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行業亂象:大肆宣傳功效 「水貨」擠佔正牌軍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燕窩行業亂象:大肆宣傳功效 「水貨」擠佔正牌軍

本報記者/金貽龍/蔣政//北京報導

近期,廣州海關破獲億元走私燕窩大案的消息不脛而走,使得燕窩行業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上次燕窩行業引發大範圍關注還是在9年前。2011年8月,浙江省工商局抽檢發現,3萬多盞血燕亞硝酸鹽含量超標,最高超標350倍,血燕產品不合格率高達100%。「血燕」事件曝光後,國家工商總局開始部署全國工商系統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一時間,血燕產品遭全國「通緝」,國家還一度全面禁止進口燕窩,燕窩市場遭遇重創。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水平,人類益處更多停留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不宜過度宣傳。

但在多個電商平臺,大多數店鋪都宣稱其產品具有養顏美容、滋陰潤燥、抵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同時,為了獲得高銷量、塑造中高端的品牌形象,一些燕窩品牌在打廣告上絕不手軟,比如燕之屋先後選用劉嘉玲、林志玲等知名藝人作為其形象代言人。

營養價值眾說紛紜

據新華社消息,廣州海關5月12日通報,5月8日,廣州海關開展「奮戰09」打擊燕窩走私專項行為,共打掉7個走私燕窩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查證走私燕窩約19噸,初步估算該案案值達1.33億元人民幣。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多年來,我國對燕窩進口有著嚴格的監管,自2011年「血燕」事件發生後,為配合國家「東協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原國家質檢總局分別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籤署了輸入燕窩產品的檢驗檢疫和衛生條件議定書,只有獲得國家認監委註冊的燕窩及其製品的加工企業,才能向我國出口燕窩產品。

燕窩為雨燕科金絲燕及同屬燕類用唾液與絨羽等混合凝結所築成的巢穴,主產地在東南亞地區,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燕窩消費國,但缺少金絲燕的生產環境,幹燕窩原料全部依賴進口。現在消費者在國內市場上見到的即食燕窩或燕窩衍生品,是由於燕窩加工而成。

此外,中國檢科院多年來一直跟蹤開展燕窩質量安全研究和燕窩準入註冊技術支持工作,並開發建立了「中國燕窩溯源管理服務平臺」,該平臺於2013年12月25日上線運行。截至目前,獲得我國註冊的境外燕窩產品加工企業已達59家,這些企業均納入了中國檢科院的溯源體系,該平臺對其輸華燕窩產品進行溯源管理,並在其輸華燕窩產品的最小銷售包裝上加貼CAIQ溯源標籤,實現進口燕窩的全程可追溯。

業內普遍認為,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尚未正式出臺之前,該溯源標籤對於燕窩行業來說相當於識別合法合規燕窩的「身份證」,消費者可通過溯源標籤查詢獲取產品信息,如果沒有這一標籤,基本可判斷為非正規渠道進口的燕窩,即為「水貨」。

在電商平臺上,「水貨」燕窩並不少見。記者以代理產品名義,輾轉與巢派燕窩的銷售人員孫斌(化名)取得聯繫。孫斌稱,作為燕之初公司的獨立品牌,巢派上個月推出了新品鮮燉燕窩,主要面向線上渠道,比如微商、抖音直播、淘寶直播。談及該產品是否具有溯源碼,孫斌直言不諱地說,「我們這個產品上新不久,都沒有溯源碼,可能後期市場做好了,推出高端產品時會貼上溯源碼吧。溯源碼的作用就是讓顧客放心,但是國家也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有溯源碼。」

針對進口通關、溯源標籤相關問題,記者致電致函了巢派燕窩相關負責人,其表示,「沒有時間接受採訪。」

另一家名為「健康養之道」的拼多多店鋪客服告訴記者,「(我們的)燕窩產自印尼,走廣東海關過來的,下單就發溯源碼,連結可以選擇,沒有溯源碼的都是過haiguan(海關)沒有交shui(稅)的,走si(私)過來的相對便宜。」

記者注意到,5月14日,在「健康養之道」店鋪購買一盒沒有貼溯源碼的50克燕盞要花1300元,這一價格比相同重量、貼有溯源碼的類似燕盞便宜110元,而且無溯源碼產品數量佔該系列產品數量的三分之二。

一名不願具名的燕窩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根據行業估計,我國市場上目前所售燕窩,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並非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中國境內,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國家強制統一的燕窩購銷規範以及食品安全標準急需建立起來。隨著國家目前對燕窩行業打擊走私力度的加強,行業將逐步走向規範。

