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法律人必知的 24 種邏輯謬誤

2020-12-23 澎湃新聞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第一條:稻草人

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

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這是一種極端不誠實的行為,這不但影響了理性的討論,也影響了你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因為如果你可以負面的歪曲別人的觀點,你就有可能從正面歪曲自己的觀點。

例子:小明說國家應該投入更多的預算來發展教育行業,小紅回復到:「想不到你這麼不愛國,居然想減少國防開支,讓外國列強有機可乘。」小紅就犯了稻草人謬誤。

第二條:錯誤歸因

你從兩個事物可能存在相關性,就得出一個事物是造成另一個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兩個事物同時存在,就覺得其中一個事物是另一個的起因。你的錯誤在於,同時存在的兩個事物未必有因果關係,可能這兩個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兩個事物根本沒有因果關係,它們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一個事情比另一個事情先發生同樣不能說明兩個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例子:小紅指出,過去幾個世紀全球海盜數量減少,全球溫度在升高,從而得出結論:海盜的數量的減少造成了氣候變化,海盜能夠降低全球溫度。小紅犯了錯誤歸因的謬誤。

第三條:訴諸感情

你試圖通過操作別人的感情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懼、嫉妒、憐憫、驕傲等等。訴諸感情的論述可能激起別人的情感波動,但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邏輯論述,那你就犯了「訴諸感情」的錯誤。每個心智健康的人都會受感情影響,所以這種謬誤很有效,同時也很低級。

例子:小紅在飯店看到小明吃狗肉,於是上前訓斥:「你怎麼可以吃狗肉,小狗多麼可愛,就像小朋友一樣,你忍心傷害小朋友嗎?小紅犯了訴諸感情的謬誤。

第四條:謬誤謬誤

你看到別人的論述水平很低,或者別人的論述裡面有謬誤,就認為別人的觀點一定是錯誤的。

很多時候,辯論的贏家並不是因其觀點正確,而是辯論技巧更好。作為一個理性的人,你不能因為別人的論述中存在謬誤或者錯誤,就認為別人的觀點一定是錯誤的。

例子:一個提倡健康飲食的人在電視上發表了很荒唐的飲食理論來推廣健康飲食理念,小紅看後覺得健康飲食就是騙人的,於是開始每天暴飲暴食。小紅犯了謬誤謬誤。

第五條:滑坡謬誤

好像如果A發生了,那麼Z也一定會發生會,以此來表示A不應該發生。

你不討論現下的事物(A),而是把討論重心轉移到了意淫出來的極端事物(Z)。因為你沒能給出任何證據來證明A的發生一定會造成極端事物Z的發生,所以這是一種訴諸恐懼的謬誤,也影響人們討論A時的客觀性。

例子:小紅反對同性戀婚姻,因為她認為如果我們允許同性戀結婚,那麼就會有人想要和桌子、椅子結婚。小紅犯了滑坡謬論。

第六條:人身攻擊

你討論時針對對方的人格、動機、態度、地位、階級或處境等,進行攻擊或評論,並以此當作理由、證據去駁斥對方的論證,或用來證明自己論點的正確。

人身攻擊時不一定是直接進行攻擊,也可能是通過背後捅刀子、暗示聽眾等等方式來造成對對方人格的質疑。你試圖用你對別人人格的攻擊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

例子:當小明提出了一個很合理的關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提議的時候嗎,小紅說她不相信任何小明說的話,因為小明不愛國,經常批評政府,不懂得感恩。小紅犯了人身攻擊的謬誤。

第七條:訴諸虛偽

你不正面回應別人對你的批評,而是用批評別人作為你的回覆——「你不也曾經……」

你想通過用批評回應批評的方式,免去你為自己辯護的責任。你通過這種方法來暗示對方是個虛偽的人。但是不管別人虛偽與否,你都只是在迴避別人對你的批評。

例子:小明在和小紅爭論的時候指出小紅犯了一個邏輯謬誤,小紅不正面捍衛自己,反而回應:「你之前也犯了邏輯謬誤。」小紅在這裡犯了訴諸虛偽的謬誤。

第八條:個人懷疑

你因為自己不明白或者知識水平不夠,就認定一個事物可能是假的。

一些很複雜的概念,比如生物進化等等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解和知識。有些人因為不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而覺得這些東西是錯誤的。

