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 1+X實踐

2020-12-12 騰訊網

一、方向:雙高背景下高職專業群試點1+X制度的新任務

自2006年高職首批國家示範校立項建設以來,面向一個產業的專業群建設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方面取得了較多成果。但是,面向兩個及以上關聯產業的專業群由於是跨大類專業組群,在課程體系構建、複合人才培養上的難度較大,需要在職業培養路徑的規劃、專業群共享平臺的搭建、複合型模塊課程的設立等方面加以突破。迫切需要一種機制能夠對學歷教育作一定的強化、補充或拓展,1+X制度試點無疑就是一劑「良藥」。

1+X證書制度體現了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的重要特徵。從職業院校育人角度看,「1」的學歷證書教育與「X」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教育相生相長,構成完整的教育目標,「1」具有基礎性、主體性,「X」具有針對性、引導性,「1」與「X」作用互補、不可分離。

隨著專業群建設與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開展,要思考幾個關鍵性問題。

首先,專業群與X證書群對接。專業群與 X 證書群對接是書證融通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實現專業群與若干個1+X證書融通,發揮專業群的專業協同效應,重構專業群模塊化課程體系,實現高質量複合與雙創人才培養以及學生多通道成才,是目前雙高建設院校不能迴避的問題。

其次,專業群課程體系重構與人才培養方案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是1+X證書制度的紐帶,及時將代表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的X證書融入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是1+X證書制度實施的關鍵所在。在人才培養方案總學時既定的情況下,如何服務地方對人才需求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職業技能要求,進行專業課程體系重構、課程內容整合與模塊化教學改革,是實現專業標準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高度融合的核心問題。

第三,1+X證書制度試點與 「三教」改革相結合。培訓師資隊伍的能力是1+X證書制度落地的關鍵,如何提升教師1+X培訓課程標準開發、模塊化教學設計實施、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教材編寫與資源開發的能力,創新教師分類培養和多元動態評價機制,是很多學校實施1+X證書制度的難題。

圍繞上述問題,結合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開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著力探索專業群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群的有機融合方式。

二、反思: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建設的新起點

為推進產教融合、集聚各類資源,更好地適應學校特色發展和創新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往往採用集群式專業結構來適應區域性產業集群的客觀要求,集成發展以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所謂專業集群,是指對應區域中某一個支柱產業的產業鏈或相關技術(服務)領域,整合學校現有專業,組建相應的專業群,形成的集群式專業結構。

(一)智能製造專業集群建設思路

主動策應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確立「高水平建成領軍全國、國際知名的智能製造特色校」的總體目標,系統構建智能製造專業集群,涉及的關鍵技術領域如圖1所示。

(二)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與智能工廠新業態的對應性

2019年國家發改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培育智能工廠、柔性定製、共享生產等十大新業態的任務,兩業融合成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圍繞智能製造「智能使能和工業網際網路」關鍵技術,突出服務於「多網融合和硬體智聯、邊緣計算與數位化管控、工業網絡與信息安全」等工業物聯網應用技術領域,對接無錫地區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賦能工業,支撐製造業轉型升級,凸顯物聯網高地區域特色。面向數位化車間設備智聯、數字管控、互聯互通、數據融合、數據智能等環節的核心技術,構建由2個裝備製造類專業和3個電子信息類專業和相融合的產業協同型專業群,其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聚焦智能設備及控制系統集成,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聚焦智能設備信息融合、MES數位化管控及邊緣計算,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聚焦工業網絡安全及其雲平臺搭建,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聚焦物聯網平臺、工業數據採集和數據可視化,軟體技術專業聚焦數據智能分析和定製化開發等技術。

三、路問: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群對接的新需求

筆者所在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通過調研、分析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數位化車間中的應用的關鍵技術和職業圖譜,歸納和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崗位群,設置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各專業。同時調研物聯網企業和考核評價組織根據工作領域、工作任務、職業技能要求開發的系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對照專業職業能力要求聽取畢業生用人單位意見與建議,精心選擇專業群需要對接的X證書群。

(一)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崗位及職業能力分析

通過調研長三角及無錫地區40 家中小微智能製造與物聯網技術企業,面向數位化車間設備智聯、數字管控、互聯互通、數據融合、數據智能等環節的高職畢業生所從事的就業主要崗位進行數據分析,提煉典型工作崗位,確定專業群的通用崗位、各專業的主要崗位和新興複合交叉崗位(圖2)。

基於調研獲取的畢業生就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信息,將其作為確定專業職業能力標準的基本依據。通過分析完成工作任務所涉及的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工作手段及工作方法等要素,將工作任務信息按照工作領域進行歸納(表1)。

(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分析

自2019年3月1+X證書制度試點的首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公布以來,已有93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出臺,其中有23個與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相關。通過分析每一個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標準及其五大要素即工作領域、工作任務、職業技能、技能要求、知識要求,與專業職業能力標準進行分析比對,從中選出與專業匹配度較高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表2)。

