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人藝開線上直播,《天之驕子》用聲音展現舞臺魅力
北京人藝開線上直播,《天之驕子》用聲音展現舞臺魅力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20-04-05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圖/北京人藝提供
-
人藝「天之驕子」解讀《天之驕子》
「停工不停練」,上周末人藝雲劇場開啟《天之驕子》劇本朗讀。這齣文人薈萃的三國大戲,集合人藝青年一代中的眾多流量小生與小花,雖身在家中,但這群心中有舞臺,臺詞有定力的「天之驕子」們,還是用這種方式讓闊別舞臺2個多月的人藝重回大眾視線。
-
2020北京人藝68周年院慶演出劇目精彩看點
2020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紀念演出 演出時間:6月12日晚19:30 演出亮點:30位人藝人、16個經典戲劇片段,將通過網絡實時直播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一臺精彩的演出,重新喚起大家共同的舞臺記憶,這臺演出既是一次觀眾與舞臺的久別重逢
-
北京人藝大幕重啟 院慶演出線上有約
原標題:北京人藝大幕重啟 院慶演出線上有約 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9日從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獲悉,6月12日,北京人藝即將迎來建院68周年的紀念日,這一天,首都劇場舞臺的大幕將重新拉開。
-
人藝大幕重啟線上辦院慶演出
人藝數代演員同臺,將演出《上帝的寵兒》《雷雨》《哈姆雷特》《駱駝祥子》《北京人》《蓮花》《日出》《譁變》《家》《蔡文姬》等十餘個經典劇目片段。演出打破了正式演出版本的原班陣容,既有相同劇目的不同演出陣容,又有同一段演出中不同版本的老中青跨代同臺,這樣新奇的「排列組合」,不僅表達著齊聚一堂,久別重逢的喜悅,更具有人藝代代相傳,薪火不斷的意味。
-
北京人藝帶觀眾復演 正式演出8月開啟
北京人藝昨帶觀眾復演 正式演出8月開啟7月26日下午,劇本朗讀《推銷員之死》成為北京人藝1月24日發布停演公告後復演的首個劇目。雖然沒有布景,演員也是手捧劇本,但導演唐燁對表演的細膩要求不僅沒有變,甚至還為轉播調整了服化和燈光。
-
北京人藝68周年院慶 老中青三代演員直播紀念演出
【解說】6月12日,為慶祝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首都劇場關閉了近5個月的大幕重新拉開。當晚19時30分,藍天野、濮存昕、馮遠徵等30位人藝演員在人藝的舞臺上,演出16個經典戲劇片段,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為觀眾呈現了一臺精彩演出。 【解說】據了解,整臺演出除了豪華的演員陣容,演出形式也與平日不同。
-
履新北京人藝副院長滿4個月 馮遠徵 2020年從「能」開始
首推劇本朗讀「雲劇場」、院慶演出線上點擊500萬,疫情緩解時最先敞開大門……這一個個漂亮舉動的背後都少不了一個名字——馮遠徵。年初的一個「能」字,真就成了貫穿他整年的主題,能量、能耐、能見度。於是,年終歲尾,他成了北京青年報文化版組、副刊版組和文化視頻直播欄目《後臺》年終特別策劃「戲劇人的2020」的開篇人物。
-
北京人藝改革發展40年 最負盛名話劇院名不虛傳
現在媒介變化太快,從電腦到手機,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欣賞到全世界最好的演出,觀眾的觀影習慣和審美方式在變,節奏也加快,這對現在中國的演員、導演等各方面要求也更高,這是無法忽視的問題」。馮遠徵說,如何處理技術帶來的衝擊成為人藝面臨的一大難題。 馮遠徵、班贊等人都認為:「最關鍵的問題是缺劇本,永遠缺,好劇本太少」,這一度成為北京人藝發展的桎梏。
-
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演出:93歲藍天野壓軸登臺
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的紀念日演出現場。本文圖片 李春光攝6月12日,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的紀念日,這一天,首都劇場舞臺的大幕時隔近5個月後重新拉開。老中青30位人藝人,用一次全新「排練組合」的演出陣容,演繹了人藝的16個經典劇目片段,呈現了一場特別的紀念演出。
-
人藝68歲生日 四代同臺線上演出:誰都不能塌腰,才有資格跟觀眾說...