例子:小紅指著塊石頭說:「你說進化論是真的,那你讓這塊石頭進化人給我看看。」小紅犯了個人懷疑的謬誤。

第九條:片面謬誤

當你的觀點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你用特例來給自己開脫。

人類都不喜歡被證明是錯的,所以當他們被證明是錯的時候總會想辦法給自己開脫。

例子:小紅說自己有特異功能,能用塔羅牌算出未出生小孩的性別,但是孩子生下來後發現猜錯了,於是她就說是算命的人缺乏信仰。小紅犯了片面謬誤。

第十條:誘導性問題

你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加入了誘導的成分,使得對方只能按著你的意思來回答。

你試圖用誘導性的問題來逼對方回答你提出的低級問題,從而破壞理性的討論。

例子:小紅懷疑自己的丈夫孫越搞外遇,為一探究竟,於是就問他:「老李媳婦的屁股上是不是有個胎記?」小紅使用的就是誘導性問題。

第十一條:舉證責任

你認為舉證責任不在提出觀點的人,而在於質疑觀點的人。

當有人提出一個觀點結果被人質疑後,你認為舉證的責任不在提出觀點的人,而在質疑者。不能證偽一個事物,或者舉出反例,並不能證明這個事物的合理性。當然,如果只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一個事物是合理的並不能肯定的說明它是不合理的。

例子:小紅說他相信宇宙是一個叫KengDie的全知全能神創造的,因為沒有人能證明KengDie不存在,所以KengDie是存在的。小紅犯了舉證責任的謬誤。

第十二條:語義模糊

你用雙關語或者意思存有歧義的語言來歪曲事實。

你使用雙關語或者意思存有歧義的語言,當你被別人批評的時候又利用這些有歧義的語言作為自己的擋箭牌。

例子:地上一個猴,樹上qi個猴,一共幾個猴?

第十三條:賭徒謬誤

你認為隨機事物的發生和之前發生的事情是有相關性的。

有人在看到獨立的隨機事件(比如拋硬幣)時,總覺得會和前面的事情有相關性(前面連著五個正面,下一個肯定是反面。)

第十四條:樂隊花車

你試圖說明因為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相信同一件事物,這件事情就是對的。

一個事物/觀點的流行程度和它本身是否合理沒有關係。地球是球形的,在人們相信地球是平的時代地球也是球形的,地球才不管你信不信它呢。

例子:看到《貨幣戰爭》那麼暢銷,小紅相信一定是羅斯柴爾德和共濟會在背後操縱著整個世界。小紅犯了樂隊花車謬誤。

第十五條:訴諸權威

你利用一個權威人物/機構的觀點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

要證明一個觀點,只是摘錄別人的觀點是不夠的,至少要知道所提到的權威為什麼有那樣的觀點。因為權威人物/機構也是會犯錯誤的。當然,權威人物/機構的觀點有可能是對的,所以不能只因為對方使用了訴諸權威的謬誤就認定這個觀點肯定是錯的。

例子:小紅不知道怎麼反駁進化論,於是就說:「我老公孫越是大科學家,他覺得進化論是錯的。」小紅犯了訴諸權威的謬誤。

第十六條:合成謬誤

你認為一個總體的某些局部具有的特性對於這個總體的各個部分通通適用。

對某些局部合理,並不意味著對其他局部同樣合理。我們常能觀察到不同事物之間的一致性,以至於當一致性不存在的時候也固執地認定有一致性。

例子:小紅買了輛自行車,當她看到自行車的車座是人造革的時候,她就覺得自行車的其它部位也是人造革的。

第十七條:沒有真正的蘇格蘭人

你提出了一個觀點,並收到了別人的批評,你試圖用「訴諸純潔」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觀點。

你試圖通過馬後炮和修改標準的方式來維護自己那有缺陷的觀點。

例子:

小紅:「所有河南人都喜歡喝胡辣湯」。

小明:「孫越就是河南人,他就不喜歡喝胡辣湯。」

小紅:「好吧,所有真正的河南人都喜歡喝胡辣湯。」(這就犯了「沒有真正的蘇格蘭人」的謬誤。)

