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聽到了波斯文化的聲音,你呢?

2021-02-15 壹行伊朗文化

2018/01/26  

大家出國的首選會是哪裡?美國、日本、英國、法國還是伊朗?

我想大部分人都想去「好」的國家,而「好」不外乎是國力強、進步、有強勢的流行文化──在這個時代,「好」的國家跟「西化」的程度,有很直接的關係。

當年的我也不例外:從小因為足球的關係,我「熱愛英國」,夢想長大後若能夠去一趟英國,就仿佛完成了我今生的使命;也曾經覺得跟「老外」混在一起,開口閉口都是英文,就是「文明進步」的象徵──還好我後來改變了,不然現在可能變成一個不討人喜歡的「香蕉人」。

我們都很習慣西方的科技、美感、思想,它給了我們很多方便,也是很有效率的主流標準。但後來去了一些在旅展中看不到的國家,我逐漸發現除了「西方標準」,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得很精彩。

而英美為主的所謂「西方文化」,其實只是這5 百多年的主流,在此之前有希臘羅馬、大唐、阿拉伯、印度等等無數的璀璨文明──好比2,500 年前如果你是波斯人,大概沒人敢動你一根寒毛,就像今天拿綠卡可以橫著走。

全世界最冷清的Friday Night──我的德黑蘭初訪

拿著剛在臺北錄完熱騰騰的帶子,飛了7,000 多公裡來到德黑蘭(Tehran)。一落地,女士們很懂事地先把頭包起來。

在海關前排著隊,前面有金髮旅客被長時間詢問著,旁邊有隻露出眼睛的黑袍女士緊跟著她的「男監護人」,不敢直視異性,可能是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夫妻。快輪到我時,腦中正浮現《亞果出任務》過海關的緊張畫面,想著該如何解釋護照裡的美國籤證.,卻即時被親切的海關打斷了我的「想太多」,他在我護照用力地蓋上入境章,上面寫著「1395 波斯年」!

這裡四處掛著何梅尼(Khomeini)的照片──這個近代伊朗人心目中的英雄,我知道接下來將看到的現象都跟他有關。跟著巧遇的華人一起搭上殺了價的計程車,到了我朋友的家,已是凌晨兩點鐘。

到了第二天,朋友Farzad帶我來到北德黑蘭的市集(Bazaar),但有一半以上的店是關的── 原來,星期五是伊朗的「周末」,也是禮拜的日子,絕大多數伊朗商家和公司,都在這天休息,至於「周休二日」的公司則放周四、周五,周六至隔周三上班。

我們於是轉到旁邊熱鬧的清真寺晃晃。

經過洗手臺時,我訝異地發現,除了什葉派(Shia)式的淨身設施,旁邊也有給少數遜尼派(Sunni)穆斯林的。我的伊朗朋友說,「這裡他們可以和平相處,沒問題啊!」大出我意料之外。原來在「遜尼派」和「什葉派」的衝突在國際新聞媒體上常被聚焦放大,但德黑蘭的一般人民,並不那麼仇恨彼此。

到了晚上,除了一些餐廳,其他的店幾乎都打烊了,我幸運地買到晚餐,回飯店休息。這裡的Friday night 應該是全世界最冷清的。

伊朗美好的在地流行音樂,在古都的橋下

本來覺得會很順利地找好樂手,一個星期內密集錄完音,沒想到卻有些顛簸。

雖然事前已物色好人選,但厲害的傳統音樂家不是太忙,就是不能即興。我人生地不熟又語言不通,這時只能靠Farzad 幫我找。在德黑蘭持續等待的同時,也開始產生了無助感,此時我想起了四年前的土耳其蜜月──就是那次旅行,成為我愛上中東文化的導火線,也發現了內心靈魂的另一面,意會到自己骨子裡竟埋藏著這麼大的激情,開始了製作中東音樂的道路。

想到這裡我充滿了感恩,拋開至暫至輕的彷徨前往古都伊斯法罕(Isfahan)繼續尋找,希望有好消息。

在前往古都的車上,我很納悶為何這幾天沒聽到什麼音樂──不管是街上還是電視上都很缺乏;Farzad 也說,(伊朗)這裡現在很少有「全職」的音樂人,一方面演出很難申請,二方面因為法律規定,樂器和女歌手不會出現在銀幕前.。

但我仍然不願相信這裡已成為「音樂沙漠」:有著7,000年歷史、如此厚實的文化底蘊,音樂風氣怎麼可能在全國都如此沉默呢?

