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賢帝時代 3 : 皇帝哈德良

2021-02-13 感悟常識

登基之迷

哈德良這位傑出的羅馬皇帝究竟是因為色情而取得皇位?還是因為圖拉真賞識他的才幹而取得皇位?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獲得答案。卡修斯說:「他的受命是因為圖拉真死而無嗣,其寡妻普洛蒂娜與哈德良有染,故而替他謀取皇位。」斯帕提阿努斯常常反覆地說這個傳言。

因為皇帝臨死前,陪伴在他身旁的是他的妻子普洛蒂娜、外甥女馬提蒂亞、近衛軍團長官阿提安和皇帝的御醫4個人。圖拉真寵愛的外甥女馬提蒂亞是哈德良的嶽母,與幾乎同齡的普洛蒂娜相處非常好,就像一對姐妹,對普洛蒂娜總是言聽計從,她也很欣賞女兒薩賓娜的丈夫哈德良,甚至充耳不聞女兒向她發洩的對丈夫的不滿。近衛軍團兩個長官之一的阿提安和圖拉真一樣,同是多年前受哈德良父親之託,作為哈德良的監護人,從哈德良10歲開始,就和圖拉真一起一直在照顧他。而皇帝的御醫,幾天後卻蹊蹺地死了。所以,人們懷疑:圖拉真真的是在指定哈德良為皇位繼承人之後去世的嗎?還是在皇帝去世後,皇后普洛蒂娜暫時隱瞞了圖拉真去世的消息,同時,緊急派出信使前往安條克通知哈德良,等哈德良接受屬下軍團的宣誓忠誠,造成登基的既成事實後,才公布皇帝死訊的呢?

然而,只要冷靜觀察,在當時的領導者階層中,確實沒有比哈德良更適合繼承皇位的人。第一,哈德良41歲的年齡讓人們感覺很放心。第二,哈德良迄今為止的經歷也無可挑剔。他擔任過各種職位,有足夠的資歷成為帝國統治的最高負責人。第三,哈德良思維清晰。這在元老院裡也是眾所周知的。第四,他在軍團將士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儘管皇帝在臨死前指定繼承人的決定非常倉促,但是,當時的人們相信哈德良繼承皇位是圖拉真的真實心願。

哈德良的身世

哈德良的祖先住在亞得裡亞海岸的阿德裡亞鎮,他的自傳說後來他的祖先移居到西班牙。圖拉真於公元52年生在西班牙的伊塔利卡,而比圖拉真小23歲哈德良也於公元76年出生在這裡。哈德良的父親與圖拉真是表兄弟關係,公元86年去世時,委託由圖拉真和阿奇利烏斯·阿提安作為哈德良的監護人。二位監護人為了培養他決定讓這個10歲的少年到首都羅馬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熱衷學習希臘語和希臘文化,他也學習音樂、醫學、數學、繪畫和雕刻,後來又涉獵多種藝術。公元100年圖拉真將外甥女嫁給他,依照所遺留的胸像來看,薩賓娜甚為美貌,非常出眾,但哈德良無法從她那裡獲得永久的快樂。也許他太愛犬馬,經常帶它們去狩獵,犬馬死了則修墓葬之。也可能他對妻子不忠實,她不曾生育,她雖常常陪他旅行,事實上他們是一輩子過著分居的生活。他雖然對她禮貌、周到、相敬如賓,但是卻沒給她愛情。

重塑和平的羅馬

哈德良繼位後第一項決定是修正他叔父的帝國主義政策,他曾諫阻圖拉真不要在徵服達契亞之後立即遠徵帕提亞,以免勞民傷財,勝利不能持久。可是圖拉真的將領們求功心切,對他極端不滿,現在他將鎮守亞美尼亞、亞述、帕提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軍團撤除,改亞美尼亞為保護國,劃定幼發拉底河為帝國東方疆界。他儘量使用和平的管理以鞏固祖先用暴力所爭得的國土。

