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動物或者是植物在溫度超過40℃時,就會熱死或燙死?

2020-12-26 科學獵奇

我們都知道,動物大都是有體溫的,即便是「冷血動物」它的體溫也是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雖然沒有一個固定的值,但是總是能夠測量出當下的體溫的。而植物有沒有體溫呢?答案是肯定的,植物也屬於生物,理論上說具有生命活動的物體都是有溫度的。那麼,什麼動、植物超過40℃就會被燙死或者熱死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排除幾個可能性。

第一個就是環境溫度到達40℃,其實環境溫度到達40℃就是酷暑才少有的溫度,在這種溫度下,如果不是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中,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是沒有生命危險的。

第二個是偶發性且短時間內的體溫到達40℃。這種情況就比較複雜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動物。正常情況下,哺乳動物的體溫在34-40℃之間,比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鯨的平均體溫就在34.5-36.5攝氏度之間(±1℃),而我們人類的平均體溫就在36-37℃之間。也就是說40℃對於大多數的哺乳動物來說已經屬於高熱的範圍了,像我們人發燒時,通常也達不到40℃,如果到了40℃通常會有一些強烈的身體反應,比如驚厥。但是,相對來說,40℃對於哺乳動物來說還不至於被熱死(短時間)。

其次是許多體溫比哺乳動物高的動物,比如鳥類,鳥類的體溫大都在40-42℃之間。因此,40℃對於大部分鳥類來說正是正常的體溫,所以,對它們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也就是說,想要探討這個問題,首先要排除環境溫度、哺乳動物體溫以及體溫較高的動物這三個選項,因為,這三個情況下,如果不是持續的在40攝氏度上,是不會出現死亡的。

40℃可能會引起動、植物死亡的情況

排除了上面三種情況,我們再來看一下,可以導致死亡的情況。

01 冷血動物

所謂的冷血動物就是指自身無法調節體溫的動物,它們的體溫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又被稱為變溫動物。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除了哺乳動物和鳥類外,其他的大部分動物都是變溫動物,比如蛇類、鱷魚等爬行動物。變溫動物雖然沒有一個穩定的體溫,但是,它們也有相對適宜的體溫區間,這個區間一般在20-30℃之間。根據實驗表明,蛇類在20-30℃的體溫區間內時,活躍度是最高的,而且在這個體溫區間內,它們的生長也是最快的,但是一旦超過了35℃,它們就會出現厭食的情況,達到40-45℃時,它們會迅速的死亡。

再比如魚類,魚類的體溫區間也比較的低,淡水魚的體溫區間通常在15-20℃之間,即使是生活在熱帶海域的海魚體溫也不超過28攝氏度。如果將魚放入40℃的環境中或者是讓它們的體溫升到40℃,都是會殺死它們的。

因此,40℃對於變溫動物來說就是一個可能致死的溫度。當然,在現實中,它們也不可能讓自己的體溫達到40℃,當溫度過高時,它們就會躲入陰涼的地方避暑。

02 植物

植物也是有「體溫」的,由於它們體內的化學反應較慢,產生的熱量較少,所以本身產生的熱量並不足以維持身體的溫度,因此,植物的體溫大都是跟著外界的環境變化而變化的,這一點與我們上面說的「變溫動物」非常相似。

但是,植物不像動物那樣可以移動,所以無論是嚴寒酷暑,植物都會屹立在那,不同的是,植物在調節葉溫時是通過蒸騰作用來進行的,白天烈日當頭,葉片失水過多會關閉氣孔,此時蒸騰作用減弱,葉溫升高。

大多數的植物需要經過夏季,而夏季的溫度會到達40℃,而植物並不會死亡。不過,一旦空氣溫度長時間的持續在40℃,那麼大多數植物會因為缺失水分而死亡。

總結

無論是體溫還是環境溫度,短時間持續在40攝氏度對大多數動、植物來說是沒有太大影響的,不然一個夏天就足以淘汰太多生物了。但是,如果長時間的處於高溫環境下,大多數的動、植物是會死亡的。

當然,像體溫本身就很高的鳥類,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因此,長時間的持續在40℃會殺死大多數的動、植物,尤其是變溫動物以及生活在寒帶的植物。