第十八條:基因謬誤

你通過一個事物的出身來判斷它的好壞。

你試圖逃避正面的討論,轉而討論事物的出處。這種做法和本文第六條「人身攻擊」類似,都是試圖通過某些負面印象來從側面攻擊對方,卻不能正面的回應對方的論述。

例子:

小明:「孫越不喜歡喝胡辣湯。」

小紅:「孫越是河南人,怎麼會不喜歡喝胡辣湯?」(這就犯了基因謬誤。)

第十九條:非黑即白

你把黑和白作為僅有的可能,卻忽略了其它可能性的存在。

你使用了簡單粗暴的假二分法,來掩蓋其它可能性的存在。你想通過非黑即白的選擇來誤導討論,破壞辯論的建設性。

例子:在談到反恐戰爭時,總統說如果你不支持反恐戰爭,你就是支持恐怖分子。總統這裡犯了非黑即白的謬誤。

第二十條:竊取論點

你採用循環論證的方法來證明一個被包含在前提裡面的觀點。

這是一種邏輯智商破產的謬誤,因為你把你的前提假設默認為真的,然後利用循環論證的方式來證明它。

例子:KengDie教的經文《KengDie Sutra》裡面說的東西都是真理,因為在《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裡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

第二十一條:訴諸自然

你認為一個事物是「自然」的,所以它是合理、必然並且更好的。

一個事物是自然的並不一定代表它就更好。互相殺戮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我們不應該互相屠殺。

例子:小紅認為吃草藥肯定比吃人工製造的藥有效,因為草藥更加「自然」。(這就犯了訴諸自然的謬誤。)

第二十二條:軼事證據

你試圖用個人經驗或者單獨事例來取代邏輯論述或者有力的證據。

比起複雜而確鑿的證據來說,軼事證據更容易獲得,但是卻要粗淺很多。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量化衡量的科學數據/確鑿證據比個人經驗/軼事要更加可信。

例子:小紅爺爺是個30年的老菸民,現在80多歲身體還很健康,小紅據此得出吸菸對身體無害的結論。小紅犯了軼事證據的謬誤。

第二十三條:德克薩斯神槍手

你在大量的數據/證據中挑選出對自己的觀點有利的證據,而不使用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數據/證據。

你先開了一槍,然後在子彈擊中的地方畫上靶心,搞得自己真是個神槍手一樣。你先決定了自己的立場,然後才開始找證據,並且你只找對自己有利的,而對那些對自己不利的就選擇性忽略。

例子:X會為了證明自己盡職盡責,到處宣傳自己撥出了XXXX的善款,卻隻字不提自己消費的奢侈無度。(這就犯了「德克薩斯神槍手」謬誤。)

第二十四條:中間立場

你覺得兩個極端觀點的妥協,或者說中間立場,肯定是對的。

雖然大多數時候,真理確實存在於兩種極端的中間地帶,但是你不能輕易的認為只要是處於中間立場的觀點就一定是正確的。謊言和實話的中間地帶依然是謊言。

例子:小紅認為疫苗會造成兒童自閉症,孫越進行科學研究後得出結論認為疫苗不會造成兒童自閉症,小明認為兩者觀點的妥協——疫苗會造成兒童自閉症,但不是全部的兒童自閉症——才是正確的。小明犯了中間立場的謬誤。