瘋狂的燕窩

通過「地下通道」流入中國境內後,如果遇到黑心商家,「水貨」燕窩還會被染色、刷膠,行業人士對此秘而不宣。

青島市飲食文化研究會會長王錫芬曾對媒體透露,目前市場上燕窩造假主要有三種:一類是用化學物品,像食用膠、澱粉之類進行偽造,表面上看上去跟燕窩很像,但是在煮的時候煮不爛,沒有營養價值;第二類是用替代品濫竽充數,最常見的是海產品,像低劣的海蜇之類的,添加一些澱粉 、食用膠甚至皮革膠來定型;第三類就是用豬皮等膠原蛋白類產品增加膠、澱粉來做的成品。

一名食品安全專家告訴記者,最優質的蛋白質就存在於日常的食物中,比如牛奶和雞蛋,而幹燕窩中含有約50%的蛋白質,30%的碳水化合物,10%左右的水分以及一些礦物質。《中國青年報》也曾刊文,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博士考證,燕窩、魚翅者流,並無特殊的營養成分,營養價值連雞蛋都不如,僅僅是因為物以稀為貴,才成了中國人推崇的養生極品。

對此,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從營養素角度進行比較,燕窩鈣、鎂、鋅、鐵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顯著高於雞蛋。雖然燕窩中蛋白質和能量含量高,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但比例不夠合理,屬於「半完全蛋白」。可以說在蛋白質的吸收利用上,雞蛋比燕窩具有優勢,不過只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完全可以通過「蛋白質互補」來提升燕窩的營養價值。燕窩和雞蛋各有所長,更不可能相互取代,作為日常補充蛋白質,當然首選雞蛋,如果選擇滋補品,看中的是唾液酸,希望增強免疫力,燕窩更適宜。

關於燕窩的營養價值,在多個電商平臺,大多數店鋪都在以「溯源進口」「綠色天然」作為賣點,宣稱其產品具有養顏美容、滋陰潤燥、抵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售賣的燕窩產品品類眾多,包括即食燕窩、鮮燉燕窩,甚至還出現了很多燕窩衍生品,比如燕窩餅乾,還有針對女性的燕窩化妝品。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獲得高銷量、塑造中高端的品牌形象,一些燕窩品牌在打廣告上絕不手軟,比如目前市場上體量最大的企業燕之屋,其先後選用了劉嘉玲、林志玲等知名藝人作為其形象代言人。有消息顯示,2008年9月~2010年9月,劉嘉玲代言燕之屋的代言費高達500萬元。

朱毅告訴記者,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水平,人類益處更多停留在心理和社會層面上,不宜過度宣傳。畢竟很多燕窩衍生品,像燕窩餅乾是深加工的,燕窩含量極少,不見得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大家對燕窩消費要有一顆平常之心,並且具備一定的鑑別能力。

她指出,最近八九年間,得益於國家政策和微商、電商紅利,國內燕窩行業急速膨脹,但是燕窩本身屬於資源性產品,無法進行工業化生產和重資產投入,這是行業結構決定的。現在只有少數幾家品牌的體量較大,國內大部分燕窩企業仍然是在賺快錢,主要是在賣渠道,靠代理加盟賺錢,行業毛利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高,總體來說,行業小眾而分散。

朱毅認為,燕窩的產品特性符合當下大健康的消費趨勢,一些城市中產階層之所以願意為此買單,看重的不僅是營養學價值,還有心理學、社會學價值。企業要在生產和品牌方面下更大功夫,打消大眾對於「血燕」和走私燕窩的恐懼,提高對正規燕窩的認識,行業才能更快成長起來。

