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洪彪,被網友戲稱為「什麼話都敢說」。在2019年底舉辦的「萬殊一相·狂草四人展」上,作為「草書四作者」之一的他曾口吐狂言:「我們在很多方面其實都超過了古人,只是自己好像不好意思說而已!」此語一出,震驚世人,就連同在主席臺上的胡抗美、張旭光等人也大驚失色。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在劉洪彪與張旭光關於書法的直播對話會上,面對眾多網友,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再次口吐狂言、語驚四座。他說:「我們正在創造前所未有的草書盛世!」創造「草書盛世」,還是「前所未有」,那又是「超越古人無疑」,看來正像有些網友說的那樣,「劉主席真敢說!」
劉洪彪說,我曾經在十多年前發表《草書盛世渴望由今人創造》的文章。回望中國書法3000多年的歷史,在以實用為第一功能的書法時代,只有正書或者說一點筆畫都沒有減少的行書可以流通。在那種時代,草書是打草稿的書體,是文人自己寫在自己本子上記事的,或者寫給好朋友看的東西,它不能廣為流通,所以在實用書法時代不可能後出現草書盛世。
所以在古代,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只有篆、隸、楷、行出現過一種壟斷式、普適性的盛世狀況,唯獨草書從未出現帶有時代性、壟斷性、全民都在寫草書的盛世。沒有過就給我們當代人留下了機會,所以我們現在的書法家,尤其是書法從「實用時代」進入到「藝術時代」的書法家們,一定要看到這一點,要抓住這個機會,來完成我們這個時代的使命,填補中國書法史上沒有草書盛世的空白。
劉洪彪說,這是我們的歷史使命,也是我們最大的機遇,尤其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文化要復興,書法要做貢獻,我們如果能夠在創造一個草書盛世,那會被後世廣為讚賞,廣為傳頌。也算是我們對中國書法史的一種最好的連結和延續,也立下了我們這代書法人最大的功勞,所以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是有的。
劉主席繼而說,中國書法從過去的實用書法變成了藝術書法,現在生活當中不用毛筆字了,毛筆字寫出來就是藝術。真正符合藝術的或者是符合這個藝術本質的東西,篆隸楷行草,最接近的是草書,因為草書抒情表意性最強,草書它說蘊含的那種辯證關係最多,它的變化最大,它成為真正的藝術,它是所謂的「紙上的舞蹈,它是凝固的音樂,它是書法家的心電圖」!
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高速度快節奏的時代,信息那麼發達,交通那麼快捷,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都是那麼快,一切都是快,正好五體中草書是寫得最快的,所以我們每一次國展,投稿量對大的是行草書,我們這個時代,其實已經出現了很多優秀的草書家,量變到質變它不能成為草書盛世才怪呢!
劉洪彪是中書協副主席,也是草書專業委員會的主任,當代草書的領軍人物,他說「我們正在創造前所未有的草書盛世」,代表的似乎是官方權威看法,各位書友覺得果真如此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