到了伊斯法罕(Isfahan),我懂了。

我的地陪Alireza 帶我去一座橋,橋下聚集了許多人,激動地高唱1979 年之前的音樂。每個晚上的「音樂會」沒有既定流程,通常會由一個人開始,路過的群眾自動自發地加入──當中會有call and respond,士氣高昂,你一句我一句的,一吐白天的壓抑。

偶爾會有警察巡查「勸阻」,但還是擋不住人們用音樂抒發情感的正常需要。

至於為什麼是1979 年之前的歌呢?原因是那一年,何梅尼在流亡15 年之後,回國推翻了執政的巴列維王朝,將伊朗「伊斯蘭化」、「政教合一」。宗教領袖能夠影響政治,他們認為娛樂使人性墮落,所以沒有夜生活、不能Party、男女分開、也限制了音樂該有的表現自由。

「革命」前,伊朗女生可以穿迷你裙,革命後要把頭包好;革命前街頭隨處是音樂,革命後的社會風氣則不利於音樂發展──很多女歌手也因此選擇了「流亡」海外,以延續她們的聲音。

1979年以前的伊朗時尚雜誌↑

所以大家理想中的「好音樂」,還是1979 年之前的,傳唱度甚至高過今天的「流行樂」──遺憾的是,他們只能在橋下緬懷逝去的光輝。

橋下聚集了許多人,激動地高唱1979 年之前的音樂。圖/錢威良提供

伊斯法罕(Isfahan)的傳統建築。圖/錢威良提供


意外尋得的古典波斯音樂

看來要找到懂古典波斯音樂的人,就更不容易了。在拜訪世界第二大的伊瑪目廣場時,在阿巴斯(Abbasid)大帝觀賞馬球比賽的看臺下,我幸運遇到一群拿著樂器的樂手們,就上前去跟他們聊了起來──想不到這個不經意的搭訕,竟讓我後來的專輯,多了五個聲音。

其中一位音樂家Sina 第二天晚上帶我到一間音樂院,跟老師們為我演奏幾首古典波斯室內樂。

正當我陶醉不已時,有一位八歲的小女孩現場畫了一副我的畫像,涵蓄地交給了我。還沒到需要戴頭巾的年紀,她的單純可愛以無遺地流露在她的繪畫及歌聲中。合完影、聊完天,他們更熱情地送我到客運站,準備搭上前往Shiraz 的夜車。

上車前,我問Sina 有沒有在作曲,他拿起手機播著蓄勢已久的得意作,我一聽就被直覺牽著走,不經猶豫地問:「我們可以收錄嗎?」他更爽快地答應。

本來跟Sina約好要錄桑圖爾(Santur,波斯傳統樂器),但他那天卻搭不到車.因為所有巴士都開去伊拉克的Karbala,當初海珊(Husayin)被刺殺的地方──那是什葉派和遜尼派分家決裂的起點;有些信徒,徒步走了20天來表示默哀。

波斯傳統樂器。圖/錢威良提供


難以忘懷的音樂饗宴

回到德黑蘭,我去了一位庫德族朋友Shooresh 家錄音,也是那天在伊斯法罕認識的。

他沒有手機、生活簡樸,留著一頭長髮,臉龐有些滄桑,看起來並不富裕的他,其實出身於伊朗數一數二的音樂世家。他家的客廳牆上掛滿了樂器,沙發和地板鋪滿了毯子,與他的臉龐一樣,有著歲月的痕跡。

我們開始錄音,一首十三拍的歌,首先是在間奏的地方加入了他弟弟的波斯吟唱──那高亢粗獷的歌聲,瞬間把音樂變得「野味十足」,我在旁聽得入神,儘管聽不懂他們的對話。

接下來Shooresh拿起他爸爸古老的卡曼切琴(Kemanche),跟著彈主旋律,一種介於中提琴和胡琴的頻率,一些乍聽之下不太準的音高和節奏,在他彈奏下卻顯得十分「合理」──我想這就是超越音樂理論的靈魂吧!

