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短篇小說《嫁妝》:「嫁妝」如繭,縛住兩個女人的靈魂

2020-12-16 發發微筆記

契訶夫是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與法國的莫泊桑和美國的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契訶夫的短篇小說語言簡練,情節緊湊,他的筆下多為俄國小人物,通過從小事件切入,反映當時俄國社會的真實狀況。

《嫁妝》是契訶夫的一篇短篇小說,發表於1883年。

故事講述的是,「我」受奇卡瑪索夫上校所託,去探望他的妻女。這對母女深居簡出,常年躲藏在一座不見日光的小平房裡,她們倆縫製了五口大箱子的嫁妝,這些嫁妝寄託了女兒的美滿婚姻。「我」前後一共拜訪三次,每一次,這對母女的生活每況愈下。

契訶夫通過描寫一對將未來美好希望寄託於嫁妝的母女,展現了當時俄國底層社會物貴於人這一荒誕的社會現象,以及母女倆空虛的心靈和貧乏的生活。

嫁妝,作為全篇小說的線索,在我看來,既是指母女倆辛苦縫製、寄予厚望的衣飾,其實也是一種隱喻。她們縫製嫁妝,像春蠶吐絲,吐出一個繭,將自己包裹其中。「嫁妝」,也是母親的固有思想,她將過時的思想灌輸給女兒,兩個人一起被「嫁妝」困住,不得自由。

01、通過「我」的三次拜訪,用層層遞進的敘事方式,展現母女生活的劇變

短篇小說的精彩之處往往在於,篇幅雖小,作者卻能夠將故事主角的一生及其生活通過巧妙的敘事手法完整展現在讀者面前。在《嫁妝》這篇小說中,契訶夫通過第一視角「我」的三次拜訪,用層層遞進的敘事方式,講述母女倆生活的劇變。這三次拜訪,「我」所眼見的情況,串聯起來,就是她們單一枯燥的生活全貌。

第一次拜訪,「我」大致了解了上校妻女的生活情況。她們倆深居簡出,與上校的弟弟住在一起。兩個人的生活主題就是縫製嫁妝,縫好的嫁妝收在大箱子裡,她們一年去一次集市,每一次都會買上一整年用的布料。

第二次拜訪,母女倆身披喪服,彼時上校剛剛去世。上校的弟弟品行惡劣,經常偷走她們辛苦縫好的嫁妝。女主人絮絮叨叨著,說要到首席貴族那兒去告狀。被偷走的嫁妝她們沒想追回,只打算在家重新做。

第三次拜訪,家裡只有女主人一個人了。女兒的一張照片陪伴著她,她自言自語道:「要知道我成了孤魂!」即使這樣,她還是繼續縫製嫁妝,把做好的女襯衫送到神甫那兒去保管。

最後一次拜訪中,契訶夫沒有明確說明女兒去了何處,但我們可以通過母親的表現得知,這個少女死去了。每一次拜訪,都有不同於上一次的生活劇變。而且,隨著拜訪次數遞增,內容篇幅反而越少,這也暗示著她們的生活愈加乏善可陳。

02、通過誇張荒誕的細節刻畫,獨到精妙地展露人物的內心世界及其性格特點

契訶夫用了許多細節描寫,展露少女馬涅奇卡的性格特點。第一次見面時,馬涅奇卡從房間出來,滿臉羞紅:「先是她那點綴著幾顆碎麻子的長鼻子紅起來,然後從鼻子紅到眼睛那兒,再從眼睛紅到鬢角那兒。」紅暈在臉上渲染的細節刻畫,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個很少見客的害羞少女。

每每提及出嫁和嫁妝的話題,少女都會羞紅了臉,連連表示自己絕不出嫁,但她的眼睛裡發著光。每一次提及出嫁之事,少女都表現得「口是心非」。

由馬涅奇卡的這個表現可以看出她是個十分內向害羞的女孩,造成這樣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一直待在家中,很少出門,可以想見社交活動也更是稀少。少女本應有的浪漫活潑的天性,因為環境的禁錮,被壓抑著,導致了內向化的情感表達。

