兄我們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靠一張嘴皮子打天下的人物。
那麼丞相是怎麼來的呢?秦惠文王晚年發了瘋病,他去世以後,兒子嬴蕩繼位,也就是秦武王。秦武王設置了左右丞相,這是秦國第一次出現丞相。
秦武王時期的第一任左丞相是樗裡疾,他是秦孝公的兒子,秦惠文王的弟弟,同時還任命了第一任右丞相甘茂,甘茂的孫子甘羅12歲便成為了秦始皇時期的上卿。
那麼是丞相取代了相邦嗎?當然不是,相邦並沒有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丞相可以分左右,但是相邦只有一個,沒有左右之分。因此相邦是左右丞相的領頭人,是他們的老大。
相邦的地位比丞相要高半截,當然這是秦武王以後的事情了。到了秦昭襄王時期,魏冉曾經四次擔任秦國相邦,可謂是權傾朝野。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涇陽君質於齊。趙人樓緩來相秦,趙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請以魏厓為秦相。仇液將行,其客宋公謂液曰:「秦不聽公,樓緩必怨公。公不若謂樓緩曰『請為公毋急秦』。秦王見趙請相魏厓之不急,且不聽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樓子;事成,魏厓故德公矣。」於是仇液從之。而秦果免樓緩而魏厓相秦。---《史記》
提出遠交近攻策略的範雎,在秦昭襄王時期,也擔任了相邦的職位。可惜這哥們私心太重,在害死白起以後,被秦昭襄王給拿下了。
秦莊襄王時期,呂不韋擔任的還只是丞相。可是到了秦始皇上臺以後,呂不韋就向前前進了一步,成為了秦國的相邦,地位僅次於秦始皇。秦始皇見了呂不韋,也得尊稱一聲仲父。
二、相邦後來變成了相國,再後來與丞相無異。
呂不韋去世以後,相邦這個職位可沒有被撤掉,但是秦朝沒人有資格擔任這個職位。因此這個位置一直空在那裡。
不過左右丞相是長期設立了,到了秦二世時期,甚至設立了中丞相。這樣左中右丞相三駕馬車帶著秦國往前奔,他們都是相邦的助手。
可是到了漢朝以後,為啥相邦就不見了呢?原來相邦二字中的邦和劉邦相衝了,所以相邦就被改成了相國。
也就是說相邦還在,只是改成了相國。而左右丞相依舊負責輔佐相國。漢朝第一任相國可不是蕭何,而是韓信。
此後曹參、傅寬、蕭何、樊噲、周勃等等陸續成為了漢朝的相國。呂后亂政期間,呂產擔任漢朝相國,呂后去世,諸呂被平定後,漢朝再也沒人擔任相國了。
秦王立一年,薨,諡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為莊襄王。莊襄王所母華陽後為華陽太后,真母夏姬尊以為夏太后。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史記》
從這兒開始,相邦也就是相國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此後就是丞相的天下了。所以說丞相成為說一不二的人,那是在西漢時期。
三、秦國後期的相邦,一般都是君主的長輩擔任。
秦惠文王時期,剛剛設立了相邦這個職位,所以選拔人才的時候,是沒有什麼經驗的。比如說這個樛斿,就是個沒什麼影響力的人物。後來的張儀,雖然給秦國立下了大功,不過冊封他為相邦的時候,張儀在秦國是沒有什麼根基的。
到了秦昭襄王時期,相邦的位置就比較特別了。穰侯魏冉,是秦昭襄王的舅舅,所以出任相邦的職位。後來的範雎,也被秦昭襄王尊稱為叔叔,擔任相邦也說得過去。
莊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時時竊私通呂不韋。不韋家僮萬人。---《史記》
秦莊襄王時期的呂不韋,因為和秦莊襄王是平輩關係,所以只擔任丞相職位。可到了秦始皇時期,由於秦始皇尊稱呂不韋為仲父,所以呂不韋升任相邦。
由此可見,秦國的相邦,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擔任的。秦始皇時期的丞相李斯,就算再有才華,那也只是個丞相,他成不了相邦。為啥?因為他跟秦始皇是平輩關係。
總結:相邦和丞相,拆分理解,也會發現區別。
相邦的相,本意是仔細看的意思,仔細審視整個邦國的人,稱之為相邦。而丞相的丞則有奉承的意思,也有羽翼的意思,給相邦當羽翼,奉承相邦的人,稱之為丞相。
這麼一解釋,我們就能理解相邦和丞相的區別了。呂不韋雖然一開始只是丞相,但是秦莊襄王只設立了他這麼一個丞相,並沒有設立相邦,所以說呂不韋表面上是丞相,卻幹著相邦的活。
經過了幾年時間培養勢力以後,呂不韋在秦國的羽翼逐漸豐滿,他也具備了擔任相邦的實力。所以秦始皇上臺以後,他的身份也搖身一變,成為了相邦。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