在濮存昕看來,《上帝的寵兒》這部戲是人藝的箱底,一臺兩個半小時的演出,「拋磚引玉」的居然是濮存昕,還是他從未演過的角色「薩列瑞」。「我總想有挑戰,向呂齊老師學習是我的幾個課題之一,鄭榕、英若誠的戲我都嘗試過,得把老戲拿到身上才有長進。」
-
「北京人藝」三代演員「雲賞」解說戲劇博物館
「北京人藝」三代演員「雲賞」解說戲劇博物館北京青年報 作者:賈皓 滿羿 2020-05-19 一場「雲賞」直播在劇場大幕尚未拉開之時,以另一種方式打開了北京人藝對外關閉三個多月的大門。
-
藍盈瑩從北京人藝辭職,官方回應「個人原因」,網曝同時軋三部戲
藍盈瑩確實已經從北京人藝離職了。7月7日,網名為「志遠6668」、疑似為藍盈瑩在北京人藝的同事爆料:她已經從人藝辭職。一石激起千層浪,藍盈瑩本人和其經紀人並未做出回應。7日下午,媒體從北京人藝獲悉:藍盈瑩確實因個人原因從北京人藝辭職,6月底生效。
-
北京人藝新劇幕後揭秘:失而復得的劇本手稿,聲名顯赫的傳奇家族
近日北京人藝院長任鳴透露多年沒有在人藝導戲的英達導演今年將回歸劇院為北京人藝執導一部由美國劇作家洛倫·漢斯貝瑞編劇的世界名劇《陽光下的葡萄乾》而吸引英達三十年來首次回人藝排戲所傳承的人文底蘊和家風精神給予關注難解之緣 一家三口都是北京人藝藝術家 眾所周知英達和其父英若誠在中國演藝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英若誠、英達父子曾任中國文化部副部長的英若誠既是北京人藝著名表演藝術家也是中國最卓越的翻譯家之一
-
組圖|人藝新銳眼中的「羅慕路斯」
經過近一個月的準備,北京人藝在5月23日下午開始了新一期線上劇本朗讀——由徐昂導演,于震、辛月、張典典、羅熙、苗馳、鄒健等青年演員共同參演的迪倫馬特代表作《羅慕路斯大帝》。5月23日當晚7:30,徐昂、于震和辛月三位主創做客北京青年報文化視頻直播欄目《後臺》,趁熱聊聊劇中最引人好奇的羅慕路斯大帝的處境,以及作者迪倫馬特因何對自己的作品有這樣的評價——這是一部「非歷史的四幕歷史喜劇」。如果說每個中國人都有一個「中華」情結,那麼對於歐洲人而言,「羅馬」無疑是他們的文化精神支柱。
-
細數北京人藝的男星,沒誰特別帥,但各有高招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當我關注這些北京人藝的演員時,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凡是北京人藝的演員,他們的形象,都並不特別出眾。可是在每個人身上,又都各具魅力,到了舞臺上,又都能散發出璀璨的光芒。
-
英達回歸北京人藝執導母親譯作《陽光下的葡萄乾》9月上演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8月13日,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舉行媒體見面會
-
看戲 北京人藝《古玩》
在北京人藝,有一齣戲被稱為「男演員花名冊」,這便是《古玩》。12月12日,由唐燁導演的2020版《古玩》 在首都劇場首演。12月12日,由唐燁導演的2020版《古玩》 在首都劇場首演。1997年,人藝初排此劇就雲集了譚宗堯、濮存昕、馮遠徵、何冰、梁冠華、吳剛等當時中青年演員的中堅力量,其中劇院的男演員幾乎集體登場。1997年,人藝初排此劇就雲集了譚宗堯、濮存昕、馮遠徵、何冰、梁冠華、吳剛等當時中青年演員的中堅力量,其中劇院的男演員幾乎集體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