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打造康養產業人才培養與研究「新樣板」

2020-12-26 新華網山東頻道

  11月10日,中國老齡協會在北京舉行老齡科研基地授牌儀式暨工作座談會。會上,在由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等多所重點高校組成的共20家基地陣列中,作為唯一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的入選特別令人矚目。

  逆勢而上,打破思想藩籬深謀長遠發展

  2016年,該校開設了老年服務與管理這樣一個尚不被人知曉的專科專業。專業甫一開設便引起校內外多方質疑,認為存在三個令人費解:

  一是作為公辦本科高校,根據政策要求應逐步壓縮專科招生規模及至取消專科設置,為何又要開設一個專科「新」專業?二是養老類專業在國內出現時間短,社會不認可,招生很困難,為何逆勢而為開設這樣一個「冷」專業?三是學校是青年政治院校,為何卻要開設這樣一個涉「老」專業?

  「公辦院校要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我們是青年政治院校,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從青年人做起」「我們是青年政治院校,養老問題事關社會和諧穩定,這就是責任,就是政治」。於是,專業在學校的高瞻遠矚和社會的將信將疑中緩慢探索。

  據悉,該校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一直堅持第一志願招生,堅持不重數量重質量,不在眼前在長遠,要的是尊重考生的選擇,引導考生的選擇,最後再用時間和事實來證明考生的選擇。該專業最少的時候一年僅招生11人,形勢嚴峻,質疑聲四起。「要做就做精品,要引導和改變社會對養老事業和養老人才的偏見」。為此,該校堅持選配優質師資,堅持高規格投入軟硬體設施,堅持聘請業界學界專家作為客座教授、特聘教授或產業教授,讓學生接受「研究生式」培養。

  於是,不同於其他院校大多重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熟練程度,該校師生一起做課題、做活動或做項目,而更看重培養學生的康養活動設計組織能力、服務管理水平和運營管理素養,考慮的是為「未來的養老」和「養老的未來」去培養人才。因為這既是社會的「責任擔當」,也是學校的「戰略選擇」。

  時至今日,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的康養類專業辦學特色日益鮮明,效果逐步顯現,得到同行的一致認可。招生形勢年年好轉,如2019年一志願錄取89人;2020年又開設了健康服務與管理本科專業,當年本專科共錄取近200人,生源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

  開放共享,跳出傳統思維搭建產教融合平臺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面向產業、研究產業、融入產業,需要立足產業鏈和創新鏈以重構人才鏈和教育鏈。早在2016年,該校就發起成立了山東長青藤養老產業研究院,這是一個在省民政廳註冊登記的社會服務機構,也是為康養人才培養而搭建的省級資源平臺。通過進行政策分析、組織調查研究、開展培訓評估等專業性活動,讓師生得以與行業一流的專家學者和行業高管進行親密接觸,接受手把手的指導。2018年,該校整合了原分布於不同院系的老年服務與管理、物業管理、旅遊管理和酒店管理等專業,組建了現代服務管理學院。與傳統的學院不同,這是一所基於管理學科、面向老齡事業與旅遊發展的「產業型學院」。新學院的組建讓康養專業群發展駛入快車道,如與駐地街道、企業合作,共建華夏山青社區長者日間照料中心;建設了8200平方米、省內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服務管理實踐教學中心;獲批為省內第一家老年教育示範工程本科高校;獲批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老年照護項目,全省唯一獲批該項目的公辦本科高校);與康養企業和主流媒體合作,籌建國內第一家混合所有制康養產業學院。通過建立跨學科融合產業學院等方式,以期突破體制機制瓶頸,為培養地方領軍型人才開「配方」、施良策,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發展需求側的全方位融合對接。

  該校一直強調和遵循「產學研用」四位一體發展,不斷構建平臺共搭、專業共建、人才共育、師資共培和資源共享的協同育人機制,以實現學科專業融合和產教融合,實現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政合作及校校合作。2019年,學校明確提出要「著力打造以康養文旅為核心、各專業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專業集群,塑造學校發展新優勢」。目前,該校多個院系專業都在謀劃如何聚焦康養文旅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進行實踐課程的針對性設計,以實現「萬馬奔騰」「百川歸海」。

  力爭上遊,對標日本拓寬康養領軍人才培養路徑

  去年年底,中日韓要攜手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強在養老、健康等領域的合作,共同努力打造現代服務業新的增長點,並在會議發布了《中日韓積極健康老齡化合作聯合宣言》。這既為康養國際化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對該校多年的砥礪探索也是一種極大的鼓舞。

  放眼全球,日本的老齡福祉事業產業發展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得到世界範圍的廣泛認可。近幾年來,國內紛紛赴日參觀考察培訓學習,引進了最先進的設施設備,籤署了大量產業合作協議,但開花的不多,結果的更少。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多為硬體設施的快餐化引進,缺少專業人才的精細化培養,重規模檔次,輕服務管理,似乎成了對日學習的「阿喀琉斯之踵」。

