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看過《魔戒三部曲》、《金剛》、《阿凡達》這些電影哈~那麼你們應該也或多或少聽說過這家電影製作特效,設計道具的維塔數碼(Weta Digital)綜合性視覺效果公司對吧.不過嘞,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不是這個公司,而是這個公司的LOGO上趴著的大蟲子——Tree Weta(樹沙螽)。
樹沙螽,是沙螽科中的一個屬——樹沙螽屬(Hemideina)內所有種類的統稱,已知8種。在昆蟲們分類學裡,醜螽亞科屬於直翅目(Orthoptera)>螽亞目(Ensifera)>沙螽科(Stenopelmatidae)。沙螽家族並沒有發聲器,不像螽斯那樣可以當做鳴蟲來飼養,螽斯其種類數量遠勝沙螽種類的數量,而且品種在食性方面,分植、肉、雜三類食性,但沙螽種類均為雜食性,相比之下沙螽其實是一類比較原始的類群。
樹沙螽是紐西蘭特有的昆蟲,它們通常夜間出來活動,性情火暴兇猛。它們主要以果類和其他昆蟲為食,是典型的雜食類昆蟲。
樹沙螽的壽命在兩年左右。它們的體型通常都在4~6cm左右,雄性的頭部通常都比雌性的大,為了區分種類之間的不同,樹沙螽也分三種齒型:長吻,寬吻還有短吻。它們沒有翅膀,後腿有5至6對尖刺,如果有入侵者進入它們的領土範圍,它們就會抬高長有尖刺的後腿,並發出嘶嘶的聲音來嚇退入侵者。如果入侵者「執迷不悟」,它很可能會狠狠的給對方來一口(註:樹沙螽沒有毒,但是被咬破的話可能會感染,所以建議消毒)。
你可以在一棵大樹的裂縫中看見好幾隻樹沙螽棲息在裡面,一個群落通常由一隻雄性和幾隻雌性組成,偶爾也會發現個體獨居。儘管它們自己可以挖洞住,但是更多時候,它們會去找一些由其他昆蟲(天牛幼蟲、鍬甲幼蟲)挖的洞住。
在繁殖季節,雌性會把雪茄形狀的卵產在土壤或朽木裡,卵的大小在5MM~6.5MM之間。
(圖片由筆者記錄)
樹沙螽在紐西蘭的分布北到Far North,南到Southland。也就是說,不管是最北角,還是最南,你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紐西蘭一共有8種樹沙螽,但是有詳細資料的只有其中7種。
在紐西蘭北島最常見的是奧克蘭樹沙螽:Hemideina thoracica White,1846(Auckland tree weta),它是整個Hemideina屬中最小的一種,體長通常在3~4cm,齒型是「長吻」。特徵是肉白色的背板,個體差異的情況下帶有不同數量的黑色條紋,後背是在陽光底下的反光的棕紅色,腹部是米黃色。頭部的顏色是暗紅漸變到黑,老熟個體頭上的暗紅色褪去,整個頭部都變成黑色。你在紐西蘭北島的北地(Northland)到馬納瓦圖-旺加努伊(Manawatu-Wanganui)這片區域內基本都能發現它。
順帶一提,筆者今年暑假和聖誕節假期去紐西蘭都有採集到該種,個人感覺本種似乎不善於自己捕捉獵物,但是手餵的昆蟲屍體還是接受的。
你可能看到過這張樹沙螽咬人的gif圖片,那張圖裡的樹沙螽就是家族中較為著名的一個品種:惠靈頓樹沙螽:Hemideina crassidens Blanchard,1851(Wellington tree weta)。
本種在紐西蘭的南島和北島兩個板塊上都有分布,北島的分布從馬納瓦圖-旺加努伊(Manawatu-Wanganui)到惠靈頓(Wellington),還有記錄在塔拉納基(Taranaki)有發現過一個較小的種群。南島的分布從馬爾堡(Marlborough)到西岸(West coast)。本種的雄性體長約44-65mm,雌性體長約48-70mm,極限可以到80MM,重量在3~6克之間,齒型是「長吻」。特徵是:雌,雄背甲部分均為淺黑色,身體滑潤光澤度高,體色粽黃色並帶有魚骨狀黑色虎皮條紋,足部呈黃白色均帶有黑斑。據資料顯示,本種的肉食性偏向似乎較強。筆者過幾天就要去惠靈頓了,希望能看看它的表現到底如何。