統率圖拉真軍隊的將軍們——帕爾馬、塞爾蘇斯、昆圖斯、尼格裡努斯——認為他的政策懦弱不智,他們認為休兵就只能自衛,就等於自取滅亡。當哈德良率軍駐守多瑙河時,元老院宣告四名將領陰謀顛覆政府事敗,已由元老院處決。這件事使羅馬人大為震驚,因為這些將軍沒有經過審判。哈德良雖立即奔回羅馬辯解他與此事毫無關係,可是誰能相信?他保證非由元老院授命,他不會處死任何元老,他對人民贈送金錢加以收買,舉辦各種競賽使其娛樂,免除欠稅達9億塞斯特斯,稅冊當眾焚毀,以智慧、正義和平治國達20年,以爭取民心。

哈德良的品格

哈德良高大、漂亮、捲髮,滿面鬍鬚,他體格健壯並經常運動以保持活力,主要運動為狩獵,曾數度徒手搏獅而殺之。他的個性多變,很難形容,據說他嚴厲而快活,幽默而莊重,好色而不隨便,冷酷而自由,苛刻而憐憫,變化多端。他有敏捷、無私、懷疑和洞察的心智,他尊重傳統以免和時代脫節。他最推崇斯多葛派哲學,並經常研讀該派始祖愛比科蒂塔的著作,可是他任性玩樂又違反了該派的理論。他不信宗教但是迷信,他嘲笑神諭但是喜歡魔術問卜。他謙遜而頑固,時而殘忍但多半仁慈,他這種矛盾的性格也許是為了適應環境。他探問病患,救助不幸,將原有的救濟政策擴及孤兒寡婦。他對藝術家、作家、哲學家都慷慨贊助,他對唱歌、跳舞、彈琴樣樣精通,繪畫方面也很不錯。他用拉丁文和希臘文著有幾本書,有文法、自傳和詩。他喜歡希臘文學甚於拉丁文學,他喜歡老加圖的樸實的拉丁文,而不喜歡西塞羅的華麗的拉丁文。他把領公俸的教師納入一所大學,給以優厚待遇,為他們建一所堂皇的雅典博物館,媲美亞歷山大博物館。他以召集學者、思想家,用難題刁難他們,嘲笑他們的矛盾和爭執為樂。

除了這些廣泛的知識興趣之外,他有實用的頭腦。他使用自由人擔任幕僚工作,起用確實有能力的商人為官,再由他們和元老及大法官組成委員會,在定期會議中共商國策。他指派一位財政顧問,負責偵查稅款的貪汙,結果使國家稅收大增。他本人跟拿破崙一樣,監督政府各部門,對他們的業務知之甚稔,而使那些主管們大為驚奇。斯帕提阿努斯說:「他的記憶真了不起,他能同時寫、述、聽,兼和人們交談。」這種傳說雖然不無可疑,但在他的苦心和官吏們的輔佐之下,帝國之治可謂空前絕後。

關於哈德良的品格有一個非常好的故事。為了要舉行祭祀儀式,哈德良走在前往神殿的路上。途中被一個女人攔住,這個女人說要向皇帝請願,哈德良回答說「現在沒有時間」,抬腳準備繼續前行。那個女人於是對著他的背影喊了起來:「既然這樣,你沒有權力統治我們!」聽到此言後,哈德良轉身回到這個女人身邊,聽取了她的陳述。

總在巡迴視察路上的皇帝

哈德良和他的前任們不一樣,不僅關心羅馬和義大利本土,而且非常重視帝國各屬地行省。他統治期間三次出行有一半時間花在了巡迴視察行省,團結帝國各地的人心上。

他對各地的生活、藝術、服裝、信仰都感興趣。他要看看希臘的名勝古蹟,要沉湎於自己所讚美的希臘文化。弗龍託說:「他喜歡統治世界,也喜歡環遊世界。」公元121年,他自羅馬動身,前往高盧等地開始第一次巡迴視察之旅。隨行的不是皇家的華貴行列,而是專家、建築家、營造者、工程師和藝術家組成的隊伍。他首先到了高盧,慷慨地濟助其各社會階層。接著到日耳曼,視察帝國對未來敵人的防衛。他將萊茵河與多瑙河之間的防線加以修改和延長。他雖愛好和平,但熟知兵法,絕不讓他的綏靖作風減弱國家防務,以給敵人乘虛而入的機會。他頒布嚴格的軍紀,在營中和士兵共同生活,吃士兵夥食,不乘車,全副裝備行軍20裡,徒步而行。他所表現的耐力使人很難想到他是地道的學者和哲學家。他獎賞優秀軍人,提高軍隊的法律和經濟地位,給予新式和充分的裝備,休閒之時不以紀律約束,娛樂以不違反任務為限。羅馬軍紀情況在他當政時為最好。