  對此問題,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大量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採取了「專業+日語」與「日語+專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等形式,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與日本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建設了多處海外實踐教學基地,在已連續十多年選派師生赴日進行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面向康養人才培養作專門設計,比如設立了「養老+日語」國際化項目班,採用「1+1+1」等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日本合作院校進行學分互認,選派師生赴日進行康養類專業實踐實習學習就業。在軟硬體設施方面,學校專門建設了日本情景教室、韓國情景教室,全面呈現異域學習真實情境,助力師生身臨其境學習研討。在金齡健康產業投資(山東)有限公司、師創教育科技集團等合作企業支持下,建設了1000餘平方米的「中日康養產業示範體驗中心」,該中心定位於具備國際標準、國內領先的康養實踐教學暨產業示範體驗中心,具備體驗教學、產業示範、成果轉化、社會服務等多重功能,將成為對接日本養老資源的橋頭堡,智慧化養老產業展示空間、交流平臺與研創基地。這些條件不僅對標國際,硬體一流,並且通過與日本的深入交流合作,將精益求精的日本先進理念與研究、實踐、學校、企業與政府結合起來,為開展中日康養交流合作及人才培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

  2019年,該校作為省屬院校代表參加由省政府組織的赴日本康養代表團,與橫濱市健康福祉局籤署了康養人才培養合作備忘錄,並作為首批成員單位,在山東省貿促會、山東省衛健委和山東省民政廳及日本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聯合發起成立了「山東-日本康養產業合作平臺」。2020年7月,在由山東省衛健委、山東省民政廳主辦的「對話山東-日本康養產業對接交流會」上,該校作為省內唯一院校代表與日本日中高齡福祉者協會籤署人才培養合作協議,並正式開展了課程研發、課題研究和康養人才培養合作項目。

  在入選中國老齡協會老齡科研基地座談會上,與會的領導專家認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康養人才培養方面有精準的定位和厚實的積累,尤其在對接康養產業發展方面有明顯優勢,與重點高校形成互補和錯位發展,既凸顯了該校作為應用型高校發展的鮮明特色與價值,也是在為康養人才培養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新樣板」。

