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國外許多大學也採取了停課封校措施。這使得科學家不得不對實驗用動物的去留作出一個選擇,或放生,或重新安置。在這個特殊時期,人類的自我隔離和社會疏散,也殃及了實驗動物的生存。
由於疫情影響,大學暫停了所有的研究和教學活動,在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大學實驗室裡,爬蟲學家布瑞恩布克培養了近100個對溫度十分敏感的海龜卵。布瑞恩布克不得不把所有的卵搬進了車庫,搬運過程中的動作、噪音和溫度變化都可能影響卵的健康。他們為即將孵化的龜類卵發愁,不確定這些脆弱的小傢伙能否順利存活。好消息是,車庫裡已經孵化了約15個卵。他們打算飼養這些龜,直到取消封鎖限制,把它們送回野生棲息地。值得慶幸的是,它們不是美洲豹或鱷魚。
事實上,各地研究人員在因疫情而封鎖、關閉大學和待在家中的命令下,都面臨著如何處理研究用生物的「生死」抉擇。
一些科學家能夠待在實驗室用普通設備照料研究動物,或者像布瑞恩布克一樣,把動物帶回家或將這些野生捕獲的動物放生野外。但可悲的是,許多試驗用動物仍需面臨死亡,它們中特別是像小鼠這樣的小動物,有的已經或將要被殺死。
美國許多大學實驗室已經這樣做了。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一名研究員不得不對超過三分之二的實驗用小鼠安樂死;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名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宰殺了600隻老鼠;哈佛大學的兩名科學家不得不殺死近一半的研究用小鼠;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一個小組被要求必需的試驗用動物保留不超過60%。
當然,還有一些比較幸運的研究人員和實驗動物,未受到疫情影響。義大利米蘭大學在動物護理方面,沒有什麼變化。實驗室動物管理者表示,米蘭大學沒有對任何實驗用動物安樂死。
希望研究人員能夠在疫情結束後儘快恢復工作,讓一切回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