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半球最發達的國家,澳大利亞給人留下了適宜居住、經濟發達、幸福度高的印象,移民澳大利亞也成為了很多國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不過,今非昔比,持續燃燒的山火已經使澳大利亞幾乎陷入崩潰。去年9月這場山火就火遍網絡,但事到如今仍舊沒有撲滅,反而大肆蔓延,讓澳大利亞變成了「人間地獄」,民眾憤怒到了極點。
曾經有移民說澳大利亞的動物保護做得很到位,不像國內街頭流浪狗流浪貓慘兮兮的,如今這場大火已經殺死了數十億隻動物,摧毀了考拉80%棲息地,讓考拉麵臨滅絕,是不是「啪啪」打了很多移民的臉?這也令筆者陷入了思考:移民澳大利亞,你們後悔了嗎?
為什麼選擇移民澳大利亞?
從地理位置來看,澳大利亞四面環海,獨佔整塊大陸,國土面積約769萬平方公裡,是世界第六大面積大國。相對於國土面積,澳大利亞總人口剛剛突破2500萬,人口並不多,且80%以上的國土面積都是無人區。因此,人口始終是制約澳大利亞發展的一大瓶頸。
不可否認,澳大利亞沿海氣候宜人,環境優美,適宜居住,而且綜合國力、社會福利均處於世界前列。綜合來看,其高質量的生活水準、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良好的醫療教育等因素深深地吸引著移民。據統計,澳大利亞每年大約引入超過10萬移民。
但是,外國的月亮不一定圓。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這場山火能持續5個月還滅不了?這就直截了當說明了問題。
除了氣候原因外,救火不力才是最主要的原因。面對災難,澳大利亞根本不當回事,總理甚至還悠閒地去夏威夷度假,並且不顧大火肆虐,執意花費巨額資金舉辦跨年煙火活動,只為舉辦私人聚會,邀請好友共同欣賞。
這場山火,是大自然的考驗,更是對澳大利亞的拷問,讓很多人徹底認清了澳大利亞的真面目!
事實上,近年來澳大利亞各行各業都不景氣,一直在走下坡路,早已陷入衰落態勢。而中國,持續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各方面變化很大,走向強盛。面對特大自然災難更是眾志成城,快速行動,絲毫不掉鏈子。
不僅如此,當你來到澳大利亞後不難發現:
雖然澳大利亞面積不小,但大部分都是沙漠和戈壁,只有東南部分地區適合居住;雖然也有繁華的城市和商業區,但是城建和中國很多城市相比早已甘落下風,號稱全南太平洋最大的SHOPPING MALL,只相當於國內一般的商場。
類似的還有治安、醫療,效率極低但收費一流,快遞也非常慢,當你收到包裹時可能已經忘記什麼時候買的、買的什麼了。
在交通方面更是如此。
澳大利亞公共運輸十分坑人,公交車基本上沒有過準點,火車線路不多還貴,計程車只能電話預約更是奇貴無比,飛機出行自然成本更高。因此,汽車幾乎是澳大利亞家家必備的一個出行工具,許多移民來之後迅速成為了有車一族,不開車很多地方、景點甚至無法到達。
反觀國內,高鐵在各大部城市間已經暢通無阻,運行快速且舒適,航空業也日漸繁忙,價格和高鐵相當,市內地鐵、公交、計程車、網約車、共享汽車、自行車等出行方式應有盡有,出行更加便捷高效,關鍵還不算貴。
不同的地方還在於:澳大利亞靠左行,而中國靠右行;澳大利亞的汽油價格一天一變,中國調價是統一的;澳大利亞無專門的慢行道給自行車,騎自行車還是挺危險的,中國城市大都有專門的自行車道,相對安全;澳大利亞停車不管收費還是免費停車場都限時,中國交夠了錢不限時......