相關焦點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探索康養人才培養的「山青模式」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備受重視。據統計,目前,全省有55所中高等院校開設了老年保健與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專業點58個,在校生6400餘人,院校數量和在校生人數均居全國首位。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作為全省養老產業發展研究和人才培養的較早開拓者,開設康養類專業的初衷是什麼?在康養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又有哪些深入的思考與布局呢?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引企入教 推教入企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人民網濟南11月24日電(談媛)11月23日,由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主辦、大眾網·海報新聞承辦的「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活動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正式啟動。活動的第一站,媒體採風團走進了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深入了解了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產教融合。
  • 融創醫養產業持續加碼 打造醫療康養服務新體系
    與清華大學其他附屬醫院的優勢學科形成協同發展,重點打造若干國家級、省級的專科中心;建設高級醫學人才的培養基地;作為清華大學科研平臺,將打造醫藥結合、醫工結合、基礎與臨床結合、研究與轉化相配套的科技創新模式,力爭建設成為輻射中國北方的教學科研型現代化醫院。  融創中國執行總裁兼北京區域集團總裁荊宏表示,醫療康養連結國家經濟,深度觸及社會民生。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文化傳媒產業學院」按下啟動鍵
    8月6日下午,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大眾報業集團大眾創投公司、山東魯信文化傳媒投資集團三方共建「文化傳媒產業學院」協議籤署儀式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舉行,凱瑞商業集團、貝殼視頻、古麥嘉禾MCN機構、山東華仁教育發展有限公司、浙江慧眼人力資源公司等戰略合作單位代表共同見證了協議籤署。
  • 首屆山東省人力資源服務大賽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圓滿落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通訊員 姜旭 王曉輝)12月25日,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承辦的「首屆山東省人力資源服務大賽暨全國人力資源服務大賽選拔賽」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山青劇院成功舉辦
  • 中山大學—石柱縣康養產業聯合研究平臺12月25日授牌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5日12時45分訊(通訊員 劉菊花)今(25)日,石柱縣舉行中山大學—石柱縣康養產業聯合研究平臺授牌儀式。中山大學副校長邰忠智在儀式上講話,石柱縣委副書記、縣長左軍致辭,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何莽介紹2020-2021年度中山大學—石柱縣合作事宜。
  • 新理念帶動新發展——從中源康養項目看全市康養產業起步之路
    中源康養文化小鎮是我市正在著力推進的康養產業的一個具體樣板。去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實施重大項目謀劃、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的戰略部署,和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確定的大力發展康養產業的工作要求,以項目為抓手,依託我市氣候、文旅、區位等優勢,通過政策扶持和投資拉動,加快推動我市康養產業穩步發展。
  •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與山東高速建設管理集團共建「產教融合人才培養...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基地的成立,實現了「三個對接」,即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的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雙方將在項目建設、實習實訓、科研創新、繼續教育等方面發揮優勢,實現校企協同育人,推進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
  • 攀枝花康養產業發展綜述
    2017年12月,攀枝花在全國率先發布《攀枝花市康養產業基礎術語》等22項區域性地方標準,其中採用國家標準14項、行業標準8項,22項標準中,涉及養老的4項標準已在四川省推廣應用。人才培養漸成體系。目前,攀枝花國際康養學院在校學生已近3000人。2019年引進衛生、體育、農林等領域「康養+」產業人才147名,同比增長60%。
  • 為黨育人 黨建為先——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創新打造特色黨建工作模式
    「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活動啟動儀式。活動主辦方供圖融合黨建與人才培養 注重應用型黨建人才建設作為一所以實踐應用為中心的高等院校,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黨建方面提倡黨建工作開展的應用性和實踐性。2020年度,山東政治學院開展高校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項目——「基層黨建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並實施了系列舉措培養人才。
  • 從人才引進到產業生態構建,看臨渭如何打造銀色浪漫樣板
    在11月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 ...學院醫學技術與健康管理系:校企深度融合 專注培育複合型康養...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6日16時21分訊(韋燕)人口老齡化時代,什麼專業最「吃香」?媲美人工智慧、大數據……康養專業了解一下!重慶護理職業學院是重醫一院全額出資舉辦的全日制非營利民辦學校,醫學技術與健康管理系現開設康復治療技術、老年保健與管理、社區康復、中醫康復技術、社會工作等5個專業,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康養服務和健康管理人才為目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 2020中國山東·煙臺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盛大開幕
    2020中國山東·煙臺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盛大開幕  開幕式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妍明 湯淼 通訊員 劉麗 煙臺報導  11月6日上午10時,為期4天的2020中國山東·煙臺國際康養產業博覽會開幕式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
  • 中鐵建青島WELL健康城落戶 打造北方康養產業基地
    他說,突如其來、漫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健康領域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康養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典型的濱海城市,青島有山有海、有島有灣,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具備發展醫養健康產業的獨特優勢。去年以來,我們把康養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充分發揮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等平臺優勢,加快推進康復大學建設,打造創業城市,著力吸引集聚人才、資本、產業等各類資源要素,推動健康服務多業態深度融合。
  • 德州臨邑縣翟家鎮與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攜手「校地共建」
    12月16日,德州市臨邑縣翟家鎮人民政府與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舉行校地共建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任楠 通訊員 劉市政 陵城報導為發揮高校專業、人才資源優勢,助力鄉村振興,12月16日,德州市臨邑縣翟家鎮人民政府與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舉行校地共建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趙健、大眾網德州站站長王璐、翟家鎮黨委書記張萬裡出席儀式。
  • 持續發力專業建設,山東大學打造一流人才培養體系
    會議聽取了本科生院工作報告和擬申請增設的校級基地班、新專業和雙學士學位項目負責人的匯報,評審通過了PPE(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新文科基地班建設計劃,機器人工程、智能建造與智慧交通、儲能科學與工程等3個擬新增設新工科專業,國際政治+國際經濟與貿易、護理學與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與信息等3個擬新增的雙學士學位人才培養項目。
  • 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成立 加快應用型人才培養
    東南網記者 陳楠 攝東南網12月10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作為第十八屆「海創會」配套活動的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成立儀式暨首屆「智聯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高峰論壇在福州市開幕。記者在會上獲悉,此次雙方聯合成立的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將致力於開展產教融合創新示範,在電商、貿易、物流供應鏈、人工智慧等領域建立長效穩固的合作機制,加快福建省該領域應用型人才培養。學院依託於網際網路經貿學院,開設電子商務行業工程師實驗班,並整合線下線上教學資源等多種教學模式。
  • 共話《大循環與銀髮產業》 「2020上海朱家角康養論壇」成功舉辦
    趙惠琴呼籲更多的像九如城集團這樣優質的養老企業進入青浦區,在大健康老齡化的背景下,樹立標杆康養服務品牌,攜手打造養老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副院長、民政部培訓中心副主任趙紅崗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培養高質量康養人才的有效途徑。
  • 青年職業學院:下好人才培養的「先手棋」 助力大健康產業「加速度」
    這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大家上了一堂深刻的全民健康教育課,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大健康產業未來巨大的發展前景。一個嶄新的大健康時代正呼之欲出。2020年3月19日,重慶市召開了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本次會議,明確了我市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為:醫療衛生服務業、醫藥產業、醫療器械產業、健身康體產業、養生養老產業、健康管理服務產業,同時還提出要強化人才等方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