初步選定專業對接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後,對畢業生用人單位進行了充分調研,了解所選的X 證書是否與畢業生用人單位的需求契合。若所選X證書獲得大部分企業認可,則可開展下一步工作。通過調研結果發現,85.19%的企業認為X證書非常適應企業需求,對選定的X證書是認可的,同時也提出了對於複合型人才的強烈要求,92.59%的企業非常期盼畢業生能擁有多張X證書。

(三)專業群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群多對多的對接路線設計

面向多個產業的專業群與 X 證書對接不可能採用「多對一」模式,即一個專業群僅對接一張 X 證書,而是要採用「多對多」的模式,也就是由符合組群邏輯的多個專業組成的專業群對接多張 X 證書。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提出了「多對多」書證融通的三條路線,其中,深化路線主要指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崗位能力要求與所選證書的能力要求基本吻合,拓展路線主要指畢業生就業的拓展崗位能力要求與所選證書能力要求基本吻合,興趣路線是指學習者所選證書與本專業學習內容相關性不大[11]。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按主崗位的深化路線、拓展崗位的拓展路線,以及興趣崗位的興趣路線,實現了專業與一個或多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銜接(表3)。

以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為例,通過C1、C2書證融通的模塊化課程組學習X1證書(如傳感網應用開發初、中級)標準中的新技術、新規範和新工藝,實現對主崗位職業技能的深化學習;通過Y1、D1等模塊化課程組學習X2(如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X3(如工業大數據應用)等X證書標準的技能點實現對拓展崗位職業技能的拓展學習;同時,為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學生還可通過興趣路線選擇與本專業相關性不大的跨專業領域的Xn證書(如汽車運用與維修)。

四、創生: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與1+X課程體系的新建構

(一)構建融合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C-C-I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化培養體系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依託智能製造協同育人中心,基於學分銀行的「雙主體兩融合多通道」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校企雙主體協同、德技融合、專創融合,服務學生多通道發展,實現緊缺複合創新人才培養。遵循職業教育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在專業群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實踐「C-C-I」 (即雙證實用型Certified、專業複合型Compound、創新創業型Innovative)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化培養體系,整體設計三種類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路徑(圖3)。

雙證實用型:在各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引入深化其職業技能訓練的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企業證書、國際證書等),培養具有較高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的雙證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

專業複合型:專業群按照「基礎+平臺+模塊+方向」等課程模式開展建設與教學,通過「底層共用、中層分立、高層互補」或「底層共享、中層互選、高層定崗」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鼓勵學生積極取得多類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企業證書、國際證書等),以培養一專多能的專業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一個專業大類構成的專業群可以通過多對一的模式,即一個群對應一張X證書進行專業複合人才的培養,而兩個及以上專業大類構成的專業群在複合人才的培養上就要通過X證書制度的實施來進行職業技能的強化、補充與拓展。

創新創業型:以工程技術中心、研究所、大師工作室和緊密合作企業為依託,搭建產教研服務平臺,基於實際生產任務或研發項目獲得高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運用項目制、賽訓制等方法培養產業急需、技藝高超的創新創業型技術技能人才。

(二)構建基於職業培養路徑的模塊化1+X課程體系

根據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基於「自動化生產」「智能管控」「數據傳輸」「系統集成」「研發輔助與管理」等5種職業培養路徑,結合1+X證書制度,建立專業教學標準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接、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融通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圖4)。

課程體系中包括全校性公共基礎課程、專業群共享平臺課程、職業技術技能模塊課程、複合型/創新型模塊課程和頂崗實習課程。

專業群共享平臺課程包括工業物聯網技術、人工智慧、資料庫等 21 世紀新技能課程,讓學生掌握智能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相關基礎知識,奠定專業群通用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職業技術技能課程面向5個典型職業崗位方向,主要培養學生相關崗位的職業能力。鑑於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是跨學科、跨大類專業進行集群建設的,因此,在職業技術技能課程中先按照大類專業進行職業技能基礎課程的搭建,再根據各自的專業路徑設計牽頭專業的核心課程。在職業技術技能模塊課程中包含 X 證書學習模塊,學生完成學習後可考取WEB前端開發、傳感網應用開發等職業技能等級的中級證書。

複合型模塊課程設置了多種類型的專業複合學習模塊,包含跨專業大類的學習模塊。通過校企雙元、協同並重的方式進行職業遷移能力的培養。在模塊中將交叉融合性的新技術新技能納入其中,主要訓練學生跨專業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學生完成複合型模塊課程後,可跨專業考取傳感網應用開發、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等職業技能等級的初級證書。