相關焦點

  • 癌細胞可以被「燙死」?醫生:是真的,但並不是發燒,別錯誤解讀
    因此無論什麼人,當發現自己的身體內存在癌細胞之後,一般非常害怕,特別害怕病情突然加重,最終導致死亡。現在民間有一種說法,癌細胞其實可以被「燙死」,可能很多人看到之後會覺得好笑,但醫生告訴你這其實是真的。
  • 高溫「燙」死癌細胞,被證明有效?醫生:治療多種腫瘤,副作用小
    導語:我們都知道癌症現在沒有什麼好的特效藥,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還需要讓患者遭受很大的痛苦,所以很多人就會千方百計的使用天方,71歲的張奶奶前段時間檢查的時候,發現自己存在左上顎鱗狀細胞癌,當時家人都覺得是五雷轟頂,但是專家卻說可以把癌細胞燙死,這句話聽起來似乎非常的搞笑,但是有著相應的科學理論
  • 它剛開始開花,零下30度凍不死,零上40度熱不死
    實際上有一種繡球,它的花期才剛剛開始,零下30度凍不死,零上40度熱不死,開花比臉大,養過的人都後悔入晚了,它就是圓錐繡球。花期在盛夏日常我們見到的大花繡球,花期主要集中在春末、初夏,夏天溫度高,就容易曬蔫或者曬焦。到了盛夏,大花繡球花期結束,開始進入長枝葉的階段。
  • 冷的冷死,熱的熱死!歐洲各種大雪崩,澳洲溫度飆到50度!
    感受下上星期澳洲各地的最高溫度:新州Griffith小鎮:46.4C!新州西部:47.8C!關鍵這次不光是熱,持續時間還很長!澳洲首都坎培拉連續4天都要跟40C高溫作戰!新州Broken Hill更是連續4天溫度都飆到了45C!光是上周三,新州就創造了9個最熱紀錄...
  • 「夏天到了我要熱死了!」——人真的會被熱死嗎?
    每年夏天,大家總是抱怨天氣太熱,熱死個人!的確,人是有可能被熱死的。 如果一個人發燒到40度以上,體內的各種酶就都快罷工了,你也就快嗝屁了。
  • 如果從科學角度分析,凍死和熱死,哪一種更好受一些?
    極高的溫度和極低的溫度,對於人類來說都不是特別容易接受的。在季節比較分明的地區,冬天和夏天往往都非常的頭疼,因為夏天很熱冬天很冷,而且有的地區冬天是真的會凍死人,而且有的地區夏天也會熱死人,那麼相比較來說凍死和熱死哪一種死法會更舒服一些呢?
  • 這20種花,曬不死、熱不死,天熱一直狂開花!
    天熱了,需要養一些耐熱、耐曬的花,放在家裡陽光最猛、最熱的位置,它們會一直開花,為炎熱的夏天創造一片清涼和活力~三角梅極限溫度:室內37度,照樣開花三角梅是南方最耐熱的大型植物之一,福建、廣東一帶的夏天,室內溫度都有37度了,還能照樣開花,如果能露養、地栽,環境更通透,耐熱能力會更強。
  • 益生菌用開水衝服會被「燙死」,那麼,多少度的水衝服才合適?
    眾所周知,腸道是人體消化和吸收營養物質的重要場所,而這一重要功能的順利完成依賴於腸道微生物的作用,而腸道的微生物超過99%是細菌,細菌數量龐大,超過10萬億個,有500-1000個不同種類,大致可分為三大類: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它們相互制約,又保持平衡。
  • 南極發現「冰魚」,超過5℃就會死亡,人手的溫度可能會將其燙死!
    人類對於一些稀有動物的獵捕,導致目前物種多樣性已經受到了影響。人類要是再不克制自己的貪婪,還會有很多生物徹底滅絕。甚至科學家都表示,要是人來還不克制自己,下一次的物種大滅絕離人類只會越來越近。在南極地區發現了這種魚,整個生態圈來說也是重大的意義,整個南極氣溫非常低,而像這種魚已經適應了南極這樣的環境,如果溫度超過了0度上的話,這種魚就會死亡,而且這種魚在人的手掌上面也不可能帶太長的時間,因為人體的溫度在30℃以上,如果長期待在高溫的環境當中,魚就會死掉。
  • 中國古代最熱的夏天,高達44.4℃,一天11400人被熱死
    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地球溫度就開始逐漸升高,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在中國,許多城市在夏季之時,溫度甚至能夠達到40攝氏度以上,以至於大家根本不敢在白天出門,比如我國的四大火爐城市。然而, 雖然如今有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嚴重,但是歷史上最熱的夏天並非在現代,而是在我國的清朝時期。
  • 整個歐洲熱到40度!德國人裸奔,法國熱死3人,西班牙起火,瑞士人卻在滑雪?