原標題:《【收藏】法律人必知的 24 種邏輯謬誤》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法律人必知的 24 種邏輯謬誤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國法律語言和規範的建制艱難,也與傳統思維方法的缺失息息相關。如何應對?根本的辦法,是訓練邏輯思維。通俗而言,邏輯思維,就是每個論斷,都要明確前提,審慎推理,反思結論,為的是判斷真假,辨別是非,反擊謬誤。 以下 24 種邏輯謬誤,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01 以偏概全 根據很有限的例證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如果一定要使用名人言論,則需完整重現整個邏輯過程。 訴諸民意。民意並不意味著正當、合法、正確,多數人支持的某件事,並不一定是正確的。現實的價值次序中,還有比民意更優先的價值。 訴諸情感煽情代替邏輯,情緒主導思維。
  • 【收藏】24種詭辯邏輯
    片面謬誤 即當觀點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用特例來給自己開脫。 例子:小紅說自己能算出未出生小孩的性別,但是孩子生下來後發現猜錯了,於是她就說是算命的人缺乏信仰。 10.
  • 高七師:成人自我的邏輯謬誤
    在判斷上其實影響最多的還是父母自我對成人自我的影響,當然對人不對事,也是父母自我容易採用的方法。 那父母自我還有很多常規的一些方法,這些方法其實都是人們常用的方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的方法,但是從理論上來講它並不符合邏輯。
  • 寫作中你可能會犯的24種邏輯錯誤
    想要把我們的思想正確地表達出來,第一件事就是要講邏輯。邏輯知識,運用於寫作的各個環節。同時,邏輯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意義重大,然而它往往被人們忽視。今天為大家總結了24種常見的邏輯錯誤,一起來看看你犯過沒有?1 稻草人歪曲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地攻擊別人。
  • 你知道有哪些邏輯謬誤嗎
    謬誤,是我們日常生活最頻繁接觸,卻又經常難以發現。什麼叫謬誤,如果一個論證的前提不支持其結論,我們就是在進行錯誤的推理,這就稱為論證。然而,大多數謬誤並非形式邏輯的推理錯誤,以非形式謬誤居多,即關注點經常脫離真正要論證的命題。謬誤的分類有很多,下圖是書中對謬誤進行的四大分類。
  • 很多人都不懂:邏輯上有一種謬誤叫稻草人謬誤!
    這種謬誤叫稻草人謬誤。它是指在辯論或者論證過程中,所攻擊的並非對手本意,而是先對對手的論點進行曲解,再予反駁,就像先製造一堆無生命也知覺的稻草,然後再一腳將他踹倒,最後欣欣然歡呼:「秒殺,勝利」,這種伎倆是目前學界某些學者的制「勝」法寶之一。
  • 最常犯的12個邏輯謬誤,深度醒腦
    最常犯的12個邏輯謬誤「理中客」是怎樣消解真理的: 最常犯的12個邏輯謬誤由於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輕視,日常經驗、風俗習慣、心理聯想、情緒意向、利害關係……都在妨害我們對是非真相的判斷為此,小編總結了12種最常犯的邏輯謬誤,看看我們的思維到底哪裡出了問題。01賭徒謬誤:強行聯繫獨立的隨機事件賭徒時常有一種心態:我一直這麼倒黴,下次該轉運了吧?他一直這麼好運,總得倒黴。事實上,每一輪賭局都是獨立的隨機事件,相互之間並沒有任何關聯。
  • 與人爭辯總是失敗?用批判性思維看看你是否被邏輯謬誤忽悠了
    明面上的理由主要通過邏輯上的謬誤或其他帶有欺騙性的論證形式來糊弄你,常見的邏輯謬誤有以下幾種,你肯定遇到過!一、滑坡謬誤所謂滑坡謬誤:設想採取提議的步驟會引發一連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實際上卻有現成的程序可用來防止此類連鎖事件的發生。
  • 搞懂邏輯學,破解槓精的邏輯謬誤
    生活發揮重要作用的基礎學科:邏輯學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裡無論讀書看報還是與人交流,我們總會遇到他人想要向你兜售觀點對方總是想方設法讓你相信「它是對的」可當你覺得對方觀點有問題的時候你是否能夠精準抓住對方邏輯的漏洞呢?
  • 12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你知道幾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犯邏輯錯誤,而我們竟渾然不知,雖然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在經歷一些教訓後,他就會發現,這些邏輯謬誤有時也會是致命的。今天挑選了12個最常見的邏輯謬誤,一起來了解。1,稻草人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
