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了品牌好名字的標準,很多人一定很關心如何為品牌命名!
「五百強」品牌名字的內在規律
林老弟通過研究世界500強及中國500強企業,總結出了它們品牌名稱的五大內在規律:
(1)通俗易懂、簡單易記
(2)擁有遠見和大格局
(3)最大化經濟效用且成本低
(4)更具有全球視野
(5)名字提升到了戰略高度
通過對500強企業的研究,林老弟總結出了許多命名的技巧,將這些技巧應用到營銷實戰上,效果驚人。
1、要說清自己是做什麼的
好的品牌名稱是利於推廣的,一個好名字能夠幫助品牌快速進人消費者心智,從而達到「定位反應」的效果,一看就知道是做什麼的。有定位反應的品牌,其天生就具備流行的基因。
比如餓了麼、可口可樂。名稱是品牌的信息儲存包」,讓人一看就能接收大量的信息,知道品牌是做什麼的。
2、嫁接消費者心智認知
一個消費者完全陌生的名稱,會大大增加消費者的心智教育成本。在起名時,先找到消費者認知庫中已有的信息,為品牌找到對接點,就可以降低心智教育成本。
藉助於大眾心智中已經存在的資源,可以極大地節省傳播成本,同時又能迅速獲得市場認同。極致的好名稱能形成必買理由,消費者一看到名稱,就知道你的品牌是做什麼的,對自己有什麼用,能帶來什麼價值。
3、簡單易記是最高法則
簡單易記是品牌命名的重中之重,比如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這個名稱,不僅長、難以記憶,而且讀起來也很困難。
為了提高傳播效率,名稱簡化為IBM,而事實也證明這一命名是正確的,該企業依託M這個名稱成為世界頂級的品牌。要達到簡單易記,需要做到以下五點:
(1)清晰明確(信息清晰明確字義不會造成理解障礙)
(2)越短越好(詞彙組合原則為越短越好,如馬牌)
(3)簡單易記(選簡單易記的字作品牌名稱的,如天貓)
(4)疊字量詞(選擇疊字或加入量詞,如人人貨、三隻松鼠)
(5)避免歧義(不選多音字與生僻字,避免歧義和負面)
4、謹慎選擇發音
命名應該提現口耳傳播的價值,要用最小的代價撬動最大的資源。口耳傳播的經濟性在於可以幫助消費者降低選擇的成本、理解的成本,幫助消費者做選擇。
發音是名字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容易發音、容易記憶和轉介,這樣的名字才更容易傳播開來。
聲音實質上是一連串肌肉所發出的生理震動,而那些生理耗能太大的聲音,人們就會下意識地放棄,久而久之就會被淘汰。
品牌名稱的讀音如果拗口,就容易被消費者排斥,就不存在記憶和接收的可能。在發音上也要避免不吉利的諧音,避免歧義和負面信息。
中英文命名讀音上一定要統一,如果讀音不一致,就會出現中文名傳播出去了,對英文名大家卻沒有任何記憶和理解。
也有些世界500強企業進入中國沒有中文名,消費者難以形成記憶和識別,對業務開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5、人格化、形象化
人格化的品牌名稱可以讓冰冷的內容鮮活起來,充滿個性。好的名稱要體現出差異性,而這可以通過將品牌人格化來實現。人格化名稱可以清楚地告訴消費者「我是誰」。
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風格,向消費者呈現什麼樣的人格特徵,就是對外展現品牌的風格。將品牌名稱人格化及形象化,是把品牌風格呈現給消費者的最直接方法。
品牌性格有很多種,如高冷、幽默、熱情、親切、可愛等,比如「三隻松鼠」的命名就體現了其品牌的可愛風格。
企業在取名時也要符合500強業的晶牌命名規律,如此才能讓品牌更有競爭力,「華爵門業」的品牌命名就做到了這一點。
王力集團旗下的子品牌「華爵」就體現了品牌華貴典雅的風格。「華爵」名,名稱華貴典雅、格局大氣,「爵」字蘊意血統高貴,給人以傲視天下的威嚴,昭示著企業欣欣向榮、財富聚集的願景。
同時,華爵作為企業名稱,傳播性強,聽一遍很容易就形成聯想和記憶,無形中為企業提升積累了品牌資產。