相關焦點

  • 燕窩能抵抗新冠病毒 這只是燕窩行業虛假宣傳冰山一角?
    吃燕窩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從事燕窩門店銷售多年的陳女士講述了微商進軍燕窩行業的另一個亂象。陳女士介紹道,微商為銷售燕窩,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在疫情期間,竟然出現了燕窩預防抵抗新冠肺炎的謠言,稱燕窩能抵抗新冠病毒。
  • 啥玩意燕窩自由?我呸!
    在古早滋補品的蠻荒年代,阿膠就是行業中的頂流。2009年私募教父趙丹陽,在紐約曼哈頓的Smith & Wollensky牛排店,和巴菲特共進午餐時,老趙就送了老巴兩件特產,一瓶茅臺酒和一盒東阿阿膠。這也凸顯出高端滋補品的一大特點:主要用來送禮。
  • 9.9包郵,燕窩化妝品是新一輪智商稅?
    涉無備案先上市、虛假宣傳,燕窩化妝品市場亂象橫生值得注意的是,在燕窩化妝品源源不斷問世的同時,產品無備案、涉嫌虛假宣傳等亂象也層出不窮。無備案或備案信息異常產品泛濫。品觀APP發現,涉嫌無備案先上市的亂象,在燕窩化妝品市場並非個例。
  • 辛巴公司被立案調查 燕窩行業水有多深
    然而,辛巴涉事燕窩並非只是這個行業的偶然,此次事件背後的高價低成本、代工生產品質難保證、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等市場亂象也浮出水面。辛巴公司被立案調查據媒體報導,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辛巴燕窩造假事件調查的重點產品是相關公司售賣的燕窩,同時其售賣的其他產品也在調查範圍之內。
  • 「快手一哥」辛巴被立案調查 燕窩行業水有多深?
    「辛巴燕窩造假事件」又有新進展。12月8日,有消息稱,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辛巴公司立案調查。從信誓旦旦地發布律師聲明,稱其所售燕窩為合格正品,到提出「退一賠三」的解決方案,「辛巴燕窩造假事件」歷經多次反轉。然而,「辛巴燕窩造假事件」並非只是燕窩行業的個案,此次事件背後的高價低成本、代工生產品質難保證、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等市場亂象也浮出水面。
  • 監管強化,燕窩產業卻行穩致遠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6400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燕窩」。尤其是2015年以來,我國燕窩相關企業註冊量上漲趨勢明顯,其中年註冊量於2018年達到頂峰,全年新增近1400家燕窩相關企業。監管+自律破除行業亂象「雖然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入局者不斷增多,但我國燕窩市場仍處於集中度低、產業分散的狀態,這也導致市場出現諸多亂象。」
  • 辛巴團隊帶貨被指售假40元燕窩成本不到1元 即食燕窩收割智商稅?
    「燕窩其實是一場騙局?」「即食燕窩就是糖水?」「燕窩到底有沒有滋補美容功效?」近日,職業打假人王海與網紅辛巴愈演愈烈的對峙,讓燕窩成為了輿論的焦點。《2019年中國大健康消費發展白皮書》顯示,在滋補養生類目中,燕窩獨佔鰲頭,成交額佔比接近三成。引人注目的是,作為傳統滋補品的燕窩,正成為青年群體養生與饋贈消費的心頭好。在朋友圈各種燕窩營銷廣告刷屏,電商平臺直播網紅也紛紛帶貨即食燕窩背後,卻是產品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亂象。
  • 辛巴承認了,道歉了,退款6200萬,燕窩事件無情揭露直播帶貨亂象
    辛巴承認了,道歉了,退款6200萬,燕窩事件無情揭露了直播帶貨亂象只要有關注直播帶貨的網友們,或者是說只要有在社交網絡平臺上關注各種熱搜話題的網友們肯定都會知道,曾經的某手的直播一哥辛巴攤上事兒了。原因是因為辛巴在直播間中鼎力推薦的某款號稱有「美容養顏」功效的燕窩飲品被打假網友發現其內容物根本就是糖水,所謂的「礦物質」、「維生素」等等誇張的功效都不符實。事情一出網上也是掀起了一片譁然。
  • 辛巴團隊帶貨被指售假 40元燕窩成本不到1元?
    引人注目的是,作為傳統滋補品的燕窩,正成為青年群體養生與饋贈消費的心頭好。在朋友圈各種燕窩營銷廣告刷屏,電商平臺直播網紅也紛紛帶貨即食燕窩背後,卻是產品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亂象。「所有即食燕窩都是糖水」11月19日,職業打假人王海在微博發布一份快手主播辛巴團隊所售燕窩的檢測報告。
  • 燕窩亂象:糖水含量超九成不奇怪,痴迷這種補品本來就是交智商稅
    燕窩行業水有多深?有媒體曾對6個品牌燕窩產品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燕窩平均含量僅為1.4克/瓶,冰糖等成分佔97%以上。甚至有研究顯示,市場所售27個燕窩樣品中,4個無燕窩DNA成分,6個有豬及家禽DNA成分。王海曝出的燕窩亂象,不過是這個行業的冰山一角。
  • 「燕窩姑娘」騙局被翻底 牽連白蘭氏、燕之屋等品牌燕窩