錄到一半,他拿了一杯氣泡酒給我,我訝異地看著他說:「怎麼弄來的?」他竊笑著表示自有門路。

在這裡禁止賣酒,賣酒被抓到甚至要吃牢飯,所以喝完那杯氣泡酒,難免有種「破壞規則」的快感──同時覺得正確的約束不該是外來的,而是發自內在的自覺。Shooresh 請我幫他介紹華人女友,「但不要是穆斯林,因為她們好像不喜歡音樂,」他開玩笑地說。

結束了伊朗的行程,錄了六樣波斯樂器,給我們專輯的現代感中,注入了更多文化氣息──我算是圓滿達成此行的任務。 

庫德族朋友Shooresh 家。圖/錢威良提供


喜不喜歡伊朗呢?我不喜歡這裡的政治氣氛、擁擠的地鐵、與混亂的交通;但我深深愛上了它生活化的藝術,溫暖到誇張的人情味。

伊朗的安全、善良、美麗,遠遠超過別人對它的誤會。在這裡,我聽到了波斯文化的聲音,你呢?

相關焦點

  • 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編譯 七君小鳥的啾啾聲、老鼠的吱吱聲、小狗的叫聲是怎樣被你聽到的呢?實際上世界上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聲音,我們人類可以聽見其中的大多數。不過如果沒有耳朵的幫助,我們什麼也聽不見。對於其他動物來說也是這樣的。那麼,聲音是怎樣被耳朵聽見的呢?
  • 走進伊朗:波斯文化與盛景
    ,波王怕我失望,見到有六七個波斯年輕女生正坐在庭院地上聊天(生得都美麗端莊),說可以讓我去採訪她們,我微微有些奇怪,因為中國女生是不可能隨便上前搭訕採訪的,但波王手段高明,走上前隨便聊了幾句,女生們發出一陣陣如銀鈴般悅耳的笑聲,波王說,你過來坐下吧,她們是從德村(德蘭黑)過來旅遊的,隨便問,她們都會說的。
  • 究竟是什麼歌,讓閻維文不停感嘆:我聽到了最美的聲音!
    《聽,這裡是貴州》第二季第3集在這一集中,咱們跟著閻維文、趙越師徒來一場「千年之戀」。在冊亨縣坪寨村有一棵超過3000年樹齡的大榕樹,當地布依族青年男女喜歡在這裡浪哨(對歌),除了歌要唱得好,哪個小夥子爬得更高,也可以證明自己的勇敢,獲得姑娘青睞。
  • 祆教明教波斯總壇在伊朗的什麼地方呢?
    亞茲德 緊挨著卡維爾鹽漠,你沒看錯,確實是鹽漠,因為太熱了,鹽鹼地水分蒸發以後鹽就覆蓋在沙漠之上,可見這裡有多熱。 亞茲德 是拜火教的聖地,中心。拜火教又稱祆教,中國人最熟悉的莫過於《倚天屠龍記》裡的拜火教聖女小昭,我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踏上了 亞茲德 之旅,作為金庸迷,有啥能比拜訪明教波斯總壇更有吸引力呢?隨著 亞歷山大 的去世,帝國再度分崩離析,波斯也陷入群雄割據的局面。
  • 我聽到傳來誰的聲音(作者:徐江)
    我聽到傳來誰的聲音(作者:徐江)我聽到傳來誰的聲音徐 江1這一段一直在做一件事:編選點評一本有關BBS上帖子的書。三十歲左右的人誰不記得邱嶽峰的羅切斯特先生、孫道臨的哈姆萊特、胡慶漢的冉·阿讓、童自榮的佐羅以及陳汝斌和喬榛在不同劇集裡所配的「黃玫瑰」呢!畢克是那幾代配音演員中了不起的一個。他配的克裡斯蒂筆下人物偵探波洛,聲音與原片中的表演交相輝映,帶給人一種懶洋洋的優雅和狡獪兼備的享受。這是今天我等看字幕影碟時所體會不到的。
  • 波斯與中國:跨越時空遙相呼應的兩大文化
    文/(法)阿里·瑪扎海裡 譯/耿昇我發現,如果在世界上確實有一個社會可以與波斯相比較的話,那麼這個社會就只能是中國。我當然也沒有忘記使中國人有別于波斯人的許多差異。這是一個具有獨自特點、特殊的心理和特殊景色的國家。
  • 我的聲音怎麼會這麼難聽?聽到自己的錄音時,為何會有這種感覺?