品牌命名的五大標準
起個好名字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營銷行為,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本萬利。在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的大競爭時代,好名字能夠成為最可靠的差異化,也是最有效的差異化特徵。
要實現最佳效果,品牌需對名稱做以下衡量,看是否能夠達到以下五大標準。
標準一:體現品類或特性
好名字要體現品類或特性,讓人一聽就知道你是做什麼的。有品類或者特性反映的品牌名稱,天生就是一個專家品牌,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比如「酵她他」就是屬於有品類反映的品牌名稱,「酵」直接表明是酵素類的產品,「她他」表達了受眾人群可以是夫妻及男女朋友,無論哪一方消費了產品,都容易產生給另外一方也帶一份的關聯購買。
「她他」還符合中國文化的陰陽之道,符合天地平衡的大道,與保健品應該有的價值感高度切合。
品牌名稱最好能直接表述清楚所代表的品類及特性。同時,也要基於文化背景,在消費者心智中激發出積極的聯想,要避免歧義與負面。
標準二:有品牌屬性
名稱要讓消費者一聽就認為是一個品牌名,每次聽到,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熟悉感,這個熟悉感會讓品牌成為消費者的優先選擇。因此,在起名時要用獨特的詞彙,不要用通用詞彙。
比如五常大米品牌取名時,就強化了品牌屬性。為了能使該名稱產生品牌反映,與其他大米品牌形成明顯的區隔,將其取名為「坤合稻」。坤為地,載萬物之生長。坤,又代表著女性,有孕育之意。
「坤合稻」寓意產品產地的自然環境與土壤優質,爭育出適合中國人的好大米。其大氣婉約,也寓意企業集天時地利人和,為消費者帶來綠色健康的好大米。
標準三:能夠節省傳播成本
品牌名稱要利於傳播,在取名時要想方設法地降低營銷傳播的成本。利於傳播的標準就是「好聽,願意說」「簡單,記得住」。創意方法可以參考「五百強品牌名字的內在規律」中,「簡單易記是最高法則」中的內容。
比如「腦白金」這個名稱就明顯有利於傳播。原因有如下幾點:第一,沒有生僻字;第二,字數較少;第三,字義不會造成混淆;第四,讀音朗朗上口;第五,能產生美好聯想。
在傳播過程中,消費者一看到這個名稱就會想到該晶牌的價值屬性一產品作用的部位是「腦」,產品的價值如「白金」一般。這樣的名稱給品牌累積了大量的品牌資產。
標準四:避免混淆和山寨
起名時一定不能與知名的品牌名稱相似,因為這樣很谷易被消費者當成是山寨品牌,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混淆。過於相似也很難塑造品牌個性難以形成品牌獨有識別。
長期來看更不容易形成品牌資產,品牌難以獲得良性發展。為了避免被消費者誤認為山寨,一定要避免與知名品牌的名稱類似。
標準五:心理暗示價值感
產品同質化難以避免的品類,可以通過品牌維度建立差異化價值。比如兒童用品「好孩子」,明確地帶給消費者積極的暗示,消費者可以從品牌名稱中印證自己符合「好孩子」的標準,擁有「好孩子」的美好聯想。
這種命名方法實現了與競品的明顯區隔,是一種立足於目標消費群體的心理暗示型的命名。讓消費者知道產品可以給自己帶來哪些價值,滿足哪些需求。
這些都是能夠幫助消費者快速決策的基礎。如果名字能夠承擔此項功能,就會大大提升產品的銷售力和品牌的競爭力。
英文名也要具有凸顯性
英語在全球應用廣泛,美式英語為最活躍的語言,也是全球通用語言,成為國際品牌命名的基礎語言。如果品牌有全球化發展戰略,給品牌取一個優秀的英文名就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在全球化戰略背景下的中國品牌的英文命名,可參照以下三種模式。
模式一:音譯+諧音