然後他順萊茵河而下駛到達不列顛(公元122年)。他下令從索爾維到泰恩河口建築一座城牆,用以劃分羅馬和那些野蠻人,然後又回高盧,行經阿維尼翁、尼姆和其他城鎮,在西班牙北部的塔納戈納住下過冬。他獨自一人在一家主人的花園散步時,突遭奴隸拔劍行刺,結果他把奴隸制服交給其主人,原來那人是精神錯亂。

公元123年春,非洲北部的摩爾人攻打茅利塔尼亞的羅馬城鎮。他率兵攻打,摩爾人大敗,被驅入山。他然後乘船到艾菲索斯,過冬之後到小亞細亞各城鎮,聆聽請願和訴苦,懲治不法,獎勵多才,並撥款建築寺院、浴室和戲院。塞西卡斯、尼西亞和尼科美狄亞曾遭地震,他撥用國庫予以重建,並在塞西卡斯修建一座寺院,該寺曾一度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公元128年他再度出發巡迴視察東方,到了烏提卡、迦太基和北非的繁華新城市。秋季回羅馬,停留不久又去雅典過冬(公元128—129年)。他被推為雅典首席民政官,欣然地主持競賽和節慶,為人民呼他為解救者、太陽、宇宙神和世界救主而感到高興。他和哲學家、藝術家打成一片,他對雅典法律的混亂頗感不便,就指派法官小組重新編纂。他看到雅典在受失業的困擾,並決心使雅典恢復伯裡克利時代的光輝,於是召集建築家、工程師和藝術家,進行一項比羅馬公共工程還浩大的建築計劃。其中有一所大理石牆壁,120根圓柱,金色屋頂,房間寬大,石膏塑像、繪畫、雕像互映生輝的圖書館首先落成。體育館、引水道、赫拉廟和宙斯廟相繼完工,建築計劃中最了不起的是奧林匹亞殿(Olympieum,公元131年)。此殿系由庇西特拉圖(Peisistratus)在600年前就開始,安條克·伊皮法尼斯(Antiochus Epiphanes)也未能完工。哈德良離去時,雅典城的清潔、繁榮、美麗已在任何時代之上。

公元129年春,他乘船到艾菲索斯再遊歷小亞細亞,到卡帕多西亞檢閱駐軍,在安條克撥款修建一條引水渠、一座廟宇、一座戲院和公共浴室;秋季,到帕爾米拉和阿拉伯;公元130年,到耶路撒冷,聖城殘破未復,貧苦的猶太人住在亂石之間的獸洞裡,荒蕪之狀使哈德良不忍,他下令將耶路撒冷按羅馬殖民地的方式重建,並更名為埃利亞卡皮託利納,以紀念哈德良的氏族和羅馬的朱庇特神廟。

回到羅馬,他認為他已創建了一個進步的帝國,羅馬不是義大利的橫徵暴斂者,而是一個負責並照顧各領土的政府,這塊領土通過希臘精神治理東方,通過羅馬精神治理本土和西方。哈德良在有生之年目睹這兩種精神結合了,他曾應允他要「視帝國為人民的財產來治理,而不視為私有」,他實現了他的諾言。

建築師皇帝

哈德良的藝術成就媲美其治國之才。他那些史無前例的大興土木都是親自指揮,有的建築物都是他親自設計,工程進行中都由他的專家們逐步檢查,由他修建的大工程無數,但是都沒有刻上他的名字。羅馬到處享受到他智慧與權力的結晶。

他的傑作是重建萬神廟,一座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建築。這座阿格裡帕所修建的長方形寺院已毀於火,僅剩下前面科林斯式的門廊。哈德良命他的建築師和工程師在原萬神殿的位置上建造了一座羅馬式圓形的萬神殿。直到現在,萬神殿依然影響著眾多建築師。此外,哈德良為維納斯和羅馬神合建的神殿也非常著名,影響很大。