在「我」的第二次拜訪中,有一段關於少女的外貌描寫,這段描寫其實為她的不幸下場埋了伏筆。小說裡這麼寫道:「我瞧著她們母女倆:兩個人都蒼老消瘦得厲害。母親滿頭閃著銀白的光輝。女兒憔悴,萎靡不振,看樣子,母親似乎比女兒至多大五歲光景。」

母親看起來只比女兒大五歲,這個說法雖然略顯誇張,但足以想見女兒變得多麼蒼老。況且,她最敬愛的父親也已不在人世,仿佛精神支柱倒塌。而每日對婚姻的縹緲瞎想,不斷縫製嫁妝的辛勞,都在吮吸她的生命力。可見她的不幸離世也不足為奇了。

03、運用比喻、諷刺、對比等多種修辭手法,來暗示母女倆躲藏於世的心態,為其結局埋下伏筆

故事以「我」作為第一視角展開,開篇就描述了一所「特別生動地保留在我的記憶力」的房子。這所讓人印象深刻的房子不是豪宅或別墅,而是一所小房子:「這是很小的平房,有三個窗子,活像一個老太婆,矮小,佝僂,頭上戴著包發帽。」

以「老太婆」來比喻一所房子,足以見這所房子的破敗和毫不引人注目的特點。房子隱藏在鬱鬱蔥蔥的樹木之中,這些樹木也是「房主人的祖父和曾祖父」所栽種的,再一次用上了年紀的人,來形容這一所房子。可知這所房子已經有了特別悠久的歷史。

作者接著說:「經常居住在桑樹、槐樹、牛蒡當中的人,對自然界是冷淡的。只有別墅的住客們,上帝才賜給了理解自然界魅力的能力,至於其他的人,對這種美麗全不理會。」這裡,契訶夫用了諷刺的手法,挑明住在這所房子裡的人,不理解自然界的美麗。

小說的開頭,作者用了兩段的篇幅來描寫房子外的環境,並且不斷暗示著,屋內人並不珍惜屋外的好風光。

從屋外進入屋內,作者用了一組對比,房子外是樹木蔥蘢的人間天堂,而房子內卻是又熱又悶,乏味得很。一對母女,待在一所不開窗的小房子裡,房內氣味難聞,可以猜測她們躲藏於世的心態。

緊閉的百葉窗,不僅說明這對躲藏的母女不喜陽光,更暗示著她們不主動與社會交流。契訶夫說:「我們擁有的東西,我們就不珍惜。」美好的世界就在門口,她們卻選擇視而不見,而是一直待在房子裡,埋頭縫製嫁妝。這裡更是為母女二人的結局埋下伏筆。

04、我們都應該掙脫束縛在身上的「繭」,勇敢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雖然作者沒有交代少女馬涅奇卡是怎麼死的,但我以為,她是被「嫁妝」逼死了。嫁妝,困住了一個少女自由的靈魂,讓她日漸消瘦,心靈也日漸貧乏。守著嫁妝,懷著空想,她失去自我,最終也失去生命。多麼可惜。

嫁妝,隱喻著思想的枷鎖。追求嫁妝,正是體現了她們內心的空虛。而精神世界一旦陷入荒蕪,人也就墮入了庸俗人生。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精神荒蕪,陷入庸俗人生呢?

·踏出舒適圈,走入社會

少女受困於傳統思想,以覓得夫君為人生目標,但卻從不打開那扇百葉窗,不去主動社交識人,只等著幸福從天而降。堅守著小房子的母女倆,就像我們身邊不願踏出舒適區的人,他們固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與外界有過多接觸和交流。

但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純生物性個體,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社會人。人永遠無法脫離了社會而身心健全地生活。無論是否情願,每個人都應該踏出舒適圈,走入社會,豐富社交生活,增廣見識。

·豐富精神世界,實現人生價值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是自己創造的,我們可以忍受生活貧乏,但絕不可讓精神受困於貧乏。《深閱讀》一書中說:「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對人生懷有充實感,這才能成為生活的最大支柱。」沒有充實的生活和精神,人就如同行屍走肉。