按照這種模式起的英文名稱可以起到易於消費者發音記憶和聯想的作用取名時要從諧首方面考慮英文名稱與中文名稱的關聯,中英文名稱發音要相似品牌名稱中的英文詞語要正面積極,注意音和意的結合,要能產生美好聯想。
比如中國自主汽車品牌「魏派」的英文名就是釆取了這種模式,其英文名稱非常簡單就是「WEY」,與「魏」字的中文發音相同,能很好地把中文名稱與英文名稱連接起來。
模式二:直譯
方便外國消費者記憶與聯想,是直譯模式最大的優點。通過直譯的英文名稱,可以讓消費者快速理解和記憶晶牌,從而有效降低國際推廣的成本能夠迅速在國外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直譯模式的代表案例有很多。比如好孩子 Goodboy、中國移動 China mobile、自由鳥 FREEBIRD等。
模式三:拼音
該模式是直接用漢語拼音作為品牌的英文名稱,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代表性的有海爾 Haier、華為 HUAWEI、長虹 CHANGHONG。
採用這種模式的企業,一般都是因為在國內已經積累了強大的品牌資產,在全球範圍內也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採用拼音模式可以繼續保持其品牌資產,節省重新塑造新品牌的費用,同時用拼音也能夠形成獨有的品牌特徵,彰顯了中國品牌的文化自信。
用詞語戰略去佔領世界
品牌戰略的落地要有一句清晰而令人信服的口號、品牌要傳達出最有價值的信息,最好能用一句話,甚至一個詞把品牌的眾多優勢說清楚,清晰地傳遞給消費者。
一項戰略的制定是否有效,重點要看其是否有一句有效的強大詞語,有了強大詞語就能讓戰略真正地統籌內外,實現高效的落地執行。
口號是什麼?大部分人認為口號只是一個廣告創意,不全對。hey總裁認為:「口號是總體戰略、是精準定位、是有效執行、是企業文化!它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口號是總體戰略、是精準定位、是有效執行、是企業文化!
為什麼說口號是總體戰略?比如「醫貿一條龍,安全找首宏」這句首宏醫貿品牌的口號,「一條龍」表達了服務的系統性,「安全」體現了品牌總體的戰略定位,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因素。
只是這麼簡短的一句話,就能指導企業將人力、物力、財力等所有資源集中起來,投入到獲得成功的最短路徑上。在提升內部效率的同時,讓外部也更具競爭力,從而獲取消費者的心智認同。
為什麼說口號就是精準定位?因為口號並不是簡單地把一句話說給消費者聽,而是要設計一句話,讓消費者主動傳遞給別人聽,獲取更多消費者的心智認同,用兩個字概括就是定位」。
比如「產後修復,快選蓓塑」這句口號不僅能形成口耳相傳,為企業建立百年品牌,也把服務定位於「快」。
由外而內地表達品牌價值,給消費者充分的必買理由。為什麼說口號就是有效執行?當企業喊出口號時,就是約束企業去建立執行計劃,要用內部執行來實現口號承諾,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和選擇。
比如首宏集團的口號「醫貿一條龍,安全找首宏」,這句話就是執行工程,企業需要說到做到,為口號中的「一條龍」和「安全」做出執行計劃,完善產品結構和業務組合,並完成這個口號所設立的目標,讓消費者體驗到品牌的價值。
所以,重要的是口號要能表達品牌價值,從而讓消費者行動起來,產生購買行為。為什麼說口號是企業文化?
比如「醫貿一條龍,安全找首宏」重塑了企業的文化和人員的素養,讓內部有了一致性的努力方向,承載著讓國際醫療器械貿易服務更安全的使命,創造出領先於競品的價值。
由於消費者心智的有限性、傳播過程中的信息損失、傳播不到位等原因,企業內部的諸多優勢難以被消費者全面認知,這就要求品牌用簡單直接的一句話把品牌的優勢說清楚,讓詞語戰略發揮統籌系統的作用。
強大口號要能讓消費者直接行動
用一句話說動消費者產生購買,讓消費者直接行動,這句話是品牌成敗的關鍵。
而其中,說動才是關鍵!