    相信大家都有過一種的體驗,那就是當我們聽到自己的錄音時,總會感覺怪怪的,特別是第一次體驗時,我們通常都會發出這樣的質疑:這真的是我自己的聲音嗎?我的聲音怎麼會這麼難聽?然而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很快就會知道這確實是屬於自己的聲音。
  • 路邊草叢裡,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我走近一看,原來是……
    突然,前面草叢裡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嚇了我們一跳!「雲林,你聽到了嗎?前面草叢裡什麼聲音?」我緊張兮兮地抱著雲林的胳膊問道。「胡說,哪有什麼聲音,我怎麼沒有聽到?」雲林問道。可是話剛說完,「擦啦啦,唰啦啦——」這次聲音好大,雲林也聽到了。
  • 詩人酒館|張在長:我想聽到落雪的聲音
    我想聽到落雪的聲音(組詩)▎我想聽到落雪的聲音清晨,是從鳥兒的翅膀上滑落下來的母親投旺了爐火房頂的炊煙開始濃鬱一夜的凜冽把霜花貼進窗的玻璃風,這時急匆匆穿越樹林山村,靜靜地臥在河邊幾聲沾著霧氣的鳥啼晶瑩了冬我想聽到落雪的聲音
  • 老是聽到衛生間有異常聲音,察看後原來如此!
    最近接到一位好友電話說,最近搬進了剛裝修好的新房,晚上睡覺時老是聽到衛生間有異常的響聲出現,相當煩人,失眠了好幾天,請我幫忙去看下;聽到這裡,我大概知道是什麼原因了!好友的新房是兩衛的,而出現聲音的正是他臥室裡的主衛,應該很多朋友的家裡都有兩個衛生間吧,你們有沒有聽到異常聲音呢?來到好友家衛生間,直接打開弔頂,印證了我的想法,吊頂裡的下水管果然沒做任何處理,半夜聽到的異常聲音就是樓上鄰居使用衛生間時水流的聲音,而他就住在主臥裡,這麼近的距離,自然就能聽到聲音了,其實這種問題,裝修時完成是可以避免的!
  • 我的世界:當你聽到TNT爆炸聲音,不一定就是火藥,有可能是它
    說起我的世界怪物,不知道大家最想到的是誰呢?是遍地都是的殭屍?還是會爆炸的苦力怕?還是爬行速度很快的蜘蛛?又或者是會射箭的骷髏?這些都是主世界中很常見的幾種怪物。那麼到了下界或者是末地,又有不同種類的怪物了。相信經常玩的小夥伴對這些已經很了解了。
  • 時尚的「聲音」是怎樣的?你聽到過時尚的「聲音」嗎?
    「聲音」在時尚界所扮演的角色,從來都不是大張旗鼓的舞臺主角,但卻從來不曾從必備要素的名單裡被除名過。「聲音」不會去直接體現時尚,卻會從感性層面讓你去更好地體會何為奢華、何為動情。一件好的時裝單品,在設計上應當是走腎的——會讓你在看到的一剎那就腎上腺素飆升想要買下;而在聲音上則應該是走心的——看到的與摸到的只是一瞬的感受,但聽到的美好,卻會讓人銘記許久。天橋上流動的聲音秀場音樂大概是時尚行業裡最直觀的重要聲音。
  • 德國記者要用鏡頭和筆尖讓世界聽見這裡的聲音!
    中國網德國籍記者奧樂(Ole Engelhardt)在接受滻灞君採訪時表示,滻灞的景色很美,環境非常好,一定會用鏡頭與筆記錄滻灞發展,並把滻灞故事傳遞到自己的自己的家鄉德國,讓世界聽到來自滻灞的聲音。活動現場,西安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市委網信辦主任劉新鋒向採訪團記者代表、中國網德國籍記者奧樂(Ole Engelhardt)贈送代表著陝西傳統文化元素的見面禮——秦腔臉譜。秦腔也是一種陝西聲音,以此為禮,也契合了「讓世界傾聽陝西聲音」這一主題。隨後,滻灞君對奧樂進行了專訪,奧樂表示早在來陝西之前,他就聽說了「三千年中國看陝西」這句話。