豐富精神生活的方式有許多,如閱讀,如旅行。無論在何種處境中,我們都應該努力豐富精神世界,充實生活,這樣的人生才不至於失去意義。

·做獨立女性,才更值得尊重

故事中的母女倆是典型的傳統婦女形象,將自己的未來寄託於尚未出現的夫君身上,這樣的女性可惜可嘆。而值得尊重的女性當屬英國作家簡·奧斯汀筆下的女主角,如《傲慢與偏見》中的伊莉莎白,在女性地位低下的社會中,她始終對愛情和人生抱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因他人左右而改變。她追求獨立自由,嚮往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愛情。

性格決定命運,伊莉莎白的性格觀念為她後來的幸福奠定了基礎。而馬涅奇卡的悲慘命運也早已被暗中安排好。

契訶夫用荒誕的筆觸,寫了一個「作繭自縛」的女性悲傷故事。小說《嫁妝》雖然篇幅不長,字數不多,給讀者留下充分回味的思考空間。故事的留白,加上讀者的自由思考,使得這篇小說呈現的內容愈加飽滿。

相關焦點

  • 名著閱讀之《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契訶夫以卓越的諷刺幽默才華為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增添了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他的名言「簡潔是天才的姊妹」也成為後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銘。契柯夫對中國人民懷有美好的感情,曾約高爾基一同訪問中國,但因久病不治而未遂心願。1904年7月15日因肺病惡化而辭世。 1880年開始發表作品。
  • 女孩子最好的嫁妝是貞操?這句話本身沒有問題,但女人卻這麼回應
    高校在講座中宣揚「女孩最好的嫁妝是貞操」,其實在我看來這句話沒毛病。當代的婚戀環境日漸烏煙瘴氣,在男性普遍重色求欲,卻又在意自己伴侶的純潔度的前提下,很多女性已經變得不夠自重自愛。所以突然出現一句有違常理的格言,自然就會引起相當激烈的社會爭議。
  • 結婚女方需要準備哪些嫁妝,結婚嫁妝又有何講究
    就像今天要講的嫁妝一樣,要是沒有長輩的幫助,還真是不知道結個婚有多少門道。所以到底嫁妝裡面包含了哪些東西呢?下面這份保姆級別的嫁妝清單,快拿好啦!>4套被子,寓意是:雙鋪雙蓋,好事成雙6套被子,寓意是:六六大順8套被子,寓意是:一生發發10套被子,寓意是:十全十美壓箱錢傳統習俗裡的新娘在出嫁時,娘家都會準備兩個大紅箱子
  • 「彩禮」和「嫁妝」真正的含義
    導語:「彩禮」和「嫁妝」是兩個家庭幫助一個新的家庭,而不是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扶貧,這是我這今年聽到,三觀最正的一句話。彩禮彩禮了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的婚嫁習俗,彩禮又稱,訂親,財禮,聘禮等。彩禮在普通理解中,就是婚戀中送給對方的聘禮或者禮金。
  • 浙江興起兩頭昏,男方不拿彩禮,女方不陪送嫁妝
    我看了這個新聞有以下觀這也許是新時代獨生子太女多,進化而來的產物,聽著挺公平公正的,男人不出彩禮,女人不出嫁妝。生兩個孩子,一人一個,各隨各姓,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於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男人付出幾分鐘,女人要懷孕10個多月,還得生兩個,這個女人覺得不公平 。如果只想生一個小孩呢,那又怎麼分呢,姓又怎麼分,姓雙姓嗎,一對半個月的養嗎?