哈德良的晚年

公元136年59歲的哈德良忽患重病(類似肺病和水腫),使他身體、精神和意志一起崩潰,脾氣變得暴躁,動輒發怒。他懷疑老友們要陰謀殺他奪位,便將其中數人處死。

他指定他的朋友盧西烏斯·韋魯斯為繼承人,但盧西烏斯不久死去。他在蒂伯別墅將安敦尼召到床前,收為養子,指定為繼承人。他又為未來長久打算,要求安敦尼收17歲的馬可·奧勒留和11歲的路奇烏斯·維魯斯為養子。愷撒的頭銜,就由哈德良賜予安敦尼,從此以後,每位法定繼承人都被賜予愷撒之名,以備登基。

哈德良的病情日益嚴重,鼻孔常流血不止,他在痛苦之下想快點死去。他已備好墳墓,願效法斯多葛派哲學家因年老多病所苦而請求飲毒自殺。他要求毒藥或一把劍,但隨侍之人不給。他命令一個奴隸刺死他,奴隸因而逃亡。他要求醫生給他毒藥,結果醫生自殺。最後他找到一把小刀,正要自刎又被人奪去。他悲嘆他有權處死任何人,竟無權處死自己。他辭退了醫生,決心吃那令人速死的飲食,終於因精力耗竭痛苦而死(公元138年),享年62歲,在位21年。