  • 非形式邏輯考點大全:典型謬誤(上)
    【MBA中國網訊】管理類與經濟類聯考中邏輯試題通過選擇題來體現,其不同於大學課堂上邏輯基礎課或專業課的邏輯考試的特點在於,所測試的並不是考生的邏輯專業知識,而是考生的日常邏輯思維能力,主要是對各種信息的理解、提煉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對推理或論證的運用及分析
  • 關於常見邏輯謬誤的一些思考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語言更是升華到了藝術的層面,筆者才疏學淺,不能解其一、二,唯有借邏輯這個舶來品來攻此山之玉,貽笑大方之家。(若有意者,可自行深入學習)第一條:稻草人(莫須有)。說話者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自己能夠更加輕易地攻擊別人。
  • 平安宏觀:非農大增的邏輯謬誤
    但是按照失業率計算出來的6月美國失業人數小於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顯示出美國非農數據可能存在邏輯謬誤問題。另外,美國疫情的再次反覆並未被6月非農納入統計。第二,展望7月,隨著美國疫情的二次上行,將有更多的州加入暫停開放與加強防控的隊伍中,勞動力市場也將開始受到衝擊,勞動力參與率可能在7月重新開始下行,7月的失業率與非農數據也將受到疫情反覆的衝擊,難以繼續強勢表現。
  • 網絡上的「槓精」有哪些普遍的邏輯謬誤?
    往往熱點事件剛剛才生,前應後果尚不清晰,就會有部分人開始了他的「情緒釋放工作」。用看到的個例或片面的數據,推導出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孩子,再用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孩子推導出所有人都不結婚生孩子,最後用所有人不結婚推導出人類以後會滅絕。推理鬼才的一套謬誤之拳,有時真會打得人頭昏腦脹。
  • 滑坡謬誤的幾點見解,帶你了解滑坡謬誤
    但其實也可以採用形式邏輯(符號邏輯)來解釋,而且在形式邏輯框架下才能說得更清楚,也能夠明白為什麼滑坡謬誤叫謬誤而不叫錯誤。 所以滑坡謬誤的錯誤之處在於,在不該使用經典邏輯的傳遞性規則(或假言三段論)的場合使用了這條規則。為了處理這類不遵守經典邏輯的條件句,邏輯學家發明了「條件句邏輯」。 在條件句邏輯中,除了傳遞性不成立,另一個在經典邏輯中成立而在條件句邏輯中不成立的規則是:從「如果A那麼C」推出「如果A且B那麼C」。
  • 蓬佩奧涉華演講的雙重邏輯謬誤
    其演講充斥著對華意識形態偏見和戰略敵意,更是建立在歷史與現實、國際政治和美國內政治的雙重邏輯謬誤之上,對中美關係乃至世界格局走向都會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 冷戰思維扭曲中美關係歷史與現實  蓬佩奧演講的第一重邏輯謬誤在於,在國際政治層面,用過時的冷戰思維扭曲中美關係的歷史與現實。
  • 培養兒童邏輯思維能力之-了解「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是一種常見邏輯謬誤,估計我們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遇到過,或者犯過這一謬誤。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定義是:不合理地使用連串的因果關係,將「可能性」轉化為「必然性」,以達到某種意欲之結論。
  • 邏輯上的滑坡謬誤:如果你不小心,會被他們從山頂嘰裡咕嚕帶進溝裡
    但可惜,生活在古代的韓非子,也曾違反過邏輯中的「滑坡謬誤。 在韓非子《解老》中,他這樣寫道: 人有禍,則心畏恐;心畏恐,則行端直;行端直,則思慮熟;思慮熟,則得 事理。行端直,則無禍害;無禍害,則盡天年。得事理,則必成功。盡天年,則 全而壽。必成功,則富與貴。全壽富貴之謂福。而福本於有禍。故曰:「禍兮福 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 2020年的「反智邏輯」|邏輯學|張文宏|楊超越|謬誤_網易訂閱
    這是典型的稻草人邏輯:先假設一個根本不存在的邏輯前提,然後攻擊這個前提。  他們先假設救人就是犧牲這樣一個「稻草人」,可誰說救人就一定會犧牲呢?而實際上救人分很多種和步驟,起碼的高聲勸阻等等都可以。視頻清清楚楚的記錄了這一切,還不能說明問題?就是不專業,應該立即去改正。  所有的掩飾和詭辯,實質就是一種冷血和歪樓,主打的是「稻草人邏輯」。