    燕窩微商在推介過程中,使用了「吃燕窩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等宣傳語,而有實驗稱,喝燕窩飲品等於喝冰糖水,即食燕窩毫無營養價值,唾液酸和蛋白質含量遠不及雞蛋和牛奶。近日,燕窩微商代表「燕窩姑娘」在兜售即食冰糖燕窩時遭遇翻底,還將白蘭氏、燕之屋、康富來、雷允上、小仙燉等燕窩新舊品牌帶了進來。
  • 即食燕窩「糖水」有多「深」?記者調查濟南燕窩市場
    近幾年,開蓋即食的即食燕窩風靡網絡,更是成為年輕群體養生與饋贈親友的首選。然而,這些即食燕窩真有養生功效嗎?日前,記者走訪濟南多家燕窩銷售網點,發現即食燕窩產品存在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亂象。事實上,這些固形物是指「一個即食燕窩完全將水去掉後剩下的物質的含量」,主要成分是糖和增稠劑,所謂的濃稠狀也只不過是配料中的增稠劑所產生的效果。「這就是市面上即食燕窩『核心騙術』所在,用固形物來做賣點和噱頭。」職業打假人王海說。為了更好地銷售產品,不少商家竭盡全力地宣傳燕窩功效、誇大燕窩營養價值,以此來吸引大批消費者為其買單。
  • 兩月兩起燕窩走私案背後:趕超阿膠九成是水貨,一公斤賺數千元
    九成為水貨,每公斤賺數千元熟悉宮廷劇的人應該知道,我國幾乎不生產燕窩,而是「由南洋諸國進貢」。數據顯示,2014-2018年,我國合規幹燕窩的進口量分別為3.09噸、22.5噸、37.1噸、81.4噸及105.2噸。進口國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
  • 匠心鑄就品質,小仙燉鮮燉燕窩引領鮮燉燕窩時代
    中國人食用燕窩的歷史由來已久,作為名貴的傳統滋補食材,它具有滋陰潤肺、益氣養顏的功效。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對於滋補類的產品,要求會更加嚴格,不僅要求產品的品質要高,食用也要更加便捷,燕窩行業也正是在這樣的需求中經歷了兩次品類迭代,尤其是最近這次以小仙燉鮮燉燕窩的出現,開啟了鮮燉燕窩時代。
  • 上海燕窩博覽會在滬舉辦 華東地區首個燕窩行業協會成立
    嘉賓共同見證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燕窩產業聯合會(籌)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常務副會長金權表示,上海自貿區作為國內進口食品門類最全的口岸,燕窩的進口額目前尚不大。目前燕窩進口也存在一定問題,但伴隨企業專業和正規的運作,行業協會可以在探討燕窩口岸的行為準則和規範上,起到重要補充作用,讓消費者吃到放心燕窩。
  • 虛假宣傳、召回產品、辛巴道歉,智商稅「燕窩」還能「紅」多久?
    同時,辛巴公司表示,此事件中,辛選團隊在選品、質檢方面因為對燕窩行業相關專業知識儲備不夠,未能甄別出品牌方提供的產品信息存在誇大宣傳的內容,存在疏漏。這是繼11月20日之後,辛巴公司第二次回應該事件。於是,燕窩行業的市場參與者也不斷增多。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納入CAIQ溯源的中國燕窩加工企業由2017年底的25家增長至32家、進口商由2017年底的306家增長至587家、經銷商由2017年的2814家增長至4642家,進入微商市場的燕窩品牌已超100家。
  • 辛巴燕窩事件監管部門一錘定音:被誤導存在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辛巴燕窩事件監管部門一錘定音:被誤導存在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來源:慧聰網 • 2020-12-24 10:26:45
  • 燕窩行業良莠不齊 消費者需加強鑑別能力
    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11月發布的《2019年中國燕窩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我國燕窩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0%以上,2019年整體市場規模達到300億元左右。持續增長的市場也吸引了更多入場者。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6400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燕窩」、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燕窩相關企業。
  • 90%水貨市場,國人卻甘願被「收割」
    養生大軍逐漸壯大,就這樣,年輕人們開始盯上了燕窩。燕窩的滋補功能就不用多說了,雖說一直飽受著「智商稅」的爭議,但是國人依舊非常樂意為其買單。不過,與其說是國內的養生大軍盯上了燕窩,還不如說燕窩市場盯上了國內的養生大軍。作為傳統滋補品,燕窩市場早就已經嗅到了商機。之前的燕窩,主要都是以著「幹燕窩」進行售賣的。
  • 全網銷量第一的燕窩虧了3200萬,這個行業沒救了
    當時燕窩市場還沒有出現足以影響整個行業的龍頭企業,整個行業依舊是「小散亂」生意態勢。如何在這個行業打造出一個響噹噹的品牌?小仙燉的玩法是內容傳播,打消顧慮。首先,創始人品質背書。小仙燉創始人林芙蓉,後更名為林小仙。在對外的宣傳中,林小仙出身於中醫世家,畢業於第一軍醫大學,還是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