創新型模塊課程貫徹實施「人工智慧+」創新教育與AI微證書制度。通過構建人工智慧教學、研究、創新平臺,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中形成人工智慧特色方向,加快培養人工智慧應用領域的開發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及時提供人工智慧相關人才支撐及技術技能服務支撐。圍繞智能製造全過程開發系列創新項目,覆蓋設備、加工、產品、物流、工廠等技術領域,全面推進AI類創新教育實踐。學生完成創新型模塊課程後,可考取工業大數據應用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近期提出的「新基建」,不僅包含以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也包括深度應用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建轉型升級的融合基礎設施。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模塊化課程體系將代際隨動,推動「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的深度融合,助力「新基建」建設與發展。

(三)重構1+X書證融通的專業標準和課程標準

在專業群1+X書證融通課程體系構建的基礎上,針對擬選的X等級證書對課程設置進行系統梳理,分析支撐人才培養目標和X證書的課程、可整合的、需要新增的、需要刪除的、需要考證強化實訓的課程分別有哪些,以及資源配置要求是什麼。通過減少課程中重複教學內容,增加或迭代更新X證書標準中的新技術,增加新規範、新工藝的內容,並將實踐教學中的單項技能的訓練內容整合到X證書的教學中,提升課程設置的效率。

圍繞1+X制度實施的核心課程建設,還需要對比分析1+X證書制度前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信息化手段運用、模塊化教學實施、新型教材建設、教法改革、資源建設、實習實訓強化等多個方面的工作,從中總結歸納書證融通課程標準的建設途徑與實施方案。

(四)形成高效、積極的培訓分工協作機制

在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中,總結培訓教師在模塊化教學設計實施、課程新標準開發、學習成果積累與評價、信息技術應用以及與企業合作交流、課程組協同工作的團隊協作能力等要求,研究形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師資的能力訓練方案。

通過創新教師分類培養和多元動態評價機制,完善內外部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個人發展內生動力。每位教師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既有全局意識又有擅長領域,最終形成錯位發展、各有所長的結構化教學創新團隊。積極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評價組織交流互動,混編組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團隊,共同打造多元組合的高水平雙師團隊。