然後是分布在霍克灣(Hawke『s bay)的霍克斯灣樹沙螽:Hemideina trewicki(Hawke『s bay tree weta)。本種的體長沒有準確的資料,但是預計與惠靈頓樹沙螽相當,體型是「長吻」。它的特徵是背板色與體色相當並有少量黑色線條紋,身體帶有魚骨狀虎皮條紋。
以上就是紐西蘭北島分布的沙螽了,紐西蘭南島分布了五種樹沙螽。
首先是坎特伯雷(Canterbury)地區的坎特伯雷樹沙螽:Hemideina femorata Hutton,1896(Canterbury tree weta),本種樹沙螽的齒型比較特殊,它是「寬吻」。齒型區別我不知道怎麼描述,所以就請各位看官自己看圖對比吧。這種樹沙螽的體型沒有詳細資料,但是根據幾張不同個體和手的對比,目測應該在50-65mm左右。本種樹沙螽的特徵是白色背板上有少數黑色條紋,和兩個對稱的灰藍色斑紋。身體上擁有灰藍色體條紋組和黑色條紋。
接下來就是讓我比較頭疼的一種樹沙螽.它的分布從坎特伯雷(Canterbury)西部貫穿到南地(Southland)北部。它就是山嶽樹沙螽:Hemideina maori Picket/Saussure,1893(Mountain tree weta)。它的體型目前沒有資料,但是預估在45mm-55mm之間。因為這種樹沙螽的相貌特徵和之前的坎特伯雷樹沙螽了很像,導致好多資料裡都把它倆的圖片放混(我在找圖片的時候差點吐血)。目前來看,主要的差異應該就是體色了。這種樹沙螽的特徵是它的齒型是「寬吻」,雌/雄身體上均有很粗的黑色條紋,背板上也有黑色斑塊。它的體色較坎特伯雷樹沙螽相比更偏黃色一些,頭部頂部的顏色是黑色而不是棕紅。
然後緊接著的是另一種差點讓我吐血的樹沙螽,它就是只分布在基督城(Christchurch)的「阿卡羅阿樹沙螽」:Hemideina ricta Hutton,1896 這種樹沙螽的中文名很奇怪,我是從貼吧上的一個介紹帖發現的,但是其他樹沙螽的中文名基本都是以棲息地起的,可是這種卻讓人感到很費解.後來經過查閱發現阿卡羅阿其實是基督城附近的一個小鎮。這告誡了筆者以後查資料,還是要用心啊QAQ。言歸正傳,這種樹沙螽的平均體型仍然沒有資料,但是根據一張對比圖,筆者個人認為應該在50mm-65mm左右。本種的特徵是體色光澤度很高的鮮明的紅棕色身體,齒型是「寬吻」。
這就快些到結尾了,之前的內容有些枯燥呢.不過沒關係,我給大家把最精彩的留在了最後面!樹沙螽家族裡的鮮為人知的巨人!那就是體型可以和巨沙螽媲美的紐西蘭西海岸巨型叢林沙螽!Hemideina broughi(Bush weta/West coast giant tree weta)。它是Hemideina屬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成蟲體長可達70-100mm+(或許還存在更大個體記錄)。
在家族中屬於標準的短吻型樹沙螽(雌、雄口器都是如此,沒有很大的區別),混身棕紅色,光澤度非常高,體型碩大。本種分布在紐西蘭南島西岸(West coast)和塔斯曼(Tasman)地區。儘管國內網上有人說本種性格兇猛,但是筆者在某外國文獻上發現有記載說本種的「性情很溫順」。
小魚:感謝透翅巨ZL(官方吐槽:名字拗口)為大家整理關於樹沙螽的資料,期待他利用在紐西蘭讀書的機會,更好觀察記錄紐西蘭的本土物種,給大家一窺這個擁有許多神奇物種的國度。
歡迎更多愛好者與我們分享自己探索自然的心得,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陪伴。
自然紀錄QQ群:417752945 歡迎大家入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