    好吧,這個神奇的仲夏,不僅是法國,整個歐洲都熱到爆炸,熱超了40度,熱出了新高度...45度是種什麼概念?想一想去泡溫泉的時候,一般最舒服的池子是37、38度的,40度的池子就會感覺略燙jio了。那麼現在的法國人民就相當於全天泡在略燙的水裡,到了周五中部人民還要迎來一波更燙的體驗...最基礎的抗熱方法是什麼?當然是跳進水裡遊泳啊!
  • 科學家:宇宙將會被「熱死」或者「冷死」
    他說:「因為我們不知道黑暗能量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不能排除類似的假設,但是對極其遙遠的未來所做的預測都能算是一種猜測性的結果。宇宙毀於「熱死」or「冷死」?還有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暗物質」。而這種「暗物質」恰恰與「暗能量」相斥。
  • 被自己「殺」死的動物,躲過了天敵,卻死在自己手裡
    為了適應環境、更好地生存繁衍,動物進化出了獨屬於它們的特性。這些特徵能夠幫助動物們保護自己,成為抵禦天敵、捕捉獵物的有力武器,但也有部分"憨憨"動物會死在自己手裡。01龜烏龜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動物,除了野生龜之外,很多人也會在家養寵物龜。
  • 被熱死是怎樣的過程:從頭暈頭痛到乾燥無汗,最後衰竭而死?
    人體在下丘腦體溫調中樞的產熱—散熱控制下維持在37℃左右,如果環境溫度超過了人體溫度,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熱死,被熱死是怎樣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一般來說,熱死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炎熱的夏天長時間受到太陽暴曬導致(日射病);另外一種則常見於某些比較特殊的工作環境,比如煉鋼廠、燒瓦房這些高溫高溼環境中因為環境通風、降熱措施不當而引起。
  • 頭髮為什麼熱燙不夠卷?
    不是熱燙不夠卷,而是你的熱燙技術還不到家。熱燙除了燙不到髮根一位,大小卷都能燙出來,想要多卷就有多卷。如果燙完不捲,肯定是技術問題了,下面就幫你分析一下熱燙燙不捲頭髮的幾個原因。下圖都是熱燙,你想要多卷就有多卷。
  • 「植物奶油」與「動物奶油」的不同
    植物性奶油可以冷凍儲存,但是動物性奶油冷凍儲存後,就會油水分離,報廢!而且冷藏的溫度高了,奶油要變質;低了,要油水分離;忽冷忽熱了,就會變得凝乳狀。所以一般也就是0℃到5℃之間。保存期也比植物奶油短。 3.價格上的區別 植物奶油與動物奶油的價格差距非常大,動物奶油是植物奶油的一倍不止。
  • 為什麼我熱燙總燙不捲頭髮?而且燙完頭髮很乾燥?
    如果你冷燙能燙卷,熱燙燙不捲肯定是操作者的技術不到位造成的。下面我就給大家聊聊熱燙燙不捲頭髮的幾種可能性:軟化過度會造成頭髮燙不捲很多朋友都認為燙不捲是軟化不到位,其實軟化不到位只要你溫度到位,照樣可以燙卷頭髮,只是卷會大一些,保持時間短一些,但發質不會幹燥的。
  • 熱燙那幾個方面比冷燙好?如何提升熱燙技術?
    這個要看你燙什麼髮型了,每一種燙髮方式都有優點和不足,根據髮型的需要,把相應的燙髮技術用到極致,才是最好的燙髮效果。如果非要把冷燙和熱燙放在一起比,這就好比摔跤和拳擊比,都是實戰性的搏擊術,但兩者之間的規則不同,也就沒法相比,因為各有各的優勢。
  • 大學不開學,實驗動物面臨生死兩難,安樂死還是放生
    這使得科學家不得不對實驗用動物的去留作出一個選擇,或放生,或重新安置。在這個特殊時期,人類的自我隔離和社會疏散,也殃及了實驗動物的生存。由於疫情影響,大學暫停了所有的研究和教學活動,在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大學實驗室裡,爬蟲學家布瑞恩布克培養了近100個對溫度十分敏感的海龜卵。
  • 冷燙和熱燙有什麼區別?燙頭髮的時候該如何選擇?
    導讀:快過年了,又到了燙髮的高峰期,很多女生又開始為選擇什麼燙什麼髮型而發愁,是冷燙好還是熱燙好而糾結,今天成老師就帶著這些問題,給各位聊一聊冷燙和熱燙的區別、優缺點以及適合的髮型吧。本期話題:冷燙和熱燙有什麼區別?燙髮時應該選擇冷燙還是熱燙?冷燙熱燙只是兩種不同操作形式的燙髮技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