相關焦點

  • 五賢帝 —— 哈德良時代(上篇)
    哈德良從小就是希臘文明的崇拜者,這一點從他臉上蓄鬚可以看得出來。圖拉真成為皇帝之後,哈德良作為圖拉真的幕僚和主要助手,追隨圖拉真四處徵戰。但是一直到臨去世前,圖拉真才把41歲的哈德良收為養子。才把他確立為帝國的接班人。之前大概一直都在考驗他。
  • 哈德良:古代羅馬「五賢帝」之三,懂藝術會治國,還在英國修長城
    引言子淵在前段時間曾經為大家介紹過「羅馬五賢帝」之首的馬庫斯·科克烏斯·涅爾瓦(Marcus Cocceius Nerva),引起了一些讀者的興趣,有不少粉絲留言希望筆者再介紹一下「五賢帝」中的其他人。今天咱們就來說說「羅馬五賢帝」中的第三位——獲得歷史較高評價且留下建築遺蹟的哈德良。
  • 因人性而步入毀滅的羅馬盛世,五賢帝時代的終結
    然而,在羅馬帝國最鼎盛的時代,即著名的「五賢帝」時代,羅馬帝國卻有著在世界範圍內鬥堪稱奇葩的皇位傳承方式,那就是養子繼承制,從五賢帝中第一位皇帝涅爾瓦開始,一直到倒數第二位皇帝安東尼,都採用了收養別人作養子,隨後傳位給養子的方式。
  • 科普充電 | 盤點傳說中的羅馬五賢帝
    曾威震世界的羅馬帝國出過不少著名皇帝,既有奧古斯都這樣締造和平時代的英明開國之君,也有尼祿這樣血腥殘忍、臭名昭著的野蠻暴君。
  • 羅馬帝國的皇帝——安敦尼王朝
    全名:馬庫斯·科克烏斯·涅爾瓦·愷撒·奧古斯都 生卒年:公元30年~公元98年 父:馬庫斯·科克烏斯·涅爾瓦 母:不詳 在位時間:公元96年9月~公元98年1月 主要事跡:建立了安敦尼王朝,開啟了「五賢帝時代
  • 哈德良長城
    普布利烏斯·埃利烏斯·哈德良(76-138)羅馬帝國安東尼王朝第三位皇帝。羅馬「五賢帝」之一。
  • 五賢帝時代 2 : 皇帝圖拉真
    第一個出身於行省的皇帝圖拉真是正在率軍戍守科隆時奉召繼位的,可是他沒有立即放下戍邊職責,而是延遲將近兩年才返回羅馬。他出生在西班牙一座由羅馬人在本土之外建起的殖民城市,在那裡成長和接受教育。他以外省人身份稱帝而未遭到反對,這是羅馬史上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 哈德良離宮:一位古羅馬皇帝的理想國與山海經
    1951年出版的小說《哈德良回憶錄》為其最重要的代表作,1980年成為法蘭西學院300多年歷史上第一位女院士。(圖自網絡) 「曾生活在支離破碎的世界裡,讓我體會到君王的重要。」她的故事裡,哈德良當然是遊子、詩人、情人,然而最重要的形象,依然是皇帝——「倘若他沒有維持世界和平,革新帝國經濟,他個人的幸和不幸,就不會讓我有如此興趣。」
  • 2020丨公元120年代:哈德良王朝
    哈德良決定巡視帝國的全部領土,考察現實情況,做出決定。121年,哈德良渡過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來到位於帝國西北邊陲的不列顛島。羅馬人與不列顛的淵源由來已久:早在公元前54年,羅馬巨頭愷撒就率軍在此登陸,試圖徵服當地土著,把不列顛島納入帝國版圖,但是沒能成功;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再次遠徵不列顛,遭到土著頑強抵抗。
  • 涅爾瓦:古代羅馬「五賢帝」之首,無婚姻無子嗣,為黃金時代奠基
    引言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素有對聖主賢君的推崇敬重之傳統,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三皇五帝」,而在古羅馬帝國,同樣有著備受後世謳歌的「五賢帝」,他們分別是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安東尼·庇護以及馬可·奧勒留。這五位皇帝寬厚謙虛,施行「仁政」,深受臣民愛戴。這段時期也是自奧古斯都之後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期,被稱為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又叫作五賢帝時期。
  • 羅馬帝國的皇帝們,關於他們的十個冷知識,絕對高危職業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中國人對中國的皇帝當然都是耳熟能詳,那麼對於羅馬帝國的皇帝又了解多少呢?偉大的如奧古斯都屋大維和君士坦丁,賢德的如安東尼庇護和圖拉真,還有荒誕的如卡裡古拉和尼祿…… 來看十條關於羅馬皇帝的冷知識
  • 「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
    >·奧勒留          公元161年3月7日,重病纏身的羅馬帝國皇帝安東尼•庇護(Antoninus Pius)在睡夢中安然辭世。小時候,馬可•奧勒留就知道並崇拜皇帝哈德良。沒想到,皇帝哈德良對這個小神童也很感興趣。在他6歲的時候,哈德良就把他提拔到騎士階層。8歲時候,哈德良讓他進入薩利聖學院學習。馬可•奧勒留聰慧好學,廣泛涉獵希臘文學、拉丁文學、修辭、法律、繪畫,尤其是鍾愛斯多葛派哲學;他在音樂方面也很出色,成為唱歌跳舞的能手和領隊。
  • 英倫之旅:由蘇格蘭南下哈德良長城,再至卡萊爾
    哈德良長城一段 早已聞知英國有古代遺留的哈德良長城,也知悉它比起中國的萬裡長城要小得多短得多,而一旦有機會走訪英倫,置身其間,還是想去實地踏勘一下的
  • 古羅馬的故事 | 後愷撒時代 帝國的尾聲
    他登基成為第一個皇帝,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羅馬帝國時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至公元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權屋大維使用「奧古斯都」的名號,意為「備受尊重及敬畏的」,象徵羅馬已由共和國轉變為帝國。與愷撒不同,奧古斯都選擇與元老院合作。他通過合法途逕取得權力,而非軍事強權。他贏得了執政官選舉,元老院賦予其保民官的權力。他還得到了「第一公民」的名號。
  • 長城學術|英國哈德良長城保護與戰略管理
    哈德良長城牆體本身只有80英裡(130千米)長,但在其西端,沿西海岸分布的一系列要塞(forts)和瞭望塔(Towers)將其防禦體系向南延伸了25英裡(40千米)。在公元2世紀早期,哈德良長城是羅馬帝國的北部邊疆。儘管各類設施存在一些細節上的差異,並且在其延用的3個世紀時間裡不斷被改建,但總體來說,這道新防線的建設遵循了統一的標準化設計。在城牆上,每隔1羅馬裡開設一座加強的城門(「裡堡」)。
  • 在義大利最完美的圓頂下與神對話,古羅馬皇帝設計的建築奇蹟
    公元117年,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的哈德良即位,他博學多才,喜愛旅遊、文學、建築等,在公元125年下令重建,並親自參與設計。或許是哈德良將他的性格也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萬神殿的外觀質樸而低調。從背面看過去,更像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破房子。別錯過萬神殿前面羅通達廣場上的那座方尖碑,羅馬共有13座埃及方尖碑,是世界上方尖碑最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