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讀者都會認為,郝紅梅是孫少平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怦然心動的女孩,是他的初戀,但如果你仔細的去看他們之間的故事,就會發現,他們之間那種情愫,根本就不是愛情。
初看《平凡的世界》時,看到孫少平的窘迫,看到那寒冷的冬天,身著一件不得體的棉襖,端著一個破碗,在冷風中瑟瑟發抖的去拿那兩個黑面饃的時候,心情暗沉的都說不出話來。
可能那時候的孫少平心裡也是這樣一種感受吧,生活給他帶來的自卑,飢餓給他帶來的疲倦,寒冷給他帶來的無奈……
而郝紅梅,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道光,一個同樣家境貧寒,一個同樣只能吃得起兩個黑面饃饃的女孩。她的出現,給少平帶來的,不僅是偶遇的那份驚喜,更是那些風雪交加的歲月中,同病相憐的那種慰藉。
011:因為一本《紅巖》,少平和紅梅開始了純潔的友誼
其實他們的偶遇,要比說話早了許多。高中班裡面,就孫少平和郝紅梅兩個人家裡最貧困,中午只能吃兩個「黑疙瘩」(高粱饃饃)充飢。而他們的相遇,也正因為此。
出於年輕人心中那種強烈的自尊心,不願意在眾人面前拿走自己的那兩個並不體面的「黑疙瘩」。而他們之間幾乎形成了一種慣例,從開學以來,每次吃飯的時候,班上總是他們兩個最後來,並不說話,只是默默的拿走屬於自己的兩個黑面饃。
而他們第一次對話,還要感謝少平上課時偷看的《紅巖》,因為上課時偷看被老師沒收,郝紅梅開始注意到他,兩個人經常相遇時便會用眼神進行交流。終於有一天,郝紅梅鼓足勇氣和他說了一句話。
「那天,老師沒收了你的那本書,叫什麼名字?」「《紅巖》。我在縣文化館借的。」「那裡面有個江姐……」「是,後來犧牲了……很悲壯!」……「能不能借給我看一下?」「能」,第二天孫少平就把書交到了她的手裡。
《紅巖》成了他們這段青春友誼的開始,後來只要孫少平看過的樹,就借給郝紅梅看。
雖然是同學之間單純的友誼,僅僅是說上幾句話,來回借看兩本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郝紅梅已經在孫少平的心裡濺起了漣漪。
因為貧窮,他的心靈變得格外的脆弱,甚至有些「仇富」的心態,很看不慣班長顧養明的做派。但同樣因為貧窮,她和他之間的命運格外的相似,也就讓紅梅和少平之間的友誼更加的純粹,沒有負擔。
022:少平心中剛燃起的情愫,被侯玉英無情的澆滅
第二學期開始,因為郝紅梅的原因,讓孫少平對於校園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曾因為窘迫和家境,一度想要退學的他,也有了留戀校園的緣由。
少平開始變得自信,找到自信的他,可以在同學面前侃侃而談,也可以在籃球場上小試身手,還在桌球比賽上拿了獎,也正因如此,他當選了班裡面的「勞動幹事」。
此時他和郝紅梅之間已經相當的熟悉,不僅相互借書看,還會抽空拉拉話,不再那麼拘謹。兩個年輕的心,在那個艱苦的歲月裡,正在慢慢的靠近,但剛剛在少平心中燃起的情愫,就在一場勞動的時候,被無情的澆滅。
因為給同班同學侯玉英發的鋤頭不好用,而被她當眾說出了少平和紅梅之間「不同尋常」的關係。
這次事情之後,郝紅梅自然而然的和孫少平保持了距離,免得同學說三道四。就連還少平借給她的那本《創業史》的時候,也是偷偷的放在路邊上。
也許少平對郝紅梅有過喜歡的感覺,也許沒有這件事情,她們還可以多保持幾年的友誼。但他們終究沒有一個結局,無論是因為彼此的寒酸,還是郝紅梅對於自己未來的權衡。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傷,美好總是曇花一現,剛剛感受到雨水的甘甜,便要接受狂風的洗禮。在他們青春的這一段歲月裡,終究沒有能夠擦出火花。
033:郝紅梅傾心顧養明,人終究是會向現實低頭
而在臨近放假的時候,郝紅梅在還給孫少平的《創業史》裡夾著的那幾塊白麵餅,讓孫少平的心再次的溫暖了起來,甚至對於開學都有一些迫不及待了。
但是郝紅梅卻在不經意間疏遠了和孫少平之間的關係,反而和孫少平最討厭的顧養明關係甚好。
一次打籃球的時候,少平主動伸手要紅梅給他一個球,沒想到紅梅臉都沒轉就直接給了顧養明。這讓孫少平很窘迫,也非常的尷尬,以至於在縣城的河邊上呆立了許久才意識到:她和顧養明好上了。
事實也正如孫少平的判斷,郝紅梅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和顧養明越走越近。而好朋友金波為了替孫少平「報仇」,打了顧養明之後,郝紅梅居然去醫院看望顧養明。
對於這樣的結果,孫少平是有點難以接受的,但對於郝紅梅來說,這樣的做法也是無可厚非的。郝紅梅是從困難家庭出來的孩子,想找個好點的歸宿和未來,也很正常。
郝紅梅由於自己坎坷的生活經歷,實際上已經懂得了許多成年人的事——包括愛情和婚姻。但她和孫少平開始的交往中,還沒有這方面的意思。他自己早有盤算:她家成分不好,光景不好,她自己要尋個好人家,找個有錢男人,將來好改變自己家庭的命運。父母親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但她自己明白,成分不好,上學只能到高中就到頭了,畢業了還要回鄉勞動,至於將來推薦上大學,她家的成分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她只有尋個好婆家、好對象,才有可能改變她和全家人的狀況——這也許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如此來說,她自己現在窮成這個樣子,怎麼可能把命運交給和她一樣窮的男人呢?