  • 「你嫁妝是一套才200平的房子?我家住不下!」女方:這婚不結了
    "真摳門,嫁妝才一套200平房子?我家都住不下"惹女方當眾悔婚從戀愛到結婚,是很多戀人的必經過程。戀愛簡單,結婚似乎就需要一些考驗。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富貴還是貧窮,彩禮和嫁妝是不變的選擇。彩禮隨著地域的不同,也有很大的變化。
  • 契訶夫短篇小說《在海上》賞析
    前兩天,偶然間隨手又翻開放在床頭的《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翻到《在海上》這篇,仿佛沒有看過似的,一下子被吸引了,被它前後的對比筆法,細緻耐心的細節描繪,對現實社會的深刻揭露與反映等等這些所折服。原來,真正好的小說應該是這樣寫的。就像畢飛宇的《玉米》裡寫的狠與真實。真正的作家要敢於、勇於去反映、揭露生活的真實,要有一顆冷硬的心腸。
  • 青島單身女婚前買房做嫁妝 出租當房東(圖)
    圖片來自網絡  每個女人心裡都住著一個購物狂,而房子作為中國「第一」消費品,自然在購物清單佔據絕對位置。隨著女性經濟自主能力越來強高,女強人自主買房漸成社會現象。  婚前買套房留待做嫁妝  2013年青島樓市風生水起,就職於地產公司的單身女白領張婷也順應置業大潮,於去年在李滄購置了一套總價60餘萬的套二房屋。「在青島工作快三年了,一直是租房住。父母擔心租房不穩定,又老抱怨我找對象不積極,所以去年幫我湊了首付買了這套房子。」張婷笑說,買房的這筆錢原本是嫁妝錢,等以後結婚,這房子就是她的嫁妝了。
  • 奇葩的嫁妝!媽媽為女兒準備的嫁妝竟然是一把AK47
    俗話說女兒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所以女兒出嫁後父母一般都會準備貴重的嫁妝,大多是金器銀器。巴基斯坦有一位媽媽給女兒準備的嫁妝居然是一把AK47。婚禮上新娘的媽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AK47步槍交給新郎。
  • 浙江小夥結婚,嫁妝10萬一斤,新娘體重325斤嫁妝3250萬!
    最近,浙江餘姚朗霞街一名農家小夥去了一個體重325斤的媳婦兒,女方家裡富裕,拿出價值3250萬的嫁妝! 天哪!網友直呼:「原來嫁妝是按10萬塊錢1 斤啊!」換成我,500斤我也願意啊!
  • 20年前的土豪嫁妝:15500元的鈴木摩託
    除此之外還有 ▽ 15500元的鈴木摩託車,4280元的長虹電視機,2300元的松下愛妻號洗衣機,1700元的伊萊克斯冰箱,單人真皮沙發3500元,影碟機1500元,櫻桃油煙機850元,夢神床墊980元…… 看了看阿姨的嫁妝
  • 《知否》身為勇毅侯獨女的盛老太太到底有多少嫁妝
    《知否》中嫁妝最多的要數顧廷燁的親娘——白家大小姐,她的嫁妝以百萬兩銀子計算,白家當真是富可敵國。那麼,作為勇毅侯府獨女的盛老太太,她有多少嫁妝呢?原著中華蘭大婚前,盛老太太曾送她一副紅寶石頭面,那紅寶石顆顆如拇指大小,用房媽媽的話說「就算戴著進宮見貴人也是使得的」,就連從小見慣了好東西王大娘子也不禁看得眼睛都直了,可見這副頭面有多麼精貴。在金陵老宅,盛老太太曾當著明蘭的面啟出了七八口大箱子,滿滿的裝的都是瓷器青銅古玩之類的以及盛老太太年輕時戴過的首飾釵環。
  • 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巨匠之一,契訶夫十句語錄,文字睿智,道理深遠
    俄國文學對我國作家及讀者影響巨大,我們曾在課本上學習過不少俄國作家,比如高爾基、契訶夫、託爾斯泰等等。作為俄國短篇小說之王,他與法國作家莫泊桑、美國作家歐·亨利,被世界文壇公認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 收到一套母親繡的蘇繡嫁妝是什麼體驗?
