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的這幾年,認識了一些大佬,和這些大佬聊天的過程中,以及平時觀察到的一些人,總結出了一個人即將發達前的徵兆。
有些大佬,跑江湖多年,無論是看人,還是琢磨事,都特別的準。
因為看人看事,看的不僅僅是當下,而且包括發展的苗頭、方向。
就連那些發達的人,在發達前的一陣子,都會隱隱覺得自己要飛起來了。
這些徵兆,對比自己可以像一面鏡子;對比別人,可以幫你找到潛力股,要麼成為你事業追隨的對象,女生還可找到一個帶你飛的男朋友。
1
享受孤獨
其實孤獨本身並不值得享受,這點相信大家都明白,沒有一個人想一直孤獨著。
但是處在孤獨中的人,能不能把自己的孤獨利用起來,投入到事業中去就變得很重要了。
一個人在發跡之前,一定有一段時間,仿佛全世界只能感受到自己在用力,踏踏實實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就好比高三大四為了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學校,每天都能數得出自己掌握了幾個知識點。
最喜歡一段話:
所謂的光輝歲月,並不是後來閃耀的日子。而是無人問津時,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努力與堅持。
沉浸在自己給自己打氣的世界中,憋著一口氣,在孤獨中充實自我,豐富內心。
這種力量看似無形,但日積月累下來很是可怕,不出兩年,必見佳音。
2
不再抱怨
有一種人,讓人心生敬畏,也沒有什麼人敢欺負他們、蔑視他們,就是那些做事低調沉穩、從不抱怨的人。
不抱怨,並不是簡單地壓制住言語上罵罵咧咧的情緒,因為純靠主觀去克制情緒,是非常困難的,很難持續。
而是說,當你意識到這個世界本來的面目就是多數人不靠譜,而你更是沒有依靠,那你只能接受這個現實,自己披掛上陣了。
我在《我找到了愛抱怨的根本原因》這篇文章中寫到,不行動是大多數愛抱怨的人的通病。
他們總是寄希望於通過自己的抱怨,能讓別人來幫助自己走出困境,卻從來在腦海中把問題想得很簡單,而自己毫無作為。
但是那些想要發跡的人在心底裡很是明白,如果想要做一個領頭羊,是沒有人聽你訴苦的,你的抱怨毫無意義,只能讓自己歸為平庸的羊群。
所以,當一個人不再抱怨,開始自己踏踏實實行動的時候,進步就開始進入快車道了。
3
一馬當先
一個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遠。
實際上,只有你一個人走,走出了勁頭,帶起了風勢,走出了速度,後面才會越來越多的人追隨你。
一個人只有在很少人幫助他、認可他的情況下,贏一次,才能扭轉不利的局勢。
因為只要贏一次,比別人快一步做出一定的成果,才能讓你的「貴人」看到你的本事,接下來他們才願意幫助你,拉你一把。
大家都很怕死,都想讓別人摸著石頭過河,然後自己再摸著別人過河。
但是只有敢於承擔大事、難事,能夠把所有人逃避的複雜問題解析成可以逐步解決的問題的人,才是真的有本事的人。
這種本事,才是一個人區別於無差別勞動者的根本所在,這種人的發達,就在一兩年之內。
4
遇事不慌
鎮定從來不是一種心理素質,而是能力素質。
能讓一個害怕死的人不怕死,很不現實。
但是把一個人鍛鍊出不會死的能力,讓他相信自己沒那麼容易掛掉,他才能真正的從心裡升起從容的太陽,才能真正的鎮定下來。
領導和老闆也並不是天生就心裡強大,而是他們經歷得多見得多,這些都形成了他們處理問題時的經驗與策略。
有了策略思維,對事情的走向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來做預判,所以才會胸有成竹。
不信你看那些靠拍馬屁而不是實打實靠本事上來的領導,遇到了一個自己也沒經歷過的難題,照樣狗急跳牆。
因為考慮周全,所以鎮定自若;如果自己的能力和策略有很大的餘地,事情的難度又很低,更是能讓人感受到什麼叫大將風範、遊刃有餘了。
5
不再矯情
做這件事覺得尷尬,做那件事覺得不好意思、這些都是矯情的表現。
矯情來源於道德感太強,包袱心太重,放不下自己心中的「尊嚴」。
但是要發達的人,知道什麼是決定事情走向的本質因素,知道自己應該在乎什麼,不應該在乎什麼。
用一句比較精簡的話來概括就是:實事求是,講究就事論事,以力量來作為事情發展的主動脈。
如果明白了只有力量、實力是決定一切的人,怎麼還會覺得這不好意思,那很難為情的呢?
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就像醫生讓你脫褲子檢查身體,你覺得很尷尬,但是那僅僅是別人的工作而已。
如果說不檢查,待會兒可能會死,估計你早就解開皮帶嗷嗷待扎了,哪還有尷尬的心思。
當你意識到自己處於這種狀態,恭喜你,你即將起飛;
如果你觀察到身邊的人處於這種狀態,你很快就要被對方甩兩條街了。
聰明的單身女孩子遇到了這種男孩子,還在矯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