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海拔1400米至1500米,氣候宜人。全村總人口3750人,其中80歲至90歲的老人79人,91歲以上的高齡老人10人,高壽比例高達2.37%。據恩施市民政局老齡辦主任王玉瑛介紹,按照中國老年學會的評定標準,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4以上,就符合長壽鄉評定的條件之一。下壩村的高齡老人所佔比例,則遠遠超過了這一標準。
是什麼原因讓下壩村成為長壽之村?村裡人可自豪了:「這個呀,是個公開的秘密:新塘是恩施硒礦區的發源地!」新塘雙河片區硒礦區巖石中的硒含量是國外已發現最高含硒巖石的11倍!
位於業州鎮西部10公裡處,全村平均海拔700米,地勢以山間盆地為主。全村轄21個村民小組,總農業人口3476人,主要農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經濟特產以油菜、商品蔬菜、甜柿、桔柚、核桃、水產蓮藕等作物為主,養殖以生豬、山羊和水產漁業為主。
貓兒坪村長壽老人極多,60周歲及以上人口596人,佔總人口的17.09%;其中60至69周歲333人、佔總人口的9.5%;70至79周歲190人、佔總人口的5.4%;80至89周歲58人、佔總人口的1.7%;90至99周歲的15人、佔總人口的0.43%。
為啥這麼多長壽老人?村民們說:「這個地方養人嘛!山好、水好、環境好,自然活得長囉!」
牛洞坪村因有一個犀牛洞而得名,全村常住人口2480人,是巴東縣東瀼口鎮人口最多的村莊。近年來,牛洞坪恬靜絕美的田園風光、愜意舒適的自然氣候、鄉愁濃濃的土家風情,特別是525棟土坯房保存之好、規模之大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這裡背倚青山,堰塘星羅棋布,涼水井遍布全村,奇特的氣候、地理位置以及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造就了營養豐富、芳香四溢的牛洞大米。這裡的村民住土坯房,食大米、土豆、雜糧,呼吸優質的空氣,飲用甘甜的山泉水,普遍都很長壽。
據統計,全村60歲及以上人口307人,其中80至89歲的47人,90至99歲的3人,100歲以上的老人1名。
提起利川市謀道鎮大莊村,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但說到蘇馬蕩風景區,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大莊村就位於風景如畫的蘇馬蕩景區,全村有森林3680畝,水田1199畝,旱地562畝,表層富硒土壤含量達到0.4ppm。
統計數據顯示,全村共458戶2013人,80歲以上高齡老人49人,佔總人口的2.38%,90歲以上高齡老人5人,佔總人口的0.24%,100歲以上高齡老人1人,村民平均壽命高達75.1歲。
大片森林覆蓋著整個村莊,覆蓋率90%以上,負氧離子每平方米含量18萬至20萬個,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大莊村人喝的、用的都是未被汙染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山清、水秀、物美、民淳、人長壽。
利川市忠路鎮長幹村地處星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緊臨利川第二大河流鬱江的發源地之一佛寶山,鬱江兩岸崇山峻岭,溝谷縱橫交錯,奇峰異石千姿百態,自然景色清秀壯麗。
長幹村山好、水好,人也長壽。全村共596戶2456人,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48人,佔總人口的1.95%,90歲以上高齡老人4人,佔總人口的0.16%,人平均壽命高達76.6歲。
問及此地老人健康長壽的原因,不少人有一個共識:莊稼人一輩子風裡來雨裡去,不圖升官發財,只盼老天爺風調雨順;粗米淡飯,純天然無汙染,哪個不長壽?
距長潭河集鎮6.5公裡,通村油路盤山而上,將全村民居連成一個整體,村裡民居依山傍水,在青山綠樹中錯落有致,風景秀美。
總人口1775人,80至89周歲的37人,佔總人口的2.1%,90至99周歲的4人,佔總人口的0.22%。全村495戶竟有80戶四代同堂,全家人口最多的76人,是名副其實的長壽村。
「村裡環境衛生好,空氣好,飲用水好,村民們相處好。」村裡基本上沒有發生盜搶等案件,小山村民風淳樸,夜不閉戶。
位於鹹豐縣清坪鎮,國土面積4.1平方公裡,平均海拔500米左右,現有農戶650戶,人口2220人,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為主。高齡老人眾多,其中80至90歲老人44人,90至100歲老人17人,高齡老人佔比達2.7%,高齡老人身體健康指數較高。
「老人活得長久,活得健康,主要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人文環境,二者相得益彰。」該村正以鄭家壩古村落為基點,以龍潭司農民武裝暴動為核心,以唐崖河風光為襯託,打造鹹豐紅色文化中心村,綠色生態休閒村,讓紅綠文化在唐崖河畔熠熠生輝,讓中寨壩成為真正的怡人宜居養生寶地。
這裡海拔1000多米,空氣清新。這裡有一池清澈的泉水,清甜可口。這裡梅林連著梅林,菜園接著菜園,農家小院,乾淨優美,一個比一個舒適。一個15平方公裡的三堡嶺村,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就有62位,其中,還有一位101歲的老人譚立正,是全村年齡最大的村民,也是村裡的大名人。
「硒元素含量豐富,沒有農藥殘留的危害,村民吃得健康放心,這也是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你來到這裡感受這一切後,不用多問,就會明白為什麼村裡的高齡老人多了。
位於五裡鄉中西部,距集鎮10公裡,距縣城55公裡,轄8個村民小組,265戶822人,全村面積18.23平方公裡。這裡不僅是一個宜居村,也是鶴峯縣有名的長壽村。
清代文學家顧彩遊歷容美時,路過南村,逗留了10天,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村裡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有32人,其中80歲到90歲之間的老人25人,90歲以上老人7人。
南村人之所以長壽,除了優質的生活環境之外,還有良好的作息規律,「村民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富貴到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