總得來說,很多人移民之前認為澳大利亞環境好、風景美、福利好、醫療好、教育好,或許連空氣都是甜的,但是移民之後突然發現其實不然,澳大利亞的社會發展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效率低下,想擁有良好的醫療教育費用極高,而中國近年來加大民生投入,加強環境保護,環境大為改善。
筆者以為,澳大利亞如今缺失的不僅在於社會治理層面,其製造業也嚴重衰落,讓澳大利亞的未來布滿了陰霾。
製造業,因為其對社會基礎設施的高度依賴,被認為是社會綜合指數的晴雨表。對於澳大利亞而言,汽車產業代表了其製造業中最中堅的力量,其發展史和消亡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澳大利亞製造業的興衰縮影。
在許多澳大利亞人心目中,汽車製造業曾是他們引以為豪的國家支柱產業,也是把澳大利亞從原始的「牛羊國家」轉型成為真正經濟強國的重要力量之一。
從1896年開始,澳大利亞就開始製造汽車。毫不誇張的說,在40年前的澳大利亞,馬路上每10輛車裡就有8輛是「澳大利亞製造」的,比如:福特(Ford)、通用汽車霍頓(GM Holden)、豐田(Toyota)、三菱(Mitsubishi)…...
然而這個曾經撐起澳大利亞25%就業的「英雄」汽車行業,近年來卻是一片「風蕭蕭兮易水寒」。
2016年9月,澳大利亞的第一家汽車生產商福特的吉朗(Geelong)工廠生產了最後一臺發動機;隨著其墨爾本北部Broadmeadows(布羅德米德斯)生產線的關閉,最後一批生產的福特汽車也被送入博物館保存。
短短一年之後,豐田和通用汽車霍頓也相繼關閉其澳大利亞汽車製造業務,這意味著「澳大利亞」汽車工業徹底走向終結,澳大利亞人再也不能夠購買到本國國內生產的新車。
製造業強大的國家,基礎設施更完善,發展更健康,這需要政府有著宏偉的發展規劃和強大的治理能力。僅從汽車製造業來看,澳大利亞已經走向衰落,過去再多的輝煌也只是歷史上的曇花一現。
衰落的還不僅於此,幾年前澳大利亞鋼鐵行業就已經退出,如今的澳大利亞嚴重依靠售賣鐵礦石、農畜產品和發展金融服務業來支撐經濟發展,政府也依靠大量舉債(政府債務收入比逼近90%,家庭債務達到可支配收入的189%)來穩定就業,長此以往其社會經濟發展能持續嗎?
製造業的持續衰落、經濟的持續下滑、社會福利的大幅削弱、越來越高漲的稅率和物價、對移民日漸不友好的政策以及國際地緣經濟政治的變化,使得澳大利亞原有的光環正在褪去光彩,已經成為標準的偽發達國家。
隨著澳大利亞汽車工業的衰落,這對於積極且富於進取之心的中國汽車企業來說,進軍澳大利亞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非常值得期待。那麼,已經進入澳大利亞的中國車企還好嗎?
澳大利亞車市是比較成熟的市場,如今上汽名爵、上汽大通(LDV)、長城等自主品牌車企相繼進入。其中,名爵表現搶眼,除了價格優勢外,在澳大利亞ANCAP碰撞測試中成績優異,產品競爭力大增,名爵ZS、HS等產品銷量持續上漲。此外,大通、長城也全面發力,大通SUV、MPV、皮卡以及長城哈弗SUV、長城皮卡都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
隨著澳大利亞汽車工業的衰落,在自主品牌越來越強且兼具全球品質的產品攻勢下,中國車企搶佔澳大利亞市場的速度無疑將更快,全球版圖勢必進一步擴張。
寫在最後:
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國情和社會生活確實有著不小的區別,各有優勢。但無論如何,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別人故事裡的「世外桃源」或許並不適合你。很多移民到澳大利亞的國人丟掉了國內高大上的工作,反而在陌生的異地他鄉「下苦力」。移不移民,生活在哪裡,其實不是關鍵。只要努力奮鬥,在哪裡都可以過得好!
中國越來越走向繁榮富強,澳大利亞正在加速衰落,已經做出過選擇的移民們,面對如今的熊熊大火過得怎麼樣呢?可有後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