    「女兒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所以給女兒的嫁妝一定要是最精緻的。」繡娘盧梅紅因為給女兒繡制嫁妝一事,吸引了許多關注。今年二月份左右女兒鬱竹君舉行婚禮,盧梅紅特地趕製兩個多月繡制出了「百子被」、「龍鳳被」和兩身嫁衣。盧梅紅想起以前女兒還小的時候,那時候自己忙著刺繡,對女兒照顧不來。沒出生多久,就放在木桶裡,自己在旁邊刺繡。女兒哭了,就推一推木桶哄一下,又不能停下來耽誤進度,只好接著繡。
  • 韓綜《我們離婚了》男方手握女方把柄,拒還女方千萬嫁妝
    12月11日最新一期《我們離婚了》中崔烤肉和柳荷葉這對網紅夫婦又帶來了新的熱議話題——離婚後,男方該不該歸還女方嫁妝?崔烤肉知道這次也避無可避,但也沒有直言還錢,反而左言右顧的說起:房子是我爸爸置辦的,當時說好5千萬韓元(約30萬人民幣)嫁妝,只給了1千萬(約6萬人民幣)。而荷葉媽媽反駁:房子本來就是男方買的,因為沒有那麼多錢,所以只給了1千萬,還是貸款來著,那並不是荷葉的錢,而且離婚後歸還女方嫁妝很多人都是這樣。
  • 結婚女方需要準備什麼嫁妝?
    在中國,婚嫁習俗一般都是男方給聘禮,女方帶嫁妝。在古代,嫁妝不僅是代表女方的面子,讓婆家不小瞧女方,也是父母對女兒未來婚姻的祝福。一.現在通常來講父母有條件的都會為女兒準備一套房子或者車作為嫁妝,一般都是男方準備房子,女方準備車和家具,還有床上用品。1. 十件套一床2.
  • 「我的嫁妝,你幫我出吧」他的機智回答,讓對方不好意思
    我們可以丟掉錢財,但是倘若你把愛情丟了,就會像是一個行屍走肉一般,沒有了靈魂來支撐。小汪和丹丹的愛情才剛剛開始三個月,雙方父母就著急了,急著兩家見面。其實原因特別簡單,兩個孩子是通過網戀認識的,而小汪又是家裡特別寵愛的小兒子,所以怕被女方騙了,就想安排個時間見一見,如果有可能的話,那婚禮的事也板上釘釘了,不用浪費倆孩子的感情。
  • 從《紅樓夢》中王熙鳳的兩件嫁妝,看金陵王家在四大家族中的位置
    說著,叫平兒:「把我那兩個金項圈拿出去,暫且押四百兩銀子。」平兒答應去了,果然拿了一個錦盒子來,裡面兩個錦袱包著。打開時,一個金累絲攢珠的,那珍珠都有蓮子大小;一個點翠嵌寶石的:兩個都與宮中之物不離上下。一時拿去,果然拿了四百兩銀子來。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王熙鳳的這兩件陪嫁品,看似普通,卻暗藏金陵王家的真實地位。這兩件看似普通的項圈,其中一個是有蓮子大的珍珠,價值不菲。
  • 18萬彩禮拖著不給,我的28萬嫁妝,被老公揮霍得只剩4萬
    她爸媽說裝修費沒有首付多,就給女兒28萬嫁妝。車子是他們夫妻二人買的,一切都好像走上了正軌。 馨馨之後經過多方打聽,發現她老公不知道什麼時候,和另一個女人開展了婚外的戀情,而且,還給那個女人租了高檔小區,買了很多名牌服飾。 也就是說在她把自己存款和嫁妝大把大把給老公時,他轉身就給了婚外的小三。
  • 丈母娘:「既然你們結束了,把6萬嫁妝和三金還給我」「不可能!」
    和彩禮相對應的,是女方家庭一般都會準備嫁妝,不論多少,男女雙方家庭一起協商,商量出大家都滿意的結果。「談彩禮」和「談嫁妝」其實也是個挺敏感和技術的探討。荷葉的公公特別不待見這個兒媳婦,成見之一,逢年過節的兒媳婦也不過來看望老人,認為她『不管是作為女人還是母親都是不合格的』,並且在孫女的面前毫不避諱的說。顯而易見,他是有多討厭兒媳婦。因為父親已過80,兒子崔烤肉每次沒法和他正面剛,即使想維護妻子幾句,也力不從心,生怕頂撞了父親讓他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