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生豬繁育與養殖基地即將開建
近日,市中區人民政府與正邦集團籤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投資協議》,從而,市中區將再建一個大型生豬繁育與養殖基地。該基地項目將有效增加市中區肉蛋品市場供應,同時助推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帶動養殖戶增收致富。
據悉,正邦集團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選址於白馬鎮開化村,項目總投資13億元,共分兩期,一期投資9億元,於2022年底前完成投資計劃;二期投資4億元,於2024年底前完成投資計劃。
項目一期
建設存欄1萬頭核心種豬繁育場2個,並陸續引種母豬,同時在配套區建設種植園區2個,每個500畝以上,計劃2021年一季度前完工;新建和整合現有資源建設標準育肥小區(計劃新建存欄1000/1400頭規模商品場100棟,達到10萬頭以上存欄規模,升級改造現有傳統豬舍5萬頭以上存欄規模),帶動全區發展生豬養殖,2021年三季度前計劃完成存欄8萬頭以上目標,2022年四季度前實現年出欄30萬頭目標。
項目二期
2022年底達到年出欄30萬頭育肥豬時,2023年配套建設年產30萬噸飼料加工廠;繼續建設育肥小區計劃新建存欄1000/1400頭規模商品場100棟,實現年出欄50萬頭育肥豬目標。2023年底達到年出欄50萬頭育肥豬時,2024年新建生豬屠宰加工廠,高質量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為市中區鄉村產業振興作貢獻。
該項目將採用「公司+農戶(貧困戶)」的循環養殖發展模式開展項目建設,以種養結合、沼氣發電等先進技術,實現零汙染、零排放的農業循環經濟養殖,實現精準扶貧。
投資千萬的旱鴨場落戶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走進峨邊大堡鎮教場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養殖大棚錯落有致的分布在林間。6月2日,16800隻旱鴨苗在這裡「落戶」,它們的到來拉開了峨邊農祥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旱鴨的帷幕。
峨邊農祥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相關負責人介紹,合作社一期投入了1300萬,建設了4個旱鴨養殖大棚和3個育雛大棚,實現規模化、現代化旱鴨養殖,目前可存欄88000隻。養殖場引進現代化養殖欄,實現全自動控溫、控溼、排糞,極大提高了鴨子出欄率。同時,還建有乾濕分離站、大型紅膜沼氣池,用生態環保技術對旱鴨糞便進行科學處理製作有機肥,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環保雙贏。下一步,合作社將繼續投資3000萬,建設養鴨場二期工程,屆時將有望成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旱鴨養殖場。
據悉,該合作社在建設時期,就近招聘當地貧困戶務工,給當地帶來了30多萬的勞務費用。合作社還將分批次對貧困戶進行養殖培訓和技術指導,免費給農戶提供鴨苗、技術、飼料,由農戶代養旱鴨,待旱鴨長大後合作社再保底回收,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在脫貧攻堅關鍵時期,為了帶動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大堡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養鴨廠的建設,主動幫助合作社解決困難,積極推動養鴨廠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該鎮教場村、茶豐村等四個村還整合了產業發展資金和產業周轉基金190萬入股農祥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預計一年能有15萬分紅,確保集體經濟有了長期穩定收入。
把小鴿子做成億元產業!
井研村集體經濟再添新軍
小鴿子也能做成大產業
井研縣寶利來養鴿專合社自成立以來,瞄準市場高端需求,優化企業經營管理,逐步擴大養殖規模。繼落戶純復鎮之後,又在周坡鎮建成大型養鴿基地。在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就業增收。
周坡鎮獅子村並不是第一個入股寶利來養鴿專合社的村集體。2015年,仁壽人張建華的「宏途鴿業」落戶純復,並於2016年成立寶利來養鴿專合社,吸收當時純復鄉8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躍進村、尖缽村、觀塘村等三個貧困村投資入股,參與分紅。由於市場靶向精準,管理科學,短短幾年時間,寶利來養鴿專合社就形成年出欄肉鴿「白羽王」1200萬隻,產值近億元的養殖規模,入股的村集體和村民也獲得了可觀收益。
2019年眼看肉鴿養殖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寶利來養鴿專合社負責人趁熱打鐵
又在周坡鎮玉皇頂村和獅子村投資6800萬元新建了一處大型肉鴿養殖基地。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3月19日周坡鎮開始修建鴿場,截至目前有存欄種鴿22萬對年產1000萬羽,按市場銷售12、13元一隻就是1個多億。
肉鴿養殖產業迅猛發展很快實現了規模和產值的成倍增長,這不僅帶動了當地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也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來源:樂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