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口號就很成功,因為它有刺激有反射,直接說動消費者。它從未說清過怎麼預防上火,甚至連提都沒提,也沒有試圖說服消費者認可它真的能預防上火。
它只是直接下斷言,並且投入大量的廣告不斷地進行重複,從而形成口碑,帶來產品熱銷。
又比如攜程旅遊網的「攜程在手,說走就走」。這句口號成功的原因和王老吉是一樣的道理,它也從未說清過怎麼說走就走,也沒有試圖說服消費者。
它只是直接下斷言,告訴消費者如果想做到說走就走,就用攜程同時投入大量的廣告不斷地進行重複,從而在消費者之間形成了口耳相傳。
創造一句強大口號難嗎?不難,就一句話,幾個字。簡單嗎?不簡單,湊幾個字容易,但要讓這幾個字發揮效果就很難。
一句強大的口號,必須是建立在品類價值的基礎上,傳承企業和品牌的資源稟賦,基於市場格局,有創新,也要能貼合消費者的心智需求。
1、強大口號的五大要求
能讓消費者直接行動的口號,一般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口號一定不能拗口,最好能押韻,只要押韻,消費者就容易相信。
第二,特色鮮明,一目了然。消費者應能從口號中識別晶牌,所以要有特色。
第三,內涵豐富,有血有肉。雖然口號要簡潔明快,但也要能表達出品牌的價值觀和使命。
第四,積極進取,能量正面。口號要合法、合理、合情。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還要讓人能產生美好的聯想。
第五,雅俗共賞,具有美感。口號不能太書面化,要口語化,才能口口相傳,形成口碑。
2、強大口號的創作技巧
企業如何才能創作出強大的口號,我們可以參照以下四點:
第一,角度全面,要兼顧到品牌與消費者。口號創意時既要站在品牌的角度,也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如果只從前者出發,會讓消費者產生距離感;如果只從後者出發,又可能損失品牌利益。只有兩者兼顧,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第二,獨一無二,與眾不同。與其他品牌雷同的口號,很難達到好的效果。否則,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
第三,一句話形式最好。如果是兩句話或兩句以上會增大記憶難度,如果分為上下句,最好是採用簡練的形式,比如「一壇好酒,老酒更多」。
第四,能運用在生活中。強大口號應該像格言一樣,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讓人們隨口說出來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比如美特斯邦威的「不走尋常路」,消費者會用來表達自己的個性。又如中國移動曾經的一句口號「我的地盤我做主」,消費者會用來表達自己的自主意識。
強大口號一定是有強大語感的口語
傳播是一種口語現象,所以廣告口號一定要能做到口語化。語言的本質,聽和說是最先存在的,讀寫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
在創造口號時,要使用口語化詞語,儘量不要使用書面化詞語,從而用聽覺就能準確理解口號。
但是,大部分的企業都不願意用口語,認為口語太俗,不高大上。其實,只有口語才有感染力,才能進入消費者的心智。什麼樣的口語才能成為號呢?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創意強口號。
第一,讀音簡單易讀。口號要有語感,首先讀音一定要簡單,不能拗口。如果像讀文言文一樣,消費者怎麼會記得住,又怎麼會願意傳播呢?
第二,要能押韻。如何形成強大的口語語感?如果是釆用聯句形式,押韻是最好的方式。為什麼唐詩比宋詞更好背誦?就是因為唐詩更押韻,讀起來語感強。
第三,格式統一,前後對仗。就像我們背詩詞,上一句是五言絕句,下一句卻是七言律詩,如此怎麼讀都拗口。
用朗讀方式檢驗口號語感
廣告語只是口語還遠遠不夠,更需要具備強大的語感。如何才能判斷口號是否具備強大語感呢?可以通過朗讀的方式。所有的文字都必須經過語言的檢測,這是基本的工作原理。
語言是有聲音的、有體系的思想,語言是思想與聲音之間的一種媒介,是思想和聲音的結合體。語言也可以看作是組成世界的陰與陽,思想是陰面,聲音是陽面。
我們在為品牌創意口號時,一定要自己反覆讀,大聲地讀出聲音來,才能判定口號是否具備強大語感。只有自己讀順了,其他人才能讀順,才能讀得舒服。
讀順了,才能進入並紮根於消費者的大腦中;讀得舒服,消費者就沒有心理防線,才不會抗拒品牌通過口號所傳遞的訴求理念。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