  • 《文明6風雲變幻》波斯特點分析 波斯怎麼打
    UI簡直是花園控福利誰還不想有個精緻的大院子呢。同時加文化和金幣是不是讓人有點眼熟?對就是和商隊一樣的加成,早期兩條自帶的商隊再加上位置合適的庭院可以讓波斯的文化和收入不低於羅馬的白嫖柱子!(又在和羅馬對比真是對不起)中後期會成為文化勝利的關鍵。
  • 聲音|費德勒:我不太想聽到自己的聲音
    在最近一段時間為巴裡拉、瑞士信貸、林德和梅賽德斯-奔馳拍攝廣告之後,瑞士名將詮釋了甲殼蟲樂隊的經典歌曲《在我朋友的幫助下》,這是這個傳奇樂隊最著名的歌曲之一。羅傑說:「首先,我必須克服對在公共場合唱歌的恐懼。然後,在拍攝前幾天,我試著在車裡唱這首歌。幸運的是,拍攝當天早上,我得到了聲樂教練的專業輔導。」費德勒還透露,唯一能找到他唱歌的情況是他和孩子們在車裡。瑞士人並不喜歡自己的聲音,他還提到,儘管在他有生之年接受過幾次採訪,但聽到自己的聲音總是很「奇怪」。
  • 鄰居聽到隔壁有異常聲音,給網友打電話:有人拆你家!
    鄰居聽到隔壁有異常聲音,給網友打電話:有人拆你家!溫亮亮說可愛的寵物。網友早上吃完飯高高興興去上班,出門的時候正好碰到樓下的鄰居,打了個招呼,網友上班,鄰居上樓。過了一個多小時,鄰居聽到隔壁有異常聲音,聲音似乎是東西掉落的動靜,鄰居出來聽了聽是什麼聲音,出來後仔細一看,正好是隔壁家的聲音,但那會在樓下遇到網友,網友已經上班了,家裡應該沒有人。於是鄰居給網友打了個電話,問是否有人在家,鄰居給網友打了個電話,網友一看是鄰居打過來的,拿起電話就聽到那邊說:"有人拆你家!"網友當時就打圓場,家裡沒有人,怎麼能回家呢?
  • 在閩紮根的臺灣音樂人: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
    中新社福州1月17日電 題:在閩紮根的臺灣音樂人: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作者 鄭江洛 林春茵「我們現在正努力推廣民樂,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根,要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臺青魏辰運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 情話當學波斯人
    對於許多中東國家而言,情人節是西方文化的象徵,是不應慶祝而應禁止的日子;在許多地方,表達親密關係仍然是一種禁忌。魯米為什麼要說說詩歌呢?來讀讀魯米的詩句吧:在你的光明中,我學習如何去愛。在你的美麗中,我學習如何作詩。你在我的心中起舞,那裡,沒有人會看見你。
  • 伊朗與波斯帝國:古代的貴族語如今是官方語,波斯為何改名伊朗?
    而"波斯Persia"一詞來源於地名"法爾斯Fars",這是當地的一個行省,位于波斯灣西南部。歷史上的法爾斯省比今天的波斯要大得多,居魯士大帝所創建的古波斯帝國亦是從這裡發跡,這一時期又被稱作阿契美尼德王朝。由於阿契美尼德王朝疆域廣闊,對周邊國家的影響非常大,故此,古代外國人都將伊朗這一地區稱作"波斯"。
  • 為什麼人聽到自己真實的聲音會害羞?
    將自己的聲音錄音後重新播放來聽,你會不會產生「我的聲音聽上去真是這個樣子的嗎?」這樣的疑問呢?關於這點,你絕對不是一個人。聽到自己的聲音會覺得好羞恥,絕大部分人們都有這種想法吧。The Science of Us告訴了我們這種現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