相關焦點

  • 2020年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在南通...
    根據賽制,本次「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為團體賽,以院校為單位組隊參賽,每支參賽隊由3名選手組成,比賽時間為4小時。比賽內容圍繞物聯網工程設計、物聯網工程環境安裝部署、物聯網感知層設備配置調試、物聯網應用開發與調試、職業素養等五個方面進行考核。涵蓋智慧城市、智能環境監控、智能商業、智能農業等物聯網主題應用。
  •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這所高校有什麼經驗?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發展專業集群。高水平專業群以專業集群的形式支撐、推動、引領區域產業發展。 《麥》:希望您能簡要分享山東交通職業學院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舉措,為其他院校所借鑑。 王建良:以我校「現代物流專業群」為例,其建設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建設基礎。
  • 全國高職旅遊管理專業群建設與實踐高峰論壇在陝西職院召開
    央廣網西安1月18日消息(記者雷愷)由陝西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新時代「智慧文旅」研討會暨高職旅遊管理專業群建設與實踐高峰論壇1月17日在陝西召開。世界旅遊聯盟副秘書長王昆欣教授發表了《疫情常態下旅遊智慧化轉型發展》主題報告,分別從旅遊業面臨的危機、疫情下旅遊業變革和旅遊智慧化發展思考三個方面展開,共同前瞻了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旅遊智慧化應用與發展趨勢,為旅遊管理專業群核心課程體系建設提供了創新思路。
  • 基於成果導向的專業群「平臺+模塊」課程體系構建
    如,各專業基礎課不盡相同,同一門專業課儘管內涵一致,但名稱、學時、內容不一定完全一致,像A專業64學時的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到B專業則可能變為80學時的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教學要求也有所差異,這就導致教師要按不同的標準組織實施教學,課程資源建設和實訓室建設的要求也不盡一致。
  • 「物聯網技術應用」山東省賽舉行,山東信院獲團體第一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12月2日至4日,2020年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在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來自全省28個代表隊參賽。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煙臺職業學院、濰坊職業學院獲得前3名。
  • 物聯網所涉及的核心技術及應用
    1)定義    簡單來說,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       1)射頻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由一個詢問器(或閱讀器)和很多應答器(或標籤)組成。    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智能感知大氣、土壤、森林、水資源等方面各指標數據,對於改善人類生活環境發揮巨大作用。    視頻監控能很好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 2020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物聯創新 智慧未來」物聯網...
    為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發展理念,大力推動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更好地發揮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構建數字社會的新基石作用,助力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建設,12月11日,2020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物聯創新 智慧未來」物聯網與智慧城市專題論壇在寧舉行,並取得圓滿成功
  • 產學研企聯動 助力雙高建設——高職旅遊管理專業群建設與實踐高峰...
    2021年1月17日上午,由陝西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新時代「智慧文旅」研討會暨高職旅遊管理專業群建設與實踐高峰論壇圓滿召開。多位領域專家、行業精英齊聚論壇,共同探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智慧文旅複合型人才培養、探索校企共建的旅遊管理專業群發展新模式、探究適應產業發展的智慧文旅教育解決新方案。該院校領導、負責人和教師代表參會,線上直播觀看人次達到1632人次,熱度空前。
  • 物聯網的十大應用場景,物聯網通信技術的介紹
    物聯網的十大應用場景,物聯網通信技術的介紹 jf_10471008 發表於 2021-01-06 15:37:35 如今,「萬物互聯」不只是一種願景,在很多實際的應用場景裡面,已經實現了局部的物聯網,如工業自動化
  •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打造專業集群
    共育實用人才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師生在大學生自主學習創作中心進行電子產品創新實踐。作為一個擁有20年辦學歷史的老牌專業,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充分發揮其龍頭作用,組建了以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為核心,包含物聯網應用技術、通信技術等專業的專業群。與一批知名本科院校、企業開展聯合辦學的「專業集群」辦學模式,走出一條「就業有保障、創業有本領、升學有道路」的人才培育新路子。
  • 南京郵電大學聯合承辦2020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
    12月9-11日,由中國通信學會、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通信學會物聯網委員會、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分會、《物聯網學報》、南京郵電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安郵電大學等聯合承辦的2020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在南京召開。
  • 省職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舉行-新華網山東頻道
    12月2日至4日,2020年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在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來自全省28個代表隊參賽。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煙臺職業學院、濰坊職業學院獲得前3名。賽項以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為依託,以物聯網應用技術為載體,比賽內容包括物聯網工程設計、物聯網工程環境安裝部署、物聯網感知層設備配置調試、物聯網應用開發與調試、職業素養五部分,綜合考查選手硬體搭建、ZigBee、LoRa、NB IOT等通信技術以及單片機、C#、Android等軟體開發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檢驗選手在真實工作場景下設計物聯網工程的綜合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 中職裡屬實力派的專業——物聯網技術與應用
    竟「物聯網」是何物,如何快速的清理行業脈絡,建立起知識框架,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是什麼?女生適合學物聯網應用技術嗎?物聯網需要對編程,通信,硬體有一定的認知才能夠了解。如果是中專的話,物聯網應用技術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類對經驗更加看重,而且有技術基本餓不死。但我建議還是考個本科或大專,因為現在技術崗最低也是大專。一些出名的公司是要求必須本科的。
  • 最適合物聯網應用的各種無線連接技術
    我們還了解了工業和商業領域最熱門的物聯網應用,並列出了其中最重要的特性和最適合此類應用的無線技術。 本文將更加詳細地介紹各種無線連接技術,並根據商業和工業物聯網應用中最重要的特性對它們進行比較。 1. 藍牙技術 定義 藍牙技術是一項在2.4 GHz ISM頻段上運行的低功耗無線解決方案。多年來,藍牙技術不斷擴展,如今在距離、帶寬和通信拓撲結構方面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能夠滿足不同物聯網應用的需求。
  • 物聯網系統中的RFID技術的應用是怎樣的
    打開APP 物聯網系統中的RFID技術的應用是怎樣的 gzchenkong2018 發表於 2020-12-11 14:00:26
  • 物聯網終端技術培訓判斷題
    ー、判斷題(每題2分,共40分)1.loT管理平臺是運營商物聯網的戰略控制點,在連接價值不斷走低,數據為王的時代,通過1oT管理平臺分享未來物聯網最大一塊的蛋糕,也是各運營商、設備供應商和行業巨頭們共同的選擇。
  • 山東省職業技能大賽高職組「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在山東信院舉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 12月2日至4日,2020年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在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來自全省28個代表隊參賽。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煙臺職業學院、濰坊職業學院獲得前3名。
  •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拿下8個省內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全省第一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一批廣東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名單,本次共有185個專業群為第一批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其中在這次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的有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這些高職院校的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代表著廣東省的職業技術的水平
  • 2020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在南京召開
    12月9日至11日,2020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CIoT 2020)在南京召開。線上線下14位院士聚焦探討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線下線上22場峰會覆蓋物聯網從理論到應用的各個領域,一場學術及行業合作交流的盛會,圍繞數字經濟、智慧生態、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慧健康、物聯網安全、應急物聯網技術、智能高等教育等熱點主題,讓現場會人員及廣大在線聽眾共享了一次物聯網饕餮盛宴。
  • 航天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簡介
    航天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航天物聯網),其前身為2012年2月組建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物聯網技術應用研究院,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響應國家發展戰略的號召,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物聯網的發展」的精神,樹立物聯網航天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