因此,她和孫少平的接近,基本上是一種憐憫——憐憫別人,也讓別人憐憫自己。——《平凡的世界》原著
很多人會說郝紅梅太現實,但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正因為吃過太多的苦,所以想有個好一點的歸宿,經受過生活太多的難,所以想活的輕鬆一點。她錯了嗎?她沒有錯。
人是會向現實低頭的,尤其是經歷了太多苦難的人。
而少平呢?他很優秀,有那種窮人臉上沒有的自信,和那個時代罕有的鬥志。但這些,並不能解決眼下的溫飽,並不能改善少平一家人擠在一個破窯洞的窘迫。
他們的命運,基本已經決定了他們很難走到一起,但在校園最開始的時光裡,他們彼此憐憫對方,也彼此溫暖了對方。
044:孫少平最終成為了郝紅梅心中的「英雄」
青春激流打氣的第一個浪頭在內心漸漸平復了。孫少平甚至感到了一種解脫的喜悅。他似乎覺得自己的精神比原來的還要充實一點,他現在認識到,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應該按照普通人的條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當然,普通並不等於俗。
孫少平在學校經歷了這一系列事情之後,開始變得成熟,更有自己的想法。他甚至開始覺得顧養明挨打了也沒告狀,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不僅是認識,也是第一次對於人生的自我教育,這也許會在他以後的生活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轉眼就畢業了,同學之間開始互送禮物,但這件事卻為難了郝紅梅,手頭上本就拮据的她,根本沒有錢來買所有同學的禮物。
結果在門市部買手帕的時候,趁售貨員不注意,抓了一把手帕就往包裡裝,事情敗露,被關了起來。
當侯玉英有些幸災樂禍的去和孫少平「邀功」的時候,卻被孫少平嚇唬了一頓,然後拉著她快速的趕往門市部。
郝紅梅就像一隻兔子被獵人關進了籠子。驚慌、絕望、痛不欲生。她在二門市後面的這個窯洞裡,哭得死去活來。她在心裡喊叫說:一切都完了。
然而並沒有,再次打開門的不是別人,正是孫少平。
「紅梅,我把一切都處理好了,現在你走吧」紅梅一邊哭,一邊還在胡思亂想,但少平把手帕塞進她的書包說:「別哭了,事情已經完結,趕快走吧!」昏黃的路燈下,少平在後面目送著郝紅梅離開,紅梅顫抖著的嘴唇,沒能說出一句話。
但此時她的心裡,一定萬分的感激少平。在自己最絕望,覺得無法再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是孫少平,把她救了出來。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泥濘中的一雙手,把她從命運的泥沼中,又拉回了現實的世界。
雖然這個人,曾經因為貧窮,被自己所遠離,但他依然不計前嫌的來救她。此刻,孫少平在她的心中,就是一個英雄,一個拯救了她命運的人。
或許孫少平從未想到過,自己會成為郝紅梅的英雄,郝紅梅也沒有想到,在危難的時候,向她伸出手的人會是孫少平。
命運就如同一雙大手,冥冥中自有註定。他們的青春有一個完美的開場,雖然中間有一些小插曲,結局也一定不能草草收場。命運讓他們成為了,生命中注定重要的那個人!
055:年輕的紅梅和少平之間,沒有愛恨,有的是相互溫暖
如果非要給郝紅梅和孫少平之間的關係加一個定義,我想最好的定義就是「知己」。他們比朋友之間多了一分溫暖和默契,但他們之間又沒有發生過愛情。
但這也並不妨礙他們成為知己,因為在那個艱苦難熬的歲月裡,相同的生活困境讓他們彼此憐憫,在對方的身上找到了溫暖。他們由起初的怯懦膽小,開始變得大方起來。
紅梅溫暖了少平的心,讓那個一無所知的少年,開始變得成熟和理智。而孫少平也成為了郝紅梅的「英雄」。
他們之間,沒有開始過戀愛,也沒有愛與恨的糾纏,有的只是同病相憐的抱團取暖。但卻成了彼此青春裡,那隱藏在內心深處,那一根不忍觸碰的弦……
他們之間的關係,有的人覺得遺憾,有的人覺得這樣的距離正好,其實青春沒有對於與錯,都是自己的選擇罷了。
而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曾經擁有那麼一個人,在最平淡的日子裡,用最簡單的方式,溫暖過彼此的心